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驾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_华雪东_第1页
考虑驾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_华雪东_第2页
考虑驾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_华雪东_第3页
考虑驾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_华雪东_第4页
考虑驾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_华雪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考虑驾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华雪东卞王箱王昊(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规划与管理江苏行虫点实執宅南京210096 )Q010年10月28 H收到;2010年12月6 H收到修改稿)采用双车道元胞fl动机模感分析了考虑耀驶心理的城市谊路交通流持性.针对哪驶员用城市逍路行驶时在 换道与减速制动方面的不同心理.分别引人以映驾驶心理的选誓换道概率P,与安全參数入.通过让算机模拟给 出了不同徙抒换叭概年与安仝参教条件下的t辆凍序、密席与沆ht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偲驶心理対干交通系 统的彬

2、响.研究发现:选择换道槪率对交通流的速度影响并不明显.但选择换道槪率的增大会导致速度的方曲增大 而降低行牟安全;而安全参数的增大可以获得更快的平均车速和題大的交通流垃.关键词:元胞自动机.铭驶心理,选择换道槪率计算机模拟PACS: 45.70. Vn, 89.40.-a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

3、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1. 引 言从20 III纪初期开始,随着欧災等西方国家的机 动化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交通问题越来越多地困 扰着城市的发展.專实上咆纯依靠新建或改扩建 城市道路、完善配套交通设施并不能很好地缓解交 通拥堵等交通何题近年来对于交通流的分析吸 引了包括物理、数学等众多学科科技T.作者的广泛 关注.如能正确地分析、理解、模拟、预测号控制城 市交通网络中交通流,将有助T交通管理者更好地 组织城市

4、交通提高城市交通出行效率现阶段用 于描述交通流的模型主要包括宏观的连续流模型、 介观的气体动力学模熨以及微观的跟驰模型和元 胞自动机模型 ' 由于交通流是一个离散系统宏 观的模型往往忽略了单个车辆的特性得到的信息 并不完全元胞自动机模型由T-其高度的规则可变 性、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以及固有的并彳f计算能力 等特征使得它在模拟复杂交通流时貝冇很强的能 力;并且在运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交通流时并 不需要经过“离散一连续一离散”的变换因此采用 元胞自动机模熨分析交通流问题冇苴独特的优 越性.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概念最早由S Ncnmann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但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以 及编程技

5、术的限制该模型昴初并没右引起学界的 关注.1986年,Cremer和Ludwig121首次将元胞自动 机模型运用到车辆交通的研究中最原始的元胞自 动机交通流模型则是Wolfram所命名的184号 元胞自动机.作为对184号模型的推广与视则的 修正,1992 年 Nagel 和 Schi-eckenberg 4 提出了 一维 元胞自动机NaSch模型;同年v Biham, Middleton和 Levine提出了二维元胞自动机BML模型,确定了 运用元胞广1动机像型研究交通流的早础此后,很 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规则对NaSch模熨及BML模型 进行了修正,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14-201.减巾道路-般

6、由多条车道组成,外侧车道由F 非机动车与行人等的干扰通行能力小于内侧车 道而行驶延谋则大于内侧车道因此縄驶员在操 作车辆行驶时,往往存在避免在外侧车道行驶的心 理以期降低行驶延误规避路侧非机动车与行人 对机动车行驶的干扰同时,在机动车行驶过程中,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

7、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国家自然科学越金重点頂目(批麻号*50738001)、国家自然科学M金(批准号:51008074 )和江苏省门然科学鸟金(批准号:BK2008033 ) 资助的课题.t Ennail: q<lurgk gmai). coni2011 中国物理学会 Chinese Physical Societyhttp:/wulixb. iphy. ac. cn084502-171994-2015 China Acade

8、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由于前车速度的降低,后续跟驰车辆需采取必要的 制动操作ft!由丁性格的是异,不同n驶员的驶 心理也体现出安全或是刊险的不同特性因此在制 动时车辆的减速也就各不相同.对于上述的线驶 心理所造成的不同耀驶行为与驾驶特性,以往的元 胞ft动机模型并没有考虑,致使模拟结果与现实交 通流运行结果差异校人此外.与高速公路相比城 市道路交通流的特点是道路打用率髙车辆速度分 布相对较低以

