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理科复习科目:化学高中化学总复习(一)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复习内容:高一化学(全)复习范围:第一章第七章一、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1. 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或偏离)的反应 .?互不换位规律: 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的粒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不发生转化).如S02与H2SO4. 含同一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和低价化合物反应时,该元素的价态互不换位,而是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即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同种元素).如:H2S+H2SO4 (浓)一SJ +SO2+2H2OKCIO3+6
2、HCI KCI+3CI2T +3H2O ? A.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一般说来,同种元素从低价态到高价态的氧化性(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从高价态到低价态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如:氧化能力HCI O>CI2、FeCb> FeCl2B.不同物质间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浓度:增大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其氧化性或还原性也增大,如浓HNO3比稀HNO3氧化性强. 酸碱性:一般氧化物含氧酸、氧酸盐的氧化性随溶液酸性增大而增强.如KMnO4、MnO2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强. 温度:升温一般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如热浓H2SO4氧化性比
3、冷浓H2SO4氧化性强.如:2Fe+3Cl2 2FeCl3 Fe+2HCIFeCb+HzTCI2能将Fe氧化至+3价,而HCI只能将Fe氧化为+2价,故氧化能力Cb> HCI.又如:MnO2+4HCI (浓)2MnCI2+CI2T +2H2O2KMnO4+16HCI (浓)一2KCI+2MnCI 2+5CI2 T +8H2O同是将浓盐酸氧化为CI2, MnO2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而 KMnO4在常温下即可进 行,说明氧化能力KMn。4> Mn O2.注意: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当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 物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此外,氧化还原反应不只一种物
4、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H+ Cu2+ Fe3+ Ag+金属硫化物顺序:as CaS Na2S MgS AI2S3 BaS (NH4)2S、可溶于水、酸ZnS FeS (硫化亚铁,无硫化铁) PbS CuS HgS Ag2S >不溶于水、酸注意:氢气难于液化. 反应方程式不都有离子离子反应,因为离子反应就必须在水中进行.如:Ba (OH )2 8H2O+2NH4CI=2NH3 T +10 H2O+BaCb(无离子反应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T (无离子反应方程式) 离子化合
5、物(金属与非金属)的熔点高.如:Na+、K+、NH4+、C、SO32、SO42、NO3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3.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元 素常见价特殊价H+11 (NaH、CaH2)O-21 (H2O2、NaQ2)C+2、+44 (CH4)、 1 (C2H2)、 2 (C2H6O ),0 (C2H4O2)N3( NH3)、+2( NO)、+4( NO2)、+5 (HNO3)2 ( N2H4 )、+1 ( N2O )、+3(NaNO2)Fe+2、+3+8/3 (Fe3O4)(既有 +2 价 Fe, 又有+3价Fe)Cu+2+1 (CU2O、C112S)Cl1、+1 (HClO)、+3、+5、+7+4
6、(CIO2)S2、 +4、 +61 (FeS2)、+2 (Na2S2O3)注意:化合价的有关规律: 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的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非金属元素(除氧、氟外)在反应中既可得到电子,亦可失去电子,故既可呈正价,也能 显负价. 氟的非金属性很强,没有正化合价;氧与氟结合时,显正价,但无最高价+6价. 显最高化合价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得电子而不能失电子,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能降低相反,显最低化合价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升高4.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剂、还原剂:附:化合物强电解质 电解质t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金属导体的导电性不同,电解质导
