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7(优榜眼)_第1页
期末测试卷7(优榜眼)_第2页
期末测试卷7(优榜眼)_第3页
期末测试卷7(优榜眼)_第4页
期末测试卷7(优榜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榜眼 微信号youbangyan666人教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 40×50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0。 2.1998年的2月有( )天,这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3. 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 ) 桃的个数占全部的( )/( ) 4.48×32的得数比( )多,比( )少,在( )左右。(创新) 5.1吨的苹果运走了400千克,还剩( )千克。(创新) 6.一个周长是36分米的正方形,他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创新) 7.一年有( )个月,平年有( )天,闰年有( )天,平

2、年二月( )天,闰年二月( )天。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字: (1)6分米=( )/( )米 (2)6月份有( )天 (3)一块橡皮的面积约是8( ) (4)小刚1小时走3( )(创新) 9.在括号里填上“<”“>”或“=”。 6吨6000千克 4500米5千米 3吨600千克 4千克(创新) 0.70.5 1/61/8 2年24个月 二、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一块蛋糕的1/4比这块蛋糕的1/3( ) A.多 B.少 C.一样多 2.11月10日上午8:00,李叔叔买到了一张11月12日上午8:30开出的火车票,他再过( ) 就坐上火车出发了。(创新) A.

3、30分钟 B.72小时30分钟 C.48小时30分钟 3. 12个梨,吃了1/4,还剩( )个。 A. 3 B.3/4 C.9 4. 下列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 A. 2014年 B.2008年 C.2015年 5.如图,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 )(创新) A.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B.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C.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甲 乙三、判断。(每题2分,共12分) 1.国庆节是6月1日。 ( ) 2. 8吨的铁比8000千克的铁轻。 ( )(创新) 3.小于0.5,大于0.3的只有0.4这个小数 。 ( ) 4.小明的出生的时间是2011年2月29日。 ( ) 5. 中,

4、 的个数占1/4。 ( ) 6.23×12=23×10×2。 ( )(创新)4、 算一算。(20分) 1. 直接写出得数。(8分) 50×60= 56+89= 1.4+1.2= 0.8-0.6= 20×90= 200÷5= 1-6/7= 2/91/9= 2. 用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26×52= 604÷2= 3.脱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15×(27+23) 200-25×3 72÷6×4 5、 操作题(5分)下面每个小方格是1平方厘米,画出一个面积是6平方

5、厘米的长方形和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一本安徒生童话的价格是4.5元,比一本科学大周贵1.2元,买这两本书一共要多少元? 2.李杨去商店买了一支钢笔,正好用去所带钱的一半,剩下4.6元,你知道明明带了多少钱? (创新) 3.工人把60袋大米装到载重是4吨的货车上,每袋大米是50千克,这辆货车有没有超载? 4. 一块布长5/6米,第一次用去了2/6米,第二次用去了1/6米,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米? 还剩多少米? 5.三(3)班15名女生体重记录如下: 编号 体重/kg 编号 体重/kg 编号 体重/kg 1 21.5 6 35.5 11 27.2 2

6、 18.6 7 26.1 12 33.7 3 25.2 8 19.3 13 24.6 4 24.7 9 24.7 14 19.8 5 24.4 10 28.1 15 37.2 (1)这个班的15名女生中最重的是( )千克,最轻是( )千克。 (2)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6号女生排在第( ),3号女生排在第( )。 (3)15名女生中体重高于20千克的有( )人。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命题意图一、填一填。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8分。(1)4 3【知 识 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意义。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能力。(2)28 90【知 识 点】平年与闰年及季度。 【考查能力

7、】考查学生对年月日中平年与闰年的理解判断的能力。(3)1/2 1/5【知 识 点】分数的意义。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计算能力。(4)1200 2000 1500 【知 识 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意义。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能力及意义的理解能力。(5)600 【知 识 点】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及计算。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及计算的能力和理解题意的思维能力。(6)81 【知 识 点】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实际应用。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实际应用的计算能力。(7)12 365 366 28 29 【知 识 点】年月日的意义及

8、平年闰年的意义。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的意义及平年闰年的意义的理解能力。(8)6/10 30 平方厘米 千米 【知 识 点】千米与米、吨与千克单位之间换算及年月日、面积单位的实际应用。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千米与米单位之间换算的计算能力及年月日、面积单位的实际应用理解能力。(8)= > < > < = 【知 识 点】千米与米、吨与千克单位之间换算及年月日实际应用和小数比较大小。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千米与米、吨与千克单位之间换算的计算及年月日的实际应用及小数比较大小的理解能力。二、 选一选 评分标准:每题2分,共10分 (1)B 【知 识 点】分数的意义。

9、【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判断能力。 (2)C 【知 识 点】一段时间的计算。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一段时间的计算的理解能力。(3)C 【知 识 点】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及计算的能力。(4)B 【知 识 点】平年与闰年的意义及判断。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平年与闰年的意义的理解判断能力。(5)C 【知 识 点】面积和周长的意义的实际应用。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意义的理解及实际应用能力。 三、判断 评分标准:每题2分,共12分 (1)× 【知 识 点】年月日的意义及节日的理解。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年月日意义及节日的理解能力及

10、实际应用能力。 (2)× 【知 识 点】吨意义及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吨意义及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理解及实际应用能力。(3)× 【知 识 点】小数的意义。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4)× 【知 识 点】平年闰年的意义及实际应用。 【考查能力】考察学生对平年闰年的意义及实际应用的解题能力。 (5) 【知 识 点】分数的意义及计算。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及计算能力。(6)× 【知 识 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四、算一算(共20分) 评分标

11、准:第1题每题1分共8分,第2题每题3分,共6分,第3题每题2分,共6分 (1)3000 1800 145 40 2.6 1/7 0.2 1/9 【知 识 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小数、分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考查能力】考察学生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小数、分数的口算和三位数处以一位数的计算能力。(2)略。 【知 识 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验算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考查能力】考察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验算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3)略。 【知 识 点】脱式计算的计算过程。【考查能力】考察学生对脱式计算的计算过程的计算能力。五、六、解决问题 评分标准:每题5分,共30分 (1)4.5-1.2=3.3(元) 3.3+4.5=7.8(元) 答:买这两本书一共要7.8元。 【知 识 点】小数的实际应用。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实际应用的能力。(2) 4.6+4.6=9.2(元) 答:明明带了9.2元。 【知 识 点】小数的实际应用。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实际应用的能力。(3) 50×60=3000(千克) 3000千克=3吨 3吨<4吨 答:没有超载。 【知 识 点】千克与吨的关系的应用。 【考查能力】考察学生对千克与吨的关系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