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报告_第1页
安庆市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报告_第2页
安庆市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报告_第3页
安庆市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报告_第4页
安庆市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庆市2015年一季度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报告安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5年4月3日目 录概述3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5一、概况5二、全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基本情况分析6三、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求职的职业情况11四、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求职人员条件16企业用工监测20一、岗位需求和缺工情况20二、分企业监测情况21三、分行业监测情况21产业园区用工监测23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25一、监测总体情况25二、行政村总人口数及劳动力总数分析25三、外出转移就业具体流向26失业动态监测27概 述一、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一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各类空岗63657个(次),进场求职登记人数451

2、90人,求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41(需求/求职)。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岗位需求与求职均大幅增加,分别上升了40.79%、29.7%,相较去年同期,需求与求职小幅下降,分别减少8.82%和7.46%。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用工规模较去年有所缩小,市场岗位需求总量趋降。用人需求绝大部分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总需求比重的64.03%和33.68%。第二产业用工需求主体地位不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6.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58个百分点。二、企业用工监测情况企业用工需求呈下行态势。本季度企业计划招工2495人,实际招工1363人,缺工1132人。与上季度相比,用人需求、实际招用及岗位缺工均有

3、所减少,分别减少178人、13人和165人。园区企业用工趋于稳定,员工总数、技能人才及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变动不大,与上季度相比,员工总数与技能人才总数基本持平。本季度计划招聘3116人,实际招聘1289人,环比分别增加890人、334人,岗位缺工1838人,较去年四季度减少350人。从失业监测状况来看,1至3月份,监测企业的岗位总数先减后增,呈震荡趋势。岗位共流失1178人,流失率为3.98%,环比上升1.83个百分点,其中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有719人,占总流失比重的61.04%,说明本季度员工跳槽换岗较为频繁。三、农村劳动力监测情况本季度是新返乡与新外出就业的集中期,新外出就业人数8247

4、人,新返乡人数为8463人,较上季度增加406倍和23倍。新外出就业中,省外转移7787人,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94.42%,以长三角为主,占省外转移的45.93%,较去年四季度,新外出就业上升了32倍。四、近期就业形势判断和工作进展情况目前,我市企业用工形势较为稳定,需求整体呈下降态势,企业招工满足率有较大幅度提升,大部分企业用工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总体看,招工不难、留工不易。全市企业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加工、机械加工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商贸、餐饮等服务类行业。不同行业企业招工难度明显不同,环新、曙光、石化等大型企业招工容易、员工稳定;申洲、华茂、旺旺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需

5、求达、人员流失率高,招工相对较难。为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市研究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实现健康发展若干政策,以“真金实银”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空间,不断增强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市人社部门迅速行动,系统谋划,层层推进,制定了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强化招聘,加强企业对接,截至目前共举办招聘活动120多场,累计为近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加强交流沟通,举办了7场政策对话活动,为57家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积极深入园区走访,开展了企业用工大调查。下一季度,

6、我市将重点开展校企对接、人才服务校园行、民企招聘周等活动,加大人才与企业对接,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本地企业就业。同时,组织举办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改善培训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第一部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一、概况2015年一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各类空岗63657个(次),进场求职登记人数45190人,求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41(需求/求职)。类别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供求对比与上季度相比变化供求对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本期有效数63657451901.41+0.11-0.02上季度45213348421.3

7、去年同期69814488311.431、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稳。企业用人需求与劳动者求职均大幅增加,与上季度相比,分别增加了18444人和10348人。供求总量较去年同期小幅减少,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同比分别减少6157人和3641人。本季度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立足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做好中小企业用工服务,积极促成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两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求活跃。分别占总需求比重的64.03%和33.68%,其中第二产业用工需求增加,环比上浮4.58个百分点,主要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这三类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3、制造业用工需求持续强劲。占总需求比重的58.03%,环同比

