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潜力研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1.gif)
![土地整治潜力研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2.gif)
![土地整治潜力研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3.gif)
![土地整治潜力研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4.gif)
![土地整治潜力研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3b1dd8b0-1b20-4aa0-ad6d-7281da21581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土地整治潜力研究xxx国土资源局xxxx公司二一二年十一月目 录1 前言11.1 研究的目和意义21.2 研究的内容21.3 研究的依据2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22 xxx概况52.1 地理位置52.2 自然条件52.3 经济社会概况7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83.1 土地利用现状83.2 土地利用的特点94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评价104.1 农用地现状分析104.2 农用地待整治区的确定134.3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134.4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155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析与评价185.1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185.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185.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
2、216 土地复垦潜力分析与评价236.1 待复垦土地现状分析236.2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236.3 待复垦土地潜力分析236.4 待复垦土地潜力评价247 土地开发潜力分析与评价267.1 未利用地现状分析267.2 待开发区域的确定267.3 待开发土地适宜性评价287.4 待开发土地潜力分析287.5 土地开发潜力评价298 土地整治潜力分区328.1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分析328.2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评价328.3土地整治潜力综合分区331 前言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活动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包括农用地整理、
3、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复垦、建设用地整治等内容。土地整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调整土地利用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二是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三是促进耕地保护与建设,有效补充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是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五是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把土地整治潜力定义为: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及某种既定用途下,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土地资源在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的基础上,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其内涵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4、(1)土地整治潜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当前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生产力水平下,土地整理潜力的高低及其衡量标准都有较大差异。(2)土地整治潜力是土地资源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一种实际潜力,是土地资源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用途的一种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在当前各种限制因素的制约下,没有在利用过程中得以体现。(3)土地整治潜力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才可获得体现,这种手段一般是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只有在这些措施的调控下,土地资源的这种内在潜力才可获得释放。土地整治潜力类型包括农用地整治潜力、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和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农用地整治潜
5、力是指通过综合整治,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以及调整产权关系等手段,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态价值等方面幅度;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对建设用地整治、达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资产价值和维护生态环境的程度;土地复垦潜力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或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可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的面积;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其他草地、内陆滩涂、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等适宜开发利用为耕地的面积。1.1 研究的目和意义土地整治潜力研究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
6、土地整治潜力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村庄建设以及土地整治后备资源情况,对提高全县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今后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研究的内容本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整治现状分析、整治潜力测算、测算结果分析、确定土地整治近期规划目标、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和整治项目安排、土地整治措施的建议等内容。1.3 研究的依据1、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2、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 2012172号)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1.4.1基本思路1、突出重点。内容以农用地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
