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的形成原理_第1页
美感的形成原理_第2页
美感的形成原理_第3页
美感的形成原理_第4页
美感的形成原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感的形成原理摘要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 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根本

2、原因。教育人们形成合理的观念文化形态,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合理的主观愿望和主观需求,正是人类观念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美育的基本课题。关键词:美感 好感 缺憾感观念形态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感觉到美,有的客观事物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为什么过去人们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又认为不美?对于这些关于美学现象的最普通的问题,从来都是那些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超人的智慧和努力来试图解决这个问 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仍然没有被任何人真正解决。本文利用观 念主义的哲学思想,试

3、图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探索一条途径。一 主观感觉人的正常的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文化为基础的。人类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的认识 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人类文化,从功能上分为知识文化、技术文化和观念文化等三种文化范 畴。观念文化是人产生“自我”感觉的文化基础。人以“自我”形态为根据,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行为,称为人的主观感觉。人的“自 我”形态,取决于人的观念形态。人在主观上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自我”形态,人就会以一定的“自我”形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一定的主观愿望(欲望), 由一定的主观愿望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需求,由一定的主观需求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感觉。人对客

4、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主要有两种形态,这就是“快乐感觉” 和“痛苦感觉”。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就会产生快乐感觉。当客观事物损 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就会产生痛苦感觉。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好感”。口,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吃卤猪肘时,卤猪肘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好 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美感”。 口,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看到一只刚出锅的卤猪肘时,卤 猪肘的形状、色泽和香味等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美感。当客观事物没有满足人的观需求时,人因此而产生

5、出的痛苦感觉,称为“缺憾感”。口,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非 常想吃卤猪肘而没有吃到时的饥饿焦急感觉,就称为缺憾感。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坏 感”。口,一个人被蛇咬伤后所产生出的痛苦感觉,就称为坏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损害人的主观利益的客观事物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就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丑感”。如,一个怕蛇的人看到蛇时, 蛇的花纹、形状和动作使人所产生出的痛苦感觉,就称为丑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损害自己主观利益的客观事物远离自己或不存在时所产生出的快乐感,称为“安全感”。口,一个怕蛇的人被告知“没有蛇”时所产生出的快乐感,就称为安全感。二

6、主观欲望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产生于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产生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欲望。人的主观欲望,产生于人的一定形态的“自我”与一定的生活环境所发生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主观上通常有十四种较为典型的生活欲望,这就是饮食欲、性欲、安全舒适欲、运动欲、情感交流欲、认知欲、求新欲、欣赏欲、征服占有欲、表现欲、嫉妒 欲、复仇欲、自由欲、社会改良欲等。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一切主观行为,绝大多数都源于 这十四种主观欲望。一定的客观事物,如果满足或损害了人的以这十四种主观欲望为根据所 产生出的主观需求, 人就会相应地产生出一定的主观感。女口,食物能够满足人的饮食欲而使人

7、产生快乐感觉,男人和女人能够互相满足性欲而使对方产生快乐感觉,朋友能够满足人的情感交流欲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成就能够满足人的表现欲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灾祸能够满足人的复仇欲而使仇人产生快乐感觉,社会动乱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改良欲而使社会底层的人产生快乐感觉等等。反之,人就会产生出痛苦感觉。三主观需求人以主观欲望为根据,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需求,称为人的主观需求。人的主观需求,有些是由人的原始需求和文化需求共同构成的, 比如饮食欲和性欲等等。 有些是由人的文化 需求单独构成的,如表现欲、社会改良欲等等。人天生对性行为的需求, 就是人的原始需求。 而需要什么样的性对象,是同性的还是异性的,是胖的还是瘦的

