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文人与古籍_第1页
石屏文人与古籍_第2页
石屏文人与古籍_第3页
石屏文人与古籍_第4页
石屏文人与古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河州石屏县古籍考述摘要:石屏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西北部,是红河州的文化圣地。明清以来,石屏文风日盛,名冠南滇,科举人才络绎不绝,“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素以“文献名邦”、“文学南滇第一州”名也。以石屏名人为主,对石屏古籍进行考述,对于古典文献学学科具有深远的意义。关键词:古籍;考述;诗歌(一)名人考述1.张汉张汉(16801759),字月槎,号莪思,晚号蛰存,男,汉族,石屏县张本寨人,后移居石屏县城内,是张一甲曾孙,张景宿之子。张汉出身书香世家,家教甚严,从小刻苦攻读。据据旧志所载:张汉幼年,每天晚上住祖遗古柏山房(张本寨村东,赤瑞湖边)读书颂诗,其父深夜必往督察,一日村东古庙中死一道长,

2、张汉不敢住山房夜读,求告于母亲,其母留宿于家,这天夜晚,张汉父亲至湖边查听儿子读书与否;到了湖边,似有朗朗书声应在湖上。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举,五十二年恩科取三等第四十九名进士,殿试后,授翰林院庶吉士,继而又升检讨,出任河南府知府。张汉居官清廉平恕。在河南,为破“匿灾案”,敢于直书直谏,有陈条河南荒歉状等奏,或有直声。后因顶撞当道,被解职归里。乾隆元年(1736),高宗登基,朝廷开博学鸿词科,收揽人才。张汉被召试策论,以“诗赋精详”为御定二等第三名,为云南空前绝后的“词科”人才,后由词科再授翰林院检讨,迁任山东道御史,在此,张汉巡查各地,为民请命,有请疏通江汉水利以济生民疏、诸祀孝子贤

3、良词疏等奏,后因病辞官故里。张汉人品端醇,清介廉洁,并以清廉传家。他在京为官,自题“留砚堂”匾,意取衣冠尽典,惟留一砚传家。他儿子致书于京,言家中清苦,他复函道:“得尔书言近况甚苦,尔之所苦,吾之乐也。”他以“良药苦口利于病”训子,教导子女要先苦而后甜。他到晚年退官林下,居乡吟咏无纸,取谏稿之背写诗;嗜茶无资,以夫人纺织之余资购茶。民间有月槎清节的种种传说。他平生好学不倦,重文才而轻名利。松村石林寺来爽亭,他题亭柱联说:“笑红尘渴利渴名,喝一勺之多,如冰斯冷;爱白泉饮廉饮让,写十年之书,与水同清。”联写清泉,托物言志,如写自己的一生。张作文有雄才,出口成章,挥笔成文,与太史王思训(昆明人)、马

4、汝为(元江人)合称为“滇中三杰”。他的诗尤为丰富,嗜学沈思,晓音律,喜吟咏,工行草书。著有留砚堂文集十卷、诗集八十卷、集古诗骈体五卷、等韵二合音、过庭诗话等。他的诗作找到的如下:秋夜烟深卧阁草凝愁,冷梦惊回几度秋。悬壁四山云上下,隔帘一水月沈浮。翩翩影落飞鸿雁,皎皎光寒静斗牛。前路客归萤点点,边城夜火似星流。张南华庶子进春林澹蔼图题六绝句其上御制用韵赐题徵诗纪荣遇仍用原韵录二拜领宸章云汉垂,喜瞻文采动尧眉。春城佳气氤氲里,侍史承恩对阙时。羡君好句似唐求,温语如春出凤楼。我有赐书无赐砚,自须染翰就螭头。游来鹤亭一海三山共,风光聚一亭。鹅群秋水白,雁字远天青。未有游仙兴,空传画鹤形。羽人不我梦,弄

