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万兆布线方案_第1页
10G万兆布线方案_第2页
10G万兆布线方案_第3页
10G万兆布线方案_第4页
10G万兆布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方案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2009-4-19目 录1.概述32.需求分析33.设计依据34.10G以太网介绍44.110G光纤网络44.210G铜缆网络55.产品选型66.方案设计76.1工作区子系统76.2水平干线子系统76.3配线间子系统86.4接地子系统97.系统测试及验收107.16A铜缆测试107.2OM3 光缆测试158.总结161. 概述2009年初我公司承接NOKIA工厂网络升级项目,该项目是NOKIA全球工厂网络升级计划的一部分,它将诺基亚全球手机工厂从原先的超五类铜缆系统直接升级为Cat 6A系统,使其生产线系统能够满足现有网络平台升级以及未来5到10年对布

2、线系统的要求。在整个厂区综合布线解决系统施工服务供应商的竞标中,我公司凭借清晰全面的施工方案、完备的布线产品线和高效的施工团队在竞标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诺基亚北京工厂升级项目的布线承建商。目前国内应用万兆铜缆系统的案例并不多,10G布线系统统将成为未来布线系统发展的趋势,在此将Cat 6A类铜缆和OM3光缆工厂布线方案做阐述,希望能起到共同促进的作用。2. 需求分析原工厂生产线使用Cat5e布线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该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线对高速数据链路通讯的要求,因此设计在整个生产线水平布线子系统中布设新的6A铜缆直各工作站,在垂直子系统布设OM3连接厂区配线间和中心机房。具体建设需求如

3、下:Ø 厂区面积约7000平米,厂房高度约8米,布线点位近2000个;Ø 在厂区铺设新的6A铜缆,并安装配线架、两端跳线等相关设备;Ø 在厂区内新建若干配线间,优化铜缆相关路由,并做好辅助项目建设如配电、空调、接地系统等;Ø 从新建配线间铺设OM3光缆至核心就机房,所有光纤连接件为LC,并做好相关标签工作;Ø 在整个布线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手机生产线路正常工作。3. 设计依据Ø ANSI/TIA/EIA-568-B 商用建筑电信电缆标准Ø ANSI/TIA/EIA 568-B.2-1 商用建筑电信电缆敷设标准.第2部分:对称绞

4、线对元件.补充1.四线对100 OHM 6类电缆敷设传输性能规范Ø ANSI/TIA/EIA-568B.2-1 ad10 4对100米增强6类布线系统传输性能规范Ø ISO/IEC11801 2002 am1.1 Class EA 支持IEEE 802.3标准100米范围的的10GBase - T的电缆及组件的标准和测试规范Ø ANSI/TIA/EIA-TSB-155Ø TIA/TSB-140 光缆系统现场测试长度、损耗和极性的附加原则Ø ISO/IEC 14763-3 信息技术.用户住宅布线的实施和操作.第3部分:光纤布线测试Ø A

5、NSI/TIA/EIA-569-B 商用建筑电信电缆敷设标准.Ø ANSI/TIA/EIA-606-B 商用建筑的电信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Ø ANSI/TIA J-STD 607 A 民用建筑远距通信接地和搭接要求4. 10G以太网介绍4.1 10G光纤网络在2002年6月IEEE 802.3ae工作队制定和发布了万兆光纤以太网工业环境的布线标准,目前10G以太网标准依然是以太网标准802.3-2005的一个部分。10千兆位规范包含在 IEEE 802.3 标准的补充标准 IEEE 802.3ae 中,它扩展了 IEEE 802.3 协议和 MAC 规范使其支持 10Gb/s

6、 的传输速率。除此之外,通过 WAN 界面子层(WIS:WAN interface sublayer),10千兆位以太网也能被调整为较低的传输速率,如 9.584640 Gb/s (OC-192),这就允许10千兆位以太网设备与同步光纤网络(SONET) STS -192c 传输格式相兼容。2002年3月份颁布了激光优化50um多模光纤标准:TIA/EIA-492AAAC。该光纤经850nm波长激光优化,包括最小2000MHz-km有效模式带宽。采用850nmVCSEL(波长垂直腔体表面发光)激光器传输系统相对1300nm波长系统则具有更为可观的经济价值。OM3光纤最初在ISO/IEC-118

