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动物微生物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动物微生物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动物微生物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动物微生物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的最微小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等不同类群。2、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遗传与变异和分类以及与人类、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二、填空题:1、微生物包括组熨、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隹、病毒。其中,原核性微壬而括细菌、匹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1瓦原体,真核性微生物包括豆包非细胞性微生物包括皿|。三、单项选择题:1、证明有机物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是(C)。A、郭霍B、列文虎

2、克C、巴斯德D、弗莱明2、病毒由(B )发现。A、郭霍B 、伊凡诺夫斯基3、青霉素由(D )发现。A、郭霍B 、 列文虎克4、微生物由(B )发现。A、郭霍B 、 列文虎克C、巴斯德 D、列文虎克C、巴斯德D、弗莱明C、巴斯德D、弗莱明A )提出D、弗莱明5、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由(A、郭霍B、列文虎克C、巴斯德四、简答与论述题:1、微生物的特征: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自然界发布广泛。2、研究动物微生物的目的意义:研究微生物与畜禽疾病的关系,并利用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诊断、防治畜禽的疾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避免

3、农畜产品危害人类的健康。第一章细菌一、名词解释:1、鞭毛: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有一至数十根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长度常是菌体长的几倍。2、菌毛: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阳性菌的菌体上生长有一种比鞭毛数目多、较多、较直、较短的毛发状细丝,称为菌毛,又称纤毛或伞毛。3、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的外周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称为荚膜。4、芽抱: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细胞质和核质逐渐脱水浓缩,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抱。5、菌落:由一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长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

4、6、质粒:除核体DNA外,有些细菌还具有能自行复制、随宿主分裂传给子代菌体、有一定遗传特性的游离小型双股DNA子,称为质粒。7、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8、细菌的呼吸:在细菌体内,在细菌胞内酶催化下所进行的一切氧化还原反应称为细菌的呼吸、填空题:1、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生旦杆状、螺旋状。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裂殖。4、细菌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体、其他内容物5、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里卷鞭毛、菌毛、芽抱。6、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物质、温度、酸碱度、气体、渗透压。三、单项选择题:1、测量细菌大小的量度单位是(AcmB、mmC、卜2、细

5、菌数量增加数量最快的时期是A、适应期B、对数期C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A)。A、裂殖B、芽殖C、4、细菌数量最多的时期是(DA、适应期B、对数期C5、细菌活菌数量最多的是(CA、适应期B、对数期C6、大多数细菌适宜的环境PH为(C )。m D 、nmB )。、稳定期 D 、衰老期产生抱子繁殖D 、有性繁殖)。、稳定期 D 、衰老期)。、稳定期 D 、衰老期C )。A9.210.2B、4.05.5C、7.07.66.57.07、临床上常见的化脓性病原菌(A)。A、葡萄球菌B、链球菌C、巴氏杆菌D、破伤风梭菌8、芽抱形态呈鼓棱状的微生物是(A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克雷伯氏菌D、魏氏梭菌9、

6、大多数细菌为(A)。A、兼性呼吸菌B、需氧菌C、厌氧菌D专性厌氧菌10、分离病原细菌时,其培养温度是(A)C。A37B、25C、4D、0A、对动物有致病性B可产生毒素C、对动物无害D、为厌氧菌11、环境中的微生物绝大部分(C)。12、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差别在于(C)。A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B、真核微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C、真核微生物有细胞核D、真核微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13、葡萄球菌的一般特征是(D)。A、革兰氏阴性B、有芽抱C、有鞭毛D、不运动14、仔猪黄痢、白痢和断奶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A)引起的A、大肠杆菌B、沙门氏菌C、巴氏杆菌D、布氏杆菌15、猪肺疫、禽霍乱主要是由(C)引起的

7、。A、葡萄球菌B、沙门氏菌C、多杀巴氏杆菌D、布氏杆菌四、简答与论述题:1、细菌荚膜的形成条件:一般来说荚膜产生于营养好的环境,一般在动物体内和含有大量糖分或血清的营养丰富培养基中形成。2、芽孢的特性及形成条件:一般在细菌生长旺盛之后,培养基中一些主要营养物质耗尽时形成。3、细菌的新陈代谢产物有哪些:热原质、毒素、色素、抗生素、维生素、芳香物质、醇类、酸、气体、热等。4、培养基的制作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称量-融化-校正pH值-过滤-分装-灭菌。5、细菌革兰氏染色方法及染色结果:1) 革兰氏染色法步骤如下:(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镂结晶紫染色液,经12分钟,水洗。(2)加革兰

