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培训课件(共145页).ppt_第1页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培训课件(共145页).ppt_第2页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培训课件(共145页).ppt_第3页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培训课件(共145页).ppt_第4页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培训课件(共145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设计概述概述4.1 拉深模设计程序拉深模设计程序4.2 审图与拉深工艺性分析审图与拉深工艺性分析4.3 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4.4 圆筒形件拉深计算圆筒形件拉深计算4.5 拉深凸、凹模结构设计拉深凸、凹模结构设计4.6 拉深件成形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拉深件成形模具总体结构设计4.7 其它旋转体件的拉深其它旋转体件的拉深4.8 盒形件的拉深盒形件的拉深4.9 其它拉深方法其它拉深方法4.10拉深次品分析及拉深中的辅助工序拉深次品分析及拉深中的辅助工序概述概述拉深拉深:指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冲压指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冲压 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或

2、以开口空心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空心 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使空心件改变形件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使空心件改变形 状和尺寸的一种冷冲压加工方法。状和尺寸的一种冷冲压加工方法。拉深变形过程拉深变形过程类型: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类型: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不变薄拉深:在拉深过程中不产生较大的变薄,不变薄拉深:在拉深过程中不产生较大的变薄, 筒壁与筒底厚度较一致的拉深工艺。筒壁与筒底厚度较一致的拉深工艺。变薄拉深变薄拉深:指以空心开口零件为毛坯,通过减小指以空心开口零件为毛坯,通过减小 壁厚成形零件的拉深工艺。壁厚成形零件的拉深工艺。拉深件拉深件拉深模拉深模4.1 4.1 拉深模设计程序拉深模

3、设计程序审图拉深工艺性分析拉深工艺方案制定毛坯尺寸计算拉深次数确定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凸、凹模结构设计总体结构设计冲压设备选择冲压模装配图绘制非标零件图绘制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阐述拉深模设计程序,与冲裁模设计程、阐述拉深模设计程序,与冲裁模设计程序比较,在确定工艺方案时有什么区别?序比较,在确定工艺方案时有什么区别?4.2 4.2 审图与拉深工艺性分析审图与拉深工艺性分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掌握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了掌握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了解拉深件在解拉深件在公差、材料上的要求,掌握拉深件工序安排公差、材料上的要求,掌握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的一般原那么。原那么。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4、 根据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改善根据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改善拉深件的结拉深件的结构设计;能够根据拉深件的工艺条件,确定构设计;能够根据拉深件的工艺条件,确定拉深件拉深件圆角半径,确定带孔拉深件的孔的位置。圆角半径,确定带孔拉深件的孔的位置。4.2.1 4.2.1 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对拉深件形状尺寸的要求1 1拉深件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尽可能一次拉拉深件形状应尽量简单、对称,尽可能一次拉 深成形。深成形。2 2尽量防止半敞开及非对称的空心件,应考虑设尽量防止半敞开及非对称的空心件,应考虑设 计成对称组合的拉深,然后剖开;计成对称组合的拉深,然后剖开;3 3在设计拉深件时,应注明必须保证外

5、形或内形在设计拉深件时,应注明必须保证外形或内形 尺寸,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带台阶的拉尺寸,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带台阶的拉 深件,其高度方向的尺寸标注一般应以底部为深件,其高度方向的尺寸标注一般应以底部为 基准。基准。 4 4拉深件口部尺寸公差应适当。拉深件口部尺寸公差应适当。5 5一般拉深件允许壁厚变化范围一般拉深件允许壁厚变化范围0.6t0.6t1.2t,1.2t,假假设设 不允许存在壁厚不均现象,应注明;不允许存在壁厚不均现象,应注明;6 6需屡次拉深成形的工件,应允许其内、外壁需屡次拉深成形的工件,应允许其内、外壁 及凸缘外表上存在压痕;及凸缘外表上存在压痕;4.2.2 4.2

6、.2 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拉深件圆角半径的要求1.1.凸缘圆角半径凸缘圆角半径rd rd 凸缘圆角半径凸缘圆角半径rdrd:指壁与凸缘的转角半径。:指壁与凸缘的转角半径。要求:要求:1 1rdrd2t 2t 一般取:一般取:rd=rd=4 48 8t t 2 2当当rdrd0.5mm0.5mm时,应增加整形工序。时,应增加整形工序。p yp gp g2.2.底部圆角半径底部圆角半径rpgrpg 底部圆角半径底部圆角半径rpgrpg:指壁与底面的转角半径:指壁与底面的转角半径。要求:要求:1 1rpgtrpgt,一般取:,一般取:rpgrpg3 35 5t t2 2rpgrpgt t,增加整形工

7、序,每整形一次,增加整形工序,每整形一次,rpgrpg可减小可减小1/21/2。pypgpg3.3.矩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矩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 rpypy矩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矩形拉深件壁间圆角半径r rpypy:指矩形拉深件的四个壁的转角半径。指矩形拉深件的四个壁的转角半径。要求:要求:r rpypy33t t及及r rpypyH/5H/5p yp gp g4.2.2 4.2.2 拉深件上的孔位布置拉深件上的孔位布置1 1孔位应与主要结构面凸缘面在同一平面,孔位应与主要结构面凸缘面在同一平面, 或孔壁垂直该平面,便于冲孔与修边在同一或孔壁垂直该平面,便于冲孔与修边在同一 道工序中完成。道

8、工序中完成。2 2拉深件侧壁上的冲孔与底边或凸缘边的距离拉深件侧壁上的冲孔与底边或凸缘边的距离2hdt3 3拉深件凸缘上的孔距:拉深件凸缘上的孔距:4 4拉深件底部孔距:拉深件底部孔距:112(32)Ddtrd112ddrt4.2.3 4.2.3 拉深件的精度等级拉深件的精度等级 主要指其横断面的尺寸精度;一般在主要指其横断面的尺寸精度;一般在IT13IT13级级以下,不宜高于以下,不宜高于IT11IT11级,高于级,高于IT13IT13级的应增加整级的应增加整形工序。形工序。4.2.4 4.2.4 拉深件的材料拉深件的材料1 1具有较大的硬化指数;具有较大的硬化指数;2 2具有较低的径向比例