7、电含化学变化,金属导电只是物理变化,金属 导电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电解质导电性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电解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纯净物、二是化合物、三是在 水溶液里或溶化状态下能电离.如: KN03是电解质,KN03溶液并不是电解质,只是电解质溶 液.混合物如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而蔗糖、酒精是纯净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如浓度非常稀的盐酸的导电性可 能比浓度较大的醋酸溶液导电性弱,但是同浓度,同温度,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要比 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不能从导电能力强弱来判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应根据电解质
8、是部 分电离还是完全电离来判断.注意:离子浓度,如HN03 (稀)V HN03 (浓)-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由电解质溶液的电荷浓度决定 .电荷浓度大,导电性越强.如: 一定温 度下,单位体积A溶液中Mg2+、SO42各有N个,B溶液中Na+、C各有N个,C溶液中 Na+、C各有N/2个,则三种溶液的导电能力是 A> B>C.?有些化合物水溶液不能导电, 如BaSO4、AgCl溶液等.是因为它们的溶解度小,其水溶液测 不出导电性,但只要溶解的部分就完全电离,在熔融状态下,它们也能完全电离,所以BaSO4、 AgCl等难溶盐不仅是电解质,而且是强电解质.注意:浓硫酸不能电离,只
9、能写成分子形式,而浓硝酸与浓盐酸因浓度没那大,仍具备电 离条件,可写成离子. HSO4一在任意水溶液中完全电离(HSO4一=H+ SO42一),而HCO3、H2PO4、HPO42一在任意 水溶液中不能拆开写成H+CO32、H+ PC43 等.反应物中微溶物(Ag2SO4、CaSC4、Ca(OH)2、MgCO3微溶)处于全溶(澄清或饱和)时, 写成离子符号;处于浑浊(乳浊、石灰乳)时,写成分子形式,但在生成物中微溶物一律视 为分子形式.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3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有难溶物生成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有挥发性生成物质(如:CO2)强碱:KOH、NaOH、弱碱:Cu(OH)2、水:
10、H2O如:PbSO4+2NH4AC=Pb(AC)2+ (NH4) 2SO4 > Pb(AC)2 难电离. 附:强电解质:强酸(H2SO4、HNO3、HI、HBr、HCl)等. Ba( OH)2、等. 大多数盐:NaCI、KNO3、CaCO3等.弱电解质:弱酸:H2SO3、H3PC4、HCOOH (甲酸)等.Fe( OH)3 等.少数盐:(CH3COO) 2Pb等.5. 判断离子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Ca2+与CO32、SO42、OH,Ag+与C、Br、等.?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H+和CO32、HCO3,”出+与OH等.?生成难电离物质:H+离子与弱酸根离子:F一、C
11、IO一、S2、HS、SO32、HCO3、CO32、PO43-、HPO42-等不共存,OH离子与弱碱的离子:NH4+、Mg2+、Al3+、Fe3+、Fe2+ 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如MnO4、CIO一、NO3、Fe3+等)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如、S2_、Fe2+、SO2-等)不能共存.注意:有些离子在通常情况下可共存,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共存.如NO3一与、S2-与SO32一、CIO与C等离子,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共存.?形成配位化合物:如 卩63+与SCN离子因反应生成Fe (SNH) 2+离子而不可共存.?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因易发生双
12、水解反应而不共存.如Al3+与HCO3_、Fe3+与PO43等不共存.注意: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也不能共存,如 HCO3与OH 无色溶液不存在 MnO4、Fe3+、Fe2+、Cu2:6. 含热量少的物质稳定性高:反应物生成物 +热,则生成物的热稳定性比反应物强. 注意: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金属单质和酸 . 吸热反应:加热的分解反应、与碳反应、氢氧化钡晶体(Ba (OH) 2 8H2O)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等.7. ?燃料的充分燃烧条件:过量的空气;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有害健康;浪费燃料.注意: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烧,大量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破坏. 防止 SO
13、2污染大气的方法之一:加生石灰脱硫:二SO2+CaO CaSO32CaSQ+O2 2CaSO4二、第二章碱金属1. ?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过程及现象:切开金属钠,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一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 NaOH)-成液(NaOH潮解)一结块(吸收 CO2成NaCO3-10H2O)-最后粉末(变为 Na2CO3风化).?钠与水(加酚酞)反应有四个现象:浮在水上(比水轻);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发出嘶响(反 应放热,钠熔点低);迅速游动(产生氢气);溶液呈红色(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注意:Na的制法:2NaCI (熔触)v2Na+Cl2 TNa2O2与H2O反应,Na2O2既
