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1 数一数、比一比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掌握10以内的各数的形成,学会比较大小、长短、高矮,使学生通过游戏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数数2、学会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教学过程 1、游戏一:数手指 安排数手指的活动,利于学生了解(或熟悉)点数的方法。使全体学生做好参与数数活动的准备。2、 打开课本,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数数图中的数量。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小到大数图中的数量。老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
2、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3、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4、打开课本第6页,观察美丽的图画,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明白“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多少呢? 熟练使用自己喜欢的方
3、法来比较多少。 5、做活动 活动一:老师拿出两支笔,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吗?活动二: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铅笔,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活动三: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一样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长”、“短”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请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个物体长一些,哪个物体短一些?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和展示成果的机会。 归纳一般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6、 活动四:任意指两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请小朋友说一
4、说谁高,谁矮?老师往旁边一站,这时又是谁高?谁矮?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通过活动初步感知“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学生自由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并自由讨论。9、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觉得比长短和比高矮有什么区别吗?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长度的比较叫做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做比高矮。10、完成随堂作业:练习一与同步练习。11、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呀?(数数,认识1-10,学会比较
5、大小、长短、高矮)课堂练习附数学课本第11页练习一附同步练习第1-5页总结熟练掌握1-10以内的数数,学会比较大小、长短、高矮作业布置同步练习1-5页,临摹1-5上课注意点1、游戏注意安全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2 位置、1-5的认识、认识符号“>”、“<”、“=”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 熟练掌握位置前后左右上下,建立初步空间观念2、 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3、 认识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位置关系 2、15基数含义的理解。3、初步
6、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4、认识符号“>”、“<”、“=”教学过程 1、复习 大家回想一下昨天学习了什么本事啊?(数数,比多少、长短、高矮)讲解题目。 2、游戏一:听口令做动作(比一比,谁最机灵,做的动作最准确。) 小脚向上跳一跳,小脚向下蹲一蹲,小脚向前走一步,小脚向后退一步。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拍拍手,一二三。 评出“小机灵奖”。提问:我们口令中的上下、前后表示什么? (以学生喜欢的“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直观演示,使学成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3、打开课本第10页,大家看
7、到了什么?(小轿车、大货车、公交车、高铁、轮船)提问:谁能把图上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说一下?为什么说高铁一会在下面,一会在上面?卡车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 小组讨论,汇报。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上面还是下面,前面、后面,就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比,它的上、下、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物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4、说一说:课桌的上面有什么?课桌的下面有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同步练习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 5、活动一:找“前后”老师请3位小朋友上台(面朝黑板)。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中间那位同学和谁比在前,和谁比在后。谁排在最前面?谁排
8、在最后面?(向后转)面朝黑板时,1号在最前面,3号在最后面;向后转时,1号在最后面,3号在最前面。提问:为什么1号一会儿在最前面,一会儿在最后面?小组展开讨论。 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前面还是后面也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体比,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方向不同,所指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6、让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又有哪些同学。 7、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8、昨天我们学习了数数,现在打开书本第12页,告诉老师上面有什么?数一数它们的数量。 9、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周边的小物品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10、老师画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
9、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11、依次感知15的顺序。学生先画1个圆,再画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明白数的顺序。 12、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13、.老师说,学生操作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14、猜数游戏。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15、学习写数: 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老师示范,生学写。16、排序。请学生把以下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5、3、1、4。2. 4、2、5、1、3。17、 观察14页的内
10、容,比一比苹果和老虎的数量。当苹果和老虎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老虎和3个苹果相等。3=3,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学生跟读“3等于3”。18、 比一比胡萝卜和螃蟹的数量。胡萝卜比螃蟹多,也就是32。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19、 比一比海马和梨的数量。海马比梨多,也就是34.“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20、 学生观察三道算式,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21、 发散思维。 看看还有谁和谁能
