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搜寻理论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启示_第1页
工作搜寻理论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启示_第2页
工作搜寻理论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启示_第3页
工作搜寻理论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启示_第4页
工作搜寻理论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作搜寻理论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启示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戴蒙德、莫藤森和皮萨里德斯这三位诺奖得主的主要研究贡献。随后对这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理论工作搜寻理论和匹配模型进行了简单回顾和梳理。最后,对上述理论的政策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均衡搜寻 均衡失业率 职位空缺 劳动力市场紧缩性 贝弗里奇曲线 作者乐君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杭州 310027) 一、引言 标准的新古典劳动供给理论不存在“失业”这种选择,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

2、设前提条件下,市场所有的供需信息都将反映在市场价格(工资)上,劳动者通过比较自己的保留工资与市场工资的大小来决定自己是否就业,否则就选择闲暇消费或家庭内生产,成为非劳动力市场参与者。该理论暗含的前提就是只要劳动者愿意,工作就可在瞬间唾手可得,而不必寻找。显然,这种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的。事实上,由于市场存在各种不可避免的形形色色的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的不完全,劳动者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搜寻其最适合的工作,或者先暂时找到一份工作后,再在职搜寻最优工作。同样,企业也希望以尽可能低的工资来雇用一个适合其空缺职位的劳动者。这种“摩擦”的存在就使得在市场存在很多空缺职位的情况下,失业仍不可避免。 那么,在“摩

3、擦市场”中,求职者的求职策略、工作搜寻强度及失业持续时间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空缺职位(雇主)和失业(求职者)之间又是如何形成匹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彼得·戴蒙德教授(Peter Diamond)、西北大学的戴尔。莫藤森教授(Dale T.Mortensen)以及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克里斯多佛·皮萨里德斯教授(Christopher A.Pissarides)所构建的均衡搜寻理论和匹配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强有力的解释。他们的研究不仅使在经济周期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动态变化环境下分析均衡失业现象成为可能,还回答了政策和制度是如何影响失业、职位空缺及工资的,其理论和研究方法更是

4、被广泛应用于婚姻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所有具有摩擦性质的市场的分析。鉴于三位经济学家对分析“市场摩擦”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这三位学者。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他们对市场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这个奖项”。 以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戴蒙德、莫藤森和皮萨里德斯这三位诺奖得主的主要研究贡献,随后对这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理工作搜寻理论和匹配模型进行简单回顾和梳理,最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上述理论的政策启示。 二、三位诺奖得主的研究贡献 1戴蒙德的研究贡献 戴蒙德教授于1940年生于美国,1960年获耶鲁大学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

5、学伯克利分校任教,自1966年起至今,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02至2003年,他当选为美国经济协会主席。戴蒙德教授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引领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潮流。 戴蒙德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社会保障,他从商品市场的角度为工作搜寻理论搭建了基础框架,在该领域研究中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戴蒙德认为,厂商和消费者的异质性导致了商品市场的“摩擦性”,正是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信息搜寻成本的存在,市场中才会出现同种商品不同价格或同价格分布的现象,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同样存在着类似现象(Diamond,1971)。他第一个强调指出,在引入雇主反应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工资分布必然会集中

6、于一点,视工资报价分布为外生的工作搜寻基本模型存在严重缺陷(Diamond,1971),并在随后的代表性论文中,使用搜寻技术和讨价还价理论分析了在失业率与职位空缺率的一般均衡下,作为内生变量的谈判工资的决定机制及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Diamond,1982a)。在匹配模型方面,戴蒙德指出,由于求职者的搜寻预期存在外部性,那么不同的预期形成就有可能导致市场存在复数的效率高低不等的均衡失业率(Diamond,1982b),并进一步对匹配模型进行了超稳定状态的动态研究,讨论了经济冲击对均衡失业率的影响(Blanchard and Diamond,1992)。此外,戴蒙德还从经济行为者主体的有限理性

