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八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八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八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八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把握文章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掌握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先抑后扬的写作要领。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情节和人物;掌握写作要领三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1.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2.检查预习。 3.自主学习问题:阅读课文,看看

2、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哪些事情,为何要如此安排布局?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

3、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4.研读课文,合作研讨长妈妈为“我”做了许多事情,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长妈妈是怎样的人?我对长妈妈的态度有何变化?(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明确:迷信,饶舌多事,不拘小节,真诚善良,关爱孩子的劳动妇女形象。明确: 迷信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饶舌多事第3段中背地里说人长短,“切切察察”“低声絮说”等词语可以看出;不拘小节睡觉摆“大”字;关爱孩子第8段中“她立刻伸出

4、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伸出”“按”“惶急”等词语写出了阿长希望我得到祝福的急切心理;真诚善良第22段、23段、24段、25段中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23段中“高兴地说道”神态描写,写出了阿长因“我”有所帮助而喜悦的心情,体现了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我全体都震悚起来”说明我被她的举动而感动,写出了我的惊喜之情。态度变化:厌恶(“我”主观地认为是长妈妈害死了隐鼠;她喜欢切切察察,我不大佩服,有点讨厌她;她睡相难看,摆“大”字占空间;总是让我遵守一些烦琐的规矩)空前敬意(她读书不多,粗俗,但是能讲许多有趣的故事)产生新的敬意(她为我买来山海经这

5、一套书,让我对她心怀感激)怀念和敬重(最后一段中,长妈妈辞于人世后,希望她的魂灵安好)5.成果展示。(一个小组分配好任务,每一个人说长妈妈的一个性格特点。另一个小组分析态度变化)6.教师总结及评研 我们通过文章中所叙述的若干事情,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个迷信,饶舌多事,不拘小节,真诚善良,关爱孩子的劳动妇女形象。长妈妈她不是一个下人,而是我永远尊重的长辈,“我”从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身上感受到了无私的爱。第 二 课 时一. 导入我们总是能从鲁迅的文章中得到写作的启示,就这篇文章,我们得到怎样的写作方法呢?二. 写法启示【自主学习合作研讨】问题:请简要概述文章的写作特点。明确:先抑后扬先

6、写对长妈妈的厌恶,再随着情节的发展,慢慢地感受到长妈妈的朴实的品质,最后对她产生敬意,前后形成反差,让文章更有张力,给读者以奇峰突起的感觉,人物形象瞬间就高大起来。详略有致鲁迅在写长妈妈时既有简笔,又有繁笔。写“厌恶”时略写她的啰嗦和对我的管制,以及长妈妈所教的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详写她的睡相和过年的“规矩”;写“敬意”时,主要详写为我买山海经的事情。详略得当,让人读来错落有致,使人物更加丰满起来。抓住细节文章中的外貌描写写出了长妈妈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妇女,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她的各种形象。使人物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三. 成果展示(学生将总结出来的写作特点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补充)四.

7、 写作小练请你也用细节描写写一个人物,200字左右,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200字左右,完成在综合本上。五. 习作展示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两篇好文,全班进行展示。六. 学生评价学生习作相互点评,激扬文字,互相促进,深化写作要领。七. 教师总结及评研在写作中要注意把握好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叙述方面可以运用先抑后扬的叙述方法,让文章读起来有波澜,要懂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通常的,在写人物某种性格方面要详写那件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事情,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人物各类描写,这样,人物才有立体感,才丰实。第7课 背影一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2.

8、通过朗读,抓住细节描写,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3.体会文中真挚的父子真情,感受父爱的伟大。二.教学重难点理清线索和品味细节描写,感悟父子间真情三.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1.导入同学们,你的父亲或者母亲为你做了什么?他们的哪些动作、神态让你印象深刻?(生自由回答,如:母亲望着我背着书包上学去时的眼神,父亲为我系鞋带时候躬身的动作等)今天,我们来看看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文章背影中,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什么。2.自主阅读,理清线索本文线索是什么?(生阅读后,回答“背影”)3.感知内容,把握文章(自主概括)问题:父亲为“我”做了什么?送我进火车站并送我上车帮我找了一张靠车门的椅子,并嘱咐我路上小心

9、,不要受凉翻过月台栅栏为我买橘子(详写)给我写信4.凝望“背影”,感悟“泪水”(合作研讨)问题: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写了几次背影,写到“我”的几次流泪?我为何流泪?明确: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

10、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5、展示成果,品味父爱(小组分配任务,进行展示)5.教师总结及评研每每看到父亲的背影,“我”都留下了眼泪,每一滴泪都包含着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恩,同时也蕴含着父亲对“我”的关爱之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父子真情。第 二 课 时1.导入美的文章总是需要我们再三去品味的

