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_第1页
村小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_第2页
村小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_第3页
村小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_第4页
村小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jz05084江山市2005年度重点规划课题 “村小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课 题 结 题 报 告一、课题的提出1、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的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特殊性。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经获得了一些数字概念,并具有一定的操作运算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现行的农村村小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材教法严重脱离生活情境,导致学生无法运用在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无法将课堂中习得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把眼光放在数学课本上,而要把数学教学置身于生活,引导学生多用数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实践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开发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教学势在必行。村小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正是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2、时代的需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明确提出:“数学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它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摩和操作的机会。”数

3、学中蕴含各种智慧和技能。平时教学也使我们体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这不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并发展多种智能,最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数学本身就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从生活实际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再把抽象化的知识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上去。教学时,用身边的人和事来组织教学,使学生感到: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数学,数学不奇;数学离我们不遥远,数学能学;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数学有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村小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

4、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探索,设法改变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合理的成分。二、课题的概念界定。1、生活化是指社会生活经验的抽象概括,可以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也可以是虚拟的生活场景。2、数学生活化是指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3、数学生活情景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一种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适合,使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情境。三、课题研究目标1、对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研究。研究创设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整合教学内容

5、,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计算、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展示生活化。3、对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开放性的素材,设计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多样化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能灵活地解决生活问题,实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4、在数学应用方面的研究。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5、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一条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之路。四、研究的方法本课题总体上以行动研究为主,并辅之以各种研究方法。第一阶段(学习

6、阶段):,采取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文献,搜集资料;第二阶段(探索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第三阶段(总结阶段):综合研究材料,论文表达。五、研究的过程(一)学习理论,细化方案。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本组成员意识,提高认识,努力形成“学习认识-实践”的格局。2、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3、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所任教的班级开展研究工作,形成系统的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二)构建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操作原则。1、主体性原则。即数学生活化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2、一致性原则。即数学生活化教学要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相一致。3、适龄性原则。即数学生

7、活化教学要与学生年龄特点相吻合。(三)构建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操作方法。1、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用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语言引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陌生的内容熟悉化,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主动地探究、发现、体验、学会、掌握、运用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a、注重课前调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搜索、收集、整理与将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校的一位教师课前组

8、织学生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展开观察和调查活动。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光盘、碗口、锅子、钟面特别是大大小小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于是学生就初步感受到了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产生疑问:这些东西为什么都做成圆形?圆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车轮不做成圆的就不能行驶吗?并通过更深入一步的调查,学生了解到车轮有不同规格的尺寸,锅子也有不同的号数,于是学生进一步产生疑问:这些不同尺寸的含义是什么?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学生就逐步学会了发现数学问题。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校的教师设计了计算新建学校草坪面积的活动,课前组织学生观察地形,实地测量,课上再来研究、探讨计算方法,使得学生在活动中 轻松学会了知

9、识,提高了能力。b、带着问题进课堂,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根据这课的知识内容每一个成人都懂,都会,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独特之处,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封闭、单调的师讲生听的做法,事先布置一次实践活动:请小朋友们回去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研究一下钟表,下星期数学课,小朋友们互相交流一下从钟表上学到有知识。结果在数学课交流中定有下列几个片断:片断一:(钟面知识)生1:我知道钟面上有三根针,最短的叫时针,稍长一点的叫分针,最细的叫秒针。生2:我还知道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生3:学会了怎样看整时数(闹钟)这是8时,因为分针

10、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生4:(边拨闹钟边说)如果分针刚走过12或还没有到12,时针指着8,就是大约8时。生5:我还会看这样的时间。(指闹钟)这是7时20分,因为它的分针指着4,就是走了4大格,1个大格是5分钟,4个大格就是20分钟,时针靠近7,所以是7时20分。片断二:(钟表相关知识)生1:爸爸告诉我,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用“滴水计时”、“燃香计时”的方法掌握时间。生2: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知道钟表最早的发明者是我国古代的张衡。生3:我从书上看到,钟表的种类有很多,有带钟摆的挂钟,也有不带摆的闹钟和机械表,还有电子表、石英表等。这样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大课堂,亲历学习数学教学

11、过程。不仅达到了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目标,且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但掌握了看整时和大约几时的方法,还学会了看几时几分。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以往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能力。c、提供生活资料,发展学生合作探究、人际关系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校教师设计了 “弟弟吃西瓜”的生活故事:弟弟:我要吃西瓜。(爸爸把第一个西瓜的 1/4分给他。)弟弟

12、:一块太少,第二个西瓜我要吃两块!(爸爸把第二个西瓜的2/8分给他。)弟弟:两块太少,我还没吃出味呢,第三个西瓜我要3块!(爸爸把第三个西瓜的3/12分给他。)教师问:弟弟的西瓜吃完了,你想对可爱的弟弟说些什么?这样,采撷生活中的趣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此导入新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让学生“想对可爱的弟弟说些什么?”提出了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2、优化课堂教学,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13、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a、借用生活背景,探索数学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出示 “清醇啤酒”、“江山黄酒”、“高梁烧酒”等几种本地常见的酒,然后问学生:“喝哪种酒容易醉?”许多同学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即时说出:“喝高梁烧酒容易醉。”这时,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喝这种酒容易醉?”这位同学的问题激发了全体学生的探索欲望,个个情绪高涨,积极思考、交流,最后发现了酒精度(百分数)这个数学问题,从中引导学生