7、与市场的不确定性角度,将搜寻理论引入到金融投资、社会保障、公共财政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莫藤森和皮萨利德斯的研究贡献 (1)莫藤森的研究 莫藤森教授于1939年生于美国,在维拉马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65年以来,他一直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除劳动经济学之外,他还研究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 莫藤森教授开拓了对个体劳动者求职决策的研究,并在此后的研究中极大地推动了工作搜寻理论的发展。莫藤森于1970年在“American Eeonomic Review”发表的论文把失业解释为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下的劳动者寻求最优工作的自愿行为,强调了劳动者的异质性、

8、可替代性及工作搜寻时间的长短,并加以了模型化(Mortensen,1970)。这一开创性的工作重构了失业机理,并彻底改变了劳动力流动和再配置的研究。在随后的研究中,莫藤森对工作搜寻和裁员失业的均衡现象进行了解释,讨论了劳动者工作搜寻的强度及失业持续时间的分布(Burdett and Mortensen,1980),并引入雇主行为,把工资形成过程作为一种内生机制来描述(Burdett and Mortensen,1998)。莫藤森在"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v01,2”上发表的工作搜寻与劳动力市场分析一文对搜寻理论的历史进程和前沿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Mo

9、rtensen,1986),可谓是工作搜寻理论领域的经典文献。 (2)皮萨里德斯的研究 皮萨里德斯教授于1948年出生在塞浦路斯,希腊裔。他于1970年获埃塞克斯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求学于伦敦经济学院,于197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森岛通夫。他于1974。1976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学习,1976年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其后留校任教至今。其研究方向集中于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    皮萨里德斯教授的主要贡献是使用匹配函数来研究均衡失业率,开创了用劳动力市场分析方法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新局面。劳动力市场中的搜寻行为显然不

10、是单向进行的,在劳动者寻找满意工作的同时,企业主也在寻找胜任岗位的员工,因此分析雇主与雇员匹配过程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皮萨里德斯在1979    年的论文中,构建了不变规模报酬的“匹配函数”,匹配函数涉及了失业人员的职位创造、职位空缺数、劳动者的搜寻强度及企业招聘强度(Pissarides,1979)。匹配模型成功地捕捉了劳动力市场摩擦的关键问题,该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学领域研究不完全劳动力市场的领先工具。皮萨里德斯还进一步研究了动态均衡失业问题,在1985年的论文中,分析了周期性的生产率变化对空缺职位、劳动力市场紧缩性、失业及工资的动态影

11、响(Pissarides,1985)。皮萨里德斯在2000年出版的代表作均衡失业理论(Pissarides,2000)。无疑是该领域的经典教科书。 (3)莫藤森和皮萨里德斯的共同研究 在工作搜寻理论与匹配模型的研究过程中,莫藤森与皮萨里德斯的工作主要是在一个存在着市场摩擦、工作搜寻、职位匹配、流动与再配置的劳动力市场中,通过各种复杂的随机动态模型,建立一个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框架。莫藤森与皮萨利德斯的研究成果,使得分析劳动力市场动态环境下的失业决定因素成为可能,并为工资决定机制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系统的分析基础(Mortensen,1986)。二人在1994年合作撰写的论文将劳动力

12、市场的搜寻行为与宏观经济结构变化及经济增长联系起来(Mortensen andPissarides,1994),该文建立的著名的莫藤森一皮萨里德斯模型可谓是搜寻理论研究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理论研究。他们的模型也是评估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有力工具,二人于1999年在"Economic Journal”共同发表的论文论证了偏向技能冲击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失业保险和就业保护政策可以导致不同的就业和工资水平(Mortensen and Pissarides,1999a)。此外,二人合作在“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13、,v01,1 B”(Mortensen and Pissarides,1999b)和"Handbook ofLabor Economics,v01,3B”(Mortensen and Pissar-ides,1999c)撰写的综述性论文更是工作搜寻理论与匹配模型的集大成,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必读文献。 三、工作搜寻理论与匹配模型 1工作搜寻理论 (1)概迷 由于劳动力市场中个人和职位存在异质性,以及就业信息的非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就有可能使同一行为主体挣得不同工资,因此,求职者要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工作搜寻,以便获得尽可能高的工资。斯蒂格勒(Sfigler,1961,1962)率先提出了行为

