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_三极管β值数显式测量电路设计说明_第1页
模电课程设计_三极管β值数显式测量电路设计说明_第2页
模电课程设计_三极管β值数显式测量电路设计说明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小初号字距4磅黑体加黑居中)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 目 :三极管B值数显式测量电路设计学生姓名:专 业:班 级:学 号:指导教师:日 期:年月日三极管B值数显式测量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可测量NPN硅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B值(设B0V转换-积分器+滞回比较器(v-f转换) 丿&L丿L)译码器方案一说明:积分器+滞回比较器:理论上能够使 伕V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转换为f输出 555多谐振荡电路:产生1s的高电平与v-f转换电路的f 一起输入&门后得到f。万案一方案二说明:LM331 : LM331是定时器型电荷平衡v-f转换器。LM741在输入电

2、压的正常变化范围内输出信号频率和输入电压之间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转换误差可减小 方案三说明:到0.01%。输出信号频率的变化范围约为 0100khz555单稳态电路:输出脉冲的宽度tw等于暂稳态的持续时间,而暂稳态的持续 时间取决于外接电阻R和电容C的大小。tw=1.1RC方案一 :v-f模块是由积分器+滞回比较器搭建而成,电路走线复杂,同时 工作电路难以调试,不稳定。计时脉冲模块由于是多谐振荡电路,计数器会对f 多次计数,考虑到能够选用的计数芯片 CD4518是高电平清零的,这会占用计 数时间,而且搭建电路比较复杂。方案二:选用了 LM741芯片搭接v-f转换电路,电路简单,稳定度高,但 由

3、于计时模块还是采用了多谐振荡电路 ,所以清零电路搭接麻烦,同时相比与 555单稳态电路来说,电路复杂。方案三:集合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点,采用了 LM741模块和555单稳态 模块,由于没有多次计数,使得清零信号可以由手动清零,显示电路采用了CD4511-CMOS BCD 锁存/7段译码/驱动器,可以维持显示保持,避免出现 叠加现象。综上所述从电路的复杂性,稳定性,等各个方面考虑,选择了方案三来实 现这次课程设计。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主要单元电路设计和参数计算:? Bvx转换电路;? vxf转换电路:压控振荡器;?计数时间产生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清0信号产生电路等。1 .B-

4、vx转换电路Vx = Bb XR2测试条件(1) Ib=10卩A,允许误差土 2%Vcc VbeRb只需选择合适的R,而Ic =Ic与(2) 14VVe 23Vcc使555定时器 高触发”,V。跳转为低电平,放电管T导通,电容器经 T放电,Vc迅速降为0V,这时,Vtr=1,Vth=0,555定时器恢复保持”态。 高电平脉冲的脉宽Tw:当V。输出高电平时,放电管T截止,电容器开始充电, 在电容器上的电压rr9 ri*-r .iBHBiri- 1!r血-=4.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异步置沢异步清零、2-5-10进制加计数器CLK计数选择74LS90,包含一个二进制和五进制计数器,将前者输出端QA

5、与 后者输入端CPB相连构成十进制BCD码计数器,要正常计数需置9端接地,置 0端接清零信号。5. 清零信号电路清零信号宽度two近似0.7R13C4。清零信号不能太窄,因此考虑two0.4qTwo应远远小于计数脉冲最小周期 Txmin; T xmin=30ms/199=150S。因此0.4yS0.7R13C4150 pS,取 C4=470P , R13=56K。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1 总原理图2.元件清单元件序号型号主要参数数量备注R35.1k Q1R7300k Q1R14.7k Q1U1LM324AD1R1010k Q1R924k Q1R815k Q1C1330pF1R61.8k Q1

6、R5180k Q1R111.8M Q1R12110k Q1C20.33 uF1C30.01 uF1U6NAND21U574LS90N1U774LS90N1U874LS49N1U974LS49N1C4470pF1R1356k Q1U10NOT1U11NOT1U12NOT1R1443k Q1U13SEVEN_SEG_COM_K1U14SEVEN_SEG_COM_K1A1555_VIRTUAL1R15390 Q1R16390 Q1R17390 Q1R18390 Q1R19390 Q1R20390 Q1R21390 Q1R22390 Q1R23390 Q1R24390 Q1R25390 Q1R2639

7、0 Q1R27390 Q1R28390 Q1U474LS74D1D11DH621R4330k Q1R291.5M Q1R302.2k Q1U16NOT1U15LM741N1U17LF741N1X5PROBE_RED1LED2LED_red1R2200 Q1Q12N62741五、仿真调试与分析六、结论与心得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数电模电以及multisim等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 ,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在实验阶段,让我了解到实际操作出的成品与理论之间的联系,也让我认 识到把想法落实到手中,是比有这个想法更难的事,总的来说,为期一周的课 设的确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