14、是氧化剂O2,+h 2也是还原剂.r这是非氧化还原反应.2. 钠与盐溶液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先:2Na+2H2O=2NaOH+H2 t后: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2NaOH+CuSO4=Cu(OH)2 J +N26O4总反应方程式:2Na+ CuSO4+2H2O= Cu(OH)2 J +NaSC4+ H2 T?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2Na+2NH4CI=2NaCI+2NH3 1+ H2 T注意:钠能置换出酸中的H2,也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钠在熔融状态下),只是不能置换盐 溶液中的金属(钠要先与水反应).如:2Na+CuSO4=Cu+Na2SO4 (x)4Na+TiCk(熔融)=4NaC
15、I+Ti (V)注意:自然界中的元素有两种形态:游离态、化合态 .2. ?碱金属特点:元素名 称锂钠钾铷铯符号LiNaKRbCs核电荷数311193755原子结构示意图+ 11Z / JJ"/(+55'課i样l9加)单质密度外)与水反应程 度越来越剧烈氢氧化性碱性增强'注意:碱金属单质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 通常的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 Li跟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 钾的化合物大多可作肥料,但 K2O、KOH却不可作肥料. 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 Li却因密度比煤油
16、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 石蜡中. 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 Li2CO3却微溶. 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却比NaCO3溶解度小(还有KHCO3>K2CO3).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名称Na2ONa2O2颜色白色淡黄色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 物)生成条件钠常温时与氧气反应钠燃烧或加热时与氧气 反应注意: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有漂白性.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 生成过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2O2是O22-与Na+ 之间的化合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例如: K在燃烧时生成KO2 >超氧化钾), 而Li只生成Li2O.3. 关于焰
17、色反应:?焰色反应采用煤气灯较理想, 若用酒精灯焰,则要使用外焰的侧面(因为焰心的颜色偏黄). ?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最好用铂丝,也可用铁丝,钨丝代替,每次使用金属丝时,必须在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火焰上烧至无色,以免对实验现象造成干扰.?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物质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烧至无色,这是因为金属氯 化物灼烧时易气化而挥发,若用硫酸洗涤金属丝,由于硫酸盐熔沸点高而难以挥发,故不用 硫酸.?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钻玻璃,因为钾中常混有钠的杂质,蓝色钻玻璃可以滤 去黄光.碱性氧化物 t大部分是金属氧化物4.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T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两性氧化物 _.A
18、I2O3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 碱反应注意: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X)(应把“一定”改为“可能”,如酸性氧化物Mn02)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V) (如: AI2O3是两性氧化物)三、第三章物质的量1.阿伏加德罗常数:12g12C原子所含的碳原子数,实验测得值为6.02 X023mo1,符号为Na.推论: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物质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粒子数目相同,则其物质的量相同,这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无关.(粒子是微观粒子,不是灰尘颗粒等宏观粒子 注意:“物质的量”不能用“摩尔数”代替.物质的量只适合于微观粒子.2.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 22.4L
19、. 标准状况,既0C和101.325kP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 积才约是22.4L. 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例如,“ 1moIH2O(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是错误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 22.4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状况.如:25C, 101Kpa 时,11.2L氧气有0.5mol. (X) (25C不是标准状况下的温度,所以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等于0.5moI) 阿伏加德罗定律重要公式一气态方程:PV = nRT?® nM =N Amx
20、(真实质量)=22.4(L/mol )(只适合气体)?© 1molNe含有6.02X 1024个电子,即1molNe含有1mol X 10个电子.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 个12 C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a a_或2.平均摩尔质量的求算方法:已知混合物质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 (混):由t二m = M (叽)(g/L )= M (混)=224、V 22.4( L/mol )22.4WRW ¥nil-«DfT