14、主体在信息不完全市场上的搜寻过程。而现代工作搜寻理论则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由麦考尔(McCall,1970)和莫藤森(1970)加以模型化,其主要目的就是来研究不完全市场下的个体有关工作和工资的行为表现。根据工作搜寻理论,只要怀有通过寻找工作来改善福利的希望,那么行为主体就会不断寻找工作,寻找工作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行为主体的偏好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全部特征,寻找工作的最佳策略就是选择代表自身能够接受的最低报酬的保留工资,而保留工资的变化则取决于个人的搜寻成本,其中包括了失业保险金和聘约收到率等关键参数,以及构成经济环境的其他全部参数(卡赫克,2007)。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失业”就是耗费搜

15、寻成本以此获得更优报酬的“投资性”活动。 (2)工作搜寻基本理论 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假定: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求职者不知道厂商提供的具体工资,而只知道市场上工资的概率分布;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搜寻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时间的机会成本)呈递增趋势;搜寻时间与获得更优工资报酬的概率成正比,搜寻时间和成本越多,预期的收益就越大,但预期的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求职者的最佳求职策略就是使持续就业的预期效用大于失业预期贴现效用。工作搜寻基本理论的主要结论就是,求职者保留工资(取决于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市场环境等)上涨、求职期间净收入(失业保险金等直接收益+闲暇消费等间接收益求职直接

16、成本机会成本)上涨。会延长平均失业持续时间,但聘约收到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状况、个人特征、求职努力等)对寻找工作所花时间则产生难以确定的影响。这个结论一个最重要的政策含义就是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会产生延长失业期的效应。 但事实上,市场上存在两种求职者,一类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还有很大一部分求职者,特别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个体和长期失业的个体都没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对他们来说,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着有希望在未来享受这种福利。因此,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如果上涨,虽然会给没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的个体带来保留工资上调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没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的个体会因为失业保险金的上涨而增

17、加就业意愿,从而激励其降低自己的保留工资,缩短失业持续时间。也就是说,求职期间净收入的上涨,会给不同特征的求职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带来迥异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当失业保险位于“合理量值”范围内时,平均失业持续时间对失业保险的弹性较小,很难证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3)均衡搜寻模型 工作搜寻基本理论隐含的四种假设(所有的失业者都能以外生方式获得失业保险;求职者不能选择求职努力强度;求职者一旦就业就不能寻找另外一份工作;以稳定静态环境为背景)使其缺乏现实解释力,并且由于该模型只关注求职者的行为,并视工资分布为既定,因此也无法解释工资的形成机制,难以分析影响工资的政策。戴蒙德(1971)对工资分布外

18、生假定进行了强烈批判,认为如果将雇主的反应引入工作搜寻基本模型,其结果必然是工资分布集中于一点的劳动力市场均衡,于是假定工资分布内生的均衡搜寻模型作为针对工作搜寻基本模型批评的回应就应运而生。 初期的局部模型通过引入劳动力异质性(以便获得工资出价的离散分布)来扩展基本模型(Albrecht and Axell,1984)。但这种方法始终无法解释部分工资差异。之后,以在职搜寻模型为出发点、考虑厂商战略行为的均衡搜寻模型开始得以发展(Burdett and Mortensen,1998)。在稳定均衡状态下,劳动力市场的流人人数等于流出人数,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的流量趋于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不依

