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共13页)_第1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共13页)_第2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共13页)_第3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共13页)_第4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共1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摘要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教育建议与结果资料分析探讨成功的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经验,为幼儿园教师、家长提供适当的建议。研究内容包括:幼儿园教师对融合教育认识及需求;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互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融合教育中,缺乏一定的社会与法律法规的支持;普通老师实施融合教育还缺少一定的专业能力;普通教师与特教教师需更多的合作以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家长的参与能够更好的推动融合教育的实施;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间的同伴关系影响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提出几条建议:体制的保障,专业人员支持,家长的参与配合。关键字 融合教育 特殊幼儿

2、个案研究Abstract The cas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special young children. Diverse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such as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instructional suggestions, etc. The study contained following research contents: recognition and needs of kinde

3、rgarten teachers toward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pecial young children and other common children, support and assistance needed in kindergarten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implement, lack of the support by the social and laws r

4、egulations; Ordinary teacher implementation inclusive education still lack professional ability; Ordinary teachers and special teachers need of more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f the parents participation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will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

5、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peer relationship by the ordinary children and the special children can affect the successful developing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author finally ca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including system guarantees, kindergarten teachers training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uppor

6、t of specialists and parents support and assistance.Key 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special yang child case study一、 问题提出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指的是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为一体。1 我国大陆的随班就读工作已经开展20余年了,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人数已经大大超过在特殊学校的人数2

7、。学龄期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在中国十多年来各地区进行的实验与研究,对处于学龄前期的特殊幼儿的安置提出挑战。学龄期特殊儿童能顺利安置在普通班里,就需要让学前期的特殊幼儿有机会与普通幼儿享有同等的教育条件。对特殊幼儿来讲,接受更多的正常环境的刺激与教育;对普通幼儿来讲,从小能够与特殊幼儿相处可发展包容与接纳的态度。可见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势在必行。3目前康复站可以让一部分学前特殊幼儿进行入学教育训练,普通幼儿园也接纳了部分特殊幼儿,这为特殊幼儿入学提供了机会。但据重庆地区的情况来看,部分幼儿园给了特殊幼儿入学的机会,但特殊幼儿在幼儿园里没有得到满足其教育的需要。4为了探究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后所的情

8、况,重庆江津阳阳(化名)儿童发展中心在继“重庆市特殊幼儿融合教育行动”后,专门进行了一个名为“黄金百分班”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开班旨在让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或特殊教育机构之前做一些学习能力和学习常规方面的培养,这是一项新的探索路程。本位通过笔者参与负责一名个案的融合教育,了解其在普通幼儿园中的适应度。通过观察特殊幼儿在融合班级的行为以及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互动情景,分析个案在融合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并加以调整解决,为其能更好的适应普通幼儿园提供支持。希望对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一些实践经验与启示。二、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1. 基本情况圆圆,男,2007年6月出生,父亲是某化肥厂厂长,高中文化,母亲是家庭

9、主妇,照顾圆圆。家里还有奶奶和两个保姆。圆圆个子比较小,其自我控制能力,平衡感,交往能力较差,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自理能力困难。经重庆某儿童医院鉴定为发育迟缓儿童。于2010年9月在阳阳(化名)儿童发展中心接受名为“下午班”的学习,笔者当时负责其评估诊断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拟定和实施。2011年2至今就读于西城幼儿园,期间不间断的在阳阳(化名)儿童发展中心继续接受学习与训练。2. 幼儿园情况该幼儿园地处圆圆所在小镇的市中心,是一所私立幼儿园。全院有4个班,每个班约35个幼儿。圆圆所在班有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两名教师曾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其就读的小班有30人,相对而言人数较少,这为其进行融合教育

10、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圆圆刚入幼儿园时,幼儿园老师、学生普遍都能接受,但也有一些情况:常常哭,不让妈妈离开自己身边:上课时,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往外跑;团体活动时,喜欢一个人玩,口中发出 “哒哒”的声音;午休时,不睡觉,一个人躺在床上转枕头角,嘴里发出“哒哒”声音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放学时,安静的玩玩具等待妈妈来接。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主要方式为结构式访谈法、观察法、环境分析法等方法。幼儿每周一至周四在西城小学就读,周五到阳阳儿童发展中心做个别训练,每天晚上妈妈配合老师在家会对圆圆在学校所学做一定的辅导复习巩固。笔者或者幼儿园班级李老师每日叙写观察日志,每周都与