9、应力具有较低的径向比例应力r/br/b峰值;峰值;3 3具有较小的屈强比具有较小的屈强比s/bs/b;4 4具有较大的厚向异性指数具有较大的厚向异性指数r r。4.2.5 4.2.5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那么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原那么l l在大批量生产中,在凹、凸模壁厚强度允许在大批量生产中,在凹、凸模壁厚强度允许 的条件下,应采用落科、拉深复合工艺;的条件下,应采用落科、拉深复合工艺;2 2除底部孔有可能与落料、拉深复合冲压外,除底部孔有可能与落料、拉深复合冲压外, 凸缘局部及侧壁局部的孔、槽均需在拉深工凸缘局部及侧壁局部的孔、槽均需在拉深工 序完成后再冲出;序完成后再冲出;3 3当拉深件

10、的尺寸精度要求高或带有小的圆角当拉深件的尺寸精度要求高或带有小的圆角 半径时应增加整形工序;半径时应增加整形工序;4 4修边工序一般安排在整形工序之后;修边工序一般安排在整形工序之后;5 5修边冲孔常可复合完成。修边冲孔常可复合完成。电线插座外壳的冲压程序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材料:AlAl料厚:料厚:0.30.3mmmm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拉裂?拉深工艺顺利、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拉裂?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影响拉深时坯料起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拉深时坯料起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防止起皱的方法有哪些?机理是什

11、么?防止起皱的方法有哪些?机理是什么?4.3 4.3 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够计算圆筒形拉深件的毛坯尺寸,了解复能够计算圆筒形拉深件的毛坯尺寸,了解复杂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计算方法。杂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计算方法。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能够利用等面积法,计算圆筒形拉深件的毛能够利用等面积法,计算圆筒形拉深件的毛坯尺寸;能够查表确定常见的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能够查表确定常见的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坯尺寸。4.3.1 4.3.1 简单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确实定简单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确实定计算原那么:按等面积即拉深前后材料面积不变计算原那么:按等面积即拉深前

12、后材料面积不变 原那么进行计算,再加上修边余量。原那么进行计算,再加上修边余量。数学计算法:数学计算法:1 1将制件分成假设干简单几何形状包括修边余将制件分成假设干简单几何形状包括修边余 量,以其中间层进行计算;量,以其中间层进行计算;注:厚度小于注:厚度小于1mm1mm的拉深件,可根据工件外壁尺寸的拉深件,可根据工件外壁尺寸计算计算2 2叠加各段中间层面积,求出制件中间层面积;叠加各段中间层面积,求出制件中间层面积;3 3根据根据“等面积原那么求出毛坯直径。等面积原那么求出毛坯直径。式中式中 S S毛坯面积包括修边余量;毛坯面积包括修边余量; f f简单旋转体拉深件各局部面积;简单旋转体拉深

13、件各局部面积; D D毛坯直径。毛坯直径。fSD4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带凸缘制件带凸缘制件 无凸缘制件无凸缘制件 将制件分割为:将制件分割为:1 11/41/4凹球环凹球环 2 2圆柱圆柱 3 31/41/4凸球环凸球环 4 4圆板圆板计算:计算:1 11/41/4凹球环凹球环2 2圆柱圆柱3 31/41/4凸球环凸球环4 4圆板圆板5 5修边修边无凸缘无凸缘有凸缘有凸缘2222821 11.3 8 149.4844rdrmm 2047.1087 . 33 . 9mmdh222833.413 . 744mmd222268.42183 . 7124824mmrrd22222114.511.3

14、64.84244ddmm2042.352 . 13 . 9mmdh1 1带凸缘毛坯直径带凸缘毛坯直径 2 2不带凸缘毛坯直径不带凸缘毛坯直径44449.48 108.04742.26841.83364.84219.74820SDfmmmmmmmmfSD18012.17042.35833.41268.42047.1084444.3.2 4.3.2 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确实定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确实定相似原那么相似原那么 1.1.解析法解析法 假设拉深件可由假设干个简单几何假设拉深件可由假设干个简单几何形状组成,那么先分别求出各局部的外表积形状组成,那么先分别求出各局部的外表积F F,再相

15、加得出拉深件的总面积再相加得出拉深件的总面积FF,最后按下式,最后按下式计算毛坯直径。计算毛坯直径。FFD13. 144.3.2 4.3.2 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确实定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确实定2.2.形心法:形心法: 任何形状的母线绕轴线旋转,所得任何形状的母线绕轴线旋转,所得到的旋转体面积等于母线长度与其重心旋转所到的旋转体面积等于母线长度与其重心旋转所得周长得周长的乘积是该段母线重心至轴线的乘积是该段母线重心至轴线的距离。的距离。旋转体面积:旋转体面积:毛坯面积:毛坯面积:因:因:故故2ALX204DA0AA1 1223388(.)8nnDLXl xl xl xl xlx1 1由

16、直线和圆弧相连接的形状由直线和圆弧相连接的形状2 2曲线连接的形状曲线连接的形状测验题测验题填空填空1、不变薄拉深简单旋转体毛坯尺寸的计算常采用、不变薄拉深简单旋转体毛坯尺寸的计算常采用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遵循什么原那么?、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遵循什么原那么?2、简单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的计算原、简单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的计算原那么是什么?那么是什么?4.4 4.4 圆筒形件拉深计算圆筒形件拉深计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拉深系数的概念,能够计算了解拉深系数的概念,能够计算圆筒形件的圆筒形件的拉深次数及各次拉深的工序件尺寸;计算拉深次数及各次拉深的工序件尺寸;计算

