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行走轮的参数建模与有限元分析_第1页
采煤机行走轮的参数建模与有限元分析_第2页
采煤机行走轮的参数建模与有限元分析_第3页
采煤机行走轮的参数建模与有限元分析_第4页
采煤机行走轮的参数建模与有限元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 矿 机 械Coal Mine MachineryVol.32No.05May. 2011第 32卷第 05期 2011年 05月前言在目前采煤机无链牵引机构中 , 主动轮 -齿轨 式性能最佳 , 也最为常见 , 其典型机构中摆线轮 -销 轨式被广泛使用 , 且不断改进 , 主要表现在齿轮的 结构形式上 。 目前使用的齿轮有渐开线齿轮和摆线 齿轮 , 渐开线齿轮不能很好地适应井下起伏不平的 工作环境 ; 而根据赫兹接触理论 , 摆线齿轮与销轨 啮合 , 其产生的接触应力较大 , 易造成齿面点蚀 、 磨 损和轮齿断裂现象 。 所以有人提出使用渐开线 -摆 线复合齿轮 。1渐开线 -摆线复合齿廓

2、的形成原理(1 复合齿廓的组成渐开线 -摆线复合齿轮齿廓由 3段组成 , 如图 1所示 。 即齿顶外摆线弧 AB , 齿廓中部渐开线弧 BC , 齿根内摆线弧 C D 。图 1复合齿廓形成原理根据摆线形成原理及摆 线方程可得 齿顶处外 摆线弧 AB 的方程x a =(R+ra sin (r a a /R-+a -r a sin (1+r a /R a -a y a =(R+ra cos (r a a /R-+a -r a cos (1+r a /R a -a 式中 a 外滚圆滚动角 ; 齿廓初始角 , =arcsin s /(2R ; 分度圆弦齿厚 ; a 外摆线相对齿廓初始角的偏转角 ; R

3、 分度圆半径 , R=mz /2=tz/(2; r a 外滚圆半径 。 同理可得齿根处内摆线弧 CD 的方程x d =-(R -r d sin (r d d /R+d +r d sin (1-r d /R d -d y d =(R-r d cos (r d d /R+d +r d cos (1-r d /R d -d 式中 d 内滚圆滚动角 ;d 内摆线相对齿廓初始角 的偏转角 ; r d 内滚圆半径 。 齿廓中部渐开线弧 BC 的方程x =-R b sin (tan -inv k - +R b tan cos (tan -inv k - y =R b cos (tan -inv k - +R

4、 b tan sin (tan -inv k - 式中 k 分度圆压力角 ;R b 基圆半径 , R b =R cos k ; 压力角 。 (2 复合齿廓的形成条件复合齿廓应该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 所以要求齿 廓上外摆线在点 B 处的切线要等于渐 开线在点 B 处的切线 , 内摆线在点 C 处的切线等于渐开线在点C 处的切线 。 由此可得a =2(tan k -k r a /R d =-2(tan k -k r d /R2渐开线 -摆线复合行走轮的计算与建模以 MG500/1230-WD型无链电牵引采煤机行走轮为研究对象 , 选择适当的参数 , 建立复合齿轮的 三维模型 。复合齿轮参数 :齿数

5、 /z 11模数 /m46采煤机行走轮的参数建模与有限元分析徐建超 , 谭超 , 赵亚东(中国矿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 江苏 徐州 221008摘要 :对渐开线 -摆线复合齿轮建立数学模型 , 以 MG500/1230-WD型无链电牵引采煤机为参照对象 , 选择适当的参数 , 建立齿轮的三维模型 , 最后对建立的模型用 ANSYS 软件进行有限元 分析 , 确定复合齿轮用于采煤机行走轮的可行性 、 性能的优劣 。关键词 :渐开线 -摆线复合齿轮 ; 数学模型 ; ANSYS中图分类号 :TD421.6; O241.8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0794(2011 05-0091

6、-02Parameters Modeling and FEA of Shearer WheelXU JIAN-chao , TAN Chao , ZHAO YA-dong(College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Xuzhou 221008, ChinaAbstract :The inviolate -cycloid compound gea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built. Then take MG500/1230-WD electri

7、cal haulage shearer without chain type as reference object, choose proper parameters and built 3D model of gear. T hrough analysis the model by ANSYS software, fin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compound gear as shearer wheel machin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und gear. Key words :inviolate-cycloid

