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与生态入侵_第1页
福寿螺与生态入侵_第2页
福寿螺与生态入侵_第3页
福寿螺与生态入侵_第4页
福寿螺与生态入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寿螺福寿螺生态入侵生态入侵什么是生态入侵?什么是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的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此过程有时会产生严重后果。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个体较大,贝壳薄而脆,重量可达187g左右,外观呈淡橄榄绿色或黄褐色,为雌雄异体的卵生动物,卵块呈粉红色葡萄状,是热带种类的两栖螺类福寿螺喜栖于缓流河川、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食性杂,食量非常大,喜食鲜嫩多汁的植物,但在食物来源不足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啃食非常粗糙的植物和刮食石头上的藻类,其

2、排泄物还会污染水体。另一方面,福寿螺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其繁殖速度比亚洲稻中的本地近缘种快10倍左右,在广东地区一年可以发生3个世代,一次产卵可达500粒,孵化率高达80%,而且仔螺成熟周期短,数量增加速度惊人。福寿螺适应性和耐受性很强,其形态随着栖息地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变异与生长环境以及生长区域密度、食物来源等有关。福寿螺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虽然是淡水螺,但在干旱季节可以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一个月。同时在入侵地缺少天敌,比亚洲当地螺种更具竞争能力,因此扩散的速度很快。福寿螺的卵福寿螺的入侵机制福寿螺的入侵机制 福寿螺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种,首先是因为其作为水生经济动

3、物被众多国家和地区大量引种,这对于福寿螺到达新地区并建群成功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福寿螺到达新生境后,它为何能在入侵地定居并扩散繁殖?其入侵机制是怎样的?低温耐受性饥饿耐受性干旱耐受性高温耐受性水污染耐受性入侵入侵机制机制生态生态耐受性机制耐受性机制入侵机制入侵机制种群种群遗传变异与繁殖增长机制遗传变异与繁殖增长机制遗传多样性繁殖特异性入侵机制入侵机制对其他生物的防御与竞争机制对其他生物的防御与竞争机制对入侵地其他生物的响应概况对细菌和寄生虫的防御对本地螺的竞争对天敌的防御入侵入侵机制机制外部生态脆弱性机制外部生态脆弱性机制生境异化与片段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福寿螺的入侵历史和现状福寿螺的入侵历史和

4、现状1981年,福寿螺作为高蛋白特种经济动物,首次由广东省中山县沙溪镇的一名巴西华侨引进中国,其后又被引入到长江南部各省养殖。因养殖过度、口味欠佳、市场销售前景差等原因而遭到大量弃养,最终在白然环境中定殖。福寿螺的长距离传播主要源于人为引进、扩散。福寿螺的入侵地一般多为水网密集的地区,当福寿螺成功定殖后,可随水流迅速扩散蔓延进河流、沟渠、农田,而后洪水、灌溉等因素会加速福寿螺的扩散。此外,卵和小幼螺也可随农作物转移作短距离扩散。例如,贵州省平塘县境内的福寿螺灾害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为发展稻养鱼种植模式,从广西引进鱼苗,福寿螺随着鱼苗传入贵州省平塘县境内的水库、池塘,随后扩散入河流、沟渠。

5、而浙江丽水市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施“菜篮了工程”时从温州引进福寿螺。福寿螺入侵中国的历史不过30多年,但已迅速侵占了广东、广西、福建、云南、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等地,并危害成灾。LOREM IPSUM DOLOR0 1对农业的危害0 2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0 3对人类健康的危害C目目录录ONTENTS 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菱白、菱角、空心菜和芡实等水生作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水稻受害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菱白、菱角、空心菜和芡实等水生作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水稻受害最重,最重,据调查,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一

6、大灾患。在稻田里,福寿螺啃食水稻等农作物的秧苗叶片和茎秆,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在稻田里,福寿螺啃食水稻等农作物的秧苗叶片和茎秆,严重影响水稻生长。广东省1988年统计,福寿螺已扩散至汕头、惠州、珠海、肇庆、佛山等市部分地区的37个县(区),由于见青就吃,为害作物面积达13万hm2,造成晚成稻缺苗30%40%, 1994年扩展至全省。2006年8月至10月调查,福寿螺在云南16个州(市)中的13个有分布,总分布面积21.4万hm2,受福寿螺危害的水Hi有14.7万hm2,危害严重的有0.9万hm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 970多万元。1994年在广西融水县福寿螺发生成灾,平原县4个乡镇共发生面积为1

7、.02万hm2,占全县水面积的51.8%, 1995年后得到有效控制,但从1998年至2001年问因受多种原因影响,福寿螺危害又呈回升趋势,据2001年普查,全县发生面积达6667 hm2。据估计,2000年广西福寿螺发生面积为1万hm2,全国发生面积为16.5万hm2 ,估算福寿螺直接经济损失达10666万元。到2006年,全国水稻受害面积已超过30万hm2。目前目前福寿螺已经入侵到中国、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孟加拉等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并有进一步向亚福寿螺已经入侵到中国、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孟加拉等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并有进一步向亚洲西部扩散的迹象,给各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洲西部

8、扩散的迹象,给各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01 对农业的危害 福寿螺在适生区定殖后,大量繁殖,种群增长迅速,与生态系统内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空问、食物,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或抑制其它物种生长,使本地水生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濒危或灭绝,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研究表明,福寿螺侵入的水域,鱼类资源和贝类资源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然而,目前对福寿螺入侵所造成的生态影响的相关知识非常缺乏,所获得仅仅是经验性的总结,更缺少综合评价。今后应该加强此方向的研究,为中国福寿螺防治、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水生生态安全研究的提供理论依据。02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福寿螺是