17、圆筒形圆筒形件的拉深力。件的拉深力。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能够利用推算法或查表法确定无凸缘能够利用推算法或查表法确定无凸缘圆筒形圆筒形件的拉深次数及工序件尺寸;查表确定带件的拉深次数及工序件尺寸;查表确定带凸缘圆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次数;分别掌握宽凸缘及窄筒形件的拉深次数;分别掌握宽凸缘及窄凸缘圆凸缘圆筒形件的屡次拉深的工序计算步骤。筒形件的屡次拉深的工序计算步骤。4.4.1 4.4.1 拉深系数拉深系数 拉深系数:指用于表示拉深变形程度的工艺指数。拉深系数:指用于表示拉深变形程度的工艺指数。 其值为拉深后制件直径与拉深前毛坯其值为拉深后制件直径与拉深前毛坯 直径之比值。直径之比值。 m=d/

18、D m=d/D 假设需经过屡次拉深方能成形,那么:假设需经过屡次拉深方能成形,那么:首次拉深首次拉深 m1=d1/D m1=d1/D以后各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 m2=d2/d1 m2=d2/d1 m3=d3/d2m3=d3/d2 mn=dn/dn-1mn=dn/dn-1m m总总=d/D=m1=d/D=m1m2m2m3m3mn mn 式中:式中: mm拉深系数;拉深系数;dd拉深后制件直径;拉深后制件直径;DD拉深前毛坯直径;拉深前毛坯直径;m1m1、m2m2、m3m3、mnmn各次的拉深系数;各次的拉深系数;d1d1、d2d2、d3d3、dn-1dn-1、dndn各次拉深制件的直径;各次拉深制

19、件的直径;m m总总需屡次拉深成形制件的总拉深系数。需屡次拉深成形制件的总拉深系数。注意:拉深系数系愈小,表示拉深变形程度愈大。注意:拉深系数系愈小,表示拉深变形程度愈大。极限拉深系数:指当拉深系数减小至使拉深件起极限拉深系数:指当拉深系数减小至使拉深件起皱、断裂或严重变薄超差时的临界拉深系数。皱、断裂或严重变薄超差时的临界拉深系数。4.4.2 4.4.2 圆筒形拉深件拉深次数及工序尺寸计算圆筒形拉深件拉深次数及工序尺寸计算1.1.拉深次数拉深次数 当当md=d/Dmmd=d/Dm极限时,可以一次拉深,否那极限时,可以一次拉深,否那么需多么需多次拉深。次拉深。1 1推算法:根据极限拉深系数和毛

20、坯直径,从第推算法:根据极限拉深系数和毛坯直径,从第一道拉深工序开始逐步向后推算各工序的直径,一道拉深工序开始逐步向后推算各工序的直径,一直算到得出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工件直径,即可一直算到得出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工件直径,即可确定所需的拉深次数。确定所需的拉深次数。d1= m1Dd1= m1D d2= m2d1 d2= m2d1 。 dn= mndn-1 dn= mndn-1式中式中 d1 d1、d2dn-1d2dn-1、dndn第第1 1、2 2、n-1n-1、n n道工序的直径;道工序的直径; m1 m1、m2mnm2mn第第1 1、2 2、nn道工道工序的极限拉深系数;序的极限拉深系数; D

21、D毛坯直径。毛坯直径。2 2根据工件的相对高度根据工件的相对高度h/dh/d和毛坯的相对厚度和毛坯的相对厚度t/Dt/D,查表确定拉深次数,查表确定拉深次数n n。上表只适合上表只适合08及及10号钢的拉深件号钢的拉深件2.2.拉深件工序件尺寸拉深件工序件尺寸1 1直径直径 确定拉深次数后,应调整拉深系数,使首确定拉深次数后,应调整拉深系数,使首次拉深尽可能接近极限拉深系数,其余拉深逐次拉深尽可能接近极限拉深系数,其余拉深逐渐增加,使渐增加,使m1m2mnm1m21.4的屡次拉深计算的屡次拉深计算1拉深方法拉深方法 宽凸缘零件屡宽凸缘零件屡次拉深应先按零件次拉深应先按零件要求的尺寸拉出凸要求的

22、尺寸拉出凸缘直径包括修边缘直径包括修边余量,并在以后余量,并在以后拉深工序中保持凸拉深工序中保持凸缘直径不变,只是缘直径不变,只是逐渐地缩小圆筒局逐渐地缩小圆筒局部的直径。部的直径。 为保持在以后拉深工序中的凸缘直径不为保持在以后拉深工序中的凸缘直径不变,通常第一次拉入凹模的材料要比工件最变,通常第一次拉入凹模的材料要比工件最后拉深局部实际材料多约后拉深局部实际材料多约5%,这些多余材料,这些多余材料在后面的拉深中,局部材料被挤回到凸缘。在后面的拉深中,局部材料被挤回到凸缘。 2保持凸缘直径不变保持凸缘直径不变 凸缘一经形成,在后续的拉深中就不能变凸缘一经形成,在后续的拉深中就不能变动。因为后

23、续拉深时动。因为后续拉深时 ,凸缘的微量缩小会使中,凸缘的微量缩小会使中间圆筒局部的拉应力过大而使危险断面破裂。间圆筒局部的拉应力过大而使危险断面破裂。为此,必须正确计算拉深高度,严格控制凸模为此,必须正确计算拉深高度,严格控制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进入凹模的深度。 3计算程序计算程序1选取修边余量;选取修边余量;2预算毛坯直径预算毛坯直径D;3判断能否一次拉深;判断能否一次拉深;4计算拉深次数;计算拉深次数;5计算各工序件的拉深直径;计算各工序件的拉深直径;6合理选配各次拉深的圆角半径;合理选配各次拉深的圆角半径;7重新修整毛坯直径;重新修整毛坯直径;8计算第一次拉深高度,并校核其相对高度;计