9、往的模熨往往采用相同的元胞氏度 和车速,很少对此加以修正.本文针对上述NaSch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 考虑驶心理的城市双车道交通流元胞门动机模 熨该模熨考虑广车辆住变换牟道和减速过稈中, 由于驾驶员的不同驾驶心理造成的不同车辆行驶 特性为了更接近实际悄况对元胞氏度和车俩速 度进行细分与设定使得小汽车占用两个元胞.通 过计算机程序对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考虑驶心 理条件下的车速、流杲和密度数据及其相互关系, 并分析了不同n驶心理对交通流的彩响.2. 模型的建立将道路视为购条并列的、长度为l的一维离散 格点链,毎-个格点即为一个元胞,其在i时刻的状 态为空或者被车辆占据定义内侧车道为车道1,外 侧车

10、道为车道2并假定道路上行驶的均为小汽车.考虑到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的区别,为梢确地 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的待性.本文对元胞的氏度啦 新定义取为经典元胞氏度的半,即3.75 则每 辆小汽车占据2个元胞.第K辆车在/时刻的状态 由其速度叫(/ )表示.V*(1 ) e 0,V_ ,其中1二 为车辆的展大行驶速度V“ = 5.车道,上第人辆 车在t时刻与前车的距离I);(/)可表示为 叽 Q) = xmxjQ) -,Jt'l1 i为车道编号仃=1.2 ). X; (/)为车道i上第 K辆车在/时刻的位置(/)为车道i上第K -1 辆车在时刻的位世.为车道i 1.第K - 1辆车 的氏度车道i上第

11、人辆车在/时刻与相邻车道前方 紧邻车俩间的距离叫(!)可衣示为(/)-%/苴中忑 a)为车道i上第人俩车在I时刻的相邻车 道前方紧邻车辆的位置./为相邻车道前方紧邻车 辆的氏度.定义K 0)为车道i上第人辆车在时 刻的速度.V;' a)为其相邻车道前方紧邻车辆的 速度.2. 1.考虑驾驶心理的修正当车辆在城市道路I:行驶时由于前方车辆的 速度降低,跟驰车辆需要采取相应的减速或者变换 債道措施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在以往的研穽*1* 作为对NdSth模型的扩充与修正m车道模型住往 被转化为多车道模熨并相应地芳虑车辆变换车道 的要求.但在制定变换车道规则时都是采用贪婪 机制即一旦发现存在换道机

12、会时一定会换道行 驶,并不会占虑铭驶员心理对换道行为的影响王 炜等a指出,车道的通行能力会随着车道的位置而 发生变化对于双车道道路而言苴外侧车道的通 行能力大约为内侧车道的0. &事实上外侧车道由 于会受到路侧非机动车与行人等的影响其通行能 力、速度与密度等交通流参数均会不同程度地比内 侧车道偏小.-般而言对于行驶在外侧车道的车 辆,一MIC满足换道规则绸驶员会立刻换道至内 侧车道;而在内侧车道行驶的车辆终驶员会综合 评价本车道的减速与外侧车道的延谋,最终决宦是 否向外侧车道换道在对南京市中心区停车场的96 位小汽车车主关于换道的调代显示.65.6%的驶 员不总意在外侧车道行驶因此在换

13、道条件满足 的削提下傅驶员会对是否采取换道行为进行口我 选择本文称之为选择换道概率P.当满足车道2 换道至车道1的条件时,若几小于临界换道概率 P.2则车辆将从车道2换道至车道1;而当满足 车道1换道至车道2的条件时若P,小于临界换道 槪率化.,_2则车辆将从车道1换道至车道2.对于确定性减速规则,以往的模型中往往沿用 N;iS«h模型关于确定性减速的规定.-口与前车的 距离久")不能满足车速的要求那么第A辆车就 立刻减速至叽(f).即如果V; G) > (r).则原 NaSch模別将强制设定V; 0 ) = /< 0 ).这就完成 了确定性减速过程.然而在决定

14、是否减速时,绚驶 员不仪会考虑与前车的距离,而且会根据前车的速 度综合决定是否减速.对于邵驶心理偏安全的耀驶 员不伶瓦前车的速度快慢与否只要两车距离小 于车速就会进行确定性减速;I何对于列驶心理備冒 险的缨驶员当其与前车的距离小于其车速时,铭 驶员会判断前车的车速若前车车速校人则不采 取减速措施.为了描述这种绸驶心理,本文引入了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

15、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084502-2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安全参数入来刻画终驶员的日险程度入e 0,1