8、氏碘液于抹片上媒染,13分钟,水洗。(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秒至1分钟,水洗。(4)加10倍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2分钟,水洗。(5)吸干或烘干,镜检。2) 结果:革兰氏阳性细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红色。6、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种类:除水之外,有碳源、氮源、矿物质、生长因子、气体等。7、细菌的呼吸类型:厌氧呼吸、需氧呼吸、兼性厌氧呼吸。8、大肠杆菌的微生物鉴定要点:(1)鉴别培养,用S-S培养基(深红色菌落)或麦康开培养基(红色或粉红色菌落),在37下培养24小时,取可疑的菌落。(2)镜检可疑的菌落,是否具有大肠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多单

9、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状排列。具有周鞭毛,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3)作生物化学实验,包括三糖铁和糖发酵实验,观察是否与大肠杆菌生化特征相符,大肠杆菌生化特征: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不能利用柠檬酸盐。(4)血清学实验,确定其血清型。9、沙门氏菌的微生物鉴定要点:(1)鉴别培养,用S-S培养基(灰色菌落)或麦康开培养基(无色菌落),在37下培养24小时,取可疑的菌落。(2)镜检可疑的菌落,是否具有沙门氏菌的形态学特征,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具有周鞭毛,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3)作生物化学实验,包括三糖铁和糖发酵实

10、验,观察是否与大肠杆菌生化特征相符,沙门氏菌生化特征:不产生靛基质,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分解尿素,通常产生硫化氢,通常能利用柠檬酸盐。(4)血清学实验,确定其血清型。第二章病毒一、名词解释:1、干扰素:是细胞受病毒感染后所产生的一类低分子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释放出细胞外,被另外的细胞吸收后,另外的细胞便产生非特异的抗病毒感染。这种物质称为干扰素。2、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或机体时,常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现象可在同种以及同株的病毒间发生,后者如流感病毒的自身干扰。异种病毒和无亲缘关系的病毒之间也可以干扰,且比较常见。3、包涵体:某些病毒感

11、染细胞的胞浆内和/或胞核内产生单个或多个、圆形或不规则、嗜酸性或嗜碱性的特殊小体,称为包涵体。二、单项选择题:1、测量病毒大小的量度单位是(D)。A、cmBmmC、mD、nm2、病毒只有用(D)进行观察。A、普通光学显微镜B、荧光显微镜C、暗视野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3、已知引起人类疾病的最小病原体是(C)。A支原体B、细菌C、病毒D、立克次氏体4、病毒增殖方式是(C)。A、裂殖B、芽殖C、复制D、有性繁殖三、简答与论述题:1、病毒的特征:1)病毒是一类极微小的非细胞性结构的生物。其基本结构是由核酸核心外包蛋白质衣壳组成,有些病毒最外层为一层脂蛋白组成的囊膜。可通过除菌滤,除痘病毒外,绝大多数在

12、光镜下无法看到,须用电镜观察。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RNA3)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类和产能机构,并借助于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和成分来复制其核酸和合成由其核酸编码的蛋白质。4)病毒依靠核酸和其他组分的各自合成,然后装配成新的子代病毒。5)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6)有些病毒的核酸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内,并随细胞DNA的复制而增殖,引起潜伏感染。7)极大多数病毒在不同程度上对干扰素敏感。2、病毒的结构:中心为核酸芯髓,由DNA者RNA组成;外周为衣壳,由蛋白质组成;有的病毒在衣壳外有囊膜,由脂蛋白组成。3、病毒的培养方法: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组织培养。4、病毒的

