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X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X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X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X版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的发现及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预习反馈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中有一组对照组是为了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并使其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它可进入血液,由血液循环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该激素的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三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

2、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剔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答案:A2.填写下列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靶器官或靶细胞。 答案:(1)肾小管(2)甲状腺全身细胞(3)全身细胞(4)胰高血糖素胰岛素(5)全身细胞全身细胞3.判断(1)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 )(4)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使用。 ( )(5)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 )4.当动物缺乏

3、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A.生长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解析:生长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均为多肽或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答案:D二、激素调节的实例及特点1.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浓度过高时的调节(2)血糖浓度过低时的调节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的模型 3.实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4.调节机制 5.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预习反馈1.判断(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 )(2)胰岛素和胰高血

4、糖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 )(3)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 ( )(4)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 )(5)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6)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为全身各处的细胞。( )(7)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8)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9)在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10)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物质。( )(11)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 )2.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

5、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解析:图中横坐标为胰岛素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其含量越高血糖消耗速率越快,故曲线b表示血糖消耗速率的变化。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有抑制作用,随胰岛素含量的增加,血糖补充速率逐渐减慢,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速率逐渐减慢,所以曲线a表示血糖补充速率的变化,故A项错误。曲线b上升,是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等细胞使血糖被利用的

6、结果,故B项正确。胰岛素浓度为40 U/mL时,血糖补充速率明显小于消耗速率,故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会下降,故C项错误。在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项错误。答案:B3.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B.是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是指甲状腺激素D.作用于下丘脑促进的分泌,作用于垂体抑制的分泌解析:生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有的受垂体调控,有的不受垂体调控,所以垂体不是内分泌腺的枢纽,下丘脑才是内分泌腺的枢纽。该图表示甲状

7、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激素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反馈调节。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 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情景导引尝试完善下列血糖调节模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根据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血糖平衡既受激素调节,也受神经调节。(2)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主要机理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胰岛素还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4)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胰岛素与

8、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典例剖析例题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B.激素乙是胰岛素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甲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A项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B项错误;激素甲即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因而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项正确;激素乙即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项错误。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归纳提

9、升1.血糖调节的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参与。(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水平。(2)下丘脑中有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调节血糖的作用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的去路,即促进细胞摄取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血糖的来源,即抑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源,即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3.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

10、因素(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血糖含量的调节(最主要)。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升高血糖含量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神经调节。(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血糖含量的调节(最主要)。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神经调节。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活学活练1.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B.胰岛素作用的效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解析:甲表示胰岛B细胞,其既能接受血糖浓度升

11、高的信息,又能接受下丘脑发出的神经信号;由图可知,胰岛素分泌增加,抑制血糖升高,进而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该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不受垂体调节;据图分析,血糖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2.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图中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A.甲AB段与乙ab段相比,甲的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弱B.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出现砖红色C.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

12、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D.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解析: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因此摄取葡萄糖后,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较弱,A项正确;乙为正常人,b点血糖浓度虽然偏高,但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故用斐林试剂对b点时的尿液进行检查,水浴加热后不出现砖红色,B项正确;c点开始运动后体内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导致血糖浓度下降,C项正确;人体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血糖氧化分解加快,血糖浓度降低,因此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D项错误。答案: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 甲状腺激素

13、分泌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情景导引分级调节是如何进行的?请阅读教材并依据下面的甲状腺活动的调节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2)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3)图中“+”“-”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4)下丘脑、垂体分泌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多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称为反馈调节。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典例剖析例题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

14、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该激素的靶器官为垂体。垂体分泌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为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为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的多少受到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而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二者的分泌活动。这就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答案:A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归纳提升激素分泌调节中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分级调节(1)图例探

15、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2)解读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分泌激素调控垂体,垂体能分泌激素调控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由此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负反馈调节。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增加;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减少;大量注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减少。(3)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着与甲状腺激素相似的分级调节机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2.两

16、种反馈调节 (1)正反馈调节: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2)负反馈调节: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活学活练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表示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 (2)y只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而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其根本原因是。 (3)甲状腺激素过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填字母)的分泌功能,从而保持血液中的甲状腺含量稳定。 (4)怀孕的女性缺碘时,z的分泌量会下降,对x和y的反馈调节作用减弱,使x和y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

17、尤其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垂体(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x、y(4)增加脑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 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调节的特点情景导引激素调节有哪些特点?激素分泌之后,还需要补充吗?请阅读教材,依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1)人体的组织细胞有特异性受体与激素分子相结合,这样的细胞称为该激素分子的,激素能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激素又称为。 (2)若图中内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则该激素的调节结果是。 (3)由图分析,激素一定进入靶细胞吗?(4)不

18、同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不同,如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为;而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 答案:(1)靶细胞信息分子(2)血糖水平升高(3)不一定,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4)全身各处细胞肝脏细胞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典例剖析例题“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下列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胰岛B细胞受损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B.C.D.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解析: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不是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不符合题意;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不能与足够多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符合题意;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靶细胞不能感受到胰岛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符合题意;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不符合题意。答案:B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要点速记归纳提升1.激素的作用机理: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