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分章重点归纳及习题(共41页)_第1页
生理学-分章重点归纳及习题(共41页)_第2页
生理学-分章重点归纳及习题(共41页)_第3页
生理学-分章重点归纳及习题(共41页)_第4页
生理学-分章重点归纳及习题(共4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一)A型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是: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D反应速度慢 E调节的敏感性差3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E分娩4维持机体稳态的最重要的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体温调节 B排尿反射 C肺牵张反射D血糖浓度的调节 E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6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 E血浆7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

3、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B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状态D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E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8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细胞内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D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E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9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速度快 B神经调节的作用持续时间短 C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小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 E神经调节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之一10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的速度

4、慢 B体液调节的作用持续时间长 C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广D体液调节不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 E体液调节是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之一(二)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3反射(reflex)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参 考 答 案(一)A型题:1 A 2 C 3 D 4 E 5 B 6 A 7 A 8 E 9 D 10 D(二)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2稳态(homeostasis

5、):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3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经过反馈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原来方向的活动。第二章 细胞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1)单纯扩散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

6、乙醇,类固醇(2)易化扩散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 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C 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主动转运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的平衡电位产生机制:+离子的外排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 复

7、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产生机制:a+的内流(去极化),+的外流(复极化)阈电位:形成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阈刺激和阈强度:

8、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两者是衡量细胞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阈刺激和兴奋性成反比关系。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通道肌无力综合症的病因:自身免疫抗体破坏了神经末梢的钙离子通道肉毒杆菌中毒导致的肌无力的病因:病毒抑制接头前膜Ach的释放(一)A型题1人体内O2、CO2进出细胞膜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2. 人体内能以单纯扩散的形式进出细胞的物质主要是:ANa+和K+ BCl-和HCO3- CO2和CO2 D葡萄糖 ECa2+和Mg2+ 3. 人体内葡萄糖和

9、氨基酸进入细胞内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作用4. 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5. 细胞安静(未受刺激)时,膜内K+向膜外移动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6. 在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中,Na+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7. 在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中,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移动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

10、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8.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化过程中,复极化后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恢复主要是通过: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9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 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 、K+ 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钠泵可顺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转入膜内C由于从膜内移出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钠

11、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钠泵的活动可建立膜两侧的离子势能贮备11. 以下关于细胞静息电位形成过程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内高K+浓度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前提B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高C细胞膜两侧形成的电场所产生的电场力是K+进一步外流的阻力D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平衡电位E降低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可使静息电位的数值增大12. 在细胞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A膜内外K+的浓度差为零 B膜内外的电位差为零 C膜内K+的浓度低于膜外D膜内Na+的浓度高于膜外 EK+的净通透量为零13安静时细胞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的稳定状

12、态称为: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14所谓细胞膜的去极化表现为:A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的状态B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C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D经历C项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E经历B项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15.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化过程中,由静息电位向0电位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16.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化过程中,由锋电位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17. 在动作电位变化过程中,

13、由正后电位最低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18.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变化过程中, 从0电位到锋电位顶点的部分称为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19. 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刺激使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时,即可产生动作电位B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是由Na+内流形成的C动作电位的复极化过程是由Na+外流形成的D动作电位复极化后,需要通过Na+泵的活动来恢复细胞膜两侧的离子分布E降低细胞外Na+浓度,可使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20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

14、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膜电位由膜内正电、膜外负电变为膜内负电、膜外正电C在同一细胞,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D在同一细胞,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21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往C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E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22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中,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15、AK+ BNa+ CCl- DCa2+ EMg2+23下列哪项是动作电位的特点?A刺激强度小于阈值时,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再增加刺激强度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可沿细胞膜作电紧张性扩布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着传导距离增加而变小E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不相同24阈电位是指:A造成细胞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细胞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临界膜电位D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肾上腺素 B去

16、甲肾上腺素 C-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26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AK+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Cl-通道关闭27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E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28在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磷酸二酯酶 B腺苷酸环化酶 C胆碱酯酶 DATP酶 E胆碱乙酰化酶29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A阿托品

17、B胆碱酯酶 C筒箭毒 D六烃季铵 E四乙基铵30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AK+内流 BK+外流 CNa+内流 DNa+外流 ECl-外流3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 B刺激的持续时间 C阈强度 D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32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33骨骼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