9、广州管圆线虫的重要中问宿主,该寄生虫的生活史约有三分之一在其体内渡过。由于福寿螺能耐受恶劣的生存环境、对干旱和寒冷均有一定的适应性,故寄生在其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的生存能力和感染性对外界环境并不敏感,客观上有利于这种寄生虫的生存和传播。因而,福寿螺的繁殖能力与分布区域直接影响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范围与传播强度。广州管圆线虫会传播人类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997年浙江温州因生吃福寿螺片而引起集体发病事件,事后调查发现,当地福寿螺感染了广州管园线幼虫,感染率达30%感染度高达60%,每只福寿螺含有广州管园线幼虫3 000至6 000多条。据2006年8月18日北京京报网和19日北

10、京新京报报道,北京市发现由于生吃福寿螺而造成群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病例。此外,福寿螺还是其它寄生虫,如卷棘口吸虫的中问宿主。03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福寿螺对中国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其防治方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的主防治方法要包括:化学药剂防治法、生物与农业防治方法和生态防治法等。0 1化学药剂防治法0 2生物与农业防治方法0 3生态与农业防治法 化学防治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办法。最初采用的药物包括传统的灭螺药物五氯酚钠、贝螺杀、白螺杀、密达五氯酚钠、贝螺杀、白螺杀、密达、硫酸铜、硫酸铜,这些药物的能较快地杀灭福寿螺,但是都有缺点或严重的的

11、副作用。五氯酚钠的毒性和残留性都很强,长期摄入受其污染的水源会致癌致畸;贝螺杀对非靶体的鱼类、青蛙等水生生物也是致命的剧毒物质,控制不严的情况下极易污染水体而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白螺杀、密达是进口药,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白螺敌药效慢,需要苗前施放;硫酸铜则是重金属盐,对水体有污染作用,而且有效浓度不易控制。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其他的化学防治方法和用药方式,利用福寿螺对碳酸氢铰废料敏感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碳酸氢铰碳酸氢铰在早稻移栽前进行作为基肥使用、杀灭福寿螺的办法,但碳铰容易挥发和流失,其效果有限。茶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于获得,利用茶鼓茶鼓的浸出液(当中含有的茶皂素为有效成分)作为灭螺药剂,取

12、得了较好的效果。灭灭螺化学药剂种类很多,但这些药物在发挥效力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推广使用时螺化学药剂种类很多,但这些药物在发挥效力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推广使用时要加以监管和指导。要加以监管和指导。01 化学药剂防治法 近些年来,研究人员逐渐将目光转向了高效、安全、环保的生态防治法。即利用其同源地的入侵植物的提取物利用其同源地的入侵植物的提取物对福寿螺进行诱杀。采用五爪金五爪金龙、马缨丹、胜龙、马缨丹、胜红红蓟和蓟和螃蟆螃蟆菊菊的浸出液对其进行诱杀,结果表明,五爪金龙的乙醇提取饱和水溶液对福寿螺的杀灭效果最佳,能在48h内100%杀灭福寿螺,比密达100%杀灭福寿螺的时间11

13、8h大为下降,而且这种植物浸出液对水稻生长、稻田环境不会造成影响。五爪金龙是华南、东南地区常见的野生蔓藤植物、形态类似牵牛,繁殖力很强,其缠绕茎的攀缘能力强,顺树干而上能迅速占据其它植物的外围,密盖树冠,致使被覆盖的植物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而死亡,因此对绿色植物、尤其是园林植物危害极大,也是一种有害的热带入侵植物。除了偶作药用以外,通常被当作杂草除去。如果能将这种杂草用于提取防治福寿螺的生物制剂,则既可以综合利用这种杂草,又能有效控制其生长和扩散。而胜红蓟也是一类能释放酚醛类毒素的恶性杂草,其浸出液对福寿螺的杀灭作用仅次于五爪金龙,因此如果能利用它作为控制福寿螺的天然药物,必然也能控制这种恶性杂草

14、的繁殖和扩散。小范围的杀螺试验证实植物灭螺剂安全有效,但由于对植物灭螺剂灭螺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对其杀螺有效成分难以定性和定量,植物灭螺剂的筛选和提取等。生产工艺的开发研究还未开展,因此,目前还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今后应今后应加强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使植物灭螺剂投入灭螺实践工作中,同时植物灭螺剂灭螺机理成果也可以指导人们合成高加强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使植物灭螺剂投入灭螺实践工作中,同时植物灭螺剂灭螺机理成果也可以指导人们合成高效、低毒、价廉的新型灭螺剂。效、低毒、价廉的新型灭螺剂。02 生物与农业防治方法 与化学药剂防治方法相比,生态防治方法的成本要低得多。利用青鱼、鸭等喜食幼螺的习惯,可以尝试

15、在螺害严重的稻田开展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的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发挥青鱼、鸭等控制福寿螺繁殖的作用。 云南省沧源县采取在秋、冬季水稻收割后,在福寿螺密度高的地区反复轮回放养鸭的办法,福寿螺内脏中富含高活力的纤维素酶系,深入研了福寿螺多功能纤维素酶CEGXA,生产可利用植物纤维素的酶制剂,是福寿螺转化利用的一个好途径。03 生态与农业防治法目前,福寿螺的防治仍是以化学防治为主,防治为辅。然而局部单一的防治并不能彻底根除福关螺,只要少量的福寿螺存在,就有可能导致福寿螺灾泛的重新爆发,因此,福寿螺的防治、控制不仅需要单一技术上的突破,更为迫切的是如何对灾害进行准确白预测如何利用各种防治手段阻止灾害发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防控。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加强福寿螺入侵生物学、生态学半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阐明其成灾机制、乡变规律,建立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和灾害预警机制,最终建立一套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有效控制福寿螺拦中国蔓延为害。小结小结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李云明,叶建人,顾云琴.早稻本田期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