24、算第一次拉深高度,并校核其相对高度;9计算以后各次的拉深高度;计算以后各次的拉深高度;10画出工序图。画出工序图。实例分析实例分析相对厚度:相对厚度:总拉深系数:总拉深系数: 首次拉深系数:首次拉深系数:采用不带压边圈采用不带压边圈以后各次拉深系数:以后各次拉深系数:采用不带压边圈采用不带压边圈5 . 1%100203 . 0%100Dt465. 0203 . 9/Ddm总mmDmd1365. 0201165. 01m80. 02mmmmdd4 .108 . 013212mmmdd736. 884. 04 .1032384. 03m调整调整 取取那么:那么: 取取那么:那么:85. 03m80

25、5. 02mmmmmmdd13043.13805. 05 .10/221mmmmmdd5 .10588.1085. 09/3324.4.4 4.4.4 圆筒形件拉深的拉深力与压料力圆筒形件拉深的拉深力与压料力1. 1. 拉深力的计算拉深力的计算1 1采用压边圈采用压边圈首次拉深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 2 2不采用压边圈不采用压边圈首次拉深首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 1b1F= d tKib2F= d tK1bF=1.25 (Dd )ti-1ibF=1.3 (dd )t2. 2. 压料力压料力Q QApAp式中式中压料圈下坯料的投影面积;压料圈下坯料的投影面积; 单位面积压料力

26、。单位面积压料力。圆筒形件首次拉深圆筒形件首次拉深圆筒形件以后各次拉深圆筒形件以后各次拉深2 2、3 3、3. 3. 压力机公称压力压力机公称压力 Fg Fg确实定确实定工艺总压力为:工艺总压力为:Fz=F+QFz=F+Q浅拉深浅拉深 Fg Fg1.61.81.61.8FzFz深拉深深拉深 Fg Fg1.82.01.82.0FzFzprdDFAY2112)2(4prddFAiiiY212)2(4测验题测验题填空填空1、拉深变形程度用、拉深变形程度用 表示。表示。判断判断 1、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深系数深系数小。小。 2、拉深系数越小,说

27、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3、要分屡次拉深的圆筒形件,每次拉深系数应、要分屡次拉深的圆筒形件,每次拉深系数应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 计算计算 圆筒件直径为圆筒件直径为 d ,高为,高为h ,假设忽略低部圆,假设忽略低部圆角半径角半径 r不不计,设拉深中材料厚度不变,极限拉深系数计,设拉深中材料厚度不变,极限拉深系数m=0.5时,求时,求容许的零件最大相对高度容许的零件最大相对高度h/d为多少?为多少?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为什么有些拉深件要二次或屡次拉深才、为什么有些拉深件要二次或屡次拉深才能成形?能成形? 2、拉深系数的意义?怎样判

28、断拉深件能否、拉深系数的意义?怎样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功?一次拉深成功?4.5 4.5 拉深凸、凹模结构设计拉深凸、凹模结构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拉深凸模和凹模结构尺能够理解拉深凸模和凹模结构尺寸的计算,寸的计算,掌握拉深凸模、凹模的结构。掌握拉深凸模、凹模的结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能够计算凸、凹模的圆角半径、能够计算凸、凹模的圆角半径、间隙、工作间隙、工作局部的尺寸等工艺参数;掌握有局部的尺寸等工艺参数;掌握有/ /无压料、无压料、首次首次/ /再次拉深模的凸模和凹模结构。再次拉深模的凸模和凹模结构。4.5.1 4.5.1 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凸、凹模的圆角半径1.1.凹模

29、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1 1根据经验公式确定凹模圆角半径根据经验公式确定凹模圆角半径首次包括只有一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首次包括只有一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式中式中 rd1rd1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DD坯料直径;坯料直径;dd凹模内径;凹模内径;tt材料厚度。材料厚度。 10.8drDd t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逐渐减小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逐渐减小最后一次拉深的凹模圆角半径等于工件的尺寸最后一次拉深的凹模圆角半径等于工件的尺寸 当制件直径当制件直径d200mm时,拉深凹模圆角半时,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应按下式确定:径应按下式确定:rdmin=0.039d+2mm要求:不宜采

30、用过小的凹模圆角半径,一般应要求:不宜采用过小的凹模圆角半径,一般应r rd d22t t19 . 06 . 0didirr2根据工件材料和厚度确定凹模圆角半径根据工件材料和厚度确定凹模圆角半径 一般对于钢的拉深件,一般对于钢的拉深件,rd=10t,对于有色,对于有色金属铝、黄铜、纯铜的拉深,金属铝、黄铜、纯铜的拉深,rd=5t。注:注:1第一次拉深和较薄的材料,取表中的最大极第一次拉深和较薄的材料,取表中的最大极限值;限值;2以后各次拉深和较厚的材料,取表中的最小以后各次拉深和较厚的材料,取表中的最小极限值。极限值。2.2.凸模圆角半径凸模圆角半径 首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首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

31、:rp1=rp1=0.60.61.01.0rd1 rd1 中间各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中间各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rpi-1=0.5rpi-1=0.5di-1-di-2tdi-1-di-2t 最后一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最后一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 rpn=r rpn=r,且,且rpn(2rpn(23)t(t6mm)3)t(t6mm) 假设工件底部圆角半径小于拉深工艺性要假设工件底部圆角半径小于拉深工艺性要求时,那么应按工艺性要求确定,在最后一次求时,那么应按工艺性要求确定,在最后一次拉深后整形。拉深后整形。实例分析实例分析1 1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rd rd 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以后各次拉深