18、池 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34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A横管 B纵管 C三联管 D肌凝蛋白 E肌纤蛋白35在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Na+ BK+ CCl- DH+ ECa2+36在下列物质的跨膜转运中,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的是:ACO2由细胞内到细胞外 BO2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CNa+由细胞外到细胞内DK+ 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ECa2+由细胞外到细胞内37在下列物质的跨膜转运中,属于被动转运的是:ANa+由细胞内到细胞外 BK+ 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CCa2+ 由细胞内到细胞外DO2 由细胞外到细胞内 E

19、运动神经末稍释放ACh38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作用(二)名词解释1.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3.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TP)4. 兴奋性(excitability)参 考 答 案(一)A型题:1 A 2 C 3 B 4 E 5 C 6 C 7 C 8 D 9 D 10 B 11 B 12 E 13 A 14 C 15 E 16 D 17 D 18 C 19 C 20 C 21 A 2

20、2 B 23 E 24 D 25 D 26 B 27 B 28 C 29 C 30 C 31 C 32 D 33 B 34 C 35 E 36 D 37 D 38 D (二)名词解释1.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般为90mV。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短暂、可逆、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3.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T

21、P):能引起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形成正反馈性Na+内流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为阈电位。4. 兴奋性(excitability):是指活的细胞、组织或机体对刺激发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三) 问答题:局部兴奋的特征及其与动作电位的区别。(1)局部电位呈等级性,无“全或无”现象,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电位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大。而动作电位则表现为“全或无”的特点,即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其幅度不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2)局部电位在局部形成电紧张传播,随传播距离的延长,电位变化的幅度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而动作电位的传播则是不衰减的,表现为“全或无”的特点,即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传导时,其幅度不因传导距离

22、的增加而改变。(3)局部电位无不应期,可以总和(即叠加)。局部电位的总和有两种形式,即空间性总和与时间性总和。当局部电位的幅度通过总和而达到阈电位时,也可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动作电位有不应期,呈脉冲式,不能总和。第三章 血液1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3血浆蛋白的功能:运输,缓冲,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免疫,参与凝血和抗凝血4血量: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5全血粘滞性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6血浆渗透压:A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功能B胶体渗透压 血浆

23、>组织液,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7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8造血中心:造血干细胞卵黄囊肝脾骨髓9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10血红蛋白浓度:男:120160g/l 女:110150g/l11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甚至溶血的特性,与抵抗力成反比1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产生原理: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以及红细胞之间相同膜电荷所产生的排斥力阻碍了红细胞的下沉。 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第一小时末血沉管中出现的血浆柱高度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13红细胞的生理

24、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酸碱度14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幼红细胞发育成熟中所需的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和叶酸15白细胞的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16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聚焦,释放; 功能: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修复支持血管壁17生理性止血的过程:血小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血凝块的形成与维持18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9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清中缺乏因子I及一些参与凝血的物质,但增添了一些在凝血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20凝血阶段: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途径:A内

25、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因子被激活所启动的凝血过程,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都在血浆中B外源生凝血途径:是指由凝血因子所启动的凝血过程主要抗凝物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肝素蛋白C系统21血型: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有ABO和Rh血型最重要的抗原系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22输血: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和在同一血型系统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原则:首选同型输血,慎选异型间输血异型间输血是血型的选择原则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即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出现凝集反应(一)A型题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纤维蛋白原 B1-球蛋

26、白 C2-球蛋白 D-球蛋白 E白蛋白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葡萄糖 BNa+ CK+ D球蛋白 E白蛋白3正常人血浆pH值为:A6.356.45 B7.057.15 C7.357.45 D6.57.75 E8.358.454血浆pH值主要决定于哪种缓冲对?AKHCO3H2CO3 BK2HPO4 KH2PO4 CNaHCO3H2CO3DNa2HPO4NaH2PO4 E蛋白质钠盐蛋白质5某人的血细胞与 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 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A 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B亚型6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A红细胞对高渗溶液的抵抗力 B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C红细

27、胞在生理盐水中破裂的特性 D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E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A缺少铁 B缺少铁和蛋白质 C缺少维生素B12和叶酸D缺少促红细胞生成素 E缺少雌激素8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是由于:A缺少铁 B缺少蛋白质 C缺少维生素B12和叶酸D缺少促红细胞生成素 E缺少雌激素9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0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11将血沉正常的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

28、快的人的血浆中,红细胞的沉降率将:A增快 B减慢 C在正常范围 D先减慢后增快 E先增快后减慢12将血沉快的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的人的血浆中,红细胞的沉降率将:A增快 B减慢 C在正常范围 D先减慢后增快 E先增快后减慢13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C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D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E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14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在血管外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需外加因子 D前

