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的历史统计回顾1971年——2010年_第1页
美元指数的历史统计回顾1971年——2010年_第2页
美元指数的历史统计回顾1971年——2010年_第3页
美元指数的历史统计回顾1971年——2010年_第4页
美元指数的历史统计回顾1971年——2010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元指数的历史统计回顾 1971 年 2010 年1971年 8 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 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 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美元泛滥的时代开始, 开启 了 70 年代的高通胀期。1973年 7 月美元指数见低点 90.53 点后走强。石油危机于此年爆发,可能当时美国政府见到石油危机来势汹汹便有所收敛。1974年 1月美元指数见高点 109.5 点后走弱,石油价格于该年见顶。1975年 3 月美元指数见低点 92.82 点后回升。1978年 8 月美元指数跌破 1973年低位 中国于次年开始改革开放, 可能有大批资金从美国流向中国,造成美元破位

2、下行。1978年 10月美元指数见当年为止的历史最低点 82 点,并开始在低位徘徊。1980年 10 月美元指数重拾升势,并在随后的几年表现出历史最强的走势。1981年12月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0%1982年 12 月 联邦基金利率降至 8.5%后在 8 和 1 0之间徘徊,但美元指数继续 走强1985年 2 月美元指数见历史最高点 164.72 点。根据美国的数据,美国对华贸易于此年从顺差变为逆差, 过去的美元大牛市是因为中国刚开始改革, 急需从 美国进口各种设备和从世界进口原材料, 而当时的中国还还没有外汇储备, 便造 成对美元的强劲需求,加上沃克尔一直保持谨慎的货币投

3、放造成。从 1985 年高 位起,美元开始了历史最长时间的大熊市。1987年保罗沃克尔离开美联储。1992 年 9 月 美元指数创出历史新低点 78.33 点,比上一历史低点 82 点低了3.67 点。原因是,中国从 85 年开始对美国贸易顺差,并逐年扩大,因此积累了 一定数量的美元外汇储备, 不需要再在市场上购买美元, 加上美国连年贸易逆差, 美国用美元支付贸易逆差。1995年 8 月又经过 3 年的低位徘徊, 美元指数重拾升势, 这次是因为信息网络时代在美国拉开序幕, 资金追逐高利润率的新兴产业回流美国追捧信息网络公 司和这些公司的股票。 新兴产业造成美国经济强劲增长, 资金有回流美国的需

4、求。2000年 10 月 美元指数见高点 119.07 点,科网股泡沫于次年爆破,美股大跌。2001年 7 月 美元指数见历史第二高点 121点后于 2002年初开始转弱,开始 了美元指数第二个大熊市,至今仍未结束。 911 事件于此年爆发。 2008年 3 月 美元指数见历史最低点 70点。因为美联储从 911事件后实行超 级宽松的货币政策, 大量美元流出美国进入新兴国家和商品市场, 造成新兴国家 资产泡沫和仅次于 70 年代的商品牛市。2008年 7 月美元指数开始急升, 2 个月后,金融海啸爆发。2008年 7 月到 2009年 3 月 升值阶段 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就变得非常强劲, 导致

5、美元对英镑、欧元的汇率以及美元指数不断上涨。美元在美国经济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态势。 通过对历史上经济危机的分析也可 看到,危机爆发后, 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通常都会出现升值。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 同时出现经济衰退的时候, 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库券相对于其他市场及其他货 币资产变得更加安全, 美元在经济危机爆发刚刚过后会体现其国际避险资产的作 用。这也反映了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如果从基本面来看, 美国的 经济复苏进程似乎也领先于欧元区, 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预期好于欧洲, 也造成美 元主要货币指数走强。2009年 3 月至 2009年 12 月 贬值阶段 (1)

6、 美元避险功能弱化 2009年 3 月至年底 期间,全球主要国家金融市场趋于稳定; 欧洲经济衰退在第二季度开始减缓, 欧 元区在第三季度出现经济危机以来首次经济正增长;日本经济也出现类似情况。 从而导致投资者避险意愿下降, 开始将资金从作为避难所的美国国库券抽出, 投 向其他非美元资产。 与此同时, 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有力增长, 也吸引部分资 金撤离美元资产。 美元避险功能弱化, 成为这段时间美元持续贬值的主要原因之 一;(2) 量化宽松政策打压美元 2008年 11月 25 日,美联储宣布, 将购买政府支 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 还将购买

7、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 持证券(MBS)。这是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 MBS这标志着首轮定量宽 松政策的开始。 2009 年 3 月 18 日, 美联储又表示将购买最多 3000 亿美元的 2 年 -10年期的美国国债和7500亿美元的MBS责券,以及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这 将使财政、 金融机构等央行的对手方迅速获得宽松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浮动利率 和固定收益率曲线均整体下移。美联储大量购入各种债券之后 , 其资产平衡表上的资产项将立刻增加 , 负债项也会同步膨胀,这意味着美联储总体财务状况的恶 化。如果美联储购入资产后,在负债项增

