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重点_第1页
城市道路交通重点_第2页
城市道路交通重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2、 车速:车辆行驶的距离对时间的变化率。3、 交通密度:在某一瞬时单位长度内一条车道或一个方向上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4、 通行能力: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极限数。5、 设计通行能力:考虑不同的服务水平,对可能通行能力进行折减。6、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成反比。7、 Q(交通量)、K(交通密度)、V(车速)之间的关系:(1)、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也小,而车速很高 。(2)、随着密度增加,交通量也增加,车速降低;当车速降至Vo时,交通量最大。(3)、当密度继续增大(超过Ko)时,交通开始拥挤,交通量

2、和车速都降低;当密度达到最大(Kj)时,交通量和车速都降至零,此时交通堵塞。(4)、最大流量Qmax、临界车速Vo和最佳密度Ko是划分交通是否拥挤的特征值。当Q< Qmax,K > Ko, V < Vo时,交通属于拥挤。当Q Qmax,K Ko, V Vo时,交通属于畅通。由以上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可知:速度和容量(密度)不可兼得。因此,对于不同功能要求的道路设施,在交通组织管理上有不同的处理。如为保证高级道路对车速的要求,应对交通密度加以限制;而一般生活性道路应满足较大容量,应对车速进行限制,于是在道路设计、交通控制和管理与各方面均与高等级道路不同。8、 交通量调查资料整理:

3、汇总表、柱状图(直方图)、流量流向图9、 车速调查分为:地点车速调查和行程(行驶)车速调查10、(1)中位地点车速(50):表示在该车速以下行驶的车辆与在该车速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2)85位车速:表示全部车辆的8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最高限制车速。(3)15位车速:表示全部车辆的15是在此车速以下行驶,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最低限制车速。11、远景交通量预测程序:出行产生、出行分布、交通方式的选择、交通量分配出行产生:某区域人或车的出行总量出行分布:指各交通小区相互间的人或车的出行数交通方式:国外主要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交通量分配:最短路径分配法(优缺点)和多路径分配法

4、12、交通量的构成:(1)、增长交通量:由于城市车辆保有量增加而增加的交通量(2)、吸引交通量:道路改善后或新路修成后从其他道路上吸引过来的交通量。(3)、发展交通量:由于道路两侧建筑物发展而增加的交通量13、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规划问题主要是:确定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数和客运交通线路网14、站点布置:(1)、停靠站布设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停靠站之间距离,二是停靠站沿街布置形式。、交叉口处设停靠站时,直设在交叉口出口道。、公交路线停靠站设在相交的道路出口上。(2)始末站:公共客运交通路线的始末站是车辆掉头之处,要有可供车辆回转用地。15、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由式(1)、方格网式

5、:适用于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街道划分整齐、有利于建筑沿街布置;缺点是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2)、放射环式:各分区、郊区与市中心联系紧密:缺点是市中心交通压力大(3)、自由式:结合地形,与自然融合,适用于山地与丘陵地带城市;缺点在于绕行距离较大,建筑用地较分散。16、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网密度:即城市道路中心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2)、道路面积密度:城市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值(3)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总数比值(4)非直线系数: p1 衡量道路的便捷程度指标,是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空间直线距离比值。(5)道

6、路红线宽度 :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17 、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1)、现状交通调查资料准备(2)、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与修改(3)、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平面规划图 标准横断面图 竖向规划图)(4)、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方案说明第5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 、路侧带:指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建筑物红线间的范围。2 、分车带:在多幅道路上,用于分隔车辆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非行车部分。3 路侧带包括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4、 分车带由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组成5、路拱曲线(形式):直线型,抛物线型,屋顶型,折线型。第7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1 、渠化:

7、指使人车分离,各种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顺序行驶,在道路上画线,用绿地和交通岛来分隔车道,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流那样,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的流过。2、 渠化的作用:1缩小交通流交叉面积,行车有规律,减少交通事故。2减少交叉角3有意降低车速4使各方面车辆各行其道,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5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问题3、 拓宽设置(左转处理):1专用左转车道2禁止左转:通过减少信号灯次数,以此加快通车速度,提升通行效率3环交一交左转为右转。4、 交织角: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度。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1.5m和中心岛边缘1.5m的两条切线交角来表示

8、。5、 环交进出口半径大小:环道进出口曲线半径采用接近或小于中心岛的半径,各相交道路的进口曲线r不要相差太大,环道出口的曲线半径可较进口曲线r大一些。6、环形交叉口形状以及半径的选取:(1)常规环交: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包括交织路段,中心岛直径大于25m。(2)小型环交:具有单向环形车道,中心岛直径约为4到25m。(3)微型环形交叉口:具有单向环形车道,中心岛直径小于4m。第8章 道路立体交叉2、半定向匝道(迂回定向匝道):为了实施左转行驶,从主线行车道右侧驶离主线后,前进方向大致不变,跨过相应道路然后向左转的匝道形式。3、定向匝道:为了实施左转行驶,从主线行车道右侧驶离主线(一般驶出偏离角

9、度较小,并在交叉点左侧),在干道上直接实施左转的匝道形式。4、匝道端部是临近主线出、入口部分的统称,包括匝道渐变段、变速车道、匝道端点。匝道端部可以根据端部变速车道的外形分为平行式和直接式,也可根据端部变速车道车道数分为单车道和多车道型5、辅助车道:为适应交通需求的变化,适应变速,交织以及出入运行,可以通过设置辅助车道来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基本车道数连续及车道平衡的设计原则;辅助车道只用于立交枢纽的主要道路和互通式立交以及分合流处。6、变速车道:是在匝道与主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于影响主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7、交织路段:8、集散车道:9、立体交叉的分类1) 按相交道路跨越方式划分为:上跨式、下穿式2) 按交通功能划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交织式立体交叉)10、匝道横道段面形式单向采用单幅式断面,双向应采用双幅式断面11、道路立交设计步骤:初拟方案 确定比较方案 确定推荐方案 确定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