8、均大幅上升,分别上升了3.51个百分点和6.56个百分点。大部分制造类企业利用春节黄金时期,积极进场招聘,扩充人力资源储备,扩大产能生产。4、纺织针织、裁减缝纫工连续5个季度用工缺口排列前二。自去年一季度以来,纺织针织、裁减缝纫工始终占据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榜前二位,岗位缺口最大,平均用工短缺分别为3654人和3124人。二、职业供求基本情况分析(一)从产业需求情况看,本季度,我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比重依次为2.3%、64.03%、33.68%。第二产业用工需求主体地位不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6.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呈相反趋势,同比上升5.6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9、5.2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企业运行趋缓,商业企业人员流动较大,用工频繁。(见图表2)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产业需求人数 (人)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第一产业14622.30.640.69第二产业4075764.034.58-6.35第三产业2143833.68-5.215.67合 计63657100/(二)从行业需求情况看,各行业用人需求不平衡。制造业是用工集中的行业,需求最多,占需求比重的58.03%,与上季度相比持续呈上升趋势,上升了3.5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了6.5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

10、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第三产业需求人数相对较多的三个行业,三者合计占第三产业需求的62.5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的用工需求同比和环比上升,主要是春节前后,市场消费旺盛,批发和零售类商户生意旺、销售忙,人手明显不够,用工增加。(见图表3)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行 业需求人数 (人)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农、林、牧、渔业14622.30.640.69采矿业3410.540.10.01制造业3694158.033.51-6.5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701.21-0.470.09建筑业27054.251.430.11交通

11、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001.57-0.180.3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312.090.080.33批发和零售业44286.960.480.65住宿和餐饮业49047.7-1.78-0.57金融业4370.690.080.24房地产业4720.74-0.060.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0806.41-0.612.2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00.020.02-0.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120.49-0.040.2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7892.81-1.070.95教育2860.450.070.1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800.60.030.46文化、体育和

12、娱乐业20003.14-1.150.71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90.01-0.12-0.07国际组织合计63657100/(三)从用人单位性质看,96.0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同比和环比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0.6和3.68个百分点。内资企业占85.82%,处主导地位。又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3.73%、22.97%和13.37%,私营企业用工需求创历史新高,在内资企业中排行“老大”。而个体经营企业也呈增长态势,同比、环比增长了3.42和2.28个百分点。(见图表4)表4. 按经济类型分组的需求人数经济类型需求人数 (人)所占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

13、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企业6116096.083.680.6其中:内资企业5248785.82-2.480.07国有企业11191.830.31-0.55集体企业9691.58-0.090.17股份合作企业31285.11-0.2-0.14联营企业9721.59-0.490.34有限责任公司1404622.97-5.14-3.27股份有限公司817813.37-2.77-0.55私营企业2063033.736.992.62其它企业34455.63-1.11.44港、澳、台投资企业15782.580.66-2.04外商投资企业8781.44-0.46-1.44个体经营62

14、1710.172.283.42事业640.1-0.03-0.34机关100.0200其他24233.81-3.65-0.25合计63657100/注:企 业=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营 内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三、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求职的职业情况(一)从职业类别看,居首位的依然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其次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其需求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52.53%和18.13%。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同比下降3.3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39个百分点;商业服务业人员同比上升1.3

15、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8个百分点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也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48.32%和16.28%,与企业用工需求基本相一致,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见图表5)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职业类别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 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单位负责人23923.762.961.358221.820.770.532.84专业技术人员707711.122.12.3551571

16、1.413.74.021.3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0714.82-1.090.2825775.7-1.95-0.31.18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154418.13-2.581.33735816.28-5.83-0.341.55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18782.951.051.4617483.871.482.71.0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3343852.530.39-3.312183748.322.72.491.51其他42576.69-2.82-3.47514511.390.67-2.940.82无要求/5461.21-1.53-6.17/合计63657100/45190100/(二)本季度人力资源市

17、场需求、求职人数职业排行1、从企业需求职业排行来看,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细类中,缺口较大的职业主要是生产一线的普通操作工和服务人员。裁减缝纫工缺口最多,用工短缺3450人,其次是纺织、针织、印染工,缺口2551人。此外,机械加工工和电子元件制造工等行业需求也较为旺盛,岗位共需求2829人,缺口1637人。 (见表6)表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职业小类)职业类别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裁剪缝纫工7154370434501.94纺织、针织、印染工6343379225511.67机械冷加工42电子元件、

