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问题: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把原来目标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目标多维的课堂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感到不知如何从整体上来把握三维目标。因此,在现实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还是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至于后两个维度目标能意思就意思一下,实在不行就毫不犹豫地丢掉;第二种,在课堂中割裂三维目标:把三者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第三种,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等目标,忽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结果使教学失去了知识这一目标和载体,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那么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呢?下面我们先来理解一下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一、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数学教学的三维
2、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 “过程与方法”是指要做到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
3、度”是指要做到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二课堂教学怎样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
4、,激活现有的经验去 “ 同化 ” 或 “ 顺应 ” 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
5、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传统的教学是以讲授为主,但单一枯燥的讲授方式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活力,要保持有活力、有生命力的课堂,就必须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交回学生,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不要怕学生不懂,要让学生自己去摸去
6、碰,学生中只有在遇过挫折后才会成长。(1)让学生合作探索、自己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2)教学内容问题化。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提倡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得出结论。 (4)体验教学。对学生发展而言,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而体验正是一种心智活动。比如,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1千米有多长、1牛顿有多重?”,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估一估、走一走、看一看、称一称、算一算,实
7、际体验“1千米有多长、1牛顿有多重”,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后者肯定优于前者。(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 “ 渔 ” 。 四、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一个温暖的、师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2)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发现、公式和定理的建立,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教师应充分发掘,将这些科学知识与有血有肉的和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来龙去脉深刻地理解,而且无疑会赋予这些内容大量的情感色彩,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的
8、兴趣、信心,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3)情境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起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亲“心”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的目的。(4)教学评价要多元化,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
9、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5)调动教师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踏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就应该把所有的烦恼、悲愤的情绪抛之室外,带着愉悦、微笑,宽容、鼓励。老师的每一个充满深情的微笑、抚摸与鼓励,目光中的关切与期待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会成为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6)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通过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的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 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10、; 在三维目标的落实过程中。老师们也产生了不少的困难和困惑。如制定了三维目标后,由于目标的增多,势必伴随着教学环节的增多,实施起来效果也常常并不如意。如原来某个新概念是由教师讲授,若采用实验探究后,原定的知识目标就很难在规定的课时中得到落实;而如果缩短探究过程,探究往往就虚有其名,起不到培养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目的。如何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呢?“知识与技能”既是教学目标又是载体,在知识传授同时,去渗透其他二维目标,举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片断:出示例题:长方形铁皮长5分米,宽3分米,它面积为多少? 师:用1个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让学生观察,先沿长边去量,问:量了几次?一次量多少?五次是多少? 师:宽是3分米,正好排了几排?这块铁皮有几个5平方分米?3 个5平方分米怎么求?面积是? 由此得面积5×3=15(平方分米)上面教学片断只是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为一个目标,没作为载体,如何当做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南通客运资格证考试题目
- 吉首大学《家具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插画设计B》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曲式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行草临摹与创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CG美宣图创作实践》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众帕萨特购买协议书模板
- 引进外劳协议书范文模板范文
- 吉林艺术学院《节奏训练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不锈钢加工检验标准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疾病学基础》课程标准-康复
- 泰国投资指导手册
- 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计划表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专项练习(含答案)
- 打印机知识课件
-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 qc知识培训课件
- 汽车直播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2024中考复习必背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苏教译林版)
- 七十岁以上老年人三力测试驾考题目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