21、»则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1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即mr '1=m2 2 .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混) 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 r (混)是一种简单气体 A的密度r (A)的倍数d (也常 叫相对密度法):d = :?(混)二M (混)即有:M (混)=dx M (A)!:|:A M A 已知混合物各成分的摩尔质量和在混合体系内的物质的量的分数或体积分数:M (混)=MaX A % +Mb x B% +Mc x C% 某混合气体有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M1、M2、M3,对应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严2M 2 M 33. 关于溶液浓度:?溶液稀释定律:对于已知质量分数
22、溶液稀释 对于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稀释 溶质的物质的量稀释前后不变,即cM二沁?物质的量的浓度c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n =:Vn竺*( r的单位g cm & )MVM?溶解度S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S100 .-100%. S 二S十1001 一尬?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n (mol) c(mol/L)V(L)SM=S 100P1000 S (溶解度):-(g/mL10二 一M (100 -S))(的单位 g cm )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关于物质的量的浓度c的混合的计算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定等)?电荷守恒: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正
23、电荷X它的物质的量X所带电荷的多少 =负电荷X它(等式两边只是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两边溶液的体积之和不一C混 V混=c1V1c2V2c3V3 'cnVn的物质的量X所带电荷的多少4.关于体积:?某溶液(体积为V1)和另一溶液(体积为V2 )混合时,只有当溶液的溶质相同且浓度也相 同时,V总二V1 S,只要有一项不同,就V总-V1 V2.(如果题目忽略体积变化时,则 1 V2 )?气体溶于水,需考虑体积变化阳光家教网 要用密度计算体积高一化学学习资料 溶质为体积的水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计算:标准状况下,将VL的气体(摩尔质量是g- mol-1)溶于1L的水中,若溶液的密度;(g/mL),
24、则浓度v液1000 :V-22400 亠VM(mol/L )- 特别地,标准状况下任何装有可溶于水的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都等 于可溶性气体的体积,且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L .无论容器中充入的是HCI气体,22.4还是其他易溶于水的气体(如: NH3、HBr、SO2),其浓度均为 丄mol/L .(可令容器为xl ,气22.4x体体积就为XL,得c £ =22.4 = 1 )_ x 245.溶液所含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若溶质是非电解质.,则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例如:1m0l蔗糖,有Na个溶质分子存在.?若溶质是强碱、.强酸或可溶性盐.时,溶质
25、在溶液中是以阴阳离子存在,而不存在溶质分子 例如:1molCaCb 溶液含 2mol Cl-, 1molCa2+.6.浓度与密度的变化关系: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相混合,若溶液的密度大于 1g- cm ,则混合溶液质量分数大于它们和的一半,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浓度就越大; 若溶液的密度小于1g - cm山,则混合溶液质量分数小于它们和的一半,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其密度就越小.无论溶液的密度大于1g - cm ,还是小于1g- cm ,等质量混合时,得混合 溶液的质量分数都等于它们和的一半.注意:含 结晶水的 溶质配成的溶 液,其溶 质的浓度不包 括结晶水.例如:将25克胆矶 (CuS
26、O4 -H2O)溶于水,配成1mL溶液,其浓度为1mol/L,其意义是每升溶液含1 mol CuSO4,而不是 CuSO4 - 5H2O.四、第四章卤素1. ?氯气的化学性质:性质化学方程式及现象用途与金属反 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燃烧,产生白烟) 2Fe + 3C2点燃2FeC3 (燃烧,产生棕色 烟)Cu + Cl2 点燃 2CuCl2 (燃烧,产生棕黄色 烟)/与非金属 反应H2+Cl2=2HCl (苍白色火焰,光照爆炸)2P+3Cl2=2PCl3 (液态,形成白雾)PCl3+Cl2= PCl5 (固态,形成白烟)/与水反应Cl2+ H2OH Cl+ HClO (溶液
27、呈浅绿色)/与碱溶液 反应2NaOH+Cl2=NaCIO+NaCI+ H2O6 NaOH+3Cl2 N aCIO3+5NaCI+3/H2O与其他物 质反应2KI+ Cl2=2KCI+l2 (KI 溶液变黄) 2FeC2+ Cl2=2 FeCb (溶液由浅绿变黄) KI试纸检验CI2 除废水中的CI2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注意:新制氯水、久制氯水、液氯:(H20可写成0 H与H+)类另y新制氯水(混合物)久制氯水液氯成分Cl2(主要)、HCI、HCIOHCICI2 (纯净物)主要性质氧化性、酸性、漂白性酸性氧化性贮存冷暗、避光玻璃瓶、试剂瓶钢瓶关系氯气(或液氯)H 2°溶解)新制氯