18、器件制造32推销展销人员11266125141.84康乐服务员6802724082.5车工4642522121.84化工产品生产工3842031811.89餐厅服务员、厨工4242721521.56其他社会服务人员3001881121.592、从求职职业排行来看,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排前三的均属行政办公类岗位,求职人数较岗位需求多3234人,是需求人数的1.78倍,由于岗位要求不高、工作相对轻松备受求职者青睐。 (见表)表7: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职业小类)职业类别职业代码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其他行政

19、办公人员11202418-12980.46行政业务人员5571611-10540.35秘书、打字员1401022-8820.14保管人员98667-5690.15机动车驾驶人员447998-5510.45治安保卫人员378894-5160.42收银员568961-3930.59财会人员356589-2330.6市场管理员62216-1540.29采购人员80219-1390.37(三)从求职人员类型看,农村人员求职比重最大,占需求总量的25.49%,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96个百分点,与上季度相比增加了3.11个百分点。春节期间,我市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和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专

20、项服务活动,扩大宣传影响,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本地就业创业新政策和本地优秀企业,扎实开展针对各类群体的专场招聘活动,有力推动了农村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创业。(见图表8)表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求职人员类别求职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 求职变化(百分点)新成长失业青年972821.53-5.03-2.48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472548.57-2.16-3.61就业转失业人员25665.68-0.11-0.1其他失业人员587613-6.79-1.38在业人员20094.45-0.070.66下岗职工812517.984.639.24离退休

21、人员9942.21.441.57在学人员16433.641.411.95本市农村人员1151725.493.11-11.96外埠人员27326.051.422.52合计45190100/四、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求职人员条件(一)性别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性别提出明确要求的占到了83.94%,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42.91%,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41.03%,男性需求比例略大于女性。进场求职者中,男性求职者略多于女性求职者,高4.74个百分点。在供求对比上,男性和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38和1.44,男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低于女性,男性找工作较为容易。(见图表9)表9. 按性

22、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性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 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 变化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男2731342.91-0.65.962366652.371.691.261.380.06-0.01女2612041.030.032.742152447.63-1.69-1.261.440.16-0.03无要求1022416.060.57-8.7/合计63657100/45190100/(二)年龄本季度,供

23、求双方均以青壮年为主,人员结构偏年轻化。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需求看,81.88%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年龄的需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25-34岁、35-44之间的劳动者是最受用人单位偏爱,分别占总需求的31.92%和23.16%。从求职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求职者同样以青壮年为主,25-34岁劳动者最集中,占38.04%,其次是35-44岁占29.49%,求职者的年龄结构与单位用人需求基本相匹配。从供求对比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其中,比率最大的是16-24岁年龄段人员,为1.6,用工需求较多。而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小的是45岁以上年龄段人员,为1.09,求职压力较大。(见

24、表10)表10.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年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 (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 (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16-24岁1279820.1-0.752.12954121.11-2.79-0.741.625-34岁2031931.92-4.7-13.461719138.042.1-5.771.4435-44岁1474123.16-1.45-1.381332729.490.894.331.3645岁以上42676.70.2-0.155131

25、11.35-0.212.171.09无要求1153218.126.712.87/合计63657100/45190100/(三)文化程度从用人单位的要求看,26.76%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无要求。较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均呈上升趋势,同比上升19.4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7.43个百分点,表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要求并不高,更需要的是能招之即用的适用型人才。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78.22%,其中初中及以下占20.01%,高中文化程度占35.27%,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见图表11)表11.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

26、人数文化程度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 (人)需求 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 (人)求职 比重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 变化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初中及以下1273520.01-2.88-26.411490532.980.83-11.891.230.06-0.35高中2245335.27-4.053.052035145.03-1.285.641.480.130.21职高、技校、中专1185352.79-10.79-2.891086553.39-6.97

27、-12.191.460.040.38大专792412.45-0.572.47727116.090.334.391.470.150.15大学33095.20.181.324325.381.011.611.7400.16硕士以上2020.32-0.090.132310.51-0.890.241.250.620.14无要求1703426.767.4319.47/合计63657100/45190100/(四)技能等级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8.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57%,与上季度相比上升了3.05个百分点,需求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所占比重合计

