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共13页)_第1页
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共13页)_第2页
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共13页)_第3页
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共13页)_第4页
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共1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xxxxxxxxxx工程沉 降 观 测 成 果 报 告xxxxxxxxxx年xx月xx日工程名称:xxxxxxx二期工程沉降观测委托单位:xxxx委托单位地址:xxx 委托日期:xxxx设计单位:xxxx检测单位:xxxx 检测单位地址:xxxx检测日期:xxxx批准/审定: 审核:校核:编写:主要观测人员:目 录3263一工程概况xxxx住宅小区位于xx市xxx路,二期工程共22栋楼,分四个标段施工,其中三标段为9#、10#、17#、18#、19#楼,四标段为11#、12#、13#、14#、15#、16#、23#、24#楼,五标段为20#、21#、22#、26#、

2、27#、28#、29#、30#楼,六标段为青年公寓楼,其中9#、10#、12#、13#、14#、15#、16#、23#、24#、26#、27#、28#楼和青年公寓楼楼层数为地面11层,地下1层;17#、18#、19#、20#、21#、22#、29#、30#楼楼层数地面为17层,地下1层。各栋建筑主体均采用框剪结构,基础结构除26#、27#楼采用独立基础外,其余各栋均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受xxxx委托,由xxxx完成二期工程各楼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二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使用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

3、建筑物的安全。因此,为了解施工及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选定原则,确定本工程各栋建筑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观测指标及技术要求如下: 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n表示测站数; 前后视距 :50m; 前后视距差 :2.0m; 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视线高度:0.3m; 水准仪精度:不低于DS1级别。四观测仪器及设备本次观测采用仪器:苏光D

4、SZ2+FS1自动安平水准仪(管理编号1SZY5,精度为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标准偏差0.5mm ,可估读至0.01mm)、铟白水平标尺(管理编号1YGC1,精度为+0.08mm)及其它相应配套尺垫工具;观测使用的水准仪及标尺均经xxxx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及xxxx计量检测研究院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五观测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南宁高峰盘龙居住小区二期工程沉降观测合同;南宁高峰盘龙居住宅小区二期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六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基准点布置: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具体要求,基准点布置在变形影

5、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位置。结合本测区实际情况,为便于沉降观测作业以及基准点间的相互校核,在二期周边区域共布置10个浅埋钢管水准基点,编号依次为BM1、BM2、BM3、BM4、BM5、BM6、BM7、BM8、BM9、BM10,其中BM1、BM2和BM3为一期工程各栋沉降观测用基准点。由于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BM1、BM2、BM3组成闭合环,建立独立高程系统,其中假设BM1点高程为0.00000m;BM4、BM5、BM6组成闭合环,建立独立高程系统,其中假设BM5点高程为0.00000m;BM7、BM8、BM9、BM10组成闭合环,建立独立高程系统,其中假设BM7点高程为1.00000

6、m。观测点布置:根据设计图纸(二期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图号:结施59),在各栋地下1层,离地面0.5m左右的承力柱(墙)共布置沉降观测点108个,其中9#、12#、14#、15#、16#、17#、18#、19#、20#、21#、22#、29#、30#楼各布置4个观测点,共52个;10#、11#、13#、23#、24#、26#、27#楼及青年公寓楼各布置6个观测点,共48个;28#楼布置8个观测点。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详见图1。七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指出建筑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

7、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本工程取小于0.04mm/d。八观测成果各栋沉降观测成果详见表2表23,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见图2图23。根据各栋观测成果分析,基础平均沉降量最大的是16栋为19.50mm,小于规范规定体形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平均沉降量200mm的允许沉降值;沉降差最大为11栋,差异沉降量为6.1mm,局部倾斜率为0.54,远小于规范规定23的允许值。主体施工阶段,随着施工楼层的不断上升,荷载随之不断增加,各观测点的累计沉降量也随之增加;主体装修阶段,沉降速率减小,累计沉降量增幅随之放缓;使用阶段,沉降速率进一步减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均小