11、,文章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呢?又是如何刻画的?还有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2.研讨问题(合作探究) 问题: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如何刻画父亲这一形象的?明确:俭朴、憨厚、坚强、关爱子女的父亲形象通过各类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运用恰到好处。外貌描写第6段父亲因“胖”而爬的吃力,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写出了父亲的俭朴,厚实。动作描写买橘子一事中,父亲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等动作写出了父亲因年老和疾病导致动作困难,体现父亲拳拳的爱子之心。语言描写文章中多处写了父亲的语言,从语言中感知到父亲高大的形

12、象。3.成果展示,感知人物。4.写作启示(自主概括)文章除了这些细节描写,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技巧?明确:A.开头简练,简洁明了。不罗嗦,直奔主题,同样的写作技巧还在散步一文中有所体现。B.巧妙布局,详略得当。将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最能体现人物情感的事情进行详写。C.语言朴实,饱含深情。文章不必有华丽辞藻,只需只言片语就能道出真情。5.教师补充及提升。第8课 台阶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把握情节,分析父亲的形象。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总结写作技巧。二.教学重难点分析父亲形象和总结写作技巧三.教学过程1.导入一个淳朴的农民,为家中的新房子辛劳了大半辈子,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感动,作为

13、一个父亲,他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感知课文,概括文章。明确:本文通过叙述了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民为改变现状而不断努力的精神。线索:台阶,情节:回忆旧台阶父亲觉得台阶低 父亲为建新台阶做准备建造新台阶新屋建成,父亲老了。3.研读课文,把握人物。问题: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文章是怎样刻画的?明确:A、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节俭B、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C、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要强文中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运用自如。4.学习写作,总结技巧(师问生答)作者详写了哪些内容?(旧屋的台阶和新屋的台阶)

14、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2、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

15、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教师引导: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惜墨如 金,有的点到为止。 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方法指引:文章要详略结合,与中心有关的,能突出中心的事件要详写,而与中心无关的,若是出于情节的需要必须要交代的,则可一笔带过,这样一来文章就能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5.教师补充及提升。 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共有九亿农民。要了解中国就不能不了解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第9课 老王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学习作者

16、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3.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二.教学重点感悟老王的“苦”与“善”,体察善良,关爱不幸者。学习作者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关爱底层劳动者。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他叫老王。我们书上有一幅老王的画像。A.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B.面对这样一个老人,你

17、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生:老王,你是做什么的?生:老王,你生活得怎么样?生:老王,你为人怎样?为什么作家会如此关注你?师: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那么多的关切,现在让我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2.感知文章,分析人物(合作研究)问题:以善良去体察善良,是双向的善良。文章中作者的善良体现在哪里?老王的苦和善良体现在哪里?在文中找到具体的地方作为依据。明确:A.品味作者的“善良”师:第二天,老王死了。作者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22段。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对老王不好吗?课

18、文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为人?总结:从这些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善良的人。既然“我”也关爱老王,为何文中还说“愧怍”?文中哪些语句有表现作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师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善良之人。B. 体会老王生活“苦”。 “苦”家庭情况:无亲无故生理缺陷:一只眼居住条件:塌败的小屋师总结:了解了老王的基本情况,我们知道老王必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那么你觉得老王的生活过得如何?(教师板书“苦”)C

19、. 品味老王为人“善”。若要说老王的为人,可以用哪个字来概括?“善”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请你在文中找到能表现老王善良的语句,划记出来。带送冰,车费减半 忠厚老实“善”帮送医院,不要钱 心地善良给改装三轮装护栏 临死送来香油、鸡蛋 知恩图报师总结:从这些事情中,我们能看出,老王是一个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3.成果展示4.评点人物(生自由答) 你对老王这样的人有怎样的评价?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物吗?5.教师补充及提升第10课 信客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学习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学习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20、刻画人物的方法。三.教学过程 1.导入经历了复杂的人生,我们又跟随一位走村串户的信客,来见习诚信人生,在信客一文里,诚信为准则的信客,以服务大众为己任,期间历尽辛苦,常常受人猜疑,蒙受冤屈,信客却总能宽容、体谅别人对他的误解,忍辱负重,为千家万户传递消息,让我们学到了另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2.背景资料解读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仍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

21、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3.研读人物(合作探讨)问题:信客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素质?在文中找到具体依据。明确: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任劳任怨他理解在外谋生者,也理解在家的家属,理解他们的需要与感情。事情不分分内分外,只要有求于他,再辛苦他也在所不辞,有时候还得忍受无端的猜疑与羞辱。诚信无私他铭记老信客“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的嘱告,知道诚信是这个职业的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