32、凹模圆角半径rd2= rd3=1mmrd2= rd3=1mm2 2凸模圆角半径凸模圆角半径rp1rp1rp1=rp1=0.60.61.01.0rd1=1.1mmrd1=1.1mm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rp2=rp3=1mmrp2=rp3=1mm10.80.820 13.60.31.1091.2drDd tmmmm4.5.2 4.5.2 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拉深模的单边间隙:拉深模的单边间隙:1. .拉深间隙对拉深力、零件、模具的影响拉深间隙对拉深力、零件、模具的影响 间隙小,拉深力大、模具磨损大,使零件减间隙小,拉深力大、模具磨损大,使零件减薄甚至

33、拉裂;但冲件回弹小,精度高。薄甚至拉裂;但冲件回弹小,精度高。 间隙大,坯料易起皱,精度差。间隙大,坯料易起皱,精度差。 2.2.无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单边间隙无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单边间隙C CC=(1 1.1)tmaxt tmaxmax毛坯厚度的最大极限值;毛坯厚度的最大极限值; 末次拉深用小值,中间拉深用大值。末次拉深用小值,中间拉深用大值。 2pdddC3.3.有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单边间隙有压边圈的拉深模的单边间隙C C一般精度拉深:一般精度拉深:间隙系数间隙系数较高精度拉深:较高精度拉深:Kttcmax4. 对精度要求高的零件,为减小拉深后的回弹,对精度要求高的零件,为减小拉深后的回弹,常采用

34、负间隙拉深,单边间隙值为常采用负间隙拉深,单边间隙值为 :=(0.90.95)t5.盒形件拉深模的间隙盒形件拉深模的间隙当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当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0.9 1.05)t当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时:当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时:(1.1 1.3)t最后一道拉深取较小值,圆角局部的间隙比最后一道拉深取较小值,圆角局部的间隙比直边局部大直边局部大0.1t 。圆角局部材料增厚。圆角局部材料增厚实例分析实例分析有压边圈有压边圈=(0.9=(0.9 0.95)0.95)t t=0.285=0.2854.5.3 4.5.3 凸、凹模工件局部尺寸及公差凸、凹模工件局部尺寸及公差 工件的尺寸精度由末次拉深的

35、凸、凹模工件的尺寸精度由末次拉深的凸、凹模的尺的尺寸及公差决定。首次及中间各次拉深的模具尺寸寸及公差决定。首次及中间各次拉深的模具尺寸公差和拉深半成品的尺寸公差没有必要作严格限公差和拉深半成品的尺寸公差没有必要作严格限制,这时模具的尺寸只要取等于毛坯的过渡尺寸制,这时模具的尺寸只要取等于毛坯的过渡尺寸即可。即可。 1 1末次拉深的凸、凹模尺寸末次拉深的凸、凹模尺寸1 1当零件标注外形尺寸时:当零件标注外形尺寸时:2 2当零件标注内形尺寸时:当零件标注内形尺寸时:式中式中 DdDd、dddd凹模根本尺寸;凹模根本尺寸;DpDp、dpdp凸模根本尺寸;凸模根本尺寸;DmaxDmax拉深件外径的最大

36、极限尺寸;拉深件外径的最大极限尺寸;dmindmin拉深件内径的最小极限尺寸;拉深件内径的最小极限尺寸;制件公差;制件公差;dd、pp凹模和凸模制造公差;凹模和凸模制造公差;ZZ拉深模间隙。拉深模间隙。0maxmax00.750.75dpdpDDDDZ,0minmin00.40.4dppdddddZ ,2 2中间拉深的凸、凹模尺寸中间拉深的凸、凹模尺寸式中式中 DiDi各工序的根本尺寸。各工序的根本尺寸。凸、凹模制造公差凸、凹模制造公差 非圆形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根据工件的公非圆形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根据工件的公差来选定。工公差为差来选定。工公差为 ITl3 ITl3 级以上时级以上时, ,

37、和和 可按可按IT6IT68 8 级取,工件公差在级取,工件公差在 ITl4 ITl4 级以下时级以下时, , 按按 ITl0 ITl0 级级取;圆形凸凹模制造公差查表获得。取;圆形凸凹模制造公差查表获得。 00pdZDDDDdiipiid凸、凹模工作外表粗糙度凸、凹模工作外表粗糙度凹模:凹模: 型腔外表型腔外表Ra0.8mRa0.8m, 圆角外表圆角外表Ra0.4mRa0.4m凸模:凸模: Ra1.6m Ra1.6m0.8m0.8m拉深凸模的出气孔尺寸拉深凸模的出气孔尺寸4.5.4 4.5.4 凸、凹模结构凸、凹模结构1.1.无压料的拉深模凸、凹模结构无压料的拉深模凸、凹模结构1 1一次拉深

38、的凹模结构一次拉深的凹模结构锥形凹模和等切面形凹模对抗失稳起皱有利。锥形凹模和等切面形凹模对抗失稳起皱有利。 a a圆弧形圆弧形 b) b)锥形锥形 c c渐开线形渐开线形 d d等切面形等切面形a a适合大型拉深件,其余适合小型拉深件适合大型拉深件,其余适合小型拉深件2 2屡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屡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 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处采用斜度为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处采用斜度为3030度的锥面,以后各次拉深的凹模圆角采用圆弧度的锥面,以后各次拉深的凹模圆角采用圆弧面。面。2.2.有压料的拉深模凸、凹模结构有压料的拉深模凸、凹模结构1 1有压料屡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有压料屡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 工

39、件直径工件直径d100mmd100mmd100mm可采用锥形凹模结构。可采用锥形凹模结构。2 2最后拉深工序凸模底部的设计最后拉深工序凸模底部的设计保证拉深件底部平整保证拉深件底部平整C盒形件凸模底部盒形件凸模底部测验题测验题判断判断 1、一般情况下,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外表粗糙、一般情况下,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外表粗糙度应比凸度应比凸模的圆角外表粗糙度小些。模的圆角外表粗糙度小些。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拉深凸、凹模结构设计要注意拉深过程、拉深凸、凹模结构设计要注意拉深过程中的什么问题?中的什么问题?4.6 4.6 拉深件成形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拉深件成形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拉深

