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清明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著名诗人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等习俗。3诗句中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知欲 B.随心所欲 C.摇摇欲坠6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2. 阅读诗夜书所见(1)补全诗句。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_。_挑促织,_篱落_。(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代诗人_。由“萧萧梧叶”可以看出这首诗写得季课是

2、_。(3)表示时间的句子是_。(4)“动客情”的“情”主要指诗人的什么感情?你能写一句话抒发这种感情吗?3. 课内阅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3诗词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是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的作者是(_)代文学家(_)。2“元日”指的是农历(_)月初(_)。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屠苏 (   )A.一种酒。 B.

3、地名。(2)新桃 (   )A.果树。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_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畅饮屠苏(   )  夜晚赏月( ) 开门迎日( )更换桃符( )5. 课外阅读。游山西村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

4、)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多选)A.“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B.“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C.这两个字表现了诗人依恋不舍的心情。(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A.丰年留客鸡豚足B.丰年留客足豚鸡C.丰年鸡豚足留客(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A.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选择诗句填空。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本诗中写出

5、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5)本诗的线索是      ,全诗句句紧扣“      ”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A.游踪;游B.所见;游C.所感;游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_。_,最是橙黄橘绿时。(1)默写古诗。荷尽已无擎雨盖,   。   ,最是橙黄橘绿时。(2)诗中用“擎雨盖”比喻 

6、  。(3)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   和   ;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   和   ;写了两种水果,是   和   。(4)诗人告诉我们   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书所见萧萧       , 动客情。     &

7、#160;挑促织,夜深篱落      。(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3)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   的氛围。(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8.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8、#160;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A.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      ,又比喻      。( )A.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千寻塔的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

9、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情绪。9. 课内阅读。绝句唐杜甫(   )(   )黄鹂(   )翠柳,(   )(   )白鹭(   )(   )(  )。(   )(   )(   )(   )千秋雪,(   )(   )(   )(   )万里船。1把诗句补充完整。_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千秋雪(   )A. 一千个秋天的雪   B.&#

10、160;终年不化的积雪3诗中第_、_ 句属于动态描写,第_、_ 句属于静态描写。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2句诗歌的意思。_10. 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A.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   ,又比喻 。(

11、)A.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千寻塔的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情绪。11. 阅读故事,完成下列各题。望洞庭_,潭面无风镜未磨。_,白银盘里一青螺。1默写古诗。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 。诗中描写的是_ 的景色。3“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_)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4“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_),作者同时把(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_,路上行人欲

12、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1)把古诗补充完整。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人描写的是   节的情景,这个节日有   、   等习俗。(3)从“   ”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行人: 

13、0; 。牧童:   。13. 古诗我会做。  1、夜书所见是   诗人   在   季的夜晚,听到   ,他深有感触,写下:萧萧   , 其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2、“知有儿童挑促织”中“挑”读音 ,在诗中的意思是  促织的意思是:   篱落的意思是:萧萧的意思是:3、   代诗

14、人   17岁时孤身在长安,恰逢   节,这让他倍感孤独。不由得想起了   , 于是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中的“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 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重阳节的节日有两个习惯:14. 课内阅读。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与   、   并称“三苏”。2这是一首_ (题画诗  写景诗  咏物诗),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