5、笛与谁听。九月望落一齿五十经年梦,童心怀龀时。衰怜车谢齿,秋比叶辞枝。味噉空名久,官餐薄俸迟。石坚难得嗽,喜得碍吟诗。宫怨二首其一碧玉生时自小家,临妆亦解斗春华。谁知团扇秋风早,又引空阶落月霞。夜静花香怜宿蝶,朝来日影妒寒鸦。芳心竞拟随流水,一叶飘红过别洼。其二珠帘朝卷望离宫,风雨残苔满落红。长落花深偏黯淡,昭阳树隔已朦胧。亦如鱼贯思难窃,生怨娥眉画不工。扶枕自怜蜀葵影,年年抱藤倚庭东。同试博学鸿词科诸友公宴旧史重新入网罗,瀛洲比数一人多。貂成领袖资毫续,骥取飞腾附尾过。两度迎春逢比岁,骑年引试重登科。文章炫续浑闲事,房杜吾师意若何?泛异龙湖倒压青山影,空明一叶舸。胸中九云梦,水上百东坡。鱼鸟

6、曾相识,林泉喜见过。背丘童子钓,终始恋渔蓑。海潮寺系舫晴波里,寻僧归未归。片帆疏雨段,远树夕阳微。白爨鸡鸣数,无关客倒稀。独怜双翡翠,时喜近人飞。无题老之将至镜先知,笑我年年苦恋诗。不信但看飞雪影,半浮双鬓半成髭。对梅人间何处结孤芳,瑶树琼枝白玉堂。细嚼梅花读秋水,冰心一片领寒香。乾阳山远眺偶从山背竹,乾阳何碕礒。路转出崇岗,明湖环百里。绀宇隐深翠,古洞纷湿紫。漫云环百里,且自瞪目视。直俯北山颠,横俯南山尾。山势东南来,跳置层波里。支壑与蔓峰,骈拇还枝指。势欲穿湖水,山麓畏触抵。三岛忽在愿,孤城忽在沚。斗大一舟横,微茫见城市。广此视九州,九点烟犹此。古来几人游,古人长已矣。后人游视观,递游何日

7、止。我辈有今日,兹由为情使。诣申今日观,出尊喜重洗。2.许印芳许印芳(18321901),字印山,又字麟篆,号五塘诗人,男,汉族,石屏县人。其父开甲,刚直好武,曾任临元镇右营千总,蒙自营都司,元新营参将。许印芳自幼受父亲钟爱,十六岁应章子试,拔冠一军,得知府丁楚玉器重,以女许配。许入府学,食廪饩,入昆明五华学院,好学不倦,逢书开览,尤好诗学,出口成章。掌院黄文称他:“有国士之目”,由此名满滇中。清同治九年(1870),许获乡试获第二名,主试官王先谦(湖南长沙人,官祭酒)阅印芳试卷十分高兴,索阅诗稿,面赠五言律诗,其首尾联云:“一笑得山谷,自惭非老坡”;“平生期许意,岂独在巍科”。知印芳非一世之

8、士。继后,许赴京会试,名落孙山。即回云南,改就教职。历任昆阳学正,永善教谕,昭通、大理府教授,五华书院监院、经正书院主讲,晚年还乡又主讲玉屏书院,为地方造就人才做出了贡献。许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每阅览必有批注,是清代滇中著名文化人物之一,被称为“硕学通儒,黉门名流”。在掌五华书院时,为补全在兵火之中被毁书籍、文献,曾苦心搜集前人经籍和诗文,进行刊刻校点,修残补缺,保全了滇中文萃。他喜好诗古文词,著作甚富,有诗法萃编十五卷,诗谱详说八卷,五塘杂俎三卷,五塘诗草六卷,律髓揖要八卷,陶诗汇注六卷,并编有滇秀集五卷,滇诗重光集十八卷。其中,诗法萃编是把我国从毛诗序以来历代重要诗论精选,作了精当