7、潜力、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析为中心,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2、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基础资料、分析过程、分析结果都有明确的量化结果,依据有来源、计算有过程、结果有数据。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数据统计、分析、制图、野外调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卫星遥感成果,以增加调研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4、理论分析与应用分析相结合。1.4.2技术路线遥感影像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数据库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土地整治潜力综合分区1.4.3评价原则1、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原则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综合整治均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协调改善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增加,
8、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土地评价要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来进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不相同,每一土地利用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土地适宜性只是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才有其确切的意义。 3、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当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时,就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退化,因此,必须重视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各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差异,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往往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发生变化时,其适宜性也发生变化,因
9、此,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评价原则。 5、突出限制性因素,科学评价原则 水源条件、地形、坡度、热量条件、地下水位、土壤盐碱化程度等能较好的反映土壤对农业的适宜性程度和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科学的确定限制因素及各因素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取得正确评价结果的关键。 6、区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潜力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区域性较强的研究工作,只有全面、综合的分析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才能客观的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增强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2 xxx概况2.1 地理位置2.2 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2.2.2气候2.2.3土壤2.2.4水文2.2.5植被2.3
10、 经济社会概况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1 土地利用现状2010年末,全县土地总面积 公顷,表3-1 xxx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3.2 土地利用的特点1、土地利用程度较高。2010年,全县土地利用率90.87%,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2、人均林地面积大而人均耕地少。2010年,全县人均土地面积8.94亩,人均林地面积5.53亩,但人均耕地仅1.61亩。3、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较大。2010年,全县农村人均宅基地225m2,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150m2/人的上限。4、未利用地中以河流水面和湖泊水面等水域为主,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有限。 4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评价4.1 农用地现状分析
11、xxxxxxxxx具体分布见表4-1。表4-1 xxx农用地现状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农用地合计耕地其中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水田水浇地旱地根据xxx“二调”成果,全县耕地面积公顷,坡度主要集中在6以下。其中25的梯田和坡地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20%。全县农用地主要分布XX镇、XX镇。详见表4-2。表4-2 xxx耕地坡度情况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域名称耕地面积平地梯田及坡地面积25面积合计梯田坡地合计梯田坡地合计梯田坡地合计梯田坡地4.2 农用地待整治区的确定农用地待整治区主要包括:耕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沟渠、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用地;田坎、耕地中的零星地类。在xxx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结
12、合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利用GIS数据管理系统,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农用地待整治区的范围。农用地待整治区不包括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中的耕地及地形坡度大、较零散的耕地。最终确定xxx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为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公顷,占农用地待整治区的90.26%;沟渠、田间道路等线状地物面积为公顷,占农用地待整治区的4.68%;田坎面积公顷,占待整治区的4.42%;其他地类公顷,占待整治区的0.64%;零星地物面积较小,为0.85公顷,占耕地待整理区比例可忽略不计。农用地待整治区各地类面积及分布情况如表4-3。表4-3 xxx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
13、名称耕地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田坎其他地类小计4.3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农用地整治潜力指通过综合整治耕地及其间的道路、林网、沟渠、田坎、零星地类等,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整治对象主要为耕地及其间的线状地物、田坎、零星地物等。耕地标准系数的确定耕地标准系数即单位耕地面积中耕地净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农用地待整治区耕地标准系数农用地待整治区辅助生产设施用地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本研究中采用典型田块调查法确定耕地标准系数,即选择与待整治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技术水平相近的已经实施过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典型田块调查,然后根据调查获得的典型田块进行耕地标准系数计算净增耕地系数的确定。通过对2000-