11、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小朋友在分苹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说说怎样分才公平?22、 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23、 完成课堂作业书写规范课堂练习 课本第11页两小题,第13页书写 附同步练习第6-8页练习三总结1、,树立位置观念,学会分辨上下前后1、学习并掌握152、认识符号“>”、“<”、“=”并会使用这三种符号作业布置同步练习第6-8页把1、2、3、4、5每个写两排上课注意点1、游戏注意安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握笔姿势,书写规范、工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3 序数、分解和组成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的数。2.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
12、分几个和第几。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重点、难点1、能工整的书写5以内的数。2、让学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教学过程1、复习:数的书写。2、教学第几。观察书本第15页,小朋友们一起坐公交车去春游。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你能把书上的空格填好吗?了解第1,第2,第3,第4,第5请小朋友们上台排成一排,自己排第几,谁排第1,第2?了解顺序 老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还可以表示第几个。所以数字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数量,还可以表示事物的位置。3、 猜一猜: 2的组成共有2支笔,左手有1枝,
13、右手有几枝?老师有2个苹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那么应该怎么分呢?(一人一个,所以2可以分成1和1,1和1组成2)3的组成共有3支笔,左手有2枝,右手有几枝?共有3支笔,左手有1枝,右手有几枝?那么老师现在有3个苹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现在应该怎么分呢?(1和2,2和1)4、4的组成那么现在老师有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 4 4 4 3 1 2 2 1 35、5的组成5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又该怎么分呢?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读一读。 6、找朋友 2 4 4 3 1 2 3 1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 7、 填数 4 5 4 5 3
14、 2 ( ) 3 2 ( ) 1 ( ) 1 ( )2 ( ) ( ) 1 8、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书写规范认真课堂练习书本第15页、第16页练习题同步练习第9-10页练习四总结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的数,并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熟练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作业布置1-5每个抄写四行上课注意点书写规范,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把握好5以内的数字分解与组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4 加法、减法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2.通过学生
15、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和减法的含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规范写字。出示数字,读数。按顺序填数:1 ( )3 ( )5。2、探究新知: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用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把1支铅笔与1支铅笔放到一块儿。 教师:把1支铅笔和一支铅笔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1+1=2)3、学习加法算式 由铅笔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1。 教师:把1和2合起来,
16、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板书“+”。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进一步说明:把1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学生自己读,跟同桌互相读。 4、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1=2来表示的加法事例。现在把2支铅笔和1支铅笔放在一块,应该是几支?你能用刚刚学会的“+”“=”来列式吗?(2+1=3)再指笔问: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1+2=3)5、小组内学习,动手摆摆,边说边做手势,全组一起说等于几,并把式子写下来 (要求每人都摆一次:1+2,2+
17、1,1+3,3+1)6、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17页,认真观察图片,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物品,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7、我当小老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出加法算式题 8、探究新知: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原本有5个苹果,吃掉2个苹果,手里还剩下几个苹果。(3) 9、教师:5个苹果吃掉2个苹果就是从5里面去掉2,求还剩几的意思。 10、.学习减法算式 教师:从5里面去掉2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5里面减去2个。 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 11、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2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18、”,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12、教师进一步说明:从5里面减去2个,用减法计算。 13、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学生自己读,同桌互相读。 14、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是数字几?(3)让一个小朋友下去,现在是数字几?(2) 小朋友们可以列出减法算式吗?(3-1=2) 15、我当小老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出减法算式题 16、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那些体验?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附课本第20页和21页 总结巩固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并掌握5以内的数学加法、减法计算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习第11-12页 练习五 2、1-5每个抄三行 3、试卷一张上课注意点熟悉并掌握加法计算,
19、书写规范、工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5 0的认识、认识图形和物体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4.学会用0计算加减法5、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并了解各个图形的特征2.认识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知道名称并会辨识。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0的含义,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 2、初步认识图形,辨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观察课本第19页,兔子正准备吃
20、桌子上的3个蘑菇。 2、观察第二张图。 图上兔子吃了几个蘑菇?桌子上还剩几个蘑菇? 兔子吃了1个蘑菇,桌上还剩2个蘑菇。 3观察第三张图,兔子又吃了几个蘑菇,桌上还剩几个蘑菇? 兔子又吃了一个蘑菇,桌上还剩1个蘑菇。 4、观察第四张图,兔子又吃了几个蘑菇,桌上还剩几个蘑菇?兔子又吃了一个蘑菇,桌上一个蘑菇也没有了。教师小结: 桌上一个蘑菇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5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