7、01标准的第二版中命名,目前被TIA标准采用,可参阅TIA-568, Rev C。除OM3光纤之外,OM1和OM2光纤被分别命名为标准的62.5nm和50nm多模光纤。表二10G光网络的应用类型种类名称描述光纤类型波长数量光源类型10GBASE-SR短波850nm,2米到300米多模1VCSEL10GBASE-SW短波850nm,连接SONET设备,远程数据通讯多模1VCSEL10GBASE-LX41310nm,波分复用多模4Laser10GBASE-LR长波1310nm,2米到10公里单模1Laser10GBASE-LW长波1310nm,连接SONET设备,远程数据通讯单模1Laser10G

8、BASE-ER超长波1550nm,2米到40公里单模1Laser10GBASE-EW超长波1550nm,连接SONET设备,远程数据通讯单模1Laser10G光网络以激光优化50um多模光纤(OM3)作为首选的传输介质,在数据中心和局域网骨干网络得以应用。OM3光网络优化了光纤通信路由与空间利用率,简化了安装施工与系统测试,在降低能耗和制冷方面表现不俗,并且支持系统设备与配线面板的高密度部署。下表为几种标准的光纤类型(表一)表一:光纤类型光纤类型光纤标准工作波长(nm)衰减(dB/Km) 全模式带宽(MHz/Km)有效模式带宽(MHz/Km)62.5/125um多模(OM1)TIA-492AA

9、AA-AIEC 60793-2-10A 1b类 85013003.51.520050022050/125um多模(OM2)TIA-492AAABIEC 60793-2-10A 1a.1类 85013003.51.5500500850nm50/125um多模(OM3)TIA-492AAAC-AIEC 60793-2-10A 1a.2类85013003.51.515005002000OS1ITU-T G.652131015501.01.04.2 10G铜缆网络综合布线作为数据网络的传输通道,其传输性能等级(即布线系统的类别)直接影响网络的传输速度。10G布线系统与6类系统从技术参数上讲有一个很大的

10、区别,其工作的频率范围从6类的250MHz扩展到了500MHz。由于工作频率的增高带来了一些在6类系统运行时没有(准确地说是可忽略不计)的问题,即邻近的电缆和模块间产生的串绕,将之称为外部串扰(ANEXT)。6类系统噪音的主要来源是一根电缆中的4对绞合线对之间的串绕,而周边其他电缆对这根电缆的串绕影响可忽略不计。在10G布线系统中,由于工作频率的增高,噪音除了6类系统中电缆内的串绕外,周边的其他电缆对本电缆的串绕影响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噪音来源。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对于电缆内部的噪音已有方法来解决,即通过产生与噪音相反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叠加到所接受的信号上,从而消除一部分电缆内的噪音。电缆外的

11、噪音由于相邻电缆的不确定性无法采用此项技术,因此对10G布线来说,线缆和模块抵抗外部串绕的能力成为一个关键的技术指标。 2008年颁布了6A类布线产品的性能参数标准TIA 568B2.10,该标准在TIA 568B系列标准的平台基础上,明确了6A类布线的各种技术指标,同时也为7类水平双绞线应用于万兆以太网奠定了基础。6A类屏蔽双绞线可以有效的隔离双绞线缆与缆之间的电磁干扰,在双绞线设计时又充分考虑了芯线与屏蔽层之间的电磁泄漏,性能好价格低,因此在本次施工中我方使用6A类布线器材来满足甲方需求。5. 产品选型由于诸多商务和技术的原因,我方在本次工程选用了康普SYSTIMAX Lazer

12、SPEED万兆多模光缆解决方案、SYSTIMAX GigaSPEED X 10D Cat 6A类屏蔽铜缆解决方案。目前各布线器材厂商已经陆续推出各自的万兆布线产品的解决方案,我方在本次工程中也接触了数家厂商,在此作总结。产品提供商6A 铜缆(FTP)配线架模块跳线光纤(OM3)康普布线系统1291/2291/3291MFP520MFP520G10FP5302 024A ZHAQ安普布线系统1859218/18592221933319/193332117111601499827/17110771-0599159-3西蒙布线系统9A6M4TM-PNL-2410GMX- FSMC6A9F5LB36.