14、2010年xxx已实施项目(国家投资镇土地整理项目、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获得平地(坡度2)、坡度26、坡度615、坡度1525的耕地典型田块。 根据已实施的项目情况,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后确定平地、坡度26、坡度615、坡度1525耕地标准系数分别为96、92%、86、80。净增耕地系数的确定根据各乡镇待整治区耕地面积、生产设施和其他零星用地占地比例、耕地标准系数,计算各乡镇非耕地系数及净增耕地系数。公式如下:某乡镇待整治区内的线状地类,零星地类、田坎等某乡镇农用地待整治区规模4.3.3净增耕地数量计算新增耕地系数 的乡镇新增耕地数量。计算公式为:某乡镇
15、新增耕地面积某乡镇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某乡镇新增耕地系数根据计算汇总,全县农用地整治可净增耕地995.58公顷。4.4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评价方法以农用地整治净增耕地潜力系数作为划分农用地整治潜力等级的标准。计算公式如下: 某乡镇农用地整治净增耕地潜力系数某乡镇农用地整治净增耕地面积某乡镇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根据上述方法,xxx农用地整治潜力系数在0.144.29变化,对各乡镇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级,把潜力系数3的作为农用地整治级潜力区,1.8%3%的作为农用地整治级潜力区,1.8的作为农用地整治级潜力区,潜力系数=0为N级,表明无整治潜力。4.4.2评价结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xxx级农用地整治潜
16、力区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为7883.44公顷,占全县农用地待整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7.54%;该区净增耕地274.10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3.48%。本区主要分布在镇等。级农用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为18318.10公顷,占全县农用地待整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0.77%;该区净增耕地479.80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2.62%。本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级农用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为18731.59公顷,占全县农用地待整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1.69%;该区净增耕地241.68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1.29%。本区主要分布在等。表4-4 各乡镇农用地整治潜力汇总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
17、平地150 m2,允许调整幅度为“应减至150以内”,结合各乡镇村镇规划及中心村规划等相关规划,综合确定全县各乡镇规划期间建房标准为150 m2/人。表5-2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 单位:m2/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允许调整幅度指标级别规划人均用地5050.160应增52060.18050.1-6050.160可增01560.18060.1-8060.180可增01080.110080.1-10060.180可增、减01080.1100100.1120100.1-12080.1100可减015100.1120120.1-150100.1120可减020120.1150
18、150120.1150应减至150以内其公式为:式中:目标年农村人口总数;基期年农村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规划期;人口机械变动量;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人均用地标准。经计算,xxx规划期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待整理总面积为公顷,预计可新增耕地公顷。表5-3 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表(1)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潜力面积新增耕地xxx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受城镇化水平、农民建房意愿、经济水平等条件影响。根据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预计至规划期末xxx农村居民点整治规模为公顷,可新增耕地公顷。表5-4 各乡镇农
19、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表(2) 单位:公顷序号乡镇名称规模合计新增耕地序号乡镇名称规模合计新增耕地1150.47135.429昭潭镇55.0049.502588.86528.4310青山乡29.3326.40389.6780.7011龙泉镇73.6766.304139.80125.8212葛公镇112.00100.805123.33110.9913泥溪镇71.3364.20656.6751.0014木塔乡22.3320.10784.0075.6015花园乡39.0035.10872.0064.80合 计1707.51535.205.2.2农村居民点整理实际潜力经实际问卷调查,xxx规划期农村居民点实
20、际待整理区面积为154.57公顷,预计可新增耕地129.31公顷。表5-5 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表(3)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待整理区面积新增耕地面积0 0 23.72 16.50 26.48 24.34 12.07 7.29 10.29 9.39 15.76 12.88 12.92 14.15 8.42 5.00 3.48 2.91 7.39 6.40 0.35 0.33 2.87 2.76 3.77 3.08 3.30 3.07 23.73 21.20 xxx154.57 129.31 5.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评价方法以乡镇为单元,依据节约用地系数将区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行
21、分级。其公式:节约用地系数节约用地面积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根据上述方法,xxx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系数在19.6451.32变化,根据节约用地系数将区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为3级,把节约用地系数40的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级潜力区,潜力系数25%40%的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级潜力区,潜力系数25%的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级潜力区。评价结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xxx级农村居民整理潜力区基期年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2208.95公顷,占全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20.64%,节约用地面积975.43公顷,平均节约用地系数为44.16%。本区主要分布镇。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基期年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5737.65
22、公顷,占全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53.61%,节约用地面积1757.03公顷,平均节约用地系数为30.62%。本区主要分布在镇。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基期年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2755.03公顷,占全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25.74%,节约用地面积560.35公顷,平均节约用地系数为20.34%。本区主要分布在乡镇。表5-6 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用地面积节约用地系数整治潜力级别1338.66371.2427.731447.18584.4940.391144.48249.9321.84761.77390.9451.32656.54175.2726
