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春望教案教学目标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2、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媒体课件、音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
2、国对民族的爱。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1、 作者介绍 1、 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先请同学们回答杜甫的文学常识) 然后老师简要补充介杜甫生平、思想。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3、。“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
4、的五言律诗-春望。二、初读诗篇,整体感知。1、老师先泛读一遍,然后出示幻灯片,认读生词溅( ) 抵( )搔( ) 浑( ) 胜( )簪( )2、个别学生范读,教师正音。3、齐读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一)简单讲一下律诗,律诗是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出示幻灯片,逐句翻译诗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城:国都指长安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
5、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哗,一派繁荣的景象。)对比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杀、逃难)指导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稍慢。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感叹溅泪:落泪恨:悲伤惊心:心惊、害怕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讨论解疑:关键在于两个词时为动乱时局而感伤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
6、物也不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战火连:连续三复数,几个月抵:值,相当译文:战火连绵,久久不息,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质疑:薄薄的家书怎值万两黄金呢?答: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提问: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白头发, 搔:抓 短:稀疏 浑:简直 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ng)簪:簪子(注意写法) 译文:痛苦中我
7、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明确: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可是诗人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总结:爱国,眷恋亲人。同学们知道了杜甫是怎样的诗人,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回顾全诗,带着杜甫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有感情重读此时,配乐朗诵(男齐读女齐读一起读)4、 感情基调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是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
8、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这首诗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找相应的字词来说明。 ( 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5、 主题探讨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七、合作探究本诗修辞手法1、 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答:“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用反衬的手法突出战乱给祖国,人民带来的伤害。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两句,拟人对偶3、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八、迁移拓展:杜甫春望与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比较练习。(学生讨论)(课件显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喜极而泣归心似箭。(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 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学生自由朗诵全诗,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学生有感情的齐诵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朗诵)写一写(可以是作业):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是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一首是那样的喜悦,喜悦到放歌纵酒、喜极欲狂。那是因为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怀着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资阳市2025年初三第二轮复习测试卷化学试题(四)含解析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化工设计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沂水四十里中学2025年初三5月学业能力调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省永济市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9周周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键盘技巧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书法篆刻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酒泉市安西县2025年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SAP企业培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开大学《高等数学A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工学院《知识产权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双碳全景系列培训第一章碳达峰、碳中和
- 2024年矿山救护工(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2025年4月自考自考1301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押题及答案
- 鲁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适合山东科学技术版教材)
- 智慧闭店小程序操作指引
- 无人机驾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建筑节能》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及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熔解曲线法)(CSZ2300045)
- 穗的构造与穗分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