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编 对教育的认识第一章 对教育的认识o 教育是什么?对教育应该抱持一种什么样的认识态度,这是学习教育学原理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o 有人认为“教育”是个生活中的常用词,所以认为理解它非常简单,其实,这完全是一个错觉。目 录o 第一节 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存在o 第二节 对教育存在的理解与认识o 第三节 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第一节 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存在o (一)对“对象”及“概念”的认识o (二)教育的时间存在o (教育的历史发展)o (三)教育的空间存在o (教育的多种形态)一、对“对象”及“概念”的认识o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何一种理论总是关于某种对象的理论,不存在无对象的理论。o
2、人们把研究对象明确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把科学理论发展到什么程度。 (一)对“对象”及“概念”的认识o “对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存在”,它应该是一个被意识到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它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o 正因为认识对象具有主观性,对对象的认识才会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变化。(一)对“对象”及“概念”的认识o 当我们逐步认识了一个对象,我们就需要用一个词将其表达出来,概念就是对象的语言表述。o 无概念的研究不是科学的研究,概念拟定的准确程度标志着研究者对对象的掌握程度及其研究的理论水平。 (一)对“对象”及“概念”的认识表层结构(现象)中层结构深层结构(存在)(一)对“对象”及“概念”的认
3、识o 人类社会存在的全部的教育现象都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o 教育现象存在于从古到今乃至未来的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及所有地域内。(二)教育的时间存在o 教育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乃至未来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所谓教育的时间存在问题,也就是探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o 关于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的学者用不同的名称给予了表达。(二)教育的时间存在o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全面自在教育o 2.农业社会的教育o 自在教育、自为教育o 3.工业社会的教育o 4.信息社会的教育 全面自为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o 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特征o 原始社会教育产生的原因o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o 原始社会教育的自在性表现
4、 原始社会教育产生的原因o 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整个社会活动的需要。o 它既包括原始社会作为整体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也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o 既包括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也包括原始人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o 1.教育的同一性n 表现为教育的普遍性、永恒性、平等性o 2.教育的原始性n 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简单o 3.教育的非独立性n 没有专业和专职的教师,能者为师n 无文字的课本、教材,无专门的教育场所,无一定的制度和形式n 无教育活动经费原始社会教育的自在性表现o 总之,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与生活打成一片,教育活动在人们没有清晰察觉的情况
5、下进行着。o 我们把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教育称作是“自在教育”(适应性教育)。2.农业社会的教育o 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特征o 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o 农业社会教育的自为性表现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o 1.古代学校出现和发展n 有专门的教育场所,专职教师,有教材、校舍等;o 2.学校教育以文字教育为主o 3.学校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事业o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农业社会教育的自为性表现o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校舍、设备等条件是人类自为教育的基础;o 2.产生的学校是人类自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基本手段;o 3.学校教育的产生,使得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活动或行为,而成为一种社会事业,表现了人类
6、对教育活动的能动行为和自为自觉的态度。农业社会教育的自为性表现o *农业社会的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为性的表现,但绝大部分地域的教育依然是和原始社会教育无多大差别的自在教育,即教育仍大面积地处于自在状态。3.工业社会的教育o 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特征o 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o 工业社会教育的自为性表现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o 1.现代学校出现并发展;o 2.教育与生产劳动走向结合,其生产性日益突出;o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o 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工业社会教育的自为性表现o 1.工业革命的完成,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自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o 2.对劳动者受
7、教育程度的要求,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自为教育的发展。4.信息社会的教育o 信息社会的生产、生活特征o 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o 信息社会教育的自为性表现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o 1.学校正在并即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o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o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o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信息社会教育的自为性表现o 在信息社会,人类将进入一个以自为教育全面代替自在教育的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全面自为教育的时期。o 这个前景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距离。(二)教育的时间存在o 纵观教育发展全过程,它具有如下特点:o 1.教育是一
8、种永恒的社会现象o 2.教育具有阶级性o 3.人类教育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三)教育的空间存在o 教育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o 教育的空间存在就是以此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将教育划分成的不同形态。 (三)教育的空间存在o 1.家庭教育n 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o 2.学校教育n 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o 3.社会教育n 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三种教育形态及彼此间关系的变迁o 1.家庭教育n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家庭承担了大量的教育任务。n 到了大工业革命以后,家庭的教育功能开始衰弱,让
9、位于公共教育。n 当今学校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家庭教育发挥的作用日渐被人们关注。三种教育形态及彼此间关系的变迁o 2.学校教育n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而成为了具有主导地位的现代教育形式。n 自学校产生以来,思想家们对学校的批评也从没有中断过。三种教育形态及彼此间关系的变迁o 3.社会教育n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自古就有。n 从其外延上说,包括了“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n 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教育从内涵到外延也正发生质的变化。三种教育形态及彼此间关系的变迁o 要打破传统意义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10、的界限,建立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家校关系” 、“校校关系”、“校区关系”,是改革当前学校、建设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二节 对教育存在的理解与认识o一、孔子对教育的理解o二、孟子对教育的理解o三、朱熹对教育的理解o四、蔡元培对教育的理解o五、晏阳初对教育的理解o六、陶行知对教育的理解一、孔子对教育的理解o 孔子(前551-前479)n 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n 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n 提纲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n 因材施教,并重视启发教育的方法n 重知识教育,更重道德教育二、孟子对教育的理解o 孟子(约前372-前289)n “性善论”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n 主张教育为立国之
11、本三、朱熹对教育的理解o 朱熹(1130-1200)n 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n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n 一个人的教育应分为不同的阶段,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n 认为道德教育应是教育工作的首位四、蔡元培对教育的理解o 蔡元培(1868-1940)n 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提出“教育独立”思想n 用教育培养人,应“五育”并举五、晏阳初对教育的理解o 晏阳初(1890-1990)n 把平民教育的重点从城市移到乡村,身体力行地倡导乡村教育与建设n 提出“四大教育”及“三大方式”六、陶行知对教育的理解o 陶行知(1891-1946)n 站在人民大众尤其是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他们的教育
12、问题n 尊重儿童个性和创造精神n 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第三节 对教育本质的认识o (一)认识教育本质的意义o (二)前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o (三)我国教育学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o (四)教育是什么?o (五)研究教育本质的意义(一)认识教育本质的意义o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一个什么问题?它的含义是什么?o 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 (一)认识教育本质的意义o 认识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视野,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和教育的现象与本质问题的认识,是一个属于带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二)
13、前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o 近代教育史上一些著名教育家对什么是教育表述了自己的见解。o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二)前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o 英国哲学家洛克:“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o 法国教育家卢梭:“植物是由栽培而成长,人由于教育而成为人。”o 德国哲学家康德:“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二)前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o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育是人类一切知能和才性的自然的、循序的、和谐的发展。”o 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o (二)前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o 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为教育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完整的界说。(三)我国教育学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o 1.教育是上层建筑o 2.教育是生产力论o 3.部分是上层建筑,部分是生产力论o 4.教育是特殊范畴论n 教育是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无虚线半高领短袖套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弹操机构全套冲压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料内执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一建考前培训
- 儿童医疗知识
- 废钢铁购销合同模板
- 时尚发布会金箔施工协议
- 独资企业水电改造协议
- 垫资施工合同飞机制造
- 新建加油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余姚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需求说明
- 司法涉案目的评估指南
- 光伏电站消纳利用率计算导则
- 焓熵图(膨胀线)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共识.ppt
- 前后鼻音生字表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经验交流发言稿(共3页)
- 工程的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概念鞠鲁粤编
- (精选)国培结业典礼领导讲话稿范文(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