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1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2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3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4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较阅读一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2、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àn):保卫。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泫然出涕&#

3、160; 涕: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5、;             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答:富贵不能淫:                             

6、;             威武不能屈:                                    

7、;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分) 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二(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

8、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

9、160;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骄                 2用现代汉语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

11、160;              的高贵品质。(4 分)4请你从 甲 乙 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 分)  三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

12、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汉桓帝时人。   值:遇到。   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败:毁坏,舍弃。  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止:停留。全:保全。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4分)(1)故不为苟得也 

13、0;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不忍委之                     (4)遂班军而还 &

14、#160;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3请概括出乙文所写的故事。(2分) 4甲 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                  的思想。(2分) 四【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15、,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

16、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  捐:弃  之:指死马  期年:满一年  诚:真心  致士:纳贤士  见事:被侍奉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策之不以其道      (         )    &#

17、160;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买其首五百金      (         )           鸣之不能通其意    (    &#

18、160;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19、;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20、;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21、0;                                                 ,乙文借

22、“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23、60;           (3分)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五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15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4、#160;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比:副词,接连地。 还:通“环”,环绕。 朝:早晨。 一旦:一天。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

25、#160; 才美不外见       见:               执策而临之   临:    愿子还而视之    子:               去而顾之    &

26、#160;顾:8翻译下面句子。(3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

27、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上:唐太宗。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正:只。1.解释加点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上诘之(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8、    (4)安可诬一世之人2.翻译句子。(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         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                  

29、0;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

30、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

31、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奚:何,为什么。 理:加工雕琢玉石。参考答案 三、1、(2分)(1)通“避”,躲避。(1分)   (2)眼泪。(1分)2、(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2分)3、(4分)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2分)  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

32、拜。(2分)4、(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5、(4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分)乙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 四、1答案: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 赏赐 傲视   评分;大对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   2答案:不仅贤人有之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   评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3、60;  3答案:舍身取义廉洁自律   评分:每空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示例: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评分:共3分。观点正确,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五、1(1)苟且(注:使用语文版教材的学生还可以答为“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2)祸患,灾难  (3)丢下,抛弃  (4)于是,就  每词1分。2(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或得到)正义(2)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3荀巨伯在危难关头不抛弃生病的朋友。大意正确即可。4舍生取义【答案】21用鞭子打  买  它(的)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