28、水 久置t稀盐酸 氯气易液化,是因为沸点接近常温. 氯水的性质:CI2、HC10具有强氧化性,HCI具有强酸性,HCIO具有弱酸性.如:氯水与 Na2CO3 溶液反应:CI2+ H2OHCI+ HCIO , HCI+ NazCOs 2NaCI+CO2 T + 出0 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能与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属直接反应,与 Fe、Cu等变价金属反应均生成高价金属 氯化物,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氯气有极强的氧化性(无漂白性).可作氧化剂,又作自身的还原剂.此外,氯气有助燃性, 证明燃烧不需要有氧气参加.?次氯酸的性质: 弱酸性:一般用酸碱指示剂难以检验其酸性
29、(次氯酸比碳酸弱) 强氧化性(包括漂白性):HCIO氧化性比CI2强,常用于杀菌消毒,能在湿润条件下,漂白红花、紫花、品红试纸等,但不能漂白碳素墨水的物质,且HCIO的漂白属永久漂白. 不稳定性:HCIO见光易分解.2HCIO=2HCI+O2 T注意:次氯酸盐类溶于水,如 Ca(CIO)2等.2. 漂白粉的制备:2Cl2+2Ca(OH)2=CaCb+Ca(CIO)2+2H2O漂白粉的组成:Ca (CIO) 2和CaC2组成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 Ca (CIO) 2 .漂白粉的性质:漂白粉本身没有漂白性,只有转化成HCIO才有漂白性.由于HCIO是弱酸,故Ca (CIO) 2能跟较强的盐酸、碳酸
30、反应.Ca(CIO)2 + 2HCICaCl2 + 2HCIOCa(CIO)2 + CO2 + H2OCaCO3 J + 2HCIO (次氯酸比碳酸弱的原因)注意:久露置在空气中的漂白粉 CaCO3、Ca(CIO)2、CaCb. 漂白粉要隔绝空气保存. 漂白粉是混合物.3. 实验室用MnO2氧化浓盐酸制CI2,其具体的反应原理是:MnO2 + 4HCI(浓)亠MnCI2 +CI2T + 2H2O注意:实验室通常用氧化 HCI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氯气(不能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实 验室中浓盐酸的代用品:浓H2SO4 + NaCI),实验室中MnO2代用品:KMnO(不需要加热)、 KCIO3、Ca
31、 (CIO) 2.直流电工业生产中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2NaCI + 2H2O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2Na0H 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 NaCI溶液(此时不是干燥的CD气). 检验氯气(验满):CI2 + 2KI2KCI + 12,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瓶口,若变蓝色,说明瓶口氯气已充满.因为CI2把I应化成12,I2遇淀粉变蓝色.4. ?卤素的物理性质:物质F2CI2Br2I2半径:!”角$4苗一P逐渐增丿大颜色淡黄绿色黄绿色红棕色紫黑色滦術十口勺经-逐渐加深状态气体气体液体固体水中颜色强烈反应浅黄绿色橙黄色棕黄色有机制中颜色反应黄绿色橙红色紫红色注:有机制包括酒
32、精,苯或汽油,CCL4. Br2、12在酒精中不分层,在苯或汽油中处于水上 层,在CCL4中处于水下层.附:萃取法:利用某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的溶解性不同,来分离物质.如:用CCI4萃取水中的Bq、I2.吸附法:空气中的CI2用活性碳吸附除去.?卤素的化学性质:类另S相似性差异性氧化性卤素单质都具有氧化性F2 > CI2 > B2 > I2氧化性逐渐减弱(F2 是最强的非金属氧化剂,F元素无正价, 无含氧酸,无水溶液)与氢反应H2 +X2 = 2HX反应条件逐渐增高:F2 (黑暗中爆炸)、CI2 (见光爆炸)、Br2 (加热反应)、I2 (加热反应,不完全,为可逆反应)与磷
33、反应P + X2 f PX3、PX5I2只能生成PI3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卤化物2Fe + 3C2 = 2FeCbI2只能生成Feb与水反应 (歧化反 应)H2O + X2 = HX + HX02H2O + 2F2 = 4HF + 02 T,置换反应 12微量歧化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 应2Na0H + X2 = NaX +NaXO + H206NaOH + 3X2 = 5NaX +NaX03 + 3H2OF2除外F2除外其他:置换能力:Cl2> Br2> I2液溴腐蚀橡胶;碘使淀粉变蓝注意:卤素在自然界无游离态.可逆反应一定在“同时”、“同条件下”下进行5.卤素的几处注意点阳光家教
34、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10?关于氟 从制备F2只能用电解的方法. F2、HF气体与氢氟酸均能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容器盛装,应保存在塑料瓶或铅制器皿中. (HF剧毒) 稳定性HF>HCI > HBr>HI ,其生成由易到难为 HF> HCI > HBr> HI, HF为弱酸,其余为 强酸(即酸性依次增强). F2能与水反应放出02,故F2不能从其它卤素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将其卤素单质置换出来(F2与H2O反应是一个水最还原剂的反应).?鉴别 CI 7 Br 7 I -在含有Cl -Br - I T勺溶液中加入AgN0 3分别成AgCI (白)、AgBr (浅黄)、Ag
35、I (黄);AgCI、AgBr、AgI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HCI和HNO3.感光性最强的是 AgI (常用于人工降雨), 感光性强弱顺序为:AgCI v AgBr (制作照相胶卷和相纸等)v AgI.注意:AgcCO3(白色沉淀),Ag3PO4(黄色沉淀),可溶于HNO3,这是为什么加入硝酸酸化的 原因. AgF为无色晶体,AgF能溶于水得无色溶液,AgF没有感光性.? HCI和盐酸.氯化氢盐酸颜色状态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无色溶液指示剂不能使干燥石蕊试纸变 色能使干燥石蕊试纸变红化学性质不活泼,只在高温下反应活泼,有强酸通性?关于溴、碘 Br2常温下是液态,且是惟一的一种液态非金属单质( Hg是
