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实训十四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双缸同时点火的检测与故障排除_第1页
14实训十四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双缸同时点火的检测与故障排除_第2页
14实训十四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双缸同时点火的检测与故障排除_第3页
14实训十四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双缸同时点火的检测与故障排除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训十四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双缸同时点火)一、实训目的及要求1、认识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双缸同时点火)的组成;2、能够对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双缸同时点火)进行检测、故障诊断和排除;3、具备读识和分析微机控制点火系(双缸同时点火)电路的能力。二、实训仪器设备1、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双缸同时点火)通用车系轿车或桑塔纳时代超人轿车;2、万用表、常用工具。三、实训内容及操作步骤1、双缸同时点火系统的认识双缸同时点火系统如图一所示,一只点火线圈同时为两个缸点火,这种方式要求共用一只点火线圈的两个气缸工作相位相差360°曲轴转角,它将发动机的两个气缸分为一组,同时进行点火的控制,这样当

2、一缸接近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另一缸必然在接近排气行程上止点,若此时点火,两个气缸的火花塞将同时跳火,点火的正时和线圈的驱动由ECM完成。(2)通用车系双缸同时点火系统1)高压线的配对 直接点火系统的高压线与各缸之间有一定的配对,往往由于检修上的疏忽而插错分缸高压线,所以如果对发动机和气缸位置不熟悉,拆装高压线时应单独拆装。 GM车系直接点火系统分为三类:第1类C3I(Comptlter Controlled Coil电脑控制高压线圈),第2类DIS(Direct Ignition System直接点火系统)和第3类IDI(Integrated Direct Ignition整体式直接接点火系统)

3、。发动机气缸位置如图二所示。点火顺序是四缸:1342(14;23),适用于DIS和IDI点火系统;六缸:123456(14;25;36),适用于DIS点火系统;八缸:184一36572(16;58;47;23),适用于DIS点火系统。2)点火线圈检测拆下某个点火线圈上两个固定螺栓,将万用表表棒从点火线圈底部插入两个低压线插孔,可测得低压线圈阻值;测量点火线圈上部两个高压线柱,可测得高压线圈阻值。3)磁感应传感器检测在DIS与IDI点火系统所用的磁感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线圈电阻规格不同,DIS点火系统为,IDI点火系统为600900。4)霍尔式传感器检测1X和3X信号可利用LED灯、电压表及示波

4、器测试,18X信号由于输出频率太高,无法由LED灯、电压表读取正确值,因此必须用示波器测试。(3)桑塔纳时代超人双缸同时点火系统时代超人M发动机管理系统采用的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有两个点火线圈,1、4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2、3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其电路如图所示。1)测量输出级接地拔下点火线圈插头,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电瓶正极和插头上触点4间的电压,应为电瓶电压(约12V),否则应检查插头触点4和接地点的线路的开路。2)测量点火线圈的供电电压拔下点火线圈插头,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插头上触点2和发动机接地点间的电压,应为电瓶电压(约12V),否则应检查点火开关及与触点2之间线路的开路。3)测量点火线圈工作

5、情况拔下点火线圈的插头和四个喷嘴的插头,打开点火开关,用数字式万用表分别测量点火线圈插头上触点1和3与发动机接地点间的电压,起动马达数秒钟,应有0.4V左右电压出现。4)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点火线圈插头和ECU线束插座之间的电阻,电阻应小于1。5)测量两个线圈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阻值,应基本相等。6)高压火跳火试验能检测有无高压火及点火能量。四、主要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注意事项(1)发动机运转或由起动机拖动时,不要触摸或拔下点火线;(2)连接或拔下点火系统接线、高压线及测试仪接线前应关闭点火开关;(3)如需要起动机拖动发动机但不起动发动机(如检查缸压)时,应拔下点火线圈功率放大器插头及喷油器插头;(4)清洗发动机前,必须关闭点火开关。2、主要技术要求(1)通用车系C3I、DIS与IDI点火系统点火线圈阻值型式初级线圈电阻次级线圈电阻C3I型0.351.51014KC3I 型0.351.557KC3I 型0.351.51014KDIS与IDI型0.351.557K(2)时代超人点火系统技术数据发动机代号AJR点火系统形式双缸同时点火系统火花塞拧紧力矩30N·m火花塞电极间隙0.91.1mm火花塞插头电阻约0.5 K点火次序1342由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