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图文_第1页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图文_第2页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图文_第3页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图文_第4页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7卷第4期2010年2月科技进步与对策Science&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Vr01.27NO.4Feb.2010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孙斐,黄卉,辛江龙(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以2004-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R&D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然而,各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对创

2、新能力的影响都不显著。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投入;自主创新产出中图分类号:F0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004-0012-041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提出,创新应成为中国新的经济模式的核心。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中最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各因素影响效应的大小如何?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哪些?就我国目前的实际而言,确定影响因素,对于寻求一个与本国社会制度及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自主创新机制,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

3、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或者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研究只是从某一角度或某个侧面进行探讨。而且很多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也忽视了当前我国的时代背景,尤其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没有很好地揭示出影响我围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借助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自变量和多个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来探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参考。2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2.1文献回顾自从熊彼特正式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学者们对它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在这股研究热潮中,技术、知识、科学这些所谓的“黑箱”备受关注。国外有很多学者从技术变

4、革的角度去解释创新能力的形成。表l是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研究成果。在从技术变革角度对国外创新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外学者对技术变革在创新活动中扮演角色的认识,经历了由外生到内生的一个过程。此外,笔者还发现就“自主创新”而言,国外并没有等同的概念,类似的相关概念有技术创新(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内生创新(Krugman。1999;Raniner A.,Franco N.2005和集成创新(R.Rothwell and M.Dodgson,1992“。国内学者陈劲¨引较早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概念,其涵义是“自主技术创

5、新”,是指在引进、消化以改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继技术吸收、技术改进之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发展阶段。2005年2月,科技部副部长尚勇提出,自主创新应该包含3方面的含义,即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为自主创新内涵的扩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学者主要是基于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区域或者省际自主创新能力差距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柳卸林和胡志坚¨引认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知识创造能力(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不断地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在各创新单位之间流动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6、、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经济绩效(创新的产出能力。黎峰、涂成林¨5t-引则认为专利保护程度、科技实力、教育水平、进口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收稿日期:2009-04-13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招标项目(NIIM2006.G01;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07JDCC005YB作者简介:孙斐(1983一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公共科技政策;黄卉(1983一,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管理战略与创新;辛江龙(1982-,男,蒙古族,辽宁阜新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7、向为金融证券理论及财务管理。第4期孙斐,黄卉,辛江龙: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3裹l国外创新理论部分研究成果代表性学者主要观点肯尼森阿罗(K蝴eth Arrow。1962理查德纳尔森(Richard Nelson。1959维格里利奇斯(Zvi Griliches,1957他们认为创新是由科学驱动的,而政府在刨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创造活动是高风险、高成本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过程。但是,科学与技术知识具备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的本质特征,一旦知识形成.人们就能以非常低的成本与风险进行复制与传播。结论是自由经营条件下的经济对创造与研究投资不足,而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3。

8、但是,他们将技术变革设定为外生变量。就像天上掉的馅饼。随机性非常大。簪言票篓毅巴娩。躺绷麓燃燃瓣P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1973罗伯特托马斯(Robert Tomas,1973保罗罗默(Paul Romer,1990他们利用历史分析方法提出技术变革对于国家制度来说是内生的。他们选择的制度都具备技术的产权,能够自由交易,鼓励对创新的投资,允许必要的创新风险。诺斯后来提出产权和市场的规范与推行属于政府问题,因此政府机构也必须非常高效。他断言,虽然民主机构不是很完善。但它是提高政治效率最好的途径"1。他成功地将技术变革内生化到经济增长理论的数学模型中。罗墨将注意力集中

9、于知识的非竞争本质,以及完全市场中知识供应不足的趋势上。罗墨认为,由于新知识的产生依赖于人力资源,所以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应该是一个关于经过专tlOII练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发明家数量的方程引。罗伯特霍尔(R(Ib哦Hall。1999蓁磊莩:薷誓簧:盍:奄i99,9l”8他们提出国内的制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并由此决定了其创新速度旧,I o,ll】。彼得霍依特(Peter Howitt,1998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假设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撑。2.2研究假设HI: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显著正相关。H2:人力资源投入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10、具有显著的影响。H3:当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对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H4: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3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本研究以20042006年度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2006、中国科技统计数据库及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7。本文从自主创新能力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产出两个方面进行了指标选取及变量定义,共选取了5个最能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指标和4个最能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变量指标的含义及选取意义如表2所示。4实证分析4.1变量整理4.1.

11、1解释变量整理由于科技活动人员总数、R&D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当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这5个反映创新投入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减弱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Facter Analysis的方法(借助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每个指标进行整合,并计算出每个变量的因子得分。自主创新能力投入指标的KMO值大于0.5,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及显著性水平也表明这5个自主创新能力投入指标的整合适合运用因子分析,而且所选取的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代表了原有自主创新能力投入信息的99.948%,说明整合后的4个因子对

12、原有信息丢失较少,见表3、表4。4.1.2被解释变量整理本文选取了高技术新产品销售总额、国外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数、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共4个反映自主创新能力产出的指标。由于国外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数、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减弱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对回归结果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对每个指标进行整合,并计算出每个变量的因子得分。各年份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指标的KMO值均大于0.5,同时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及显著性水平也表明这3个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指标的整合适合运用因子分析,而且所选取的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代表了原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出信息的97