8、等等,就是人的文化需求。文化是人在后天的生命活动中通过认知行为获得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文化通常有两大途径:一是人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认识和积累,二是在与他人的文化交流中获取他人的文化创造和积累。不同的人,其文化积累的内容和数量都是不同的。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积累,不同的人,其主观需求往往会大不相同。同样是需要食物满足饮食欲,南方人多喜欢甜味的食物,而北方人多喜欢酸辣味的食物。同样是需要女人满足性欲,有的年代或有的地方的男人喜欢肥胖体型的女人,有的年代或有的地方的男人则喜欢削瘦体型的女人等等。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是以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为基础的。而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又会以人对客观事物的

9、主观感觉为根据。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感觉的客观事物,人在主观上就会表现出需求的欲望。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和主观需求,最终体现为人的文化创造和积累, 尤其是观念文化的创造和积累。四主观感觉成因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形成,源于人相应的观念文化形态的形成。在社会生活 中,人的观念文化形态的形成,通常有两种途径。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形成,也分为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人对自己或他人生活经验的认识所创造出的观念文化形态,从而形成的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这种途径形成的主观感觉,称为经验型主观感觉。如,从没吃过卤猪肘的人,吃了卤猪肘后,或是看他人吃卤猪肘时很好的神态表情后,人就会认为卤猪肘很好吃和很

10、有必要吃, 并且很想吃。此后,卤猪肘使人产生的美感和缺憾感,就称为人对 卤猪肘的经验型主观感觉。经验型主观感觉的本质特征,是其的产生完全依赖于人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的“亲身经历”。二是通过人与他人的文化交流而获得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 觉。这种途径形成的主观感觉,称为文化型主观感觉。如,从没有吃过苹果的人,听他人说 苹果是如何的好吃,如何的珍贵。人就会认识到苹果很好吃而且很有必要吃,于是很想吃, 此后,苹果的出现,就会使人产生美感和缺憾感。这就称为人对苹果的文化型主观感觉。文化型主观感觉的本质特征,是其产生完全依赖于人与他人的文化交流。五好感与美感好感与美感,都是客观事物给人带来的快乐感觉。但是

11、,这的两种快乐感觉,既存在着 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好感与美感的本质区别在于: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才是好感。客观事物给人的好感, 通常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舒服”“痛快” “过瘾”“爽”等等。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 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的快乐感觉才是美感。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通常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迷人”“诱人” “动人”“魂牵梦绕”“令人神往”等等。好感是客观事 物对人的功利价值的“真实”的存在和表现,美感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价值的“虚幻”的 可能。女口,吃卤猪肘真实地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使人产生出好感。而看卤猪肘则不

12、能够真实地满足人的主观需求,只是有可能“虚幻”地满足,因此就只能使人产生美感。通常情况 下,人在主观上的第一需求是吃卤猪肘,而不是只是看看卤猪肘而已。当然,在吃不到卤猪肘的情况下,看看卤猪肘也是非常需要的。好感与美感的内在联系在于:使人产生好感的客观事物就一定会使人产生美感。任何客 观事物,只要使人产生了好感, 其形态特征就一定会使人产生美感。客观事物给人的好感越是强烈,其形态特征给人的美感通常也会越是强烈。客观事物的美感, 通常会激励人的主观意志去努力争取该客观事物,并且会使该客观事物带给人的好感在程度上有所增加。当然, 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并不是都能够给人带来好感的。女口,一只涂上颜料的生猪

13、肘在外观上也会是很诱人的,但它却会给食用者带来痛苦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是否能给人带来好感,人们都会满怀激情、义 无返顾地追求具有美感的客观事物,以期获得相同程度的好感。客观事物的美感虽然是虚幻的,但它却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励人们的生活热情,明显地增强人们的生活信心,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六美感与缺憾感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美感后,通常都会立即产生追求该客观事物的主观意志。同时,人在主观上对该客观事物就会产生缺憾感。 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与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缺憾 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越强,人对客观事物的缺憾感就会越强。人对客观事物的缺憾感越强, 客观事物