9、的介绍和评论。他标举风雅正宗,注重诗艺特质;反对形式主义,主张兴会真实;反对摹拟抄袭,倡导变通独创;反对浅陋粗俗,推崇含蓄雅致。阐发精到,颇多新见。增订三字经七卷,其中有四语:“人三宝,清气神;三不朽,德功言。”。后人评论五塘诗草是“以杜(甫)为实,而取奇于韩(愈),取幽于贾(岛),取练于半山(王安石),取意于苏(轼)陆(游)”。许以冷官薄俸,刻书至六七十卷,其学识之博,行谊之高,令人钦佩。以下为搜集到的诗歌:水车田卧桔槔影,山摇柔橹声。遥从农舍过,近识水车鸣。转注穷山海,倾输洗甲兵。家家务推挽,息战课春耕。登乾阳山感怀日蒸雨后山川气,风搅树端江海声。阔达高天围四野,汪茫远水浸孤城。鱼头变恐历

10、阳陷,龙腹凿应神禹生。登览辄思经国手,恨渠有志事无成。3.朱雘朱雘(17941852),字丹木,男,汉族,石屏县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科举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历官安徽绩溪、阜阳知县,无为州知州,贵州兴文府知府,江西督粮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旧志记载:朱丹木“负经济略,天才卓越,官迹循良,所任勤谨不懈,皆有政声。”朱任绩溪知县,修水利,通沼、滂、南诸河,使山洪不致冲没田亩;重修书院,捐置设备,亲临督教,使文风日上;节义旌表,以督教化。就朱雘的诗歌创作理论来说,“上追少陵(杜甫)、昌黎(韩愈),下揽山谷(黄庭坚),遗山(元好问)”,“海内名流,咸推服之。”他青年时期的作品“如干莫

11、出匣,光芒四射”。能写出“绝似骑鹏背,扶桑看日升”(过老鹰崖)这样气吞山河的诗句。中年以后,锋芒有所收敛,渐入所谓“雄浑苍坚”的意境。其诗作中最为宝贵的是体现悯农爱民、正道直行、竭忠爱国、反对侵略、力主禁烟等进步思想。如捕蝗、苦雨四首、获盗、赠新都尉张榆南、寄周敬修先生、有感、题林少穆制府徐辞金眉生别驾安请赎锾书后等诗作便是这些进步思想的体现。还有论诗二首,总结了他一生作诗的经验和教训,主张突出己长,表现个人特点,反对落入庸凡。其著作主要有积风阁初集、味无味斋集、绿杉野屋试贴、居敬持志斋制艺唐十家集、经诗考误、朱丹木诗集。现找到的诗歌如下:寄兄 时兄客天全,余馆新郎富贵有天伦,贫贱无骨肉。嗟吁

12、我与兄,动若离群鹄。一岁一回别,销魂在不哭。别后寄我书,好语亦酸目。先云和情性,后云加餐粥。弟瘦兄不肥,此言还兄祝。侧问兄之居,孤城乱山束。十日九风雨,官署寒不燠。手自捡箧笥,羊裘敝可服。寄到秋已深,鸿雁飞宜速。篱菊又作花,兄弟经年隔。登高望不见,奋飞安可得。忆昔父在日,买花间黄白。花枝长如兄,父喜命兄摘。弟来花下嬉,花露头上滴。童子忽壮夫,羁旅各南北。昔日为花主,今为花之客。对花不忍看,似父瘦颜色。渺渺旧家山,苍苍墓门柏。恐贻先人羞,夙夜各努力。论诗二首诗不能穷人,穷者诗多工。因穷而废诗,诗亡人仍穷。有长可表见,反自侪凡庸。岂知荣枯理,天事非人功。陶杜即箝口,难免饥病攻。虽然儒者志,万责归吾