23、.70540.10146.8127.181104.14391.8135.49802.25254.8431.77505.6474.1614.67259.5175.6529.15309.3363.9520.68459.6590.2819.64391.37111.0328.37335.9382.0324.42645.08230.3835.71xxx10701.633292.80530.776 土地复垦潜力分析与评价土地复垦潜力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各种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利用和经营,可增加的耕地及其它农用地面积。本专题主要指增加耕地的面积
24、。6.1 待复垦土地现状分析依据xxx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实际调查,xxx待复垦土地数量很小,仅部分乡镇存在,主要为以前生产建设中留下的土坑,现状地类为坑塘水面、水库水面,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灌溉作用,复垦难度不大。6.2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以特定土地利用为目的的评价。对待复垦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评价采用调查与评价同步进行的方法,以主导因素定性评价为主。以图斑为单位通过调查待复垦土地资源的自然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水源保证情况、污染程度等,确定待复垦土地资源适宜类分为宜耕类和不宜类。根据调查数据,全县待复垦土地资源中宜耕待复垦土地资源55.56公顷。主要分布在镇。
25、具体分布见表6-1。表6-1 宜耕待复垦土地资源分布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宜耕待复垦面积比例xxx6.3 待复垦土地潜力分析净增耕地数量是以乡镇为单位在待复垦土地资源为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该地区耕地标准系数确定的。首先对经过适宜性评价确定为宜耕的待复垦土地在乡镇范围内进行面积汇总,然后再根据本地区的耕地标准系数计算净增耕地。计算公式如下:某乡镇待复垦土地资源净增耕地面积某乡镇第i个宜耕待复垦图斑面积某乡镇耕地标准系数根据计算汇总,全县土地复垦可新增耕地51.68公顷,主要分布胜利镇、东流镇。6.4 待复垦土地潜力评价6.4.1评价方法以待复垦净增耕地系数作为划分土地复垦潜力等级的依据。某
26、乡镇土地复垦净增耕地系数某乡镇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某乡镇待复垦土地资源总面积根据上述方法,xxx土地复垦潜力系数在093.24变化,对各乡镇复垦潜力分级,把潜力系数93.00的作为土地复垦级潜力区,潜力系数92%93%的作为土地复垦级潜力区,潜力系数92的作为土地复垦级潜力区,潜力系数=0为N级,表明该乡镇待复垦土地资源无新增耕地潜力。6.4.2评价结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xxx级土地复垦潜力区待复垦土地总面积为29.86公顷,占全县待复垦土地总面积的53.74%;该区净增耕地27.84公顷,平均复垦潜力系数为93.24%。本区主要分布在。级土地复垦潜力区待复垦土地总面积为24.98公顷,占全县
27、待复垦土地总面积的44.96%;该区净增耕地23.19公顷,平均复垦潜力系数为92.83%。本区主要分布在。级土地复垦潜力区待复垦土地总面积为0.72公顷,占全县待复垦土地总面积的1.30%;该区净增耕地0.65公顷,平均复垦潜力系数为90.28%。本区主要分布在。表6-2 xxx土地复垦潜力乡镇汇总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待复垦面积净增耕地潜力系数潜力等级xxx7 土地开发潜力分析与评价7.1 未利用地现状分析xxx2010年全县未利用地面积29661.33公顷,其中水域27277.32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1.96%,自然保留地2384.01公顷,仅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8.04%。自然保
28、留地主要分布等乡镇。后备资源紧缺,且开发难度大。 表7-1 xxx未利用地现状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域名称未利用地水域自然保留地其他草地沼泽地沙地裸地小计xxx7.2 待开发区域的确定xxx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图上自然保留地规模,再扣除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内的自然保留地图斑面积和已开发的未利用地面积,同时结合实际调查情况最终确定全县土地开发规模为2840.93公顷。主要分布在等乡镇。表7-2 xxx待开发区地类组成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有林地灌木林其他林地其它草地内陆滩涂裸地湖泊水面沼泽地河流水面小计xxx7.3 待开发土地适宜性评价以2010年土地变更
29、调查图上调查图斑为评价单元,通过实地逐图斑调查,并选择地形坡度、水源条件、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交通条件、排水条件六个因子作为待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采取综合分析和主导因子(主导限制因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xxx待开发宜耕地中五等地面积为12.76公顷,占待开发面积的0.45%;六等地面积为139.69公顷,占待开发面积的4.92%;七等地面积为869.41公顷,占待开发面积的30.60%;八等地面积为691.5公顷,占待开发面积的24.34%;九等地面积为675.98公顷,占待开发面积的23.79%;十等地面积为451.59公顷,占待开发面积的15.90%。表7-3 xxx待
30、开发宜耕地面积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待开发面积五等地六等地七等地八等地九等地十等地xxx7.4 待开发土地潜力分析耕地系数测算根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xxx属于皖西皖南山丘区一级类型区,微地貌分为沿江平原和皖南丘陵山区两大类,根据不同地貌类型的工程布置情况结合地形坡度及以往做项目的经验等综合确定各乡镇的待开发土地各等级净增耕地系数。表7-4 待开发土地耕地系数表 等别五等地六等地七等地八等地九等地十等地系数(i)969288858381净增耕地数量根据净增耕地系数计算各行政村净增耕地数量。计算公式: 某乡镇未利用地开发净增耕地某乡镇第i个宜耕待开发土地图斑面积净增耕地系数根据计算
31、汇总,全县待开发宜耕地总面积为2840.93公顷,土地开发新增耕地潜力2420.47公顷,全县平均净增耕地系数85.20%。7.5 土地开发潜力评价评价方法以土地开发净增耕地潜力系数作为划分土地开发潜力等级的标准。计算公式如下:= 某乡镇土地开发净增耕地潜力系数某乡镇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某乡镇待开发土地资源总面积根据上述方法,xxx土地开发潜力系数在82.6791.00间变化。对各乡镇开发潜力进行分级,把潜力系数85.50的作为土地开发级潜力区,85.00%85.50%的作为土地开发级潜力区,82.6785.00的作为土地开发级潜力区。评价结果级土地开发潜力区待开发宜耕面积852.30公顷,占
32、全县待开发宜耕总面积的30.00%;净增耕地740.86公顷,平均开发潜力系数为86.92%。本区主要分布在乡镇。级土地开发潜力区待开发宜耕面积273.36公顷,占全县待开发宜耕总面积的9.62%,净增耕地232.83公顷,平均开发潜力系数为85.17%。本区主要分布在乡镇。级土地开发潜力区待开发宜耕面积1715.27公顷,占全县待开发宜耕总面积的60.38%,净增耕地1446.77公顷,平均开发潜力系数为84.35%。本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表7-5 各乡镇待开发潜力汇总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域名称五等地六等地七等地八等地九等地十等地合计净增耕地净增耕地净增耕地净增耕地净增耕地净增耕地净增耕地待
33、开发面积潜力系数潜力等级1.0311.313.680.670016.6818.3391.00 022.99367.58195.5137.79289.091012.941195.6184.72 6.933.655.8932.8740.432.7992.56108.785.15 043.28289.19181.550.850514.87590.2887.22 0014.4227.8358.720100.97119.8884.23 0027.3327.7628.65083.7598.2485.25 0011.8414.4235.160.61121.97147.5482.67 00.287.8323.