14、探究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又如:在一次五年级教学活动观摩课中,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出示了这样一条信息:五(1)班有48名学生去游乐场玩,游乐场售票处有这样的规定:单人买票要10元1张,买10人券70元1张,问五(1)班最少可以花多少钱使所有同学入场?同学们顿时进入了热烈讨论,出现下列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很多同学把48人拆成“40人和8人”,即需要70×(40÷10)10×8=360(元)方案二:如果抛弃48人不是整十数的思维定势,48人接近50人,即买5张10人券。 70×(50÷10)=350(元)方案三:如果五(1)班学生在游乐场门口稍等片

15、刻,再凑2人游客,那么只需要 70×(50÷10)70÷10×2=336(元)这样,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索数学问题,从而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方法自己想,规律自己找。b、开展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价值。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动态、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

16、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信用社去参观,并以自己的零花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又如:在教学 “税款”这一新知识后,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是小税官”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三个方面的活动要求:(1)到税务部门参观访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情况。(2)调查几名你熟

17、悉的劳动者的月收入情况。(3)如果需要纳税,请算出应纳税金额。学生的角色转变了,由学生变成了小税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各小组都积极地开展了调查研究。其中一个小组调查结果如下:1、 个人所得税税率情况级 数全 月 应 纳 税 所 得 额税 率(%)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注:本表纳税

18、所得额指每月收入额减800元后的余额)2、 三位劳动者的月收入情况严小燕:羽毛球厂职工,月收入760元。吴老师:小学教师,月收入1800元。周建军:羽毛球厂经理,月收入15000元。3、 三位劳动者每月应纳税情况严小燕月收入在800元以内,不用纳税。吴老师应纳税款:1800800=1000元,500×5%500×10%=75元。周建军应纳税款:500×5%1500×10%3000×15%9200×20%=2465元c、亲历学习过程,发现实践数学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

19、到书本知识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就有可能是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全新的课程资源。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举行一次长跑竞赛为由设计情景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实际测量学校操场一周的长度,设想要完成1千米的赛程要跑几圈。同学们听了这个建议,情绪一定十分高涨,有的说用卷尺进行测量;有的说用步测;有的同学干脆利用操场上同学们做操的白点间距离进行测量、计算。同学们高兴地合作着,愉快地交流着,很快算出操场一周的长度大约是200米,1千米比赛大约要跑5圈。这样,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生

20、活的一部分,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实践数学。3、强化课后延伸,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最终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到实处。a、呈现现实问题,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应用性,提供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趣味性、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

21、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如教学“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一课后,可以出示一道趣味练习:小明的日记2004年4月26日(星期一) 天气:小雨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牙。在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同学们一齐念小明的日记,笑声一次接一次。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笑小明的床长才2分米。 生2:我笑小明的牙刷长才1厘米。 生3:我笑小明的笔记本厚4米。 师:小明的日记中用错了很多单位,你们都在

22、笑他,那难道小明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生1:有,小明上学的路上看见小树断了把它绑好值得我们学习。 生2:小明进教室后认真地做起了笔记值得我们学习。 这样,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b、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数学能“活学”还不够,还要“活用”,使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服务的工具。再如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在巩固练习时可出示这样一道题:两个渔翁在钓鱼,一人钓5条鱼,一人钓4条鱼。在水边烤鱼吃。有一路人要与他们一起吃鱼,他们三人吃得一样多,吃完后路人留

23、下18元,两个渔翁应该怎样分配这18元钱?学生会有下列几种解法:生1:既然一个渔翁钓了5条,一个渔翁钓了4条,那么就应该按54的比例来分,18×5/9=10元   18×4/9=8元生2:我不赞同。既然一共9条鱼,而三人吃得一样多,那么每人就是三条鱼。第一个渔翁应该是5-3=2拿出了两条,第二个渔翁则4-3=1,只拿出了一条。按21的比例来分应该是18×2/3=12元   18×1/3=6元。因为路人留下的18元钱是付他吃的3条鱼的钱,而不是9条鱼的钱。所以只能按21来分,第一种分配方法是错误的。这种贴近生活的实例

24、,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进行实际操作,验证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去付费、交款。比如付电费、出租车费,电话费等问题。针对此类的问题,我们将有机结合教材内容,课后布置一些作业。通过学生正确计算,使数学知识得以验证、完善。如: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周末布置了一道这样的家庭作业:我们江山市供电局农村居民照明电价收费标准是:每月用电在50千瓦时以内每千瓦时0.53元,51至200千瓦时每千瓦时0.56元,200千瓦时以上每千瓦时0.63元。现在小红家今年8月份付了电费142元。那么,小红家8月份用电多少千瓦时?请你计算一下你家上月的电费应付多少?解答:一般的收费就是用单价乘数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用电收费是这样计算的:小红家付的142元包括三部分钱。先算出50千瓦时内部分的价钱:0.53×50 =26.5(元)再算出51200千瓦时内部分的价钱:0.56×150=84(元)小红家8月份的用电数是:(1428426.5)÷0.63200=250(千瓦时)六、研究的一些成效1、教育科研的成果,要及时的总结,物化成文,才能被传播,才能发挥它的有效价值。所以我们要求每位研究人员都要定期的上交优秀案例,优秀论文,阶段分析以及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