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_第1页
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_第2页
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_第3页
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设计: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改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下文将准备了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 ,讨论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如何解方程组。本节我们继续探究如何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 ,一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 ,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kg ,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

2、计算检验他的估计?开门见山 ,直接提出本节学习目标 ,强化本章的中心问题。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方法有两种:一、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 ,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二、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 ,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比拟探究后发现用方法二较简便。设问1:如果选择方法二 ,如何计算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有前面几节的知识准备 ,学生可以答复)列方程组求解。主要思路:实际问题(设未知数 ,列方程组)数学问题(二元一次方

3、程组)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题过程。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x kg和y kg。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 ,得这就是说 ,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20kg和5kg。饲养员李大叔对母牛的食量估计正确 ,对小牛的食量估计不正确。引导学生探寻解题思路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拟 ,方法一主要是估算的运用 ,而方法二是方程思想的应用。分步到位 ,渗透模型化的思想。标准解题步骤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检验的重要性 , 并学会正确 作答。拓广探索 ,比拟分析设问2:以上问题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组吗?结果是否一致?个别学生可 能会列

4、出如下方程组但结果一致。比拟分析 ,加深对方程组的认识。课堂练习 ,反应调控?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 ,其中一局部在树上欢歌 ,另一局部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假设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 ,那么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1/3;假设从树上飞下去一只 ,那么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教师巡视、指 导 ,师生共同讲评。出示古典名题 ,一方面及时稳固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 数学文化。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知道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学生思考后答复、整理:设未知数。找相等关

5、系。列方程组。检验并作答。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梳理所学知识 ,建立起 符合自身认识特点的知识结构。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布置作业 ,自我评价必做题:课本第107页习题3.4第2、3、5题。选做题:课本第107页习题3.4第8题。备选题:(1)解方程组:(2)据?新华日报? 消息 ,巴西医生马廷恩经过10年苦心研究后得出结论: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堵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如果将犯有贪污受贿的580官员与600名廉洁官员进行比拟 ,可发现 ,后者 的健康人数多272名 ,两者患病(致死)者共有444人 ,试问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官员

6、与廉洁官员的健康人数各占百分之几?(3)?希腊文集?中有一些用童话形式写成的数学题。比方驴和骡子驮货物这道题 ,就曾经被大数学家欧拉改编过。题目是这样的:驴和骡子驮着货物并排走在路上。驴不住地埋怨自己驮的货物太重 ,压得受不了。骡子对驴说:你发 什么牢骚啊!我驮 的货物比你重。假假设你的 货物给我一口袋 ,我驮的货就比你驮的重一倍 ,而我假设给你一口袋 ,咱俩驮的才一样多。问驴和骡子各驮几口袋货物?你能 用方程组来解这个问题吗?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开展需求 ,在保证根本要求的同时 ,为更多有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时机和资料 ,分层次布置作业。备选题供教师参考。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

7、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

8、?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从实际问题出发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 ,通过对方程组解的检验 ,让学生认识到检验不仅要检查求得的解是否适合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 ,而且还要考查所得的解 答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初步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在重视方程的应用价值的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给出?一千零一夜?希腊文集?中的数学名题 ,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这篇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设计的内容 ,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