36、液态非金属单质).液态Br?有剧毒,易挥发,故要用蜡严密封闭保存在磨口玻璃瓶中,还可加少许水作保护剂抑制Br?挥发,不可用橡胶塞. 碘水能使淀粉变蓝,I2晶体易升华(升华后,用酒精洗,是因为I2溶于酒精),利用这一性 质可以分离碘,碘也是常温下固体单质中惟一的双原子分子,故检验食盐是否加碘的方法:食盐 選粉试纸'(变蓝:加碘盐;末变蓝:无碘盐)?实验室制 HCI 原理:2NaCI+H?SO4(浓)微热 2HCI T +Na?SO4, NaCI+H?SO4(浓)微热 HCI T +NaHSO4也可, NaCI+NaHSO4 微热 Na?SO4+ HCI T 或 HCI(浓)+ H?SO4
37、(浓)可制得 > HCI T注意:倒扣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硫酸、磷酸难挥发.五、第五章元素周期律十,丄匚质子z个决定元素种类1原子结构: A 原子核5十尸原子;X中子A V个二.决定元素的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也决定物理性质核外电子Z个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ZAX的含义:表示一个质量数 A,质子数为Z的原子.11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核外电子质量约为9.1095 lokg,核外电子的运动用电子云描述(氢原子的电子云是球 形对称的,黑点越密集的空间表示电子在此出现机会越大)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1核外电子尽量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按能量的 高低依次排在能量由低到高的电子层;2
38、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 ; 3 最外层最多能排8个电子(但K层最多只排2个电子);4次外层最多能排18个电子(L层最多能排8个电子); 5倒数第3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电子层 数1234567符号KLMN0PQ能量大小Kv Lv M v NvOv PvQ? 1核外有10个电子微粒:阳离子:Na Mg 2 Al 3 NH ;、H 30 ';阴离子:N3 - 02-、F -、OH 一、NHr;分子:Ne、HF、出0、NH3、CH42核外有18个电子微粒:Ar、HCl、H2S、SiH4、H2O2、PH3、P?、C2H63元素原子核结构的特殊性:;H原子核中无中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39、的原子:H、Li、Na等,并不是全部都是碱金属.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 Be、Ar,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Al、H、Be.注意:电子层不依赖电子的存在,即该层没电子并不能说没有此电子层. 原子并不是实心的. 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因为还需要电子排布相同,才是同种元素,它们应是不同分子或离子 . H元素的平均质量.(平均质量针对元素讲,因为有 3种氢元素) 单质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 .(X)例如:副族.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起着周期性变化(因为元素核外电子 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核外
40、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是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主要因数 .粒子的核电荷数相同,粒子 的电子层数愈多,粒子半径愈大;粒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粒子半径越小 .(稀 有气体除外)?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元素单质呈现“活泼金属一活泼非金属一稀有气体”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元素的氧化物呈现“金属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周期 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现“碱两性氢氧化物酸”的周期 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愈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气, 元素的金属性愈强
41、.元素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氢氧化物碱性愈强,则元素的金属性愈强.?元素的非金属性:12阳光家教网 高一化学学习资料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愈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愈强 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愈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愈强注意: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内金属与非金属过渡的金属元素一般具有两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比较多少不能判定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应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来判 断. 氢氧化物不一定都显碱性,如 AI(OH) 3、H3AIO3铝酸3. 元素周期表:(从IIIB族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一)元素周期表:注意:原子序数为奇数的是奇数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为偶数的是偶数主族的元素;(二)