13、躬。夹此骄且吝,林蛙将毋同。大巧不聘巧,绝慧不见慧。所造即精深,聪明转非贵。不学徒恃天,用天天实废。论说无根底,往往杂游戏。舌烂百变生,按之少义意。比如饮薄酒,一尝辄思弃。前人苟蹈此,吾辈当防弊。奈何扬其波,日趋轻薄地。紫藤歌 并序戊戌三月,余以擢无为州牧,交钟阜篆,移居城北小园,值紫藤盛开,招刘竹溪明经连松,谷考、廉田、栎山董子远,鲁希叔三茂才饮花下,有作。老藤百尺盘高空,老树三株藤所宗。藤飞缘树不得上,贤才下位将毋同。藤吾语汝慎厥附,此身要托青青松。不然文梓或香风,莫随樗栎夸密蒙。樗栎枝叶徒高大,蝼蚁之窟宅鸱鸮宫。藤体虽柔藤性健,嗟比虫鸟焉能容。不苟凭依乃足贵,屈伸在己藤犹龙。暮春三月吹香

14、风,花垂天半开紫红。铜章暂卸得休暇,俗吏忽欲为诗翁。奔走奚奴邀耆老,对花一醉朱颜烘。藤兮藤兮劝汝一,杯酒我惭无用藤。多功杖汝可以扶,颠蹶服汝可以医。疲癃栽汝作纸利,文字制汝岂铠资。兵戏汝不倚花逞,资媚论花亦足称。花雄金纯铁索神,纽结流苏百宝悬。满园牡丹不敢艳,下风甘拜如儿童。壁上画师没已久,谁能匠意真天功。我友五人尽豪翰,清丽词句相玲珑。江淹彩笔吾不梦,藤花开落春蒙蒙。题山家壁山居不解种桑麻,乌面夷言四五家。茆星依岩田夹路,春风开遍米囊花。捕蝗水归又报昆虫作,揖揖说说遍水浔。敬祷田神皆畀火,群驱战鬼乱鸣金。天生天杀非人力,民乐民忧见吏心。绝恶始萌犹未绝,早将钱来募苍黔。4.朱庭珍 朱庭珍(18

15、461911),原名庭凯,字舜臣,一字筱园,男,汉族,石屏人。清光绪戊子(1888)进士,著有穆清堂诗集三卷、穆清堂诗续集两卷、筱园诗话四卷、穆清堂时文,辑有莲湖吟社稿、滇雅等。 朱庭珍才思敏捷,工诗能文。自幼得朱奕簪(字芋栗)、朱雘(字丹木)等家传,又博览顺治、康熙以后各家诗集,妙领神悟,他的诗妙笔崎峭,诗味隽永,大学士张之洞颇为赞赏,曾名动于一时。如他的“花气随风散,泉声夹雨来。”(准提阁二首);“燕语乱暝色,巢列蜂房洞。”(燕子洞);“一生余傲骨,四壁拥残书。”“鸿爪留泸水,鸥波梦异湖。”(哭任秋航荣凯明经四首)均写得凝练自然,无惨淡经营之迹。朱庭珍不仅沉迷吟咏,诗作甚佳,而且更注重诗歌

16、理论的探讨。他在筱园诗话明确指出:“所谓诗中有我者,不依傍前人门户,不摹仿前人形似。书写性情,绝无成见,称心而言,自鸣其天。勿论大篇短章,皆乘兴而作,意尽则止。我有我之精神结构,我有我之意境寄托,我有我之气体面目,我有我之材力准绳,决不拾人牙慧,落寻常窠臼蹊径之中。”朱氏谓此思想受到了韩愈“词必己出”、“陈言务去”思想的影响,但我们也可发现他受沧浪诗话等诗话思想深刻影响同样是不容置疑的。朱庭珍在评论诗话时曾说:“古人则姜白石诗话、沧浪诗话、怀麓堂诗话以外,鲜可观者。”眼界颇高的朱庭珍有着非常的融通意识,他将诗话中的思想精髓整合以“别铸真我”。他多次批评江西诗派、江湖诗派、明前后七子过分迷从前人