16、. AV;., 0 )就表示驾驶员对前车的估计车速易知,A 越大则耀驶员的铭驶心理越偏向于冒险.2. 2.确定性减速规则首先定义确定性减速规则.如果车道i上第K 辆车在t时刻的速度V; a)大于o;(I)与估计车速 aV;a)之和,则强制进行确定性减速即当叫0)+ W)时则设定V; G)=叽 a)+ 入 V*., (t).易知,当A =0时上述规则即为经典NaSch模型中 的确定性减速规则.此时駕驶员的驾驶心理是偏安 全的其减速行为仅仅考虑苴与前车的距离何忽 视丽车也具右的行驶速度.当安全参数入>0时,铭 驶员在决定是否减速时,不仅仅会占虑车距的限 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估计前车的速度;随着

17、安全 参数入的增大耀驶员的绸驶心理也越偏向于冒 险对于前车的速度估计程度也越高.当入=1时, 铭驶员的绚驶心理卜分日险,只有当其认为会与陆 车发生碰撞时才会采取减速描施,否则继续行驶.嘟实上入=0的情况并不是最为安全的駕驶 心理.在入=0时由于并不考虑前车的速度一旦 跟驰车辆采取减速措施时,其速度会从V;(D葭接 减速至;0).这种突然性的速度降低意味着很大 的减速度不仅违背了车辆本身的持性,并且在现 实中很容易引起后方车俩的追尾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为保证确定牲减速的安全性参数入的取值 应为大于零的絞小值.23换道规则车辆的换道视则主要考虑安全性、可移动性、 交通法规和旅行时间最短原则创同时

18、考虑了驾驶 员在不同车道行驶时的换道心理对现右的换道规 则做出了改进当车辆行驶在车道1时,第人俩车的 速度V;,)满足(t)+ av;., a)< y; c)w 武")+ 入 it a) 并H第人辆车的选择换道槪率匕小于临界换道概 率P.-2,则第K辆车换道至车道2;当车辆行驶在 车道2时第A辆车的速度叹(/)满足:(/)+ ai7;.,(I)< y:。)w :(;)+ 入 vg a), 并且第人辆车的选择换道概率化小于临界换道概率 P .2则第人'辆车换道至车道1 根据交通流帚与路 侧的干扰程度不同,临界换道概率取不同值,这 也可以参见文献21中关于车道修正系数

19、的取值临 界换道槪率匕.2T的值,取叫.2十1综上所述可知车辆进行换道时必须满足l)'K (r) + A 叫T (/)< £ (r) W 眈r ) + W a),(la)(lb)瓦换道规则为(r + I ) = X; (/).(2a)vJ_, d)= e a).Qb)2.4.车辆状态演化综合以上对于NaSch模型的改进,下面给出芳 虑绸驶心理的城市双乍道交通流元胞自动机像熨 在换道、加速、随机减速、确定性减速以及位置更新 过程中的车辆状态演化.2. 4. 1.换道过租对于行驶在车道1上的第K俩车若苴状态满 足下列条件:(I)+ 入叹“ a)< v o)w 肌(/)

20、+ 入y: a),Ga) l< P“2,6b)第人辆车将从车道1换道至车道2此时苴状态演 化可表示为屮 a + 1 ) = X; 0).©a)V2 (/ + 1 ) = V* G ).Ub )对于行驶在车道2上的第人辆车,若其状态满 足下列条件:1) I/) + AV;., 0 ) < 叹 G ) W B: C ) + 入和2 “),(5 ) 第K辆车将从车道2换道至车道1此时其状态演 化可表示为X'a + 1 ) = X: 0),(6a)V' G + 1 ) = V; G ).伍 b )2. 4. 2.加速过程车辆在加速过程的状态演化可表示为V; (/

21、+ 1 ) = min (叫(/ ) + 1,忙,).(7 )2. 4. 3.随机减速过程第K辆车在了+1时刻会以定的槪率几随机 减速.其状态演化可表示为V; G + 1 ) = max (V;(T ) - 1 ,0 ).« )2. 4. 4.驹定性减速过租若第K辆车的速度满足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71994-2015 Chin

22、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084502-3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v'K (i)> nK (i) +

23、入叫“ 0),(9)则需要逬行确定性减速此时J£状态液化可农示为匕 Q) = ;(/) + 入叫“ Q).(10)2.4.5.位還更新过程在上述所右步骤都完成后按照下式更新第K 辆车在f +1时刻的位豐:X;, + 1 ) = X; (/) - 并(/).(11 )3. 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在数值模拟时,采用周期型边界条件.取定道 路长度为3.75 km则道路被分为1000个格点,即L =1000.假设道路上共右N辆汽车.初始时.N俩车 的位證利速度都是随机分布的.系统每次迭代 110000步统计时舍去前10000步以排除暂态的 影响,并通过模拟系统屮的一个虚拟探头记录后 100000