40、模上的辅助部件的作用;理解拉深了解拉深模上的辅助部件的作用;理解拉深模的典型结构。模的典型结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了解拉深模的三种常见的压边装置、理解各了解拉深模的三种常见的压边装置、理解各种压边圈的结构;参考实物及动画等资料掌握各种压边圈的结构;参考实物及动画等资料掌握各种典型拉深模的结构。种典型拉深模的结构。4.6.1 4.6.1 拉深模的压边装置拉深模的压边装置1.1.弹性压边装置多用于普通的单动压力机弹性压边装置多用于普通的单动压力机由于压边力逐渐增大,只适用于浅拉深。由于压边力逐渐增大,只适用于浅拉深。橡皮压边装置橡皮压边装置弹簧压边装置弹簧压边装置气垫式压边装置气垫式压边装置2

41、.2.刚性压边装置刚性压边装置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用于双动压力机带刚性压边装置的拉深模用于双动压力机刚性压边,压边力不随行程变化,拉深效果刚性压边,压边力不随行程变化,拉深效果较好,且模具结构简单。较好,且模具结构简单。1-1-固定板固定板 2-2-拉深凸模拉深凸模 3-3-刚性压边圈刚性压边圈 4-4-拉深凹模拉深凹模 5-5-下模板下模板 6-6-螺钉螺钉 3.3.压边圈的形式压边圈的形式1 1平面压边圈平面压边圈适用于一般拉深模适用于一般拉深模2 2弧形压边圈弧形压边圈适用于适用于 ,且小凸缘和较大圆角半径且小凸缘和较大圆角半径3 . 0)100/(Dt3 3带限位装置的压边圈带限位装

42、置的压边圈适于拉深板料较薄或带较宽凸缘的零件适于拉深板料较薄或带较宽凸缘的零件4 4局部压边的压边圈局部压边的压边圈适于拉深带宽凸缘工件适于拉深带宽凸缘工件5带拉深筋的压边圈带拉深筋的压边圈适用于凸缘特别小或半球形工件适用于凸缘特别小或半球形工件4.6.2 4.6.2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拉深模的典型结构1.1.首次拉深模首次拉深模1 1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无压边装置的简单拉深模1-1-定位板定位板 2-2-下模板下模板 3-3-拉深凸模拉深凸模 4-4-拉深凹模拉深凹模2 2有压边装置的拉深模有压边装置的拉深模1 1正装拉深模正装拉深模模柄模柄 上模座上模座 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 弹簧弹簧 压

43、边圈压边圈 定位板定位板 凹模凹模 下模座下模座 卸料螺钉卸料螺钉 1010凸模凸模 2 2倒装拉深模倒装拉深模1 1上模座上模座2 2推杆推杆 3 3推件板推件板4 4锥形凹模锥形凹模5 5限位柱限位柱6 6锥形压边圈锥形压边圈7 7拉深凸模拉深凸模8 8固定板固定板9 9下模座下模座 带锥形压边圈的倒装拉深模带锥形压边圈的倒装拉深模2.2.以后各次拉深模以后各次拉深模1 1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2 2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1-1-推件板推件板 2-2-拉深凹模拉深凹模 3-3-拉深凸模拉深凸模 4-4-压边圈压边圈 5-5-顶杆顶

44、杆 6-6-弹簧弹簧3.3.落料拉深复合摸落料拉深复合摸1 1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正装落料拉深复合模1-1-顶杆顶杆 2-2-压边圈压边圈 3-3-凸凹模凸凹模 4-4-推杆推杆 5-5-推件板推件板 6-6-卸料板卸料板 7-7-落料凹模落料凹模 8-8-拉深凸模拉深凸模2 2后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后次拉深、冲孔、切边复合模1-1-压边圈压边圈 2-2-凹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 3-3-冲孔凹模冲孔凹模 4-4-推件板推件板 5-5-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 6-6-垫板垫板 7-7-冲孔凸模冲孔凸模 8-8-拉深凸模拉深凸模 9-9-限位螺栓限位螺栓 10-10-螺母螺母 11-11-垫柱垫柱

45、12-12-拉深切边凹模拉深切边凹模 13-13-切边凸模切边凸模 14-14-固定块固定块筒形件切边的工作原理筒形件切边的工作原理挤切修边挤切修边4.6.3 4.6.3 拉深件成形模具总体设计拉深件成形模具总体设计实例分析实例分析展开图展开图排样图排样图测验题测验题填空填空1、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变形过、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变形过程中发生程中发生 。判断判断 1、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成拉裂。成拉裂。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说出常见的单工序拉深模类型。、说出常见的单工序拉深模类型。4.7 4.7 其它旋转体件的拉深

46、其它旋转体件的拉深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其它常见旋转体拉深件的结构、拉深过了解其它常见旋转体拉深件的结构、拉深过程;理解它们的拉深工序安排。程;理解它们的拉深工序安排。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能够计算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次数,确定各种能够计算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次数,确定各种形状的阶梯圆筒件的拉形状的阶梯圆筒件的拉深工序安排;理解难拉深深工序安排;理解难拉深的球面、锥形等曲面旋转体拉深件的工艺方案。的球面、锥形等曲面旋转体拉深件的工艺方案。4.7.1 4.7.1 阶梯圆筒件的拉深阶梯圆筒件的拉深1. 1. 拉深次数拉深次数一次拉深的条件:一次拉深的条件:h-h-直径为直径为d dn n的有凸缘圆筒