34、8872.15.42109.51130.8583.69 0.011.920.464.184.01010.5812.3785.53 002.3128.621.79032.7238.4585.10 00.987.851.9113.06023.827.9785.09 002.5713.4632.12048.1557.4683.80 333.726.129.5765.470117.88136.8786.13 000.17.5144.90.7153.2363.9383.26 1.2810.3917.9118.0526.077.1680.8594.4585.60 xxx12.25128.51765.085
35、87.78561.06365.792420.472840.9385.20 8 土地整治潜力分区8.1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分析根据对xxx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潜力测算,分别对全县15个乡镇进行潜力综合测算,测算公式如下: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土地开发新增耕地面积经统计汇总,根据对全县农用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潜力测算,全县土地待整治总面积共47984.19公顷,通过综合整治可新增耕地3597.04公顷。8.2土地整治综合潜力评价以土地整治净增耕地系数作为划分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等级的标准。计算公式如下:= 某乡镇
36、土地整治净增耕地系数某乡镇土地整治净增耕地面积某乡镇待整治土地总面积根据上述方法,xxx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系数在0.5313.04之间变化。xxx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平均系数为7.50%。根据潜力系数对各乡镇潜力进行分级,把潜力系数8.0的作为土地整治级潜力区,5.5%8.0%的作为土地整治级潜力区,0.535.5的作为土地整治级潜力区,潜力系数=0为N级,表明无整治新增耕地潜力。8.3土地整治潜力综合分区在土地整治潜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县进行土地整治潜力分区。级土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土地总面积为17317.47公顷,占全县待整治土地总面积的36.09%;净增耕地2105.74公顷,
37、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12.16%,是xxx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本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级土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土地面积为13511.57公顷,占全县待整治土地总面积的28.16%;净增耕地883.62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6.54%。本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级土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土地面积为17155.16公顷,占待整治土地总面积的35.75%;净增耕地607.69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3.54%。本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表8-1 各乡镇土地整治综合潜力汇总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农用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复垦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总计待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待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待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待整治
38、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待整治面积新增耕地面积潜力系数等级4252.50 5.95 0.00 0.00 0.00 0.00 18.33 16.68 4270.83 22.63 0.53 7922.42 139.00 23.72 16.50 29.86 27.84 1195.61 1012.94 9171.61 1196.28 13.04 7023.50 189.35 26.48 24.34 0.28 0.25 108.70 92.56 7158.96 306.50 4.28 4517.63 91.75 12.07 7.29 16.37 15.21 590.28 514.87 5136.35 629.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金融业专用软件授权与风险管理合同3篇
- 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方案
- 二零二五版公共设施物业管理承包合同下载2篇
- 中考句子翻译复习课件
- 《VEP波形解释》课件
- 6秋天的雨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DB37-T 4562-2022 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吊桶灭火操作规程
- 二零二五版退休人员返聘劳动合同范本与实施策略
-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型校园物业服务合作合同
- JJF 1069-201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培训讲稿)
- 最新如何进行隔代教育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论文
- 计算机文化基础单元设计-windows
- 创建动物保护家园-完整精讲版课件
- 广东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用户手册(操作手册)
- DNA 亲子鉴定手册 模板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 天津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 火炬及火炬气回收系统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