11、教师和个案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到其家里了解家庭环境及教育状况,以便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建议。在幼儿园、家庭这些圆圆自然生活学习环境里,观察到圆圆在幼儿园里融合教育最真实最自然的表现与普通幼儿的互动,分析其教育需求及所需提供的支持建议。观察中主要观察个案幼儿园其他儿童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互动情况,(详见 附录1融合班级行为观察记录表、附录2圆圆之行为观察纪录次数统计表)5。访谈方面主要采取结构式的访谈方法。(详见附录3幼儿访谈检核表、附录4融合教育班教师访谈)5,访谈内容包括对融合教育教师、普通幼儿的半结构式访谈,重在教师的特教经验、对特殊幼儿的态度、行为处理,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交往中是否愿意分享合

12、作等。四、 研究过程和结果1. 研究过程(1) 初期评量个案圆圆来中心于2010年8初在阳阳儿童发展中心(笔者所在的实习机构)接受教育,又于2011年2月就读于普通幼儿园西城小学,通过儿童发展地图、双溪个别化评量、语言能力评估、学前训练大纲6的评量。以及与家长的访谈了解个案圆圆的初步情况:个性方面:性温和胆小,对于同学抢玩具、打他时都表现得无所谓,不会生气,但是当他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掐同学手臂、哭泣、甚至在地上打滚;接受新环境较为缓慢,若到一个新的地方、学习新的事物、或者有陌生人出现在其身边时,他首先会排斥,要一段时间后才适应。表达能力尚好,只是表达很少,几乎不说话,目光不常和人结束,有

13、时独自一个人玩;缺乏安全感,离开亲近的人(妈妈、保姆)就会担心、寻找甚至哭泣。生活方面:喜欢小吃,特别是带辣味的豆干之类的食物,胃口很好;喜欢翻动书本,但不看里面的内容;喜欢特定的玩具,比如有鸣叫声的火车、绘本、沙袋、乒乓球等。自理能力方面:能自己如厕,能自己穿衣裤,不会系鞋带,嘴巴总流口水,能自己用勺吃东西,但经常弄得到处都是。动作能力发展方面:平衡感差,走平路常斜着走,下楼梯不稳,常摔跤。精细动作较差:不能完成穿珠,捡扣子等动作。语言能力方面:语言表达很少,只是常简单回答他人问题“是”、“好”,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经常没有弄明白就说“好”。 (2) 观察本研究采取自然观察法,观察人员方面:是

14、笔者与个案所在的班级的李老师一起观察,以求观察的一致性,两周周后,改为李老师观察为主;观察的内容方面:主要是特殊幼儿、一般幼儿与教师的相互活动中行为态度表现;观察的时间方面:幼儿园全程教学(每周一至周四)和机构半日教学(每周五下午)的形式。观察重点:融合班中特殊幼儿与一般幼儿的社会互动情景;融合班中特殊幼儿的学习状况与教师的辅导;融合班中特殊幼儿的适应情况与教师的辅导;融合班中特殊幼儿再各领域的成长。观察的内容有;社会互动:在自然情景中观察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情景;学习状况:主要是再课堂中观察特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室常规的遵守情景以及教师的辅导方面;生活适应:在如厕、饮食、

15、午休时,观察特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与普通幼儿的互动情形;能力成长:通过平时观察和学期初与学期末两次评量,采用儿童发展地图、学前训练大纲之评量、生活适应检核手册 等评量,主要为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领域。(3) 访谈访谈包括对教师、融合班普通儿童的访谈。对教师方面的访谈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者在临近学期末对融合班级的3位教师做了一一访谈。访谈的主题围绕教师的特殊教育经验和特殊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设计、IEP拟定以及目前的困难、希望得到的帮助。与融合班级中30名普通幼儿在学期中进行了访谈。访谈时间平均每位幼儿10分钟,大致8到12分钟不等。在访谈前与幼儿建立

16、愉快轻松的关系,在访谈中选择一处较为安静,无压力与特殊氛围(如在活动中抽离出个别幼儿进行访谈等情况)中进行,以求访谈的真实性。访谈中考虑到幼儿年龄在4到5岁,比较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因此采用预设结果让孩子简单的做出判断,并一一纪录其话语。访谈内容包括幼儿是否愿意与特殊儿童有一定的互动活动,是否愿意分享物品,是否愿意给与特殊儿童一定的帮助以及其父母对特殊儿童的态度等方面。资料收集上,包括教学日志、个案IEP实施计划与教学活动设计、幼儿检核表、幼儿园活动卡等等。(4) 资料处理在观察方面,首先是有研究者与融合班级李教师一起观察并对具体观察内容进行商定和核对,以求观察的一致性,然后由李老师每