14、给人的美感就会越强。 人在主观上认为最需要和最缺少的 东西,就会使人产生最美的感觉。使人感觉最美的东西通常又最能使人感觉到遗恨与缺憾。 要想创造出最有美感的事物,就首先要创造出人对该事物的最大的缺憾。情人美好,相隔万里的情人相会时就更美好。七缺憾感与好感对于经验型主观感觉,缺憾感与好感是能够相互促进的。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缺憾感越 强烈,该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也就会越是强烈,该客观事物满足人的主观需求时给人的好感也就会越是强烈。如,人越是在饥饿时,卤猪肘给人的美感就会越强烈,人吃卤猪肘时感觉到的好感就会越是强烈。 充足的好感,会使人产生满足感。 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了满足 感,也就是暂时不再需要

15、其好感了, 人对客观事物相应的缺憾感就会消失, 客观事物相应的 美感就会减弱。对于文化型主观感觉,缺憾感与好感之间就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如,受同性恋或异 性恋文化的影响, 有的人具有了性需求的同性恋倾向, 有的人具有了异性恋倾向。 无论是同 性恋还是异性恋, 在性行为实践中都能够获得好感。 然而,受西方饮食文化宣传广告的影响, 很多人都很想吃一回色泽艳美的西餐。 如果他们真要去品尝一次, 会有许多人觉得西餐很难 吃,完全不象广告上所描绘的那样。美是什么?大自然馈赠给我们形形色色的美,人类文明给我们创造了缤纷多彩的美,我们日益生活 在一个高度审美化了的世界中。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各样的美,如

16、果我们凝思发问:美到底是什么 ?想必是极其自然、也是极其合理的。但是,时下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来自“美学理论家” ,这种声音说 :提问 "美是什么 "这 样的问题是极为可笑的,因为这个问题不可穷诘,没有最终答案。美学理论的“专家”们不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否定别人思考和提问这个问题, 这简直是一种强词夺理。这种强词夺理,说到底是有西方的理论作支撑。伴随着对历史上各种美的定义“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教训的反思和现代科学思 想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求真走向求效的转变,近代以来,西方美学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 从本质主义走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 出现了一种美学取消主义和艺

17、术解构主义的声浪。 如 狄德罗说: “我和一切对美有过著作的作家一样, 首先注意到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东西, 每每 注定是人们知道得很少的东面, 而美的性质则是其中之一 ,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有美, 并 且只要哪儿有美, 就会有许多人强烈感觉到它, 而知道什么是美的人竟如此之少。 ”韦兹说 : 关于艺术,“一切美学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正确的理论,便在原则上犯了错误 , 它们以为 艺术 ' 能有一个真正的或任何真实的定义, 这是错误的。 ”“我们所要开始的问题不是艺 术是什么 ' ,而是艺术究竟是何种概念' , 在美学中,首先的问题便是对艺术概念的实 际运用的说明,给予这个概念的

18、实际功能一个逻辑的描述。”当前中国美学界的美本质取消主义思潮正是西方美学取消主义的翻版。 应当说,取消主义美学认识到美的本质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打破了传统美学乐观主义 的梦想,也给传统美学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当头一棒,这是美学的进步。然而,它对自己所 信奉的否定主义美本质观过于偏执, 以致嘲笑、 剥夺别人思考美之为美的权利, 从而把自己 推进了荒谬可笑的绝境。美学取消主义一方面认为美不可界定,另一方面又在对美作界定,这个定义即“无”。 而肯定自己否定主义的美学见解事实上也是一种“有”。正如大乘佛教所勘破的那样 : 执物 为有故是有,执物为空也是有,只有把 "色即是空 "的见解也空掉 (" 空空 ") ,才是真正的空。 真正的美学取消主义应当什么也不说。 它既然要有所言说, 并竭力要人们放弃其他美的定义, 信奉它的否定主义美学定义,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美学取消主义取消美本质的研究转而走向美的具体形态的描述与分析,事实上,在对某 一门类的美学资料进行选择、分析时,在对某种美学形态、审美文化加以取舍、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