28、为38.66%。从求职看,58.32%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大多数具有初级技能或初级专业技术,较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极为紧缺的仍是高级技能及以上的劳动者,进场求职的仅为0.61%,远远低于岗位需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具备高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普遍偏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二级(技师)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5.02、4.14、3.59。(见表12)表1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技术等级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 (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

29、职人数 (人)求职 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 同期相比供求变化职业资格五级(初级)1578024.79-0.767.621096924.271.445.512.030.07-0.06职业资格四级(中级)52918.312.712.8840188.893.593.481.910.03-0.3职业资格三级(高级)6531.030.040.173190.710.220.32.64-0.5-1.16职业资格二级(技师)17552.76-0.310.585841.29-0.10.123.590.230.14

30、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2500.39-0.57-0.24700.15-0.46-0.314.141.571.39初级专业技术职务883113.87-3.67-0.58707215.651.012.641.84-0.22-0.53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8726.080.722.6731977.071.623.541.80.02-0.3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500.86-1.21-0.551240.27-0.09-5.855.02-3.053.91无技术等级或职称/1883741.68-7.26-9.460.590.09-0.19无要求2667541.93.05-12.57/合计63657100/45

31、190100/第二部分:重点企业用工监测情况一季度末,我市60家重点监测企业实有员工总数29871人,计划招工人数2495人,实际招工1363人,缺工1132人,流失1980人。与上季度相比,用人需求减少178人,实际招工减少13人,用工短缺减少165人,岗位流失增加435人,企业用工总体平稳。调查期当前企业总人数计划招工数实际招工数缺工人数流失人数1月29,938 8344543808322月29,986 4052771282193月29,689 1256632624929一季度29,871 2495136311321980一、岗位需求和缺工情况。从监测企业填报的数据看,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普

32、工岗位,计划招用2384人,占企业用工需求总数的95.51%,环比上升1.27个百分点。实际招工为1288人,缺工1096人,岗位流失1877人。技工、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需求较少,分别需求59人和52人,岗位用工较为平稳,缺口与人员流失均较少。用工分类计划招工数实际招工数缺工人数流失人数普工2384128810961877技工59411863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52341840二、分企业监测情况。用人需求较多的企业是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计划需求数为800人,实际招工176人,短缺624人,其次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计划用工571人,实际招用571人,全部招满,缺工为0,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有限

33、责任公司及私营企业需求较多,分别需求360人、205人和162人,其余企业用工较为稳定。从实际增加就业人数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净增加378人,港澳台商独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岗位净减少较多,分别减少520人和421人。企业性质计划招工数实际招工数缺工数流失人数实际增加就业人数国有企业11088224444股份合作企业55005有限责任公司20512679158-32股份有限公司1066937490-421私营企业1623912340-1其他企业3025529-4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360221139291-70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800176624696-52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571

34、5710193378外资企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307-4合计2495136311321980-617三、分行业监测情况。60家监测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中,制造业需求占主体,需求2143人,占总需求人数的85.89%,相较上季度,用工需求减少242人,环比下降3.34个百分点,实际招工1178人,短缺965人,岗位流失1762人。其中食品加工业需求最大,共需求805人,占制造业需求的37.56%,已招用181人,仍短缺624人,岗位流失697人,岗位净减少516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际增加就业最多,净增加398人,实际招工546人,全部招满。60家重点企业所涉及行业用工情

35、况表行业分类计划招工人数实际招工人数缺工人数流失人数实际增加就业人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262066-4住宿和餐饮业11012-11制造业214311789651762-584其中:食品制造业805181624697-5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46546014839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60221139291-70居民和其他服务业4141044-3建筑业00012-12房地产业118316-8批发和零售业81404154-1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323002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1812344采矿业0006-6金融业2204-2合计2495136311321980-617第三

