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_第1页
中国近十年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_第2页
中国近十年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_第3页
中国近十年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_第4页
中国近十年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科学概论实验报告中国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班级:09-1学号:二02.学生姓名:姜伟指导老师:.刘鸿雁.20011年12月8日中国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1:前言:水是自然界的基本要素,是有生命的物质得以生存、繁衍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随之变的更加严重。在我国的水环境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缺乏淡水的国家,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淡水的缺乏又限制着这一势头的发展,与之产生了矛盾。可利用淡水质的污染加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饮用水的质量,广阔浩渺的海洋

2、水被污染,严重影响到水中的生态平衡,有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健康,为了给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为了我们后代有干净的饮用水,我们有责任去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比较近几年来我国的环境公报,来分析我国近几年来在水体环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接下来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关键词水水环境水体污染影响责任2:水体是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和海洋。水体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水体污染(waterbodypollution)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

3、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水体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2.1 20012010年我国经济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图为我国20012010年的GDP的柱状图。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20012010年间我国GDP呈逐渐增长趋势。2001年我国GDP为1196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10年我国GDP为58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每年经济增长率为10%左右。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水体方面产生的影响也是对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

4、部分。如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2.2 下图为2001-2010年我国200多条河流的400多个点的国控监测断面的地表水级别图2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2001年较前的中国快速发展而忽略水体保护思想使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劣V约占据了总体的43%,I-III级别只占据了30%,IV-V级别占据了27%。从2001年开始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有力措施来保护水体。如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禁止向河流中丢弃固体垃圾等。从2002年来看,我国在保护水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2002年开始我国监测断面的地表水总体状况有所好转,I-III级别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劣V级别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而IV-V级别所

5、占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到2010年I-III级别所占比例达到了60%,较2009年劣V级别2010年又有上升现象。但总体来看我国在20012010年保护水体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各个水系来说,最近10年所调查的河流中总体状况长江、珠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浙闽区河流和西南诸河水质良好,西北诸河水质为优。纵观七大水系的分布范围可以得到,如海河流域经过京津地区,由于该地区的工业较为发达,人类密度较,所以产生的工业污水和工业垃圾,以及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海河水系的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如长江水系,虽然该流域流经像重庆、武汉等一些大城市以及沪宁杭发

6、达地区,但是该流域的水流大,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所以长江水系的污染程度相对较小。2.3 下为我国20032010年国控重点湖泊(库)的水质级别所占比例和柱状况。2003-2010年我国国控重点湖泊(库)水质级别年IRIIIIVV劣V200303.60