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及对策(一)_第1页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及对策(一)_第2页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及对策(一)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及对策 一摘要 近十几年来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而企业 收入比重和政府收入比重逐步上升。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加剧投资与消 费不平衡和国际收支失衡,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文提出了调 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开展的对策。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proportionoftheresidentsincomeinnationalinco medecreasedgradually,andtheproportionofthecorporateincomeandgovern m

2、entincomeincreasedgradually.Theimbalanceofthedistributionofnationali ncomeledtoimbalancebetweeninvestmentandimbalanceoftheinternational balanceofpaymentsnationaleconomichinderedthetransformationofthemo deofeconomicgrowth.Therefore,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 ofadjustmentofnationalincomedi

3、stributionstructureforpromotingthesustai nedandhealthy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ic.Keywords:nationalincomedistribution;residentsincome;corporateincome;g overnmentincome 一、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分 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汇总19932006年各省区市收入法GDP 值,可算出全国收入法GDP的比例结构。19932006年,在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

4、DP比重从50.62%下降到40.61%,下降了 10.01个百分点。同期内资本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比重是持续大幅上 升的。 1993 年,以经营盈余和折旧资本所得及生产税净额为代表的资 本收入,占GDP的比例为49.37%, 2006年上升到59.39%,资本比重 上升了大约 10.02个百分点。当今世界兴旺国家劳动收入占 GDP的比重是远远高于中国的。在我国, 职工工资占GDP比重情况,1980年、1990年分别为16.99%、15.81%, 1990年以后,职工工资总额占 GDP的比例持续下降,进入21世纪之 后这一比例维持在不到 11%的水平,远低于一些市场经济较为成熟国 家 60%左

5、右的水平。 从利润和职工工资之间的比例看,利润比重过大、工资比重过小。根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组织发布的2007年?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1998 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资总额是企业利润的 2.4 倍,到 2005年降到了 0.43倍。 1998年,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 润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 4.3%,到 2006年提高到了 21.36%。当前初 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偏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国民 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中国的工薪阶层难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 果,“强资本、 弱劳工 状态表现突出。 由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非公经 济迅速开展,企业想方设法压低工资,

6、非国有企业员工收入长期低于 经济增长的速度。国有企业大量使用编制外员工并且同工不同酬,不 给职工购置养老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以降低用人本钱。方案经济 时期工资极低,但国家作为资本所有人承当职工的福利保障。现在, 公有资本大幅下降,私有资本大幅上升,职工享有的福利相对方案经 济时期大幅下降,工资却没有明显提高,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资金流量表反映了参加财产性收入,进行再分配以后所形成的国民收 入分配格局。1978 年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分配比例为 55.0:11.1:33.9, 1978至 1988年,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持 续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

7、续上升,国民收 入分配主要向居民倾斜。 1990年至 1994年,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 支配收入的比重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 收入的比重稳步上升,宏观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的趋势减缓。 1995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转变。 1995年至 2000 年,政 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小幅上升,企业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小幅回落。 2000 年至 2004 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 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政府可支配收 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由1995 年的 16.5%上升到2004 年的 20.38%,而居民可支配

8、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那么由 1995年的 66.81%下降到 2004年的 57.83%。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 支配收入的比重那么由 1995年的 16.7%上升到 2004年的 21.79%。总之, 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部门可 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波动中上升,我国国民收入分配 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因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公布存在时间滞后问题, 我们可以从近年来 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的增长速度,说明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 重进一步下降。 2002年至 2006年,农

9、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 6%,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9.3%,而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 长 19.6%,远远高于同期 GDP 增速。 2007 年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幅为 3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为 36.7%,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的增幅只有 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只有 9.5%。可见,政 府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企业利润增速,企业利润增速远高于居民收入 增速。因此,国民收入在企业和居民的初次分配中更倾向于企业,在 政府和居民的再分配中更倾向于政府,由此推断,近年来国民收入分 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并没有改变。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降,说明在

10、国民收入的再 分配中,政府转移支付不够。 1998 年以来,政府推进了养老、医疗和 教育体制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推行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企 业职工的养老也由企业负担而转向社会统筹。政府在主动从养老、医 疗与教育等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的领域退出的同时,并没有建立起 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相当有限。 从1998年到 2006 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经费年支出由 598 亿元增长到 3600 亿元左右, 年均增长 29.4%;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从 5.5%增长到 11.5%。尽管社 会保障财政支出增长很快,从社会保障支出国际比拟角度看,我国用 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兴

11、旺国家 一般在30%50%之间 甚至远低于印度、泰国等开展中国家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资金流量表中的政府收入只包括了预算内和预算外收 入,没有包括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制度外收入,如制度外基金、制度外 收费、制度外摊派 集资 和制度外罚没款等。 在分析政府收入的水平时, 如果考虑国企利润和国有资产增值的总额和各级政府土地收入,那么政 府收入将更多。总之,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政府 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居民收入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的。中国目前 的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藏富于国,而非“藏富于民 。 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失衡 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需求拉动,属于典型的投资型经济增长,消 费需求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