36、部分:产业园区用工监测情况一季度,我市园区内256户企业用工总体平稳,员工总数约42035人,其中技能人才数为3420人,专业技术人员2112人,与上季度相比,员工总数与技能人才总数基本持平,1至3月份,园区企业用工趋于稳定,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变动不大,人员增减小幅振动。本季度共计划招聘3116人,实际招聘1289人,环比分别增加890人、334人,岗位缺工1838人,较去年四季度减少350人。调查期员工总数(人)技能人才(人)专业技术(人)计划招工(人)实际招工(人)企业缺工(人)1月42089342621167193004302月42013342021125632583053月42

37、0023413210918347311103一季度4203534202112311612891838从缺工岗位分布情况看,一季度园区企业共缺工1838人,其中普工缺工1388人,技工缺工351人,技术和管理缺工99人,各类岗位缺工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期缺工总数普工技工技术和管理1月43035453232月30522358243月110381124052一季度1838138835199从企业流失人员情况看,季末企业总流失937人,较上季度减少350人,占园内实有员工数的2.23%,环比下降0.81个百分点。1至3月份,岗位流失率先降后升。调查期实有员工数流失员工数所占比重1月420893760.

38、89%2月420132690.64%3月420022920.70%一季度420359372.23%第四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情况一、监测总体情况截至一季度末总人口数为22387人,劳动力人数为12781人,占总人口数的57.09%。报告本季度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8818人,新外出就业人数8247人,新返乡人数为8463人,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月份报告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人)报告期内新返乡人数(人)1月193702月771980713月50922合计82478463新返乡和新外出人数主要集中在2月,数据的增减幅度较大。春节前后,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家过春节,年后又大量外出,3月份基本

39、恢复常态,监测点农村富余劳力仍然呈现绝对净流出。二、行政村总人口数及劳动力总数分析从以上的柱形图中可以看出,这3个月中我县十个行政村的总人口数和劳动力人数没有大的变动,基本上保持平稳状态。三、外出总体流向本季度新外出就业8247人,其中省外转移7787人,省内转移458人,分别占新外出就业总数的94.42%和5.55%。从表中可以看出,选择外出就业人数最少的是1月,最多的是在2月,相差的人数存在很大悬殊,主要是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家过春节,年后又大量返回务工地。另外,选择在省外就业的,长三角的居多,其他地区次之,这可能是由于长三角所在的地区交通、经济较发达,相比之下,在京津地区务工的人数则

40、相对少些。月份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省外省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其他1月19821802月77193386109592119154003月509182826412358合计8247357611799862046458此外,非农就业1881人,其中在企业就业1501人,占非农就业总数的79.8%,主要是该县企业工资有所上调,用工单位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有所增加,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还是希望在本地实现就业,同时还可以照看孩子和老人;少数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占比仅有3.51%。第五部分:失业动态监测情况一、监测样本基本情况一季度末,我市监测企业60家,监测总就业人数为29622人。监测企业分布在12个行业。按

41、行业划分,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企业数和就业人数分别占监测的总企业数和总人数的48.33%和64.91%;按企业性质划分,以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企业数分别占监测总企业数的35%、15%、15%,就业人数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31.42%、35.25%和6.79%。二、岗位流失概况从监测岗位总数增减看,3月末全市监测岗位总数为29622人,比2月增加52人,增幅0.18%。比1月建档期岗位总数减少793人,减幅2.61。1-3月监测岗位总数变化情况表调查期企业总数建档期总岗位数调查期总岗位数岗位变化总数岗位减少总数2015年1月603041529956-459-5442015年2月60

42、2995629570-386-4662015年3月60295702962252-188一季度,我市监测的企业岗位数一直呈震荡趋势,1月末与建档期相比,减幅为1.51%;2月末的减幅为1.29%;3月末的增幅为0.18%。三、岗位流失分析(一)按企业性质分析岗位变化情况按监测企业注册性质分类,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岗位流失,流失率分别为1.24%、0.16%、3.27%、7.23%、24.59%、8.45%、18.42%、1.44%。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他企业监测岗位数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3.30%、0.90%、0.36%。 1-3月监测企业分企业性质就业人数变化情况 单位:人、%企业性质企业总数建档期总岗位数调查期总岗位数岗位变化总数岗位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