17、诗说:“明前后七子之文学秦、汉。诗学少陵、东川,肖形象声,摹仿字句音调,直是双钩填廓而已。”“依人门户终何益,毕竟千秋有至公。”“几辈江湖浪得名,豫章流派病丛生。”“沧浪诗话司空品,直误尚书过一生。”强调诗家不应该丧失了自我写作立场和反思批判精神、创新精神,重视诗学主体在诗作、诗评中的作用。找到的诗歌如下:准提阁二首春水弄秋色,春山含夏姿。水添辰雨后,山爱午晴时。芳草绿迎客,杂花红满地。湛然从树里,仿佛古滇词。两水一桥跨,石栏三面开。喷珠浮石境,洒雪覆寒苔。花气随风散,泉声夹雨来。边隅藏异境,莫谓地无才。燕子洞曲曲水外水,叠叠峰上峰。峰峰互离合,水水交横纵。不雨雨气墨,不风风涛洪。时入时出云,

18、半枯半活松。石洞枕峭壁,终年苍翠封。潜流不见水,雷鸣山腹中。水花忽倒涌,云气如飞龙。径转渐深豁,外敛由内容。燕语乱暝色,巢列蜂房洞。咄哉朱明天,管领知谁雄。哭任秋航荣凯明经四首(一)忽应修文召,元宵冷不春。词坛失良友,造物忌人才。久下方干第,谁怜原宪贫?生刍迟一拜,断肠素车尘。(二)洗马愁犹剧,元龙气未除。一生余傲骨,四壁拥残书。忧世情何切,依人计已疏。灌园空有约,带月共携锄。(三)兰受当门忌,梦琴煮鹤同。祸延文字里,变起搢绅中。契犬逢人吠,亡羊苦路穷。平生执清议,惟口竟兴戎。(四)人与诗同瘦,前超主客途。菜衣偕母隐,曙后乏星孤。鸿爪留泸水,鸥波梦异湖。牙琴今已卒,吾道若为扶。自郡归石屏道中斜

19、阳老树得秋多,瘦马长途奈晚何。东岭云生天欲雨,西风叶落水微波。闺中蝉鬓慵青境,湖上鸥盟负绿蓑。一抹烟痕数声笛,输他牛背牧童歌。寄怀许心田印芳广文年荒世乱乱天下,心乱学荒荒一身。文章君已迈丁卯,戎事我愧编壬辰。(君与予同入省志局编修,戎事一门,君繤道光一朝,予繤咸同二代)相思翠海落黄叶,昨梦异湖亲白苹。著书鱼隐两无分,烟波泛宅输先民。5.许贺来许贺来(16561725),字燕公,号秀山,石屏人。清康熙己丑年(1685)科取第三十名进士。是年五月初一日,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编修,升侍讲。清代云南入翰林院人选,自许贺来开始,故有“开风翰林”之说。许贺来生平以诗古文著称,获有“清华首选”、“清华储相”

20、、“繤修秘阁”、“侍幄开先”等赠匾,光耀门庭。大学生陈海龙(海宁人)与他是同科进士,称赞他是“笃学卓行”的君子,是“同榜进士中最少年风流,蕴籍倾倒一座”的“瑰奇岸伟之士”。他的诗古文辞,常获翰林院称誉。丁卯年(1687)十月初一日,御试体仁阁,授编修。戊辰年(1688),分校春闱,所取多是知名人物,饱学之士,皇上大喜,除有封赠外,又准他百日假,回乡省亲。许贺来回到家乡,本想终身侍奉母亲,不远游致仕,怎奈翰林院以“词苑多旷工”上言吏部,以檄文催促回京。癸酉年(1693)年冬,他只能再赴京都补官。许贺来侍母至孝,他虽置身京都,官居侍讲,却不是攀高趋炎之辈,素有急流勇退的准备。老母八十之年,他常在南城了远,望云兴叹,是年,欲遣派督学,他名列首选,但归乡意决,固辞不受。归乡后,他在普陀岩下自建一院小屋,取名“活水园”,在母亲去世后,朝廷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