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是教育理念的核心(共2页)_第1页
以生为本是教育理念的核心(共2页)_第2页
以生为本是教育理念的核心(共2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以生为本是教育理念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根本目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就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教育的真谛,绝不应是捧上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应是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贯彻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参照了教授(没有记住名字,回头找,再没找到。本文中观点和大量文字几乎原文出自教授文章,在此表示歉意)和“点灯的心”等诸家博文,觉得大体从一下三方面入手。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良好个性 原美国布朗大学校长瓦尔坦·格雷戈里安引

2、用祖母的话强调了良好个性的重要性,祖母经常教导他说:“孩子,有两件事一定要记牢。第一是命运,那是你无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丽,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愿望能够因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而不断得到强化。反之,在不适当的教育中也可能夭折,一道禁令,一声呵斥,乃至一丝无意识的嗤笑,都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终结。当前教育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的弊端,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学校和教师要尽快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

3、孩子的兴趣、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简简单单,然而,我们做老师的也好、为人父母的也罢,又能做到几点呢?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其实不犯错误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孩子的可爱你只是没有发现罢了。让我们善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就像善待呀呀学语和姗姗走路的婴儿,让我们用宽容的心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像呵护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一样保护好儿童的包括好奇心在内的各种天性,同时积极加以引导,帮助孩子走好每一步。 每一位教师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生活需要,激励儿童的学习、生活动机,为儿童创造各种能够发挥、表现和确信他们力量和创造才能的领域,让他们经常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就一定能使

4、所有的儿童不但在智力上,而且在道德上、情感意志上都能得到发展。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 在人本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主动自觉的掌握知识。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学生们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就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学校和教师要改变“满堂灌”方式,把教学变成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教师在讲知识时,不能像过去那样,自己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解,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知识,同学之间相互补

5、充。接着,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然后,教师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这样,抽象而晦涩的东西就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变得简单易懂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与其教给学生一屋繁杂深奥的知识,不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钥匙。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如果认为孩子将来发展的基础是是语、数、外,教师就可以能造一幢漂亮的“农舍”。但你想造一座高楼大厦,就得沉住气先在地基上打好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意志力、自制力、专注力等根基。任何一根“桩”打得不扎实,都将影响大厦的高度。教书匠关注的是教给了学生多少分数,教育家关注的是教给了学生多少做人的道理。前者是标,

6、后者是本。 推进环境育人工程,创建和谐人文校园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校园环境。作为学校文化的窗口,校园环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绿化良好,空气清新,肃静而不失典雅,校舍美观,干净,使人一进校园就能产生清爽、亲切之感和无限愉悦、恬美的感受。所以,学校继续认真搞好绿化,使配置的树种与花草构成一幅优美的画,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自然之美的熏陶。学校的主建筑及各种场所、各类设施,尽量体现自然美与传统美的结合,清新优美,富于丰富的教育性。走廊摆放的花草,悬挂的标语,书画和名人简介及各班窗台上摆放各有特色的班花,都有利于清除生理疲劳,有利于学生形成优雅的气质,潇洒的风度,健康的体魄和稳定的心态。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学校可以在大厅正中设置整容镜,让师生以整衣冠,注重仪表,弘扬中华文明礼仪之风。 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建立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学校精神文化一般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主题理念、管理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考风,营造特色,并使之形成一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的精神氛围。要更加关注教师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抓牢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教风严谨踏实,学风勤奋刻苦而闻名,学生淋浴其中,久而久之,刻苦好学,锲而不舍,实事求是的心理印象就会深深地印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