13、 方案设计6.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通过插座既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或其它传感器及弱电设备。在NOKIA工厂生产线布线中工作子系统有以下特点:1、 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的接入根据生产线的要求制定时间进度表。2、 在首次布线中布线的一端端接在配线间的机柜配线架上,另一端固定在厂区上空的在桥架安装的配线架上。生产线需要时从桥架的配线架上沿竖向梯形桥架接入到生产线的工作台上。点表如下:1配线间位置24口配线架模块线管理器Cat6A 跳线(2M)绿色Cat6A 跳线(5M)绿色Cat6A 跳线(10M)绿色Cat6A 跳线(2M)黄色Cat6A

14、跳线(5M)黄色机柜23407202032160128161633243774223216012816163412443212321601288815小计 10719265496480384404076.2 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子干线系统的作用是将主干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子系统,在NOKIA工厂生产线布线中工作子系统设计和施工有以下特点:1. 工厂区原有开放式梯形桥架可以利用,但需要安装新桥架将线缆引入新的配线间。2. 工厂区内原有正在使用的Cat5e线路不变,在布线时将这部分线缆捆扎,新布放的线缆安装在其一侧捆扎好。3. 为了不影响生产线上手机生产,我方采取布线区上空沿桥架架设大面积防

15、尘布,人员作业由桥架一侧马道4-5人和电动升降架3-4人共同完成。6A水平布线施工经验:在TIA/EIA-568-B.1中有规定4pair 24 AWG UTP cable 拉力要小于110N = 25 lbf(磅) 。拉力过大会使:线缆内的扭绞线对层数发生变化,严重影响线缆抗噪(NEXT.FEXT)的能力导体及绝缘层的拉伸破坏;降低线缆的传输性能-导致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的数值降低;破坏特性阻(IMPEDANCE)的稳定-导致回波损耗(RETURN LOSS) 的数值降低。按照TIA/EIA-568-B.1规范,水平布线4 对线缆SFTP弯曲半径不能小于所安装线缆直径的8

16、倍,保在用系缆带固定线缆时,线缆外皮不变形。在配线柜,也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因为配线柜里面的线缆密度很高,为了保持线缆整齐,有可能把线缆束得太紧。另外,在接插面板后面,由于很难接到端接点,也容易造成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使用系缆钩或环最好用专业的尼龙绑带,这种装置不会压迫线缆,而且,它们也很容易拆下来,简化了往线缆束里增加线缆的操作。在六类模块打接中,要求线缆PVC绝缘层的外皮与IDC打线端子平齐,以降低近端线对的串扰值,同时,在线缆到达IDC打线端子刀口处,尽量不要破坏对绞线的绞距。打接配线架也是如此,对于机柜内,线缆的两种走线方式一是采用顶部水平线槽出线,二是采用防静电地板式出线

17、方式,两种方式到达六类配线架背板理线器时,均要注意线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90度直角。在线缆端接处,除非必须,否则线缆外皮不应被去除。TIA 或 ISO 布线标准中都没有说明需去除的外皮长度。尽可能少地去除外皮,可确保线缆内的扭绞率和扭绞层数。在IDC 去除的外皮若过长,将会影响布线系统的NEXT和FEXT性能。六类安装过程中主要是注意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6.3 配线间子系统配线间子系统主要包括工厂各产区数据链路的配线管理,在NOKIA工厂生产线布线中配线间子系统设计和施工有以下特点:由于6A线缆外径尺寸已经达到7.5MM,因此配线间

18、选用的800(宽)*800(深)*2000(高)的19英寸机柜, 增加机柜两侧及机柜后部的走线空间。由于6A布线对线与线间的电磁串扰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机柜内绑扎线缆采用理线带而非尼龙绑扎带。选用性能优异康普MFP520配线架,保证线缆间的充足的间隔,减少线缆间的串扰。机柜内安装汇流铜排,使用独立的接地导线连接机柜内的配线架。配线架的配线管理采用电子表格对应方式,根据工厂各产区信息点的分布、单元/区域,记录下布线的通路、线缆终结的位置、所用部件或材料的说明,并对布线通路、信息插座、接地电缆等加上永久性标志,以方便维护人员识别和管理。6.4 接地子系统在本次布线施工工作中,屏蔽布线系统中的接地系统

19、的安装工作虽然不明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在整个系统中接地不良屏蔽系统将有可能会比非屏蔽系统提供更差的性能水平,达不到工程的预期目标。在工程中每个配线间内接地端子箱联合接地,并使用6MM2黄绿粗绝缘铜线引致各网络机柜内接地极。我方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配线间内接地电阻值进行摇测。按照国标GB50174-2008和EIA/TIA 607要求,系统接地电阻不应超多1。屏蔽电缆的端接Ø 屏蔽布线要求屏蔽层与模块和配线架有良好的接触,在布线时应防止过度扭折线缆、过度用力捆扎线缆、过度用力拖拽线缆等造成线缆屏蔽层的损伤。Ø 在配线架端或面板端端接时应尽量精确测量需保留的长度,剪断多