13、.790%、98.350%和99.849%,说明整合后的2个因子在各个年份对原有信息丢失都是较少的,如表5所示。4.2模型的建立根据不同的年份,以整合后的Y1和Y5(由原来的被解释变量Y2.Y3、Y4整合而来的为被解释变量,以整合后的因子FlB为解释变量,利用多元回归建立模型,模型如下.模型2、4、6:Ys=口+层E+层E+AE+屈只+模型1、3、5:Y1=盯+属只+届E+届只+属+回归结果见表6。表2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殛变量二至亟二二二二】亟叠窭叵二二二二二二叠巫二_-_-_-_-_-_-一一白丰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人X1反映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翼挈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万元X3反映自主创

14、新的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登全当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万元(4反映自主创新的企业资金投入饵怖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万元x5反映一区域自主创新资金总投入白士高技术新产品销售总额(万元Yl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嘉国外手奎检煮坚量篓技论文数(篇Y2反映自主创新的知识扩散能力竺Z。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Y,一严出.可近似反映一个区域技术市场发育指标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万元Y4状况一竺垫奎墨呈垦堕茎皇查耋查璺耋竺竺鱼墅!一-_-_l_-l_-_l_-_。-_l-。_-_l_-。_。-一一表3自变量因子分析参数一一_-_-_-l_-_一变量年份因子数KMO值Bartlett'sT豁t值显著性水平累

15、计方差贡献率%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x2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人(万元x3当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万元【0.237O.177O.2000.0260.908.0.723.1.6811.1401.7623.7662.5263.645科技活动经费查塑!互垄!兰:!:!:!:!:兰!:!:!_-_-_I_-_-_-_-_-_一注释:由于篇幅的原因,其它年份的自变量因子分析和园子得分矩阵便不再列出。裹5因变量因子分析参数变量年份因子数l(M0值Bartlett'sTcs值显著性水平累计方差贡献率%20062O.56760.031O.00097,790Y2、Y3.Y420.

16、00098.350200420.651286.143O.00099.849注释:由于篇幅的原因,未将其因子得分矩阵列出。表6自主创新模型回归结果0.6470.6350.7070.739O.7950.352F1(5.926(9.785(7.084(15.350(16.440”。(4.264“-0.3470.107.0.4120.026.o.4820.216F2(-3.172”(1.653(-4.127(.545(-9.964”(2.615“0.2980.2260.2210.1240.263O.147F3位.726“(3.477”(.2.218”(2.570”(5.433”(1.7780.2710

17、.1290.1770.0540.081.o.029t"4(2.484(1.992。.(1.773(1.120(-1.676(-.346R20.7020.8210.7510.9070.9390.521AD.R20.6540.7920.7110.8920.930O447F值14.69628.63618.82060.948100.4757.074竖!:!:2塑!:唑!:塑Q!:唑卫竖!L一注:模型1、3、5因变量为YI,模型2、4、6因变量为Y5.表中每个单元格给出了回归系数,括号中为T值。”、”、分另1l为1%5%10%-显著性水平。4.3结果分析(1fljff:各解释变量为因子得分,而

18、各因子之间不存在由表6的自主创新模型回归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共线性,因此回归方程较为稳定。由各模型调整后的判定第4期孙斐,黄卉,辛江龙: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系数可知模型整体解释率较高;由模型整体有效性F检验可知,各模型均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整体模型有效。(2由模型l、3、5可知,因子F1和F3对高技术新产品销售总额影响较大,回归结果为正相关且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再由因子得分矩阵表4可知,R&D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因子Fl、F3贡献较大,说明当R&D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投入量增大时,高

19、技术新产品销售总额会随之增大,从而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假设1、2、3通过检验。(3由模型2、4、6可知,因子F1和F3对由国外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数、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整合后的被解释变量有积极的影响,且在1%的检验水平下显著。说明在不同的因变量下,各因子对不同的因变量具有一致的稳定性。由模型l一6及因子得分矩阵表4可知,当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因此假设3没有通过检验。另外,由不同年份不同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可知,模型l 一6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解释力,总体模型对研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5结论与启示本文以2004

20、-2006年度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建立了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以下两个结论:(1R&D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指标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当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其中,第一个结论与刘和东¨71在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第二个结论与刘和东¨引在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我国大中型

21、工业企业为对象的实证研究中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但它们并不是矛盾的,产生这种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视角不同。刘和东的两篇论文分别就财政科技投入和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但是在创新系统中,自主创新能力是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个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会由于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得以增强或减弱。比如,虽然我国政府科技投入还不足,但与政府科技投入相比,企业R&D投入却更少,因此相对于政府科技投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企业R&D投入的影响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研究企业R&D投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值得商榷的。所以,本文就科技

22、活动人员总数、R&D人员全时当量、当地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当地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个因素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这种角度以及得出的结论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一是我国当前市场机制和创新机制还不健全,在这种前提下,政府的创新投入仍然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动力。就我国当前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来看,仍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对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这与美国技术创新的演进路径十分相似。美国政府在本国创新能力培养的早期,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资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在这段时期,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并未对提升创新能力

23、作出显著的贡献。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政府对创新投入的积累效应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创新投入对创新能力的贡献才逐渐体现出来。我国目前正处于类似美国技术创新发展由初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因此,我国在强调企业应成为创新主体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政府对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投入,而不应该单方面地强调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问题。二是虽然我国多数企业已初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市场成长机会激励和竞争激励对它们的成长和创新都具有影响,但是由于风险资本市场、产业资本市场尚不健全,我国的资金、资本体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在不同创新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阻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此外。对企业、私人财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国有企业考核忽视创新激励等,都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不利的影响1引。三是鉴于从企业研发投入到创新成果产出具有时滞性,使得研发投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显现出来,这也符合自主创新的实际活动过程。因此在逐年分析中,企业当年的R&D投入对当年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