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湖南工业化进程处在重化工加速发展阶段 中国统计信息网2005.04.26 08:38:19
2、; 近十年来,湖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九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9.7%,2001-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9.0%、9.0%、9.6%,
3、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12%,现在回过头来观察一下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否加快了湖南的工业化进步。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湖南在工业化方面的发展究竟如何,主要应该看其制造业的发展。本文利用1997、2002年湖南投入产出表及部分省份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1997年至2002年这一特殊时期湖南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与中部及部分沿海省份制造业的发展进行比较。 一、湖南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一)制造业产出增长高于同期工业增长,规模在中部省份中居中 1997年至2002年期间,湖南工业部门
4、持续扩张,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1997年湖南制造业总产出为3358.54 亿元,2002年达到4280.38亿元,增长27.5%(现价),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出规模的增长。2002年湖南制造业产出规模在中部省份居中等位置,是江西的2.24倍、安徽的1.22倍;而湖北、河南制造业的产出规模分别是湖南的1.45、1.76倍;沿海的浙江、福建制造业的产出规模分别是湖南的3.75、1.49倍。 (二)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上升 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1997年湖南制造业占工
5、业的比重为82.9%,2002年上升到87.4%,上升4.5个百分点。2002年江西、安徽、河南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分别为82.9%、86.6% 、86.3%、而浙江、湖北、福建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6%、91.5%、90.0%。2002年湖南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高于江西、安徽、河南,低于湖北、浙江、福建,从中可以看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较高。 (三)市场需求因素是拉动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传统部门还是高技术部门,市场需求均是促进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湖南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分析,中间使用、消费、
6、调出三大需求因素对制造业各部门的影响非常大,是拉动制造业产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技术因素对不同部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技术变动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带来的影响较大。 (四)制造业产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化的进步,不但要看制造业规模的扩大,还要看其结构是否不断优化,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湖南制造业产业结构确实在逐步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业集中度较高 从表一看,1997年湖南制造业规模位居前五位的部门
7、分别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其他制造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2.98%、15.55%、10.08%、9.16%、7.01%,部门集中度为64.78%。 2002年,规模位居前五位的部门则分别为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9.38%、13.54%、11.64%、9.81和8.06 %,其他制造业退出前五位,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进入前五位,部门集中度为62.43%。2002年制造业集中度比1997年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仍然在60
8、%以上。 从表二看,中部省份的江西、安徽、河南、湖北制造业规模位居前五位的部门与湖南基本相同,部门集中度都在60%以上;沿海的浙江、福建制造业规模位居前五位的部门与湖南有差别,部门集中度低于60%。 2.工业化进程处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 通过观察位居前五位部门的变化,可以揭示湖南制造业发展重点的演变。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发展重点是存在一定的差异,1997年至2002年间,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出年均增长速度(现价)分别为34.2%、42.