4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性质递变性质递变举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相邻周期元素前一周期元素的阴离子 半径大于后一周期元素的阳离子半径2+rNa > rMg >Al,S>Cl注意:Fe >3+rFers2 > rc|2_ > rK+ > rCa2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金属活泼性:Na>Mg>A非金属活泼 性:Pv Sv 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 弱、酸性逐渐增强NaOH 强碱,Mg(OH)2 弱碱,AI(OH) 3 两性;H2SO4强酸,HCIO4最强酸最高正价从+1+7逐渐变化,最低负 价=族序数NaMg
43、AlSiPSCl+1+2+3+4+5+6+7-4-2-1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形成难易稳定性:PH3V H2SV HCl 难f易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F2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氟元素无正 价)(三)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同 主 族 元 素"递变规律举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 渐增大Li VNa<K VRb<Cs最外层电子愈易失去,元素的金 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Li v Nav K v Rbv Cs 非金属性:F> Cl> Br> I最活泼非金属:F 最活泼金属:Cs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 增强,酸性逐渐减弱(酸
44、都有氧 化性)(酸性意味生成盐和水)碱性:LiOH v NaOH v KOH 最强碱:CsOH酸性:HCIO4>HBO4>HIO4 最强酸:HCIO4元素的化合价:最咼正价=主族数 最低负价=主族数氟元素无正价(氧元素与F结合时,显 正价,但无最高正价+6);最外层电子 达4个或4个以上元素开始有负价;具 有负价的元素,其正价常有变价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形成难易稳定性:出0 >H2S; HF >HCl > HBr> HI易难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 渐增强氧化性:F2 > Cl2 > B2> I2 还原性:Li v Nav K v
45、Rbv Cs从上到下性质递变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13(四)常见元素的性质特点: 气态氢化物显碱性的元素是 N ; 最强的无氧酸是HI酸; 形成最轻单质的元素,或既可形成 M + ,又可形成M -的元素是H;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或单质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元素,或气态氧化性( 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C;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含氧酸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是 单质最容易着火的元素是P; 能形成A2B2型的化合物的元素有H、O、4 丄 CaCl 2 BeCl 2X Y 2 V 22离子化合物CaH 2CO 2 CS
46、 2共价化合物SO2(五)XY2、XY3:XY2Na、CXYIX Y 3卡2X Y 3CH4)中氢F;S;(H2O2、N&O2、C2H2 等).AICI 3 FeCl 3 副族SO 3注意: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若两个相同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若两个原子核外电子排步 相同,则它们属于用种元素.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讲种类,又讲 个数)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核素.同一元
47、素的不同核素,一定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 同一种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位素与同位素 之间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可能是VIA (如S)或IVA (如C).14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例如:Na+和Na)4.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离子键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成键微粒:阴、阳离子.成键条件:活泼金属(如钾、钠、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氯、溴等)通过原子间得失电子 形成阴阳离子;或活泼金属氨根(NH4+)与非活泼金属酸根或 0H-.注意:静电作用是
48、指阴、阳离子间的引力(阴阳离子之间)和斥力(原子核与原子核,核 外电子与核外电子)达到平衡. 阴、阳离子成键后整个体系的能量降低,能量越低越稳定 . 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有:离子半径和电荷.离子半径越小,带电荷越多,阴阳离子间的作 用越强. 离子键的强弱影响离子化合物的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例:rNa+v rK+,NaCl的离子键比KCl的离子键强,NaCl的熔点比KCl的熔点高.常用作耐火材料的AI2O3、MgO是半径小、 电荷高的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一般具较大硬度,较高沸点.很多离子化合物能溶于水,在熔化状态和水溶液中能导电(CaF2 '离子化合物不溶于水).离子化合物在蒸汽状
