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更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本节内容,首先要学会假设-实验-结论-应用的学习模式;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
2、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初步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观察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勇于实验探究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规律。(2)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方法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凸透镜两支、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玻璃片、水、烧杯、滴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
4、活动(预测)教学资源安排引入新课 (3min)师:(老师拿起两个放大镜)同学们见过吗?它是什么?师:我想请两名学生上台来使用一下我们的放大镜,谁想尝试一下?师:请大家拿起桌上的放大镜,用手触摸一下它的厚度,它一样厚吗?是什么光学器件?师:原来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请大家利用手上的凸透镜近距离看学案上的箭头,会看到什么现象?师:箭头被放大了,是正立放大的像,所以人们称之为放大镜。那么凸透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吗?大家再用同一支凸透镜观看远处大屏幕上的图片和文字,看到什么?师:将两次看到的现象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师: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5、学生:放大镜。 学生:不一样,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 学生:正立放大的箭头。 学生观看后答:倒立缩小的像。 学生:同一支凸透镜能够成各种不同的像。 课件显示: 一张放大镜成像的图片。观察对比 提出问题 (4min)师:凸透镜不仅能成像,还能成各种不同情况的像。有正立的,倒立的;还有放大的和缩小的像。那么关于凸透镜成像大家想知道什么呢? 说明:师应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并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写在黑板上。 师介绍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6、。学生讨论并可能提出各种问题:1什么情况成缩小的像?什么情况成放大的像?(或者: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什么情况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成正立的像?(或者:像的倒正与哪些因素有关?)3成不同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4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等等。 猜想假设 (2min)师组织学生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进行猜想。提示:用同一只凸透镜近距离看课本上的字和远距离看屏幕上的字一样吗?学生小组讨论并猜想:可能与物距有关,当物距大时,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时,成放大的像。 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9min)师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以及用
7、法。师:在使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果移动光屏使它得到清晰的像,这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师:请同学们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自行选择其它器材,制定实验计划探究凸透镜成的像的大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并强调:在设计实验时要明确目的,理清思路。目的是要探究成像的情况与物距是否有关,所以实验思路就是,让一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然后改变物距,观察像的情况;或是让一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不同的像,比较物距。师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估,兼顾研究其它问题,确定最佳方案学生认真听讲
8、160;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交流所选器材和实验方案。 出示光具座 课件显示: 实验目的和实验思路。 课件显示: 实验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min)师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在光具座的刻度尺上的一倍焦距处和二倍焦距处贴上小红点标记。将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师:下面
9、我要求第一至第七组的同学移动蜡烛和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缩小的像,第八至第十五组的同学移动蜡烛和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放大的像。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学生按教师要求动手进行操作;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 课件模拟显示在光具座的刻度尺上的一倍焦距处和二倍焦距处贴上小红点标记,并调节三者高度。分析论证 评估交流 (12min)师让小组代表上前将物、像的位置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点标出来。师引出实像的概念。师由图象引导学生分析成倒立缩小实
10、像时的条件并板书:U>2f 倒立缩小实像,物像异侧f<v<2f师由图象引导学生分析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的条件并板书:f<u<2f 倒立放大实像,物像异侧v>2f师要求学生将蜡烛移到u<f处,观察成的像的情况。师: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是虚像,怎样才能看到此时的虚像呢?师板书:u<f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师要求学生将蜡烛移到u=2f和u=f处,观察成的像的情况。师板书:u=2f倒立等大的实像,物像异侧 v=2f;u=f时不成像师:我们的猜想得到验证吗?与焦距是否有关?同学们的问题都得到答案吗?在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师
11、:大家今天都很出色,像科学家一样成功完成探究任务。(掌声鼓励)多位学生代表上前将物、像的位置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点标出来。 小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并汇报: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的情况。 学生尝试观察后发现:从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就能观察到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生实验并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件显示:两幅图片,图中不同颜色的点可以用鼠标拖放。 规律再现 总结提高 (5m
12、in)师:接下来我用多媒体动画再现凸透镜成像规律。师演示“三段两点”成像的规律。师: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能不能发现新的规律呢?师移动动画中点燃的蜡烛从左向右逐渐靠近凸透镜。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认真做了实验,还动脑思考了,这是非常好的,学习的重点是学会思考,如果养成习惯,相信同学们学习会越来越好的。 学生观察将知识内化。 学生再次观察后总结出新的规律:一倍焦距处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课件显示:Flash动画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应用
13、;解决问题 (5min)师:现在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用凸透镜近距离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是正立、放大的?师:这时凸透镜对物体起放大作用,所以我们叫它放大镜。凸透镜大小相同时,透镜越厚,焦距越小,折光本领越强,放大倍数越大。所以通常选用焦距比较短的厚凸透镜作为放大镜。师:有一天边喝水边看书,不小心一滴水滴到课本上,看到如屏幕所示的现象,请大家用提供的玻璃片、水和滴管动手操作并观察解释。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照相机将美丽的瞬间保留下来,如果别人给你照了一张这样的相片,你满意吗?师:那怎样才能使相片中的人像大一点如第二张相片一样。师: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因为这时书上的字位于一倍焦距以
14、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学生小组实验,用滴管将一滴水滴到玻璃片上,然后观察玻璃片下的字。 学生回答: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当字位于它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就能起到放大的作用。 学生:不满意,像太小了。 学生:人向前走一点。 学生:因为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课件显示: 水滴放大镜 课件显示: 两张背景相同但人像大小不同的相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师引导学生从三个维度回顾这节课的收获。师布置课外作业。学生代表积极发言,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课题我从生活常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塔里木大学《数据可视化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体育教学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细胞生物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种子经营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电脑辅助设计(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外语(韩语)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民用航空职业学院《混凝土工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庆师范学院《建筑设计理论(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5年个体户合伙投资协议(三篇)
- 14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 2025年山西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第04课 输入输出与计算(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部编五下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 广西柳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