29、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E激活因子 的途径不同15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血量与血浆量分别为:A40L与4L B30L与4L C20L与4L D30L与2.5L E4L与2.5L16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7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检查血型用的标准试管B避免肝炎传播C人的血型有时可变化,故依靠验血型确定是否可以输血是不可靠的D避免其他血型系统的不合及ABO血型系统中的不规则凝集素E保证血型的遗传型一致18输血时主要应考虑供血者的:A红细胞不被受

30、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C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E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参 考 答 案(一)A型题:1 E 2 B 3 C 4 C 5 C 6 B 7 C 8 A 9 E 10 D 11 A 12 C 13 C 14 D 15 E 16 C 17 D 18 B 第四章 血液循环1心率:即心搏频率,指每分钟内的心搏次数2心动周期:心房收缩0.1s,心房舒张0.7s,心室收缩0.3s,心室舒张0.5s所谓心缩期和心舒期都是指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不考虑心房的舒缩状态3心舒张期:心房与心室同处于舒张的状态占半个心动周期4心脏的泵血过程:射血和充盈

31、机制:A泵血的动力压力梯度根本原因心肌的节律性舒缩活动 B心瓣膜的启闭5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房缩期6心音:是由于心瓣膜的启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或大动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第一心音:标志着心脏收缩的开始,音调低,时间长第二心音:标志着心脏舒张的开,音调高,持续时间短7心脏泵血的评价:心脏的主要功能是输出血液,推动血流,供给全身组织器官所需的血量,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8搏出量:即每搏输出量,指一侧心室一次心搏中所射出的血液量,是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9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舒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32、10心输出量:即每分输出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液总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11心指数: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1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A搏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后负荷 B心率的影响13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末梢浦肯野纤维网 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搏动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脏节律称窦性节律14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特点: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不对称15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为什么会出现房室延搁:由于房室交界处细胞体积小,细胞间缝隙连接少,细胞膜电位低,0期去极化幅度小,速度

33、慢16血管的分类与功能:A弹性贮器血管保持血管中血流的连续性 B分配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各器官组织 C阻力血管维持动脉血压 D交换血管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E容量血管贮存血液 F短路血管调节体温17血流阻力:血流阻力与血管长度和血液的粘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18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形成血压需具备血液充盈和心脏收缩射血两条件19动脉血压:动脉管内流动血液对管壁的侧压力 形成因素:A足够的血量充盈血管 B心脏收缩射血C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必要条件D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能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

34、器作用20中心静脉压的变动范围:412cmH2O21微循环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通路及功能:A迂回通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营养通路 B直捷通路促进静脉血回流,使一部分血液迅速经此通路流入静脉,以保证一定的静脉回心血量 C动静脉通路参与体温调节22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23心脏的神经支配: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双重支配 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和输血管神经24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25心血管反射的生理意义: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调配各器官的血流量,使

35、心血管活动能与机体各种功能状态相适应26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和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贮存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分泌(一)A型题1下述形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哪一项是错误的?A0期主要是 Na+内流 B1期主要是 Cl-外流 C2期主要是Ca2+内流与K+外流D3期主要是 K+外流 E4期有 K+内流2关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0期主要是 Na+内流 B膜两侧的电位差始终是0期Na+内流的动力C1期主要是K+ 外流 D2期主要是Ca2+内流与K+外流E3期主要是 K+外流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

36、跨膜移动的综合结果?ANa+内流,Cl- 外流 BNa+内流,K+外流 CNa+内流,Cl-内流DCa2 +内流,K+外流 EK+内流,Ca2 +外流4关于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0期主要是慢通道开放 B没有超射现象 C0期去极速度慢于心室肌细胞D2期有Ca2+ 外流与K+内流同时存在 E4期电位不稳定,可发生自动除极5关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0期主要是Ca2+内流 B0期去极速度快于心室肌细胞 C超射现象不明显D3期主要是K+外流 E4期电位不稳定,可发生自动除极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在于:A0期去极化的机制不同 B

37、复极化1期的机制不同 C复极化2期机制不同D复极化3期的机制不同 E4期能否发生自动除极7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主要是由于:AK+外流产生的外向电流(Ik)渐减 BNa+内流产生的内向电流(If)渐增CT型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DL型Ca2+通道开放,Ca2+内流ECl-通道开放,Cl-内流8区别心室肌细胞与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依据是:A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B1期复极化的速度 C平台期形成的机制D3期复极化的机制 E4期自动去极化的有无9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E钠-钾