9、2%、32%,占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上升了3.46、4.64、1.65个百分点,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制造业产出出现负增长,占制造业的比重下降。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标志着1997年至2002年间这5年是湖南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加速发展阶段。 3.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成长迅速, 占制造业的比重提高 1997年至2002年间,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高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成长极为迅速,产出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3.7%、52.4
10、%、41%,2002年占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比1997年分别提高了3.85、1.35、1.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长在湖南制造业的增长中名列第一、二位,体现了湖南整个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优化了湖南的产业结构。 (五)制造业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很大 影响力系数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可能产生的带动作用的大小。从2002年湖南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看,制造业整体的影响力都比较大,除一个制造业部门外,其他的制造业影响力系数都处在平均水平之上,通信设备计算机
11、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分别高出平均水平32%、30%,对整体经济的辐射作用非常大。非制造业部门除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5个部门外,其他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均处在平均水平之下。由此可见,现阶段制造业对湖南经济的影响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六)湖南制造业积极开拓外部市场 2002年湖南制造业产品调出(包括省外及出口)为1153.27亿元,调进1028.6亿元,调出大于调进,而在1997年湖南制造业产品调出为390.97亿元,调进603.45亿元,调进大于调出,这表明湖南制造业企业
12、外部市场拓展比较成功。 从1997年净调出分配系数看,湖南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其他制造业的产品调出大于调进,调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较低的行业,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还主要依赖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从2002年净调出分配系数看,调出的产品不仅仅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产品调出大于调进,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产品对外部市场依赖仍比较大,调进远大于调出。 二、湖南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3、 (一)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偏低 虽然湖南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高的制造业成长迅速,但占制造业的比重仍偏低,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只有2.62%。这个比例高于中部省份的江西(1.44%)、安徽(2.4%)、河南(0.96%)、湖北(1.8%),低于沿海的浙江(4.32%)、福建(8.71%),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社会的上海相比差距更大,2002年上海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12.31%,已位居上海制造业的第三位。
14、60; (二)湖南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2002年,湖南制造业各部门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中间使用占整个制造业中间使用的比重只有2.03%,这一结果说明,湖南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还不高,各部门对信息设备的投资需求还较低。 中部省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程度普遍不高,2002年江西、安徽、河南、湖北制造业各部门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中间使用占整个制造业中间使用的比重分别为1.93%、2.3%、1.1%、1.96%。 沿海地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程度高于中部省份,
15、福建、浙江制造业各部门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中间使用占制造业中间使用比重为4.5%、3.4%,而上海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中间使用占制造业中间使用的比重达到12.31%。 (三)制造业领域固定资本形成能力有限 湖南制造业的固定资本形成能力由1997年的187.86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53.51亿元,2002年外省制造业的固定资本形成能力:江西184.45亿元,安徽361.93亿元、湖北469.98亿元,福建694.00亿元,河南698.88亿元,浙江919.50亿元。湖南制造业的固定资本形
16、成能力仅高于江西。 从1997年和2002年用于投资的分配系数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投资分配系数较稳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配系数由1997年的38.5%下降到2002年的14.9%,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分配系数由1997年的46.8%上升到2002年的64.1%,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固定资产形成的主要行业。 (四)资源型、高能耗的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较高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发展速度快,占制造业的比重2002年达到了11.64%,其中金属冶炼业占制造业的
17、比重2002年为7.3%,金属冶炼业这种资源型产业要消耗大量的矿产品,尤其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002年我省矿产资源冶炼业加工业对电力的消耗就占全社会产品部门对电力消耗的17%。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造成了采掘业的萎缩衰退,能源的供应也面临危机,因此,以资源为依托的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原材料、能源的供应、效益递减的种种限制。 三、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看,制造业在湖南经济中的有着重要的地位,制造业的发展对湖南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规模较大的部门特别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部门一直是推动湖南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
18、压延工业表现最为突出,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湖南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比较高。制造业整体对经济的影响力较高,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工业战略,无不主要是针对促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制成品生产能力的。 (一)湖南制造业的产业格局应走向高级化 产业链中级别越高的产业影响力越大,产业优势也越加突出,这在国际分工中体现的比较明显,发达国家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它们能操纵全球产业发展,获得高附加值。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现出这一特点,不仅影响力系数很高,最终使用所占的比重也非常高,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快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部门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拉动湖南经济的发展,湖南的产业格局也会逐步走向高级化。 (二)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设备产品还没有成为湖南其他部门生产的重要投入品,这种状况对处在信息时代的湖南经济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一方面信息设备制造部门要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的信息设备产品,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盘供货合同范本
- 住宅赠予合同范本
- 农业种子买卖协议合同范本
- 化妆服务合同范本简易
- 业务指导合同范本
- 2024年招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招聘考试真题
- 加盟学员签约合同范本
- 买土地合同范本
- 加油站聘用站长合同范本
- 借款项目合同范本
- 2024托盘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初中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100题含答案解析
- DB11 945-20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 BEC商务英语初级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6套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 牛津书虫系列1-6级 双语 4B-03.金银岛中英对照
- GB/T 44625-2024动态响应同步调相机技术要求
- 家具厂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 沥青拌合站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家庭教育学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