20、余的线缆。 使用专业剥线工具剥离屏蔽双绞线的外皮,但应避免割裂铝箔屏蔽层。剥线长度适当,避免屏蔽层裸露在外。Ø 模块安装完成,将模块安装到面板或配线架上,整理线缆。在屏蔽双绞线上制作永久标签。屏蔽配线架的端接Ø 在机柜内安装接地汇流铜排,使用独立的接地导线将接地铜排连接到配线间(电信间)的接地桩(接地铜排)上,使各个机柜之间的接地形成星型接地结构;Ø 使用配线架自带的接地组件连接到机柜的汇流铜排上,形成星型接地结构;Ø 将端接完成的屏蔽模块插入配线架,其金属壳体自动与接地配件形成良好的连接,完成了屏蔽模块的接地工作。屏蔽链路的测试在确保整个配线间的接地电

21、阻不应超多1后,对布线完成后的屏蔽系统进行测试就显得比较简单。使用Fluke 1800中TIA Cat 6A Channel 标准进行链路测试,在测试结果中就包含了屏蔽层为S线的联结测试。7. 系统测试及验收7.1 6A铜缆测试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TIA 技术公告 155(TIA TSB155)及TIA/EIA-568-B.2 建议附录 10提出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项目及其指标如下:Ø 插入损耗;Ø 回波损耗;Ø 线对到线对近端串扰;Ø 综合近端串扰;Ø 线对到线对远端串扰;Ø 综合远端串扰;Ø 回波损

22、耗等;10GBASE-T的测试限制与最高频率为250MHz 的 Cat 6 的测试限制完全相同,但为了支持 10 GB/S 以太网技术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些测试的频率范围和性能要求被扩大到了 500 MHz.此外,现场验证 10 GB/S 以太网必须涉及到本白皮书中讨论的外部串扰测试参数。ANSI/TIA/EIA-568-B.2-10频率(MHz)插入损耗(dB/100M)近端串扰(dB/100M)衰减串扰比(dB/100M)综合近端串扰(dB/100M)综合衰减串扰(dB/100M)回波串扰(dB/100M)12.174.372.272.370.22043.865.361.563.35

23、9.52385.360.855.458.853.424.5105.959.353.457.351.425167.556.248.854.246.825208.454.846.452.844.425259.453.34451.34224.331.2510.551.941.449.939.423.662.51547.432.445.430.421.510019.144.325.242.323.220.115524.141.417.439.415.418.820027.639.812.237.810.21825036.35.317.330034.337.12.935.10.91

24、6.840040.135.333.315.950045.333.831.815.2我们采用Fluke DTX1800进行现场布线链路的测试,该设备技术指标达到ANSI/TIA/EIA-568-B.2-10中规定的精度,该仪器为CommScope公司认可的现场测试器,满足增强六类系统的测试。针对6A布线系统得测试分为两步:1、 针对单链路的TIA Cat6A Channel 测试,此过程与CAT6/CALSS E系统的测试无异,只是测试频率从250MHz提高到500MHz,仍然是快速的端到端测试,每条链路耗时不超过30秒。2、 针对线缆之间的干扰即线外串扰(Alien Crosstalk简称AX

25、Talk)单链路的TIA Cat6A Channel 测试TIA Cat6A Channel 测试方法TIA Cat6A Channel 测试报告线缆间的线外串扰测试线外串扰(AXT)是描述成束布放的电缆之间,信号能量耦合现象的术语。在数据通信活动中,串扰是一个关键的性能参数。串扰程度随着信号发送频率的提高而加深,而信号频率越高,衰减也越严重(信号在沿着链路传输时变得越来越弱)。为了支持 10 GB/S 以太网技术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6A类布线系统测试的频率范围和性能要求被扩大到了 500 MHz,在如此高的频率下线缆与线缆间的串扰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外部串扰的测量将包括线对之间的外部

26、近端串扰(PSANEXT)和外部远端串扰(PSAFEXT)。测试线外串扰则包含指定链路的不同组合,即选择哪些链路作为干扰源及哪条作为测试对象的被干扰链路。线束中心的红色电缆是被干扰或称“受害链路”,周围的蓝色电缆是干扰源链路,这种情况被称为“6包1”或“6A1”结构,代表测试线外串扰的最差状况。在“6包1”结构中测试1根“受害链路”,根据厂商现场测试要求,实际包含最少6种,最多12种不同的测试配置。在实际布线工程中,要求对每条链路都进行100线外串扰测试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对每条链路都进行100测试组合,测试数量为(n2+n)/2,其中n为布线链路条数。按此公式,测试500条链路的工程,需要125,250种测试组合!这种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