38、泵的功能10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A收缩早期结束 B收缩期末 C舒张早期结束D舒张中期末 E舒张期结束11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主要原因是: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E心肌呈“全或无”式收缩12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的主要原因是:A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较慢B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幅度较低C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时程较长D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的速度较慢E心室肌细胞不属于自律细胞13区别心肌自律性与非自律性细胞的主要依据是:A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 B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

39、幅度C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的速度 D动作电位的时程E动作电位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14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A最大复极电位仅为-70mV B阈电位为-40mV C0期去极化速度快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E4期去极速率快15决定心肌细胞自律性的主要因素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 B阈电位的水平 C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和幅度D动作电位4期除极化的速度 E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16兴奋在心脏中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A心房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17心脏内传导速度最快的组织是:A窦房结 B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C房室交界 D心室肌 E浦肯野纤维18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40、: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19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减慢 D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E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20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最主要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值 B动作电位水平 C最大复极电位水平D阈电位水平 E4期膜电位去极速率21影响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的主要因素是:A静息电位的水平 B阈电位的水平 C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和幅度D动作电位4期除极化

41、的速度 E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22. 浦肯野细胞的兴奋传导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浦肯野细胞的:A最大复极电位水平较低 B动作电位0期除极的速度较快、幅度较高C动作电位的平台期较长 D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的速度较快E动作电位4期可发生自动去极化23以下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QRS波群代表两心室去极化CT波代表两心房复极化 DPR间期代表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EST段表明心室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存在24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平台期在时间上大约相当于心电图的:AP波 BQRS波群 CT波 DST段 EQT间期25以下关于心肌收缩的描述,错误的是:A左右心室同步收缩B

42、心室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C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D细胞外的Ca2+内流是触发心肌收缩的关键因素之一E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以收缩期缩短更明显26以下关于正常心动周期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通常是指心室的机械活动周期B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C心率加快时,心房收缩期与心室收缩期在时间上有重叠D舒张期一般长于收缩期E心率加快时,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以舒张期的缩短更为明显27心动周期中,心室的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28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升高速度最快是在:A心房收

43、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D减慢速射期 E等容舒张期29在等容收缩期: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30房室瓣开放见于: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31主动脉瓣关闭见于:A快速射血期初 B快速充盈期初 C 等容收缩期初D等容舒张期初 E减慢充盈期初32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快速射血期中: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33在正常心动周期的等容舒张期中: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

44、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34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快速充盈期中: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35在正常心动周期的等容收缩期中:A房室瓣关,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关 C房室瓣关,动脉瓣关D血液从心室射入动脉 E心室腔容积缩小36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快速射血期中:A房室瓣关,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关 C房室瓣关,动脉瓣关D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E心室腔容积增大37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减慢射血期中:A房室瓣开,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关 C房室瓣关,动脉瓣关

45、D血液从心室射入动脉 E心室腔容积增大38在正常心动周期的等容舒张期中:A房室瓣开,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关 C房室瓣关,动脉瓣开D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E心室腔容积不变39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快速充盈期中:A房室瓣关,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开 C房室瓣关,动脉瓣关D血液从静脉和心房流入心室 E心室腔容积不变40在正常心动周期的减慢充盈期中:A房室瓣关,动脉瓣开 B房室瓣开,动脉瓣开 C房室瓣关,动脉瓣关D血液从静脉和心房流入心室 E心室腔容积不变41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动脉瓣关闭 B动脉瓣开放 C房室瓣开放D房室瓣关闭 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42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

46、是由于:A心室收缩时,血液冲击动脉瓣引起的振动B心室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引起的振动C心室收缩,动脉瓣突然开放时的振动D心室舒张,动脉瓣迅速关闭时的振动E心室收缩时,血液射入大动脉时冲击管壁的振动43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是指:A一侧心房一次收缩泵入心室的血量 B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C两心房一次收缩泵入心室的血量之和 D两心室一次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之和E快速射血期一侧心室的射血量44心输出量是指:A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 B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C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E一次心跳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45心指数等于:A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最×体表面积 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D心率×体表面积心输出量 E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46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A回心血量 B每分输出量 C等容舒张期容积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47心脏的泵血功能有一定的贮备,表现为: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小B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C心率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加快D心室肌的前负荷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E大动脉血压可在一定的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