24、步中每个时间步内车辆向前行驶的元胞数, 其平均值即为车辆的速度仇由于采取了周期型边 界条件任意时刻系统中的车辆总数都不会发生变 化,则车流密度I)= N/L流帚Q = l)v = Nv/L当 取临界换道概率P.2_, = 1时,通过系统中车辆数 N、临界换道概率/.、随机减速概率儿以及安全 参数入的不同取值俟拟不同情况下交通流在城市 双车道道路的运行.图1所示为随机减速槪率化=0.4,临界换道 概率化厂0 8的条件下,不同安全参数入所对应 的车流密度与流量Q的关系.由图1可以看出, 当车流密度 <0.2时安全参数入的取值对流杲 Q的影响非常微小在这一阶段流hl Q随密度I)的 增长很快,

25、曲线的斜率很大当车流密度D > 0.4 时,安全参数入的取值对流量Q的影响依然很小, 但是此时流量开始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Illi线斜 率比密度<0.2时的|11|线斜率小.半车流密度0.2 W W 0.4时,流幘Q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此 时随着安全参数入的增大流呈Q的最大值越大, 流量密度Illi线的斜率也越大值彳导注意的是随着 安全参数入的堆大取到最大流帚时所对应的量佳 密度也相应地堆大.事实上当道路的车流密度较 小(DvO.2)时,由于道路上的车流量较少,车辆间 的相互作用也相对较弱,交通流可视为自由流, 驶员很少需要做出确定性减速与换道的行为这种 悄况下无论绸驶员的铭驶

26、心理是偏安全的还是偏 同险,其表现出的铭驶行为在整体上是异不大车 辆都能达到道路的最大限速因此在图1上就显示 出5条曲线的大致重合.当道路上的车流密度较大 (P>0.4)时,此时道路上的车辆较多彼此间相互 影响使得车辆的平均速度降低对于偏丹险的蜩驶 心理何言,虽然终驶员一总试图通过预判浒车速度 *j /求换道以避免减速并获取更大的速度但塑III 于车辆的平均速度低且两车间距小的原因很少右 机会获得更奇的速度苴表现岀的铭驶行为与偏安 全的羯驶员类似,因此图1中的曲线在这个区域也 就大致丑合.对于车流密度处于两者之间(0.2w W0.4 )时与偏安全的树驶员相比爲驶心理偏曰 险的幼驶员可以通

27、过换道和相对少的进行确定性 减連米获得相对更高的车速从I何在相同密度下可 以获得更大的流a 同时在相同密度f的平均车速 更大使得这种悄况下可以在更大的车流密度时达 到流駅q的最大tn.i?l 1/*., =o.4. /»r.,_2 =0.8时.就处0与密度的关系图2所示为随机减速概率/>. =0.4,临界换道 槪率几-2 =0.8的条件下不同参数入所对应的车 流密度与速度“的关系从图2可以看出,速度” 与密度的关系表现出与图2类似的变化规律.当 道路的车流密度较小山<0.2)时,车辆的速度"变 化不人交通流农现为I由流.当车流密度较大(D >0.4 )时速

28、度r随密度I)减小的变化率开始很 快最后逐渐趋缓.对于车流密度处于两者之间O.2ww0.4 )时.速度的变化由于安全参数入的 不同呈现出很人的总异性.随着安全参数入的增 大,交通流保持自由流的时间变氏.由自由流转化 为非自由流时的密度越大,且转化后的速度变化率 越大待别地当密度很小时,自由流的速度。并 不辱于速度的最人值卜“,这是由随机减速过程造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9、 (2011 ) 084502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084502-4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084

30、502成的.图2=0.4.匕2 =。8时.逢度r与密度的关系由以上分析可知半车流密度较小或校大 时,安全参数入的变化对城市双车道道路系统屮速 度r和流皋Q的变化影响不大但是,这并不意味此 时安全参数入对系统的意义不大图3所示为随机 减速槪率P =0.4.临界换道概率P ,_2 =0.8.车流 密度 =0.5的条件下速度I,和速度的方差S与安 全参数入的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安全参数入 的增加,车辆的速度"在1.2551.28的范围内变 化' 化ffi度较小LL有增大的趋势这说明在车 流密度校小或者较大时安全参数入的引入对系统 的速度还是存在定影响的此时速度的方差S变 化则很