47、形件首次拉深的允许相对高度。的有凸缘圆筒形件首次拉深的允许相对高度。12nnnhhhhdd2. 2. 屡次拉深工序的安排屡次拉深工序的安排假设任意两个相邻阶梯的直径比都大于或等假设任意两个相邻阶梯的直径比都大于或等于于相应的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那么先从相应的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那么先从大大的阶梯拉起;的阶梯拉起;1/nnnddm极限假设某相邻两阶梯直径之比小于相应的圆筒假设某相邻两阶梯直径之比小于相应的圆筒形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那么按带凸缘圆筒形件件的极限拉深系数,那么按带凸缘圆筒形件的的拉深进行,即由小阶梯拉深到大阶梯;拉深进行,即由小阶梯拉深到大阶梯;1/nnnddm极限 上图中,

48、上图中,d2/d1m2极限极限,故先分三次拉出直,故先分三次拉出直径为径为d2的带凸缘筒形件,再用工序的带凸缘筒形件,再用工序V拉出拉出d1。假设最小阶梯直径过小时,但高度不大时,假设最小阶梯直径过小时,但高度不大时,最最小阶梯可用胀形法得到;小阶梯可用胀形法得到;假设浅阶梯零件的相邻阶梯直径相差较大时,假设浅阶梯零件的相邻阶梯直径相差较大时, 不能一次拉出,可先拉成圆形或带有大圆角不能一次拉出,可先拉成圆形或带有大圆角 的筒形件,再整形得到该零件。的筒形件,再整形得到该零件。4.7.2 4.7.2 曲面旋转体的拉深曲面旋转体的拉深曲面旋转体工件包括球形件、锥形件、抛物曲面旋转体工件包括球形件

49、、锥形件、抛物面件等复杂形状的曲面工件,其凸缘局部与中间面件等复杂形状的曲面工件,其凸缘局部与中间局部都是变形区,而且中间局部是主要变形区。局部都是变形区,而且中间局部是主要变形区。曲面旋转体件的凸模接触面积小、压力集中、曲面旋转体件的凸模接触面积小、压力集中、容易引起局部变薄及自由面积大、压边圈作用相容易引起局部变薄及自由面积大、压边圈作用相对减弱、容易起皱,因此拉深较困难。对减弱、容易起皱,因此拉深较困难。一、球形件的拉深一、球形件的拉深球形件可分为半球形件和非半球形件两类球形件可分为半球形件和非半球形件两类 。毛坯相对厚度毛坯相对厚度t/Dt/D 可不用压边圈,带整形可不用压边圈,带整形

50、 必须压边圈或反向拉深必须压边圈或反向拉深 必须拉深筋或反向拉深必须拉深筋或反向拉深t/D 10030.50.8H3.3.抛物面形件的拉深抛物面形件的拉深1 1浅抛物面件浅抛物面件当抛物面件时,可按带有拉深当抛物面件时,可按带有拉深筋的凹模或反拉深的球形件拉深进行。筋的凹模或反拉深的球形件拉深进行。2 2深抛物面件深抛物面件当抛物面件时,需要屡次拉深或反当抛物面件时,需要屡次拉深或反拉深逐渐成形、液压机械拉深法。拉深逐渐成形、液压机械拉深法。H/d0.25 0.3H/d0.6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阶梯形旋转体拉深件的拉深工艺方案。、阶梯形旋转体拉深件的拉深工艺方案。4.8 4.8 盒形件的拉深盒

51、形件的拉深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了解盒形件的变形特点,掌握盒形件的有关盒形件的变形特点,掌握盒形件的有关工艺计算。工艺计算。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能够简略计算低盒件、高盒件的毛坯尺寸;能够简略计算低盒件、高盒件的毛坯尺寸;理解高盒形件的拉深方法。理解高盒形件的拉深方法。4.8.1 4.8.1 盒形件的变形特点盒形件的变形特点 盒形件是非旋转体零件,变形不均匀,导致盒形件是非旋转体零件,变形不均匀,导致应力分布不均匀,其拉深变形可分为:应力分布不均匀,其拉深变形可分为:圆角部位的变形圆角部位的变形 圆角局部相当于圆筒形件拉深,径向伸长,圆角局部相当于圆筒形件拉深,径向伸长,切向缩短;切向缩

52、短;直边部位的变形直边部位的变形直边局部相当于弯曲变形,还有径向伸长,直边局部相当于弯曲变形,还有径向伸长,切向压缩的拉深变形。切向压缩的拉深变形。 但两局部因相互联系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圆但两局部因相互联系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圆筒形件拉深和弯曲变形。筒形件拉深和弯曲变形。4.8.2 4.8.2 盒形件毛坯盒形件毛坯1.1.低盒形毛坯低盒形毛坯矩形盒件的拉深高度;矩形盒件的拉深高度;矩形盒件的最短边矩形盒件的最短边长。长。可一次拉深或补充一道整形工序。可一次拉深或补充一道整形工序。毛坯的一种计算方法:毛坯的一种计算方法: 根据工件表与毛坯的外表积相等的原那么计算。根据工件表与毛坯的外表积相等的原那

53、么计算。1 1按弯曲计算直边局部的展开长度;按弯曲计算直边局部的展开长度; 无凸缘无凸缘ll直边局部的长度;直边局部的长度;r1r1矩形盒件底部与直壁间的圆角半径;矩形盒件底部与直壁间的圆角半径;H0H0矩形盒件高度;矩形盒件高度;HH修边余量。修边余量。100.57lHrHHH2 2把圆角局部看成是直径为把圆角局部看成是直径为d=2r2d=2r2,高为,高为H H的的圆筒件,那么展开的毛坯半径为:圆筒件,那么展开的毛坯半径为: 无凸缘无凸缘当;当;式中式中RR坯料圆角半径;坯料圆角半径;r1r1矩形盒件底部与直壁间的圆角半径;矩形盒件底部与直壁间的圆角半径;r2r2底部圆角半径;底部圆角半径