49、态下,可存在单个分子 .(离 子化合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存在分子x ) 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x)例如:NH4CI?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的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成键实质:共用电子对与两核间的相互作用.成键条件:一般由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原子.一个原子能提供多少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就可以形成多少个共价键.注意: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x)例如:稀有气体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V)例如:NH4CI是离子化合物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X
50、)例如:以0;-的原子团?化学键是指分子中或晶体中,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注意:化学键形成的本质原因就是相互化合的原子趋于稳定结构时,直接相邻的两个或多 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分子内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不一定都是化学键. 相互作用包含了电子间、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和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引力作用,当两者 达到平衡时才能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分子间作用力(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理性质,化学键影响化学性质.稀有气体的原子之间存在的既不是离子键,也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作用力 离子键、共价键的实质是电性的相互
51、作用. 稀有气体不形成双原子分子是因为它以达到稳定结构 . 在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例如:稀有气体. 附:(一)常见几种物质的结构式如下:15化学式结构式化学式结构式N2N =N电子式:N 'N :不能写:N : NCH4HCH1HNH3HNH1HCO2O=C=OHCIHCIHCIOHO CIH2O2H O O H既含非极性键,又含极性键H2SO4o11H O S O HIIoH2O戶、HH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二)共价键类型:项 目非极性键极性键定义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 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由不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 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原子吸引电子 能力相同不同
52、共用电子对位 置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冃匕力强的原子方成键原子的电 性判断依据不显电性显电性举例单质分子(如出、CI2)和某 些化合物(如 Na2O2、H2O2)中 含有非极性键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根和 氢氧根中都含有极性键(三)共价键的重要性质一键参数概念对分子的影响键能拆开1moI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生 成1moI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原子半径越小,键冃匕越大,键越稳固,分子 越稳定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稳固,分子越稳 定(熔沸点越高)键角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决定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注意:离子电荷数越大,键能越大;离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 六、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1.氧族元素的单质极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递变规律:元素符号氧(O)硫(S)硒(Se)碲(Te)化合价二 44,46244,46244,46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减弱 t单质色态无色气体淡黄色固体灰色固体银白色固体熔沸点逐渐增高t逐渐1丿增丨高密度逐 渐斤十增大逐渐增大跟H2反应燃烧或爆炸加热时反应加热时反应不直接反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很稳定加热可分解不稳定很不稳定氧化物/SO2、SO3SeCh、SeQTeQ、TeQ阳光家教网高一化学学习资料16注意:氧族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15篇)
- 徐工研究院安全培训
- 达格列净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 年会普通员工获奖感言范文(10篇)
- 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安全产品投标委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向文化企业贷款协议模板2篇
- BDS-GNSS实时精密星历完好性监测方法研究
-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非手术治疗进展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门窗安装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3篇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软件运维考核指标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 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