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 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 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 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 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 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布特勒(Butler )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 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 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o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1)
2、与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与目前的鸡皮鹤发相 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4) 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 在对老年人开展 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 对老人的 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与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 类型:(1) 成熟型(Mature Type)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
3、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2) 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 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3)防卫型(Armored Type)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 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 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 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4) 愤怒型(Angry Type)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
4、悲, 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 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5) 自怨自艾型(Self-Haters Type)这种类型的老人和愤怒型的老人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年轻的时候事业都没有成就,或者遭受重大挫折,总之,人生处处不 顺利或不得志;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愤怒型的老人常把自己的不得 志都归罪于别人,而自怨自艾型的老人则只埋怨自己,认为都是自己不努力或者没能力才虚度终年。因此,心里郁闷、沮丧、消 沉、常有“人老珠黄不值钱”
5、、“活着没有意思,只有死才能解脱” 的消极、悲观的思想。老人人格类型理论对于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是,应该 根据老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人格类型来确立老人的晚年生活需 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老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并且采取符合不同类型的老年服务对象特点的助人手法。当然,在老年服务工作中也要小心避免因刻意关注不同人格类型而给老人贴上人为的标 签,从而给老人造成伤害。三、活动理论活动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最为流行的和老年及老 化现象有关的理论,由凯文(Cavan)提出。这个理论认为:(1)老年是中年期的延长,老年人仍与中年时代一样可以 从事社会上的工作,参与社会活动;(2)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
6、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3)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 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 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 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 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 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
7、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 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机体健康 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 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 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四、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柴斯门(Zusman于1966年年提出社会损害理论,它着重 讨论的是,第一,老人的晚年生活的不适应或者出现生活崩溃征 候,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给他们加上不良的标签,这是经过一连串过程的结果。这些过程包括:社会订立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或 期望,所有的成人必须工作或有生产力,因此其他的年轻人就给 老人加上不良的标签,认为老人都是不合格的,缺乏生产能
8、力的。老人接受了这个标签,把自己看作不行,于是就自暴自弃地改变 其行为以符合这种不良的标签。结果他们不再振作而变得无能 力,比较依赖且经常觉得自己不适当。第二,有时老年人一些正 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 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 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 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
9、太多的案例表明, 对老年人的过分关 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也有许多经验表明,如果给老人加上许多不良的标签将 会对老人产生巨大的危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它至少告 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 也是老年人 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 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 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社会重建理论由库柏斯和本斯东(Kuypus And Bengston) 于(1973)年提出,他们认为老人的环境及其自我概念之间的消 极互动,形成了社会上许多老人问题,因
10、此必须打破这种不良标签的恶性循环。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 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 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 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 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 划、自我决定,来直观地加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 过程可以用图以表示。这个理论十分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更加地开展老年人社会 工作。它告诉我们,社会环境会直接关联到老年人的行为和心理, 而社会上人际关系的互动也会对老年人的自我形象有重大的影 响。因此,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凭借着改善环境以便利老人个人 性格的表达,使得有自贬或自卑倾向的老年人得以独立地作出决 定,从而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入分配差距与公平效率考核试卷
- 护理病情评估与汇报指南 2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练习题
- 5-18一般时序电路的设计3-化简、编码和实现
-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精美课件
-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联考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创模拟卷(四)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2025届中考模拟最后十套:数学试题(二)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统计学基础与SPSS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焦作大学《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品质管理人员培训》课件
- 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原卷版)
- 村上开无土地证明(标准版)
- 临床用药安全与合理用药
- 数据中心网络
- 工厂能源管理应急预案
-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
- 竞品分析知识培训课件
- 中小学建筑实地调研
-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8000字
- 重机1900缝纫机使用说明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