21、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试着说说。 6、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说得非常好,你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出示直尺。 请你看仔细观察直尺,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 (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 齐读:05,50。 7、教学0的书写 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 9、有关0的加、减法。 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22、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芳手里有两个气球,两个气球都飞走了,她手里还剩几个?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练习44 22 55 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一个数加0。 一个碟子里有三颗草莓,另一个碟子里有几颗草莓?一共有几颗草莓?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30得几?为什么? 练习做一做(1)20 30 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一个数减去0。想一想50等
23、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10、观察书本22页的图形,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正方形:像豆腐块,方方正正的 长方形:像课本,长长方方的 三角形:像三角尺,有三个角都是尖尖的 圆形:像月饼,圆圆的 半圆形:像月亮,圆形的一半 梯形:像梯子 11、继续观察22页的立体图形,你觉得它们又有什么特点?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12、拼图形,发现什么? 用2个相同的正方形看
24、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个长方形、2个三角形呢?两个圆呢? 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梯形随意组合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用多个相同的图形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说说你的发现? 13、说说图形与物体的关系?图形可以是物品的某个面,物体由图形组成。 14、思考: 用2个相同的正方体看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个长方体、2个圆柱型呢? 用2个不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吗?2个长方体、2个圆柱型呢? 用多个相同的图形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2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2个相同圆柱型可以拼成一个圆柱型,2个相同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4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 9、小结: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认
25、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课本第19页、第24-15页总结1、 理解0的意义,学会有关0的运算2、 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并了解各个图形的特征,知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并会辨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作业布置 上课注意点 1、理解0的含义,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书写规范、工整 2、学会辨识各种图形以及物体,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6 分类、6-8的认识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能正
26、确地数出数量是6到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8。4.使学生知道8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掌握6-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重点、难点1、 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2、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到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教学过程1、 观察书本26页,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把它们分别放入篮子里,这就是分类。2、 是不是还可以根据颜色对它们进行分类呢?请你根据颜色再帮它们分一下。3、 完成26页上动物的分类。还有哪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还有哪些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不是还有生活在添上的动物?4、 书本27页,请你帮花花鞋店的老板将鞋子分类。有哪些分类方法呢?说说你的理由。(是
27、不是觉得分类使生活更方便了呢?)5、观察下面的物品,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说说你的分类理由。6、复习导入: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0、1、2、3、4、5。7、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6、7、8的认识)8、打开书本第30页,数一数有几个贝壳,几颗海星?(6和7) 6和7谁大?(6<7, 7>6) 6可以分解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组成6?(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那么7呢?(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学会6和7的加减法算式。5+1=( ) 1+5=( ) 61=( ) 65=( )9、完
28、成课内作业以及同步练习相关题目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 课本第28-29页 练习四 课本6、7、8的书写总结学会分类的含义以及物体进行分类方法,会读写6到8作业布置上课注意点明确物体分类的方法,学会动手分类书写规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7 9-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9到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9-10。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掌握9-10的分解与组成。4、使学生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9到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并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1
29、、复习导入: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0、1、2、3、4、5、6、7、8。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9、10的认识)3、打开书本第32页,数一数有几个泡泡,几朵小花?(8和9) 8和9谁大?(8<9, 9>8) 8可以分解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组成8?(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那么9呢?(1和8,2和7,3和6,4和5,5和4,6和3,7和2,8和1) 学会8和9的加减法算式。3+5=( ) 5+3=( ) 83=( ) 85=( )4、 打开书本第34页,数一数有几个梨?(10) 10和9