17、天独自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时间为研究初期、晚期,时间分别是2011年2月、2011年4月;访谈时间在2011年3月末至4月初。2011年4月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 研究结果(1) 行为观察结果以及分析对圆圆的行为观察方面主要分为正向行为和负向行为,从观察记录中了解到其以正向行为为主,表现在:喜欢参加班级活动,在团体课上表现最积极;对同学较为友善,如分享玩具、给食物、游戏、拥抱、握手、微笑;有礼貌,如早上好、再见、道歉、道谢;模仿简单的动作,如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游戏等;基本能做到合作与分享,如和同学一起堆积木,玩游戏等。但是需求帮助、轮流等待、接纳新环境、懂得请求等方面欠佳,偶尔有一些攻击

18、性行为出现。从普通幼儿的观察记录中发现:普通幼儿多以正向积极的行为对待圆圆,如对其表示友好,会主动与之问好、邀请其玩游戏等,乐于协助圆圆,如帮忙找书、帮忙削铅笔,没有用语言、行为排斥圆圆。从教师的观察记录中发现:教师关怀圆圆,常常赞美他,找优秀的幼儿对圆圆进行部分帮忙。 (2) 访谈分析幼儿园教师对融合教育认识及需求从访谈中得知:在专业方面,班上两名老师幼师毕业,1名本科1名大专,从教有24年了,在期间曾经参加过特殊教育的研习班,为期仅仅一周;在经验方面,班上老师都是曾经接触过特殊幼儿,一个是自闭症孩子,自己顾自己,常常有攻击性行为,一个是脑瘫儿童,行动不便但聪明听话,对圆圆影响还好,只是生活

19、独立性差、动作操作忙、语言表达沟通较困难;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各位老师没有对圆圆实施IEP,应为由笔者代为拟定认为自己是配合的作用,认为班上有特殊儿童时必须对课程做一定的调整,而在对课程评量的时候由于没有相关的量表等工具没有对其进行评量;在对融合教育的看法上,老师们表示,他们认为融合教育是特殊幼儿一种很好的安置形式,在普通的环境中特殊幼儿才有真实的感悟,进步也快;在困境方面,老师们表示主要缺乏专业知识,很多时候面对特殊儿童都表现得力不从心,希望有专业团队的合作与支持。 (3) 圆圆与同班幼儿互动情况分析从观察和访谈记录分析得知圆圆在幼儿园里与小朋友相处的情况:班上所有普通幼儿都知道圆圆;有一半的

20、幼儿表示喜欢幼儿,不喜欢的原因大多是圆圆午休时影响其睡觉,不太遵守教学常规如上课的时候往外跑等;有三分之一的幼儿没有和圆圆一起玩,原因是圆圆不说话,会把东西弄乱;有三分之二的幼儿表示圆圆和其他小朋友看起来不一样,理由有他经常独自一个人玩、有时候会揪人、走路有时摔跤;有12个幼儿不喜欢和圆圆一组,因为他有好多游戏他不会玩;有三分之二的幼儿愿意帮助圆圆的忙比如找东西,分发点心因为老师讲过要互相帮忙,有10个幼儿不愿意因为圆圆上课时发出“哒哒”声影响他们了;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幼儿愿意圆圆去他们家玩,有5个表示不愿意因为他不听老师的话如一起做动作等。从中可以看出,班上孩子全部知道圆圆,对圆圆有一定的了解

21、,大多数幼儿比较接纳与包容圆圆,只是圆圆有一些学习常规不好和不良的行为问题,有的幼儿不是很理解他。融合教育中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其交流的主要形式,并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融合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特殊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7】,而首先就是幼儿园中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之间的交流为主,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一起玩耍交流,一起学习,增加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沟通方式,或是一个手势,或是一个眼神,或是某样事物都可以有这特殊的含义,只有彼此才明白。并相互帮助提高学业成绩,可以了解和尊重差异,因此是融合教育取得发展的重要因素8。反观普通儿童,在了解、尊

22、重、接纳特殊儿童的同时,更加的有爱心,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而这其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及时表扬幼儿间正向、积极的行为,纠正负向、消极的行为。(4) 圆圆个别化教育实施内容及其效果通过对圆圆进行“学前训练大纲之评量”、观察其在班级活动的表现,参照 “双溪个别化教育课程评量”,发现圆圆在认知、沟通、动作能力等各方面都还有一定欠缺(如表一第一次评量所示),因此对其进行一定的个别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经过评估,笔者制定了个别化训练计划,包括学习能力和学习常规两个方面,具体有感觉动作、认知、沟通、学校常规、生活常规、特殊行为等几个领域。其中重点为配对分类、一一对应、精细动作、模仿能力、有规则性的游戏以