8、于0.01mm/d,小于沉降稳定标准值0.04 mm/d,因此可认为二期各栋主体建筑物沉降已进入稳定阶段。各栋观测成果统计见下表1。表1 二期各栋观测成果统计表楼号观测点数(点)观测次数(次)平均沉降量(mm)最大沉降量(mm)最小沉降量(mm)沉降差(mm)局部倾斜度()最后100d沉降速率(mm/d)稳定判断点号沉降量点号沉降量941313.7 114.5412.91.6 0.03 0.01稳定1061314.6 316.2213.72.5 0.05 0.01稳定1161316.4 520.4414.36.1 0.54 0.01稳定1241317.4 420.5215.64.9 0.09

9、0.01稳定1361316.4 319.3414.05.3 0.13 0.01稳定1441316.7 320.1214.45.7 0.11 0.01稳定1541419.2120.8216.84.0 0.18 0.01稳定1641319.5 420.6313.96.7 0.32 0.01稳定1741512.1 113.7410.82.9 0.09 0.01稳定1841513.9 214.6313.31.3 0.04 0.01稳定1941513.7 315.1413.21.9 0.08 0.01稳定2041413.9 215.6312.92.7 0.09 0.01稳定2141412.9 213.1

10、412.40.7 0.02 0.01稳定2241413.7 116.2412.73.5 0.11 0.01稳定2361216.0 419.0114.14.9 0.09 0.01稳定2461315.8 117.1414.62.5 0.04 0.01稳定2661314.8 316.6413.92.7 0.24 0.01稳定2761313.6 315.9411.84.1 0.37 0.01稳定2881312.3 213.3610.52.8 0.08 0.01稳定2941513.8 116.4312.14.3 0.07 0.01稳定3041514.8 315.8413.62.2 0.03 0.01稳定

11、青年公寓61212.2 614.1410.73.4 0.04 0.01稳定九结论经过对二期工程各栋主体建筑物近3年时间的沉降观测,观测成果表明,各栋楼整体沉降基本均匀,观测点平均累计沉降量小于规范规定体形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平均沉降量允许变形值;最大局部倾率小于规范规定允许值;最后100天沉降速率均小于0.04mm/d沉降稳定标准值,可认为二期工程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6#、27#、28#、29#、30#楼和青年公寓楼主体已进入稳定阶段。图1 xxxx小区二期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

12、表2 9#楼沉降观测成果表观测次数观测日期(年-月-日)时间间隔(d)测点:1测点:2荷载情况本次下沉(mm)沉降速率(mm/d)累计下沉(mm)本次下沉(mm)沉降速率(mm/d)累计下沉(mm)12009-01-05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层22009-02-28431.71 0.04 1.70 1.27 0.03 1.26 6层32009-03-29312.31 0.07 4.01 1.88 0.06 3.15 9层42009-05-02331.87 0.06 5.88 2.21 0.07 5.36 11层52009-07-03601.64 0.0

13、3 7.52 1.68 0.03 7.04 装修62009-09-09661.04 0.02 8.56 1.12 0.02 8.16 装修72009-12-14951.13 0.01 9.69 1.08 0.01 9.24 装修82010-03-14900.96 0.01 10.65 0.37 0.00 9.61 使用92010-06-16920.47 0.01 11.12 0.74 0.01 10.35 使用102010-09-18920.84 0.01 11.97 0.53 0.01 10.89 使用112010-12-24960.87 0.01 12.84 0.99 0.01 11.87

14、 使用122011-04-121081.18 0.01 14.02 1.13 0.01 13.01 使用132011-08-051130.51 0.00 14.53 0.85 0.01 13.86 使用观测次数观测日期(年-月-日)时间间隔(d)测点:3测点:4荷载情况本次下沉(mm)沉降速率(mm/d)累计下沉(mm)本次下沉(mm)沉降速率(mm/d)累计下沉(mm)12009-01-05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3层22009-02-28430.43 0.01 0.42 0.53 0.02 0.52 6层32009-03-29311.34 0.04 1

15、.76 1.46 0.04 1.98 9层42009-05-02331.87 0.06 3.63 2.31 0.07 4.29 11层52009-07-03601.73 0.03 5.36 1.87 0.03 6.16 装修62009-09-09661.46 0.02 6.82 1.03 0.02 7.19 装修72009-12-14951.21 0.01 8.03 1.12 0.02 8.31 装修82010-03-14900.51 0.01 8.54 1.13 0.01 9.44 使用92010-06-16920.54 0.01 9.08 0.68 0.01 10.12 使用102010-09-18920.59 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