54、;HH矩形盒件的拉深高度。矩形盒件的拉深高度。22212120.860.16Rrr Hr rr122rrrRrH时,则:3 3通过作图用光滑曲线连接直边和圆角局部,通过作图用光滑曲线连接直边和圆角局部,即得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即得毛坯的形状和尺寸。 2.2.高矩形盒件毛坯高矩形盒件毛坯当零件为方盒形且高度比较大,需要多道工当零件为方盒形且高度比较大,需要多道工序时,可采用圆形毛坯,其直径为:序时,可采用圆形毛坯,其直径为:rrrrHrHBBDppp18. 011. 045 . 072. 143. 0413. 12高度和圆角半径较大的盒形件,高度和圆角半径较大的盒形件,毛坯的形状可做成长圆形或椭圆

55、形。毛坯的形状可做成长圆形或椭圆形。长圆形毛坯尺寸长圆形毛坯尺寸圆弧半径圆弧半径D-D-假象尺寸为假象尺寸为B BB B的方盒坯料直径的方盒坯料直径长度长度宽度宽度 )8 . 07 . 0/(BH2DRbBADBARLb 2rABArHBrBDKp243. 0224.8.3 4.8.3 高盒形件拉深方法及工序尺寸计算高盒形件拉深方法及工序尺寸计算高方盒形件高方盒形件采用圆筒工序件过渡成形采用圆筒工序件过渡成形1 1确定毛坯直径确定毛坯直径D D;2 2(n-1)(n-1)道工序半成品的直径道工序半成品的直径3 3按圆筒形件拉深计算,由按圆筒形件拉深计算,由直径直径D D的平板毛坯拉深成直径为的

56、平板毛坯拉深成直径为Dn-1Dn-1,高度为,高度为hn-1hn-1的圆筒。的圆筒。11.410.822nDBr测验题测验题填空填空1、矩形件拉深时,直边局部变形程度相对、矩形件拉深时,直边局部变形程度相对 ,圆角部圆角部分的变形程度相对分的变形程度相对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为什么说盒形件比圆筒形件、为什么说盒形件比圆筒形件(同等截面同等截面周长周长)的拉深变形要容易?的拉深变形要容易? 4.9 4.9 其它拉深方法其它拉深方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软模拉深的方法,理解了解各种软模拉深的方法,理解变薄拉深与变薄拉深与不变薄拉深的区别。不变薄拉深的区别。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区别软凸模

57、与软凹模拉深的特点;通区别软凸模与软凹模拉深的特点;通过拉深过拉深工件的比照,能够理解变薄拉深与不变薄工件的比照,能够理解变薄拉深与不变薄拉深的拉深的区别。区别。4.9.1 软模拉深软模拉深1. 1. 软凸模拉深软凸模拉深 用液体代替凸模进行拉深,主要用于拉深锥用液体代替凸模进行拉深,主要用于拉深锥形件、半球形件和抛物线件等。形件、半球形件和抛物线件等。液体凸模拉深的变形过程液体凸模拉深的变形过程2. 2. 软凹模拉深软凹模拉深 用橡胶或高压液体代替金属拉深凹模;用橡胶或高压液体代替金属拉深凹模;1 1聚氨酯橡胶凹模拉深聚氨酯橡胶凹模拉深1-容框;2-聚氨酯橡胶;3-毛坯;4-凸模 ;5-压边

58、圈聚氨酯橡胶拉深模a)不带压边圈的拉深 b)带压边圈的拉深2 2 液体凹模拉深液体凹模拉深1-溢流阀;2-凹模;3-毛坯4-模座;5-凸模;6-润滑油液体凹模拉深3 3 橡皮液囊凹模拉深橡皮液囊凹模拉深1-橡皮囊;2-液体;3-板材;4-压边圈;5-凸模橡皮囊凹模的拉深过程a)原始位置;b)拉深工艺在进行中;c)拉深结束,压边圈上升推出工件4.9.2 4.9.2 变薄拉深变薄拉深 所谓变薄拉深所谓变薄拉深, ,主要是在拉深过程中改变拉主要是在拉深过程中改变拉深件筒壁的厚度深件筒壁的厚度, ,而毛坯的直径变化很小。而毛坯的直径变化很小。 课后思考课后思考1、说出减薄拉深与拉深的区别。、说出减薄拉

59、深与拉深的区别。4.10 4.10 拉深次品分析及拉深中的辅助工序拉深次品分析及拉深中的辅助工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理解各次拉深的特点,分析拉深过程中通过理解各次拉深的特点,分析拉深过程中出现的次品原因;了解拉深工艺中使用辅助工序出现的次品原因;了解拉深工艺中使用辅助工序的作用及目的。的作用及目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能够看图分析出起皱、拉裂等拉深现象的原能够看图分析出起皱、拉裂等拉深现象的原因,并给出适当的解决措施;了解拉深中的辅助因,并给出适当的解决措施;了解拉深中的辅助工序的目的及影响。工序的目的及影响。4.10.1 4.10.1 各次拉深的特点各次拉深的特点1 1材料的均匀性材

60、料的均匀性 首次拉深时,材料的厚度和机械性能可视为首次拉深时,材料的厚度和机械性能可视为均匀;以后各次拉深时,筒壁的壁厚及机械性能均匀;以后各次拉深时,筒壁的壁厚及机械性能是不均匀的。是不均匀的。2 2凸缘变化凸缘变化 首次拉深时,凸缘缩小;以后各次拉深时,首次拉深时,凸缘缩小;以后各次拉深时,凸缘保持不变。凸缘保持不变。3 3拉深力拉深力 首次拉深时,拉深力很快到达最大,然后逐首次拉深时,拉深力很快到达最大,然后逐渐减小;以后各次拉深时,拉深力呈一逐渐增加渐减小;以后各次拉深时,拉深力呈一逐渐增加的趋势。的趋势。4拉深破裂发生时间拉深破裂发生时间 首次拉深时,发生在初始阶段;以后各次拉首次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