23、及表达沟通。介于幼儿园下午放学比较早(3点半),因此将个别辅导课的时间安排在每周一直周四下午4点到4点半。由笔者进行教学,妈妈在旁一起辅助并学习,便于晚上回家再辅导。实施个别化辅导每周一直周四下午4点到4点半。由笔者进行教学,妈妈参与其中做辅助并学习,便于晚上回家对圆圆再辅导。感官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给芭比娃娃穿衣服、串珠;记忆力的训练:找到刚刚玩过的玩具;认知:培养物体衡存的概念:看漫画叫故事,小猫在那里;一起在球池某一种规则玩,或配对分类(在球池里找到一种颜色的球5个,越快越好)、或一一对应(把球放入与之同颜色的盒子里);握笔连接图片训练划 “一”、“1”;沟通:教一些礼貌行为,如问

24、好,道歉、道谢等,看漫画讲故事问问题,或选择图片回答或口头回答;学习常规:主要是在课堂上要求师示范奖励等到达;相关调整教学方面:幼儿教师接受建议对教学活动设计作了一定的调整,为圆圆准备必要的教具,如在讲 “乌鸦喝水”的故事时,为其准备故事情节的卡片。教师及时表扬那些帮助圆圆的同学,培养幼儿相互帮助的好习惯。教室环境:圆圆的座位调整到前排靠老师的位置,并安排一个较为乖巧,乐于帮助圆圆的幼儿和其坐在一起,活动分组时,也把较为活泼的幼儿和他安排在一起;个别辅导:除每天下午的个别辅导课外,教师在课堂中及时的辅导。帮助家长拟定家庭教育计划,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针对个案的一些行为问题,作以下处理早上不准

25、妈妈离开、哭泣:用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吸引注意力,老师和普通幼儿对其加强关心,让圆圆在园里有安全感、归属感;午休时吵闹:调整他在家里睡觉时间,早上不赖床,按时起床入园;上午体能活动加强,让他所有的活动都参与,消耗他的体力;中午让他躺在最里角比较安静少干扰的环境里;要求他安静躺在床上,不能吵闹;若完成则给予奖励。笔者协助教师共同完成;4攻击行为处理:教正确的可以被接受的沟通方式,如手势,简单口语如“请,谢谢,再见,老师好,小朋友好”;运用一些行为改变技术如奖励、忽视、剥夺、惩罚等,但要根据临时发生的状况掌握一些处理技巧);笔者协助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共同完成;教师、家长加强沟通,在处理行为问题上态

26、度、方法保持一致。通过近3个月的个别教育计划实施,圆圆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常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如下表所示)圆圆的短期个别教育计划大多数能够完成。表一 圆圆之学前训练大纲评量20191318 1110828 2014 1298 6510 9710093 05 4014100704050感觉动作认 知沟 通学习常规生活常规人际关系特殊行为学 习 能 力学 习 常 规注释:本评量表为向阳儿童发展中心内部资料,表中实线为第一次评量符号,虚线部分为第二次评量符号在幼儿园里与普通幼儿的互动也得到加强,教师能够在每一个活动里提醒JJ参加,母亲也辅助教师进行JJ的活动参与个别辅导。晚上回家后定期进行个别

27、辅导训练。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JJ的融合教育还会随着他的成长需要更多关注和支持。五、 研究建议和讨论1 健全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性的支持 圆圆虽现就读与普通幼儿园,但是父母仍然当心由于其一些不良的行为会被校方当作理由而拒绝其再就读,因此母亲总是担心圆圆在幼儿园里闯祸。缺乏法律政策的保障。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行列。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仍然放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上,特殊儿童入学率已成为有关主管部门政绩的评价指标之一,所以提高特殊儿童入学率成为各个地区追求的首要目标,各种检查与评估也都集中在义务教育上。9我国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学前教育的发展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政府没有把学前特殊教育提到大力发展的工作日程上来。特殊儿童入院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法律执行上的保证,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拒绝接受特殊幼儿,寻求融合教育的重担几乎由家庭来承担 10。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法,因此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特别是学期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还待加强。2 幼儿园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从圆圆获得普通幼儿园的教育机会,得到一个同龄伙伴的良好环境,但并不意味着他能够接受满足他们教育需求的教育。与他直接相关的就是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特殊幼儿的基本知识与教育方法、教育技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