31、明显安全参数入变人时速度的方差S也随 之变大.当安全参数入0.5时,速度的方差S增氏 变缓.考虑到安全参数A增大时,由于驾驶员的驾 驶心理越来越偏甘险一部分的车辆町以获得相对 较大的车速,因而另部分的车辆的速度则相应偏 小,在平均速度变化不大的前提下系统的方总S变 大了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总是希望车辆在道路I: 行驶的速度差异不大,即速度的方差越小越好,因 此当车流密度较大时一个较小的安全参数入值 对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是有好处的.图4所示为随机减速槪率P, = 0. 4 .安全参数入 = 0.2时,不同车流密度D下的临界换道槪率P_2 与速度“的关系对比图4 (a)和Q)可以发现,换道 行为对于系

32、统的速度。影响并不明显.当车流密度 较小时交通流为门由流由于车辆间的相互作用 较小车辆很少需妥利用换追来维持或获得匹商的 车速.当车流密度O絞大时,车辆的速度很低,终驶 员总会希望通过变换车道从而获冉更快的速度但 是由于此时的车流流员很大车辆很少能找到穿越 间隙进行换道并且由于前车的速度不高因此换 道车辆提速的可能性也不大.因而在车流密度较小 和较大时,换道对于车速的影响都很小.特别是在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33、Vol. 60, No. 8 (2011 )084502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084502图3 P4 -0.4. P, ,_2 =0.8.0=0.5时.速度0和方差S与安 全参数入的关系图4儿=0.4.入=0.2时.临界換迫槪曝巴.一 2与速度的关系 (a ) /) »0. 1.0. 2 . 0. 3 . 0. 4 : 0>)/) »0.

34、5 . 0. 6. 0. 7. 0. 8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084502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084502084502-571994-

35、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180ii邛迪廉.几.凡 A车流密度大小适中(0.2WOW0.4 )时,车辆间的相 互作用逐渐增多,车辆可以选择变道维持或者获得 更快的车速同时在这个密度区间车辆也Yj更多的 机会完成变道过程因此预想此时的车速应该会 随着临界换道概率的提升而有所增加,但模拟得到 的结果却和侦想的不同无论临界换道概率如何变 化车辆的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图5

36、所示为密度I) =0.85,安全参数入=0.Mi 机减速槪率儿=0.4时速度r和方差S与临界换 道慨率化.L2的关系从图5可以看出,速度r在 0. 2460. 254之间微小变化,且随选择换道慨率的 增大而呈增大的趙势此时,虽然速度“的变化不明 显,们是速度的力差S变化显著能体I.随祎选择换 道慨率的增大術上升.占虑到车辆换道以后会对系 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换道车辆后的跟驰车辆由于 换道车辆的驶离可以获得更快的车速而相邻车道 的后续车辆则会因为换道车辆的驶入而采取必要 的减速制动措施使得车速降低,但是棉体的平均车 速变化不明显,因此速度的方差变大了图5表明, 换道行为对于车辆个体而;T,是维持

37、车速不至于减 速或者获得更快速度的很好措施但是对于系统而 言,换道行为并不能够提升交通系统的平均行驶速 度和流量,相反会因为速度的方差变大而影响交通 系统的安全性.0.44().410. 380. 35图5 I) =0.85. A =0.Pll =0. 4时.速度r和方差S与临界换道 槪率化.一2的关系图6为随机减速概率匕=0.4、安全参数入=0 的条件下不同临界换道槪率P.,-2下的密度1)与 每辆车的平均换道次数的关系图6表明越大的临 界换道概率意味着车俩平均换道次数越多.同时, 在密度0.2 W D W 0.4时.车辆的平均换道次数增 氏校快这也与此时车辆的换道需求增加且换道机 会也相应

38、增加的情况相符.当车流密度D较小时, 平均换道次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车流密 度较大时卩均换道次数将随着密度的増加而减 小,这与文献23的研究结果相似.图6几0.4入=0时乍说密哎勺平均换逍次数的关系4结 论本文采用了双车道元胞口动机模型研究了不 同的n驶心理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机据交通丁 程学以及南京市的实地调査明确了咒驶员在城市 道路行驶时并不十分愿意行驶在十扰最大的外侧 车道的现实.里于此,引入了反应縄驶员换道心理 的选择换道概率同时,对于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 确定性减速过程,引入了反映钢驶心理的安全参数 入不同的入ft*代表铭驶员的谨慎或者h险的铭驶 心理通过模型的模拟得到多种悄