13、增殖过程:由于病毒本身无完整的酶系统,它的增殖是以其核酸入侵易感细胞,在病毒核酸信息的信号指挥下,利用易感细胞复制出病毒子,其过程包括:(1)吸附(2)核酸进入、脱壳(3)病毒部件的合成(4)病毒子的装配与释放。5、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程序:病料采集和准备,病毒分离和培养,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第三章其他微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D)能形成“油煎蛋状”菌落。A、大肠杆菌B、巴氏杆菌C、沙门氏菌D、支原体2、下述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C)A、钩端螺旋体B、葡萄球菌C、黄曲霉D、立克次氏体3、(A)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传播。A、立克次氏体B、螺旋体C、大肠杆菌D、支原体4、青霉素

14、是从(B)培养物中提取的。A、放线菌B、青霉菌C、黄曲霉D、酵母菌5、猪喘气病的病原体属于(C)。A、螺旋体B、真菌C、支原体D、立克次氏体6、引起人沙眼的病原体的(A)。A、衣原体B、支原体C、病毒D、立克次体7、螺旋体为(D)。A、多细胞微生物B、单细胞真核性微生物C、光镜下不可见Ck单细胞原核性微生物8、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微生物是(B)。A螺旋体B、支原体C、衣原体D、立克次氏体9、(D)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A、螺旋体B、支原体C、真菌D、立克次氏体10、真菌不包括(C)。A、霉菌B、酵母菌C、放线菌D、担子菌二、简答与论述题:1、霉菌的繁殖方式有哪些?霉菌有哪些常见种类?:霉菌主

15、要依靠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霉菌常见种类包括:根霉、毛霉、青霉、曲霉等。2、真菌的生长繁殖条件:营养需要、温度、氧气、湿度、渗透压和PH值。3、真菌的菌丝有哪几种?:按结构分为无隔菌丝、有隔菌丝;按功能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繁殖菌丝。4、常见青霉与曲霉形态的区别:曲霉形态:菌丝发达多分枝,有隔多核的多细胞真菌。分生孢子梗由特化了的厚壁而膨大的菌丝细胞(足细胞)上垂直生出;分生孢子头状如“菊花”。青霉形态与曲霉类似,菌丝也是由有隔多核的多细胞构成。但青霉无足细胞,分生孢子梗从基内菌丝或气生菌丝上生出,有横隔,顶端生有扫帚状的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多呈蓝绿色。扫帚枝有单轮、双轮和多轮,对称

16、或不对称。5、常见螺旋体哪些有致病性:密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6、支原体的培养、个体形态、菌落、致病性:支原体可以人工培养,其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培养时间较长,在固体培养基上呈小菌落等;由于没有细胞壁和组成细胞壁的蛋白多肽,故呈多形性;主要引起动物的喘气病。7、衣原体的致病性:主要引起砂眼、鹦鹉热。第四章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一、名词解释:1、消毒: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以杀死物体上某些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的作用并不要求。2、灭菌:杀死一切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和孢子,使物体上无任何活存的微生物。3、防腐:利用化学物品或其他方法阻止微生物繁殖和发育。4、无菌法:系指杜

17、绝任何病原性或非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5、噬菌体:寄生于真菌、细菌、放线菌的一类病毒。二、单项选择题:1、微生物在各层土壤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B)数量最多。A、表层B、离地面10-20cmC、离地面50-100cmD、离地面400-500cm2、干热灭菌其温度为(C)。A、100B、110C、121D、1603、动物胚胎时期的消化道是(A)。A、无菌的B、只有少数细菌C、只有少数酵母菌D、只有少数放线菌4、高压蒸汽灭菌其温度为(D)。A、100B、102C、110D、1215、杀菌能力最强的紫外线其波长为(C)?。A、1360B、1500C、2530D、40006、市售牛