8、加的是广义货币M2,就意味着央行向交 易对手直接信贷;如果负债项增加的是基础货币 , 例如金融机构在美联储的超额 准备金, 则意味着央行向交易对手提供基础货币 , 而基础货币具有乘数效应。所 以,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向市场释放大量美元货币, 随着美元货币真实价值 的稀释,美元汇率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3) 利差因素推动美元下跌从 2008年底 开始,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 0-0.25%之间,并大有 长期不变之势 (参见图 1-4) 。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央行也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例如欧洲央行从 2009年 5月开始也将基准利率调至 1%的水平。在此期间, 中国、

9、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不得不采取紧缩性的货 币政策 , 选择较高的利率水平。美国与这些国家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使得利差不 断加大。根据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和汇率的联动关系在短期内尤为明显, 美国持 续的利率降低及美元与新兴经济体利差的日益扩大,直接推动美元下跌。 2010年1月到 2010年6月升值阶段 (1) 欧洲和日本债务赤字问题 2009年底爆发 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危机从希腊开始, 逐渐蔓延到葡萄牙、 西班牙、德国等国。 其中希腊、意大利、比利时三国的债务总量都超过了本国GDP总量,分别为GDP的 124.9%、 116.7%和 101.2%。这种状况不断引发人们

10、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前景 的担忧,在避险情绪的作用下,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资产,转而购买美元、黄金 等传统避险资产,美元和金价不断走高(参见图 5)。 2010 年上半年美元与黄金 价格走势基本同步, 表明市场弥漫着避险情绪。 期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也由年初 的 1.4389 降至 6 月 7 日的 1.1916, 降幅达到 17.19%。而日元方面,年中标准普 尔又对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发出警告,而日本时任财政大臣却表示支持弱势日 元,曾公开声明“如果日元小幅走软, 将是一件好事”, 并暗示如果日元继续走 强,央行将面临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压力, 这对美元的走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

11、于日本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二, 而且期中内债居多, 所以日 本的问题严重程度还远不及欧洲, 所以半年中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小幅贬值 2.3%。 欧元和日元在美元指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 57.6%和 13.6%,这两种货币的走弱自 然成为了美元升值的推手。 (2) 强烈的加息预期 2010年1月26日-27 日,美联 储在其货币政策会议上表示“维持基准利率在00.15%的区间不变”,但相比2009年 12 月发表的报告,其在措辞上显然更加乐观一些。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回 暖,前期买入美元资产的避险资金为寻找更高收益, 开始撤离“避风港”, 从而 又导致美元指数的回落。 但情况不同的是, 以获利为目的的套息交易

12、因素逐渐代 替避险因素成为影响美元指数变动的主要原因。 随着套息交易因素占据资本流动 的主导地位, 美国经济数据越向好, 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就越强烈, 美元表 现也就越坚挺。2010年 6 月到 2010年 12 月贬值阶段 (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缓解 2010年下半 年,IMF和欧盟联合推出高达7500亿欧元的债务危机救助方案,同时希腊等国 也各自同意紧缩财政, 削减赤字, 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债务危机。 随着市场信心 的恢复,欧元区货币开始触底反弹。反观美国方面,在经历了2009 年第四季度以及 2010 年第一季度 5.0%和 3.7%的快速增长后, 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较之前明 显

13、放缓,增速仅为 1.7%。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二次 探底”的担忧,加之房地产持续低迷,失业率高居不下 , 美元资产遭到投资者抛 售,导致美元指数在 2010 年下半年再次掉头向下。 (2) 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在继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成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 1.7 万亿美元流动性之后, 美联储 于2010年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简称 QE2,以进一 步促进美国经济复苏。 尽管此举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和质疑, 但面临长期居 高不下的失业率、 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经济复苏的放缓以及国内巨大的政治 压力,美国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3) 财政与贸易双赤

14、字 2010 财年( 2009年 10 月2010 年 9月),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高达 1.29 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 产总值的 8.9%,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高记录,而第一高恰恰就是2009 年的1.42 万亿美元。这表明经济危机后美国财政面临支出大于收入的困境。美国为 了刺激经济不惜血本, 所以从短期看,似乎并不存在足够的削减财政赤字的空间。 而较大的财政赤字将来可能会制约美国的消费, 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景。 根 据美国政府的预计,联邦财政赤字在 2011 年还将进一步扩大,并且在未来 10 年达到 8.47 万亿美元的水平。美国的债务问题也十分突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预测美国在

15、2010年、2011年和2015年总债务占GDP勺比重将分别达到92.7%、 99.3% 和 110.7%,远超出欧元区的平均水平 84.1%、 87%和 89.3%。根据美国商 务部发布的报告, 2010 年 12 月美国贸易逆差扩大至 406 亿美元,比 11 月增长 了 5.9%。美国的长期贸易赤字,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与生俱 来的特性所决定的。美国只有不断通过经常项目赤字向世界货币体系注入流动 性,才能保证其他国家不会陷入清偿危机。 而贸易的赤字又反过来给美元贬值的 压力,这也决定了美元长期必然贬值的趋势。 (4) 选择贬值转嫁调整压力储蓄率 失衡和汇率失衡是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重要原因。 对美国而言, 若要平衡其经常 账户无非有两种选择: 或选择储蓄率上升、 消费率下降,或选择美元贬值。 然而, 未来几年美国国民净储蓄率由负转正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