30、相比谁大睡小?怎么表示?(9<10, 10>9) 10可以分解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组成10?(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 学会10的加减法算式。5、 完成课内练习和同步练习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1、 课本9、10的书写2、 同步练习第19-24页相关习题总结会读写6到10,并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作业布置同步练习第19-24页 练习九、十、十一剩下的题目上课注意点书写规范性,计算准确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8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
31、加、连减的意义。2、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计算。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连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1、观察书本第36页,有3只蜜蜂在采花蜜,过了一会,左边来了2只蜜蜂,现在有几只蜜蜂?用算式怎么表达?(3+2=5)过了一会,右边也来了1只蜜蜂,现在有几只蜜蜂?用算式表达出来。 (3+2+1=6) 你发现了吗,在这里有个不一样的算式“3+2+1”,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连加。 2、这样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3+2
32、=5,再算5+1=6) 3、课内练习 4、继续看第36页,一共有8只蜜蜂在采花蜜,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蜜蜂?(82=6) 过了一会,又飞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蜂蜜?(822=4) 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这就是连减。5、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 课内练习五总结学习掌握10以内的连加、连减运算作业布置上课注意点书写规范,运算正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9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2、培养学生
3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正确计算。2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教学过程 1、复习:口算 5-2-1= 8-5-3= 9+0+1= 4+3+2= 5+4+1= 6-5-1= 提问: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 (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书本第38页,公交车上原来有7个人,到站后后门下车2人,车上有多少人?(72=5) 前门上车3人,请问公交车现在有多少人?列出算式。(72+3=8) 观察算式,学习72+3
34、的计算顺序,先算72=5,再算5+3=8。 观察书本第38页,原来池塘里有5只小鸭子,又来了3只小鸭子游泳,过了一会,2只小鸭子回家去了,现在还剩几只小鸭子?请列出算式(5+32=6) 3、观察这两道算式与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4、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5、再仔细的想一想,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发现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的规律,记住算法) 6、巩固练习 43 29 105 51043
35、 25 105 50 7、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加减混合计算的时候,先算前两个数,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8、学习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诀表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1、 填一填2、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43 29 105 51043 25 105 50总结学习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会背诵10以内的加法减法口诀表作业布置上课注意点书写规范,计算正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10 1120各数的认识个性化学习
36、问题解决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2、认识感悟10个一是十。3、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4、会读写1120各数。5、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10个一是十,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教学过程1、观察课本第42页,有10根小棒,捆在一起,问:这捆小棒有多少根?10根小棒叫做一个十。齐读:10个一是十,一个十就是10个一2、 一捆10根小棒,再加上1根小棒,就是11(十一)。3、 12、13根小棒应该是一捆10根小棒再加几根小棒?4、 14、15、16、17、18、19、20根小棒又是怎样的呢?20根小棒是2捆10根小棒。5、 读一读直尺上的数字,从
37、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6、 观察课本第43页,数一数分别有多少铅笔?7、 观察计数器图,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什么?8、 书写1120,齐读1120 。9、 根据数画珠子,并比较大小10、 猜猜我是谁11、 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课本第44-45页 练习六总结认识10个一是十,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作业布置同步练习第29-30页 练习十四上课注意点书写规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11 认识钟表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2、建立
38、时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教学过程1、展示钟表,你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 闹钟可以叫我起床。时钟会告诉我上学的时间到了) 你认为钟表的作用大吗?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帮助我们利用好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2、你了解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说。我知道钟面上有长针和短针。我会看时间。) 3、认识钟面。 仔细观察手表,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呢?我们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还有12个数。(认识时针和分针)我们发现时针和分针走的方向是一样的。(顺时针)
39、4、归纳: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 5、认读整时、半点。观察课本第46页,上午7点的时候小猪起床了,晚上9点半的时候小猪睡觉了。6、请你读出以下钟表的时刻。 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是6时整。 时针指着7和8的中间,分针指着6,就是7时半。7、分类并整理以上六个钟面。 黑板上的钟面,我们可以怎样整理呢?(整时的分一类、半时的分一类)8、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半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9、 完成课内练习10、 小结:今天学会了看钟表,回家看看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委托书授权代表3篇
- 户口转移证明书3篇
- 加油合同范本3篇
- 工资代发代表示例格式3篇
- 事故责任协议书3篇
- 律师见证委托书撰写3篇
- 估价委托合同模板3篇
- 搬运设备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考核试卷
-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考核试卷
- 毛皮服装设计与时尚配饰搭配技巧考核试卷
- 租电动车电子合同协议
- 福建省漳州地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便利店店员劳动合同
- 2025-2030中国公路沥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 2025年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工地分红合同协议
- 变配电工多选试题及答案
- 零售业智能转型:DeepSeek驱动的消费行为分析与推选系统
- 招商引资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