8、compound gear ; mathematical model ; ANSYS xy kr d RdD N kR bMB a dar a CA分度圆半径 R /mm253外滚圆半径 r a /mm70内滚圆半径 r d /mm86分度圆弦齿厚 s /mm58分度圆压力角 k /(° 20根据复合齿轮参数数据 建立复合齿 轮的三维模型如图 2所示 。图 2复合齿轮的 Pro/E三维模型3渐开线 -摆线复合齿轮的性能分析普通摆线齿轮由内摆线和外摆线构成 , 在节圆处的曲率半径为零 , 使得齿轮在节点附近的接触应 力较大 。 同时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 , 以齿根处为最 弱 。 所以导致

9、了采煤机行走轮常出现齿面点蚀 、 磨 损和轮齿断裂现象 。 渐开线 -摆线复合齿轮在理论 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 复合齿轮在节圆附近采用渐开 线 , 有效地解决了摆线齿轮节圆附近曲率较小的问 题 。 同时在齿根 、 齿顶处采用摆线 , 增加了齿根的厚 度 , 提高了齿根处的弯曲强度 ; 又减小齿顶厚度 , 使 得齿轮更有利于与齿轨啮合 。 下面将利用 ANSYS 软件对复合齿轮齿面的接触应力和齿根的弯曲应 力进行分析 , 观察其结果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 是否 具有理论设计时所提出的优点 , 是否造成了齿轮其 他地方的应力变大或应力集中 。 复合齿轮的材料采 用 18Cr2Ni4WA , 其 材

10、料 属 性 :弹 性 模 量 E 2.02e11Pa , 泊松比 0.273。为观察齿根危险截面的受力情况 , 将齿轮视为 悬臂梁 , 将全部载荷作用于齿顶 , 得到齿根在工况 下的最大弯曲应力 , 如图 3所示危险截面应力远小 于许用应力 1180MPa 。 图 4为节圆附近齿面接触 应力图 , 由图可知复合齿轮很好地解决了摆线齿轮 节圆附近应力较大的问题 。 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图 3齿根危险截面应力图图 4节圆附近齿面接触应力图4结语渐开线 -摆线复合齿轮作为无链电牵引采煤机的行走轮 , 具有比摆线齿轮更多的优势 , 它由 3段 线组成 , 在节圆附近采用渐开线很好地

11、解决了摆线 节圆处曲率为零的问题 , 同时下摆线增加了齿根厚 度 , 提高了弯曲强度 。 这使得采煤机牵引机构的可 靠性和使用寿命提高 , 材料损耗减少 , 使之具有良 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程志红 . 机械设计 M .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2006. 2陈伟 , 杜长龙 , 夏丽建 , 等 . 采煤机行走轮摆线轮设计研究 J . 煤矿机械 , 2010, 31(6:1-2.3王振乾 . 滚筒式采煤机行走机构运动学分析及强度研究 J . 煤矿机械 , 2007, 28(3:50-51.4刘春生 , 吴卫东 , 李萍 . 采煤机渐开线摆线复合齿无链牵引机构的研究 J . 矿山

12、机械 , 2000(2:18-19.作者简介 :徐建超 (1988-, 江苏常州人 ,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 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在读研究生 , 电子信箱 :.责任编辑 :于秀文 收稿日期 :2010-12-1 8第 32卷第 05期Vol. 32No.05采煤机行走轮的参数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徐建超 , 等 362.23316.87271.6226.33181.07407A Max A:StaticStructunal(ANSYSEquivalent StressType:Equivalent(von-MisesStressUnit:MPaTime

13、:12010/12/1222:41煤泥煤矸石电厂采用电压型无功补偿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济宁二号煤矿煤泥煤矸石热电厂 1#机组作为自备发电机组 , 经过 20000kVA 的 1#隔离变压器及电 抗器供电至济宁二号煤矿 。 1#主变压器和电抗器为高阻抗设备 , 虽然 1#发电机发电功率因数可控制在 0.85, 但供电率达 0.98, 网供力率最低时仅 0.037, 决定增加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补偿 。国内大多数无功补偿的出发点还放在用户侧 , 只注意补偿用户的功率因数而不是降低电网的损耗 。 该厂新增无功补偿 装置安装在电厂一侧 6kV 联络母线上 。 6kV 配电室无空余位置 , 将 6kV 联络母线通过专用开关由电缆接到一 楼 电 容 器 室 。 新增无功补偿装置从调节手段上进行了突破 , 不采用电容器投切 , 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