39、况卜速度、密度 与流s间的关系(III线.模拟的结果表明,选择换道 槪率可便换道车辆很女(维持行驶速度,但是对于交 通系统的流斎与平均车速影响不大安全参数入对 交通系统的影响则较为明显在车流密度0.2 w I) w o. 4时.偏日险的耀驶心理»r以获得更快的车速. 提高交通系统的流量.凤后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忽略了城市道路屮 公交车停辂对交通流的影响.事实上,在城市道路 的外恻车道,右一定数帚的公交车行驶与停靠,公 交车不同于社会车辆的行驶持性会对交通流造成 定的影响因此在后续的研究'I'.Yj必要在现右 模型中加入公交车的影响.71994-2015 China Ac

40、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084502-6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

41、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Iuun Y W 2009 Ph D DiMCrtalion (Hefei: llnivernily <>(Science an<l Technology of China ) (in Chinese)袁H明 2009 博土学位论文(合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 Cremer M 4 Lmlwig J 1986 Malh. Comp. Simul 28 2

42、973 VIolfrum S 1983 Rer. Mod. Phys. 55 601.4 Nagel X. S«-hrec*kenlMTg M 1992 J. Phys. 1 2 22215Riliam O.Middleion A Iovine D 1992 Phyu. Rm A 46 6124;6Zhuani: Q.Jia B Li X G 2009 Chin Ph、, B 18 32717Song Y KZhto X M 2009 Chin. Phy$. B 18 52428Li K PZ Y Mao B II 2007 Chin. Ph、, B 16 3599 Ch“ R X.

43、 Bai K Z. Liu M II 2006 Chin. Phys. B 15 147110 Sheng P Zhao S L 5X ang J h Zuo 11 2010 Acta Ph)s. Sin. 59 3831 (in Chintz)盛 则超鮒龙.王位那、左 飢2010 物理学报59 3831)1 Zlung I. S F Jia N 2010 au Phys. Sin. 59 4490 (in Chintz)(郑 亮马好那、贾 宁2010物理学报59 449012 Peng I. J. Kang R 2009 Acta Php. Sin. 58 830 (in CliinrM-)

44、 必勒康瑞2009物理学报58 83013 Mei C 9. Huang H J. Tang T Q 2009 Acta Phy$. Sin. 58 3014 GnChiT"恂凶群.黄海军.唐佚桥2009物理学报58301414 Tian II H Xue Y. Kang S J. Liang Y J 2009 Ada Phys. Sin.58 4506 (in Chinese)田欢欢解 郁康三军梁玉呦2009物理学报58 450615 Kang R. Peng L J Yang K 2009 Ada Phys. Si仏 58 4514 (inChinz)仲 瑞.IKtttfh W

45、凯 2009 物理学报 58 451416 Jia B Li X C Ji;m長 K t Ga« Z Y 2009 Acta Phys. Siu. 58 6845(in Chines)贾磧李新刚、萎傥高I友2009物用 学报58 684517 Li Q D. Dong L Y. Pai S Q 2009 Acta Phy$. Sin. 58 7584 GnChinese)乍庆定.H 戴世® 2009物理学报58 758418 Ding J X. Huang il J. Tanyc T Q 2009 Aaa Ph、, Sin. 58 7591Gn Chinese)丁建勋.黄海

46、军.唐铁桥2009物理学报58 759119 Li X G. Gau Z、. Zhao X、1 Jia B 2008 Actu Ph、, Sin. 57 4777 (in Chines.)李新剧、需友超小梅贾 减2008 物理学报5? *77720 Xiao R J. Kong LJ. Un M H 2007 Ada Phyt. Sin. 56 740 Gn Chinese)肖瑞杰.孔令江.刘慕仁2007物理学报56 74021 Wang W. Guo X C 2000 Traffic Engineering (Nanjing:SoutheaM Univer»ity Preu) |&

47、#187;I56 Gn ChinoM*) T 炜、过秀 2000交通1:程学(|(京:东m大学出版社)第156页22 K Wolf D. WaFn.r P 1996 Phys. Rer. E 58 1425lluang D U 2002 /Viys. Rm E 66 026124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71994-2015 China Ac

48、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084502-7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i.nel物 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0, No. 8 (2011 ) 084502A two-la ne cellular automat on traffic flow model withthe in flue nee of driving ps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