18、奶一般采用(C)灭菌。A、高压蒸汽法B、煮沸法 C、巴氏消毒法流通蒸汽法三、简答与论述题:1、阐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盐酸:氢离子影响细菌表面两性物质的电离程度,从而影响细菌的吸收、排泄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高浓度的氢离子可以引起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的水解并使酶类失去活性。氢氧化钠:氢氧离子在室温下可以使蛋白质和核酸水解,使细菌的结构和酶受到损害。同时还可以分解细菌菌体中的糖类。硫柳汞:与细菌酶蛋白的一SH基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使菌体蛋白变性或沉淀。高镒酸钾:与细菌酶蛋白的一SH基结合,使其失去活性。酒精: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和变性,以及使菌体脱水。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19、药物种类、浓度、温度、环境中的有机物、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等。第五章传染一、名词解释:1、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微生物。2、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一定条件性引起动物发病的微生物。3、侵袭力:微生物突破宿主机体防卫屏障,侵入宿主活组织并在其中发育繁殖并广为扩散的能力。4、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5、外毒素:某些病原菌或霉菌代谢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细胞之外的周围环境中的毒素。6、内毒素:是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合成并存在于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脂多糖部分。细菌在死亡后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释放。7、类毒素:经0.4-0.5%的甲醛作用而使其毒性丧失但仍保留原

20、有抗原性的外毒素。8、 传染: 是指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细菌的(C)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A、鞭毛B、芽抱C、荚膜D、菌毛2、细菌的(D)与细菌的附着力有关。A、鞭毛B、芽抱C、荚膜D、菌毛3、细菌外毒素是(A)。A、蛋白质B、磷脂C、多糖D、核酸4、内毒素是(D)。A、蛋白质B、磷脂C、多糖D、多糖-磷脂-蛋白质复合物三、简答与论述题:1、增强微生物毒力的方法:要保持保存菌株的毒力,常以回归易感动物为增强细菌毒力的最佳方法。易感动物既可是本动物,也可是实验动物。特别是回归易感实验

21、动物,已广泛用于增强细菌的毒力。2、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致弱菌株常采用的方法有: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通过非易感动物;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3、引起传染病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引起传染病的因素有:1)微生物毒力和数量;2)入侵门户(即传染途径);3)易感动物;4)外界环境条件。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常采用:1)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即病原微生物;2)切断传染途径;3)保护易感动物;4)改善外界环境。4、试比较外毒素、内毒素和类毒素要点内毒素外毒素来源G国G+tS.G-菌存在部位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胞浆

22、内合成分泌至胞外,细菌溶溃后释放化学性质脂多糖蛋白质稳定性160C,2-4小时破坏60-80C,30分钟破坏毒性作用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较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表现抗原性弱,能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尚未制成类内毒素强,能使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脱毒成为类毒素检测方法邕血试验及热原试验皮内试验、中和试验及动物试验第六章免疫一、名词解释:1、免疫: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异己物质的复杂的生物学反应。2、特异性免疫:动物在后生获得的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的不感受性,是由于机体的防御机能在特殊刺激的作用下发生了改造而形成,其只对一

23、定的病原微生物有抵抗力,该特性不能遗传。3、非特异性免疫:动物生来就具有的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的不感受性,它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机体长期与微生物斗争而建立起的天然防御屏障,可以和动物的其他生物学特性一起遗传。4、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相作用的物质称为抗原。5、抗体:由抗原刺激机体,机体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6、体液免疫:由抗原刺激机体的B淋巴细胞所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7、细胞免疫:由抗原刺激机体的T淋巴细胞所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8、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不耐热,可辅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介导免

24、疫溶菌、溶血作用,故称为补体9、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月病毒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白F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10、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1、血清学试验: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在体外一定的条件下作用后,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所以将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叫做血清学试验。12、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是被

25、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13、免疫应答:是指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连锁反应和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二、单项选择题:1、 (B)外周免疫器官。A、胸腺B、淋巴结C、骨髓D、肝脏2、 (D)是中枢免疫器官。A、脾脏B、肝脏B、淋巴结D、胸腺3、哺乳动物最主要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是(A)。A、IgGB、IgAC、IgMD、IgE4、 (C)不构成非特异性免疫因素。A、皮肤屏障B、吞噬作用C、抗体D、溶菌酶5、参与I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A)。A、IgEB、IgMC、IgGD、IgA。6、抗体是由(A)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的A、B细胞B、T细胞C、K细胞D、NK细胞7、动物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或发生隐性传染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称为(A)。A、天然主动免疫B、天然被动免疫C、人工主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三、简答与论述题:1、免疫的功能有哪些:防御传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2、构成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那些:屏障结构及组织的反应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存在于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3、抗原的性质:异物性、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