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合成_第1页
专题9: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合成_第2页
专题9: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合成_第3页
专题9: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合成_第4页
专题9: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合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9:力的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1、(2007辽宁省)如图所示,给水平桌面铺上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三个斜面相同)顶端从静止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1)小车在 表面运动的最远,这是因为 。在此实验基础 上推理分析: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2)小刚想测其中一个斜面的机械效率,除测出小车重和斜面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请你在下面的空白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表格(只测一次斜面的机械效率)2、(2005无锡)如图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 相同。实验

2、时发现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将 。3、(2006青岛)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 运动的速度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越小得 越 。 如果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小车将以 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4、(2008连云港市)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木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

3、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实验序数水平板面高度h/m水平距离s/m1木 板0.201.002木 板0.402.003木 板0.603.004铺上棉布的板0.200.505铺上棉布的板0.401.006铺上棉布的板0.601.50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2005武汉)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

4、。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 的关系。(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试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 ,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叫 6、(2008昆明)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

5、度v0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1)实验中应控制_和_不变。 (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_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

6、,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_滑块质量g200250300350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m0.6510.6510.651O651答案1、(2007辽宁省)2、(2005无锡)速度;远;保持匀速永远运动下去3、(2006青岛)

7、相同;小;恒定不变4、(2008连云港市)接触面相同时,高度越大,滑行的距离越远; 高度相同时,表面越光滑,滑行的越远;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高度、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5、(2005武汉)速度; 阻力; 距离的大小; 不受力; 控制变量法6、(2008昆明) 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0; 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甲; 物体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与质量无关下面的探究与运动和力有关1、(08荆州市)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

8、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和_,结论是:_;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答案:(08荆州市) 1、3;物体下落的时间与材料无关;不相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材料和质量无关2.(08菏泽)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

9、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 有关;与 无关。答案:(08菏泽) 2、3; 下落高

10、度、地面材料;球的型号;3(08南通市)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就越大(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

11、要点:_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次数12345木板倾角10°30°53°75°85°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050040036039043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的定性关系是_答案: (08南通市)让木块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错误;初始速度相同时,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倾角越大,距离越短 二力平衡(08桂林市)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 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