19、附于失业者的收入,即失业保险福利的增加不会影响失业率,也不会影响平均失业持续时间,而只有聘约收到率会影响平均失业持续时间,但工资上涨会缩小雇用量而增加失业。均衡搜寻模型对所有行为主体的反应进行了全面    考察,能够对参数和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并且工资报价分布完全由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所决定,相比其他模型在实证分析时更具优势。 (4)工作搜寻实证结果 利用工作搜寻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平均失业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聘约收到率,也取决于可能的工资分布特征;失业保险金对求职者的保留王资和失业持续时间的直接影响较小,但会通过作用于享受失业保险福利的求职者的求职努

20、力和效率来影响聘约收到率,进而间接影响失业持续时间;由于失业保险管理面临“道德风险”问题,有效率的失业保险金支付水平与失业持续时间应存在递减关系,即失业保险金的决定应全面考虑劳动者的失业期和工作年限;发放再就业奖金、提供求职援助都会降低失业率,不过从成本一收益角度分析,其效益仅略高于成本。 2匹配模型 (1)概述 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职业大规模的创造与破坏,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大规模流动是一种常态;找工作和招聘员工都需要时间成本,再加上信息的缺乏等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所固有的缺陷,会导致失业者与空缺职位并存的现象,造成摩擦性失业;职位创造和职位破坏主要发生在部门内部,并具有持久性效应,而破坏和创

21、造职位过程的强度会对摩擦性失业水平产生影响;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具有反周期性,而职位之间的流动具有高度亲周期性,在景气阶段,劳动力的职位间再配置趋于强化。上述现象充分说明了劳动力市场具有频繁重新配置职位和劳动力的特征。但传统的职位再配置竞争模型由于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无法用来解释失业者与空缺职位并存等与失业和就业决定因素相关的问题,于是,由皮萨里德斯(Pissarides,2000)提出和发展的回答失业与职位再配置活动之间关系的匹配模型就诞生了。 (2)匹配函数 使用匹配函数的概念来构建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需要满足以下2个基本假设:空缺职位和失业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交易成本(劳

22、动者及厂商提供的职位都具有异质性,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工资的形成通常是雇主与雇员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就可以利用贝弗里奇曲线的基本原理来构建匹配模型,”从而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问题。 根据匹配函数,厂商的雇用人数由空缺职位数、求职者人数和求职者的平均搜寻强度(包括:失业保险制度特点,求职者人口特征,地域流动便利性等)决定。匹配函数具有群体间正外部性(厂商创造职位对失业者有利)和群体内负外部性(即拥挤效应,求职人数越少,对求职者越有利)效应。如果规定失业者才是求职者,并把空缺职位数和失业人数的比率定义为劳动力市场紧缩性(衡量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空缺职位数与劳动力规

23、模之比定义为空缺率。那么,就可以利用贝弗里奇曲线和工资曲线来表述职位空缺率、失业率、工资和劳动力市场紧缩性均衡值的特点。 (3)匹配模型的若干结论 匹配模型表明,在稳定均衡静态下,失业保险福利和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位破坏率和劳动力增长率的上升会提高失业率,而匹配过程效率和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则会降低失业率。并且失业保险福利、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匹配过程效率及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对工资具有增长效应,职位破坏率和利率的上升对工资具有负效应。此外,对匹配模型进行超稳定状态的动态研究使得区分就业变化的总量冲击效应和再配置冲击效应成为可能,如果失业率与空缺率沿贝弗里奇曲线移动,那么就业变化就是由商品总需求或总供给发生变化引起的,这种总量冲击效应具有使失业率与空缺率反向变动的特点。如果贝弗里奇曲线整体移动,那么就业变化就是生产的结构调整引起的,这种再配置冲击效应导致失业率与空缺率两者发生同步变化。对上述两种冲击的区分可以明确,解决失业应该采取总需求政策还是进行结构性改革。 四、政策启示 尽管工作搜寻理论和匹配模型还不能确切指出社会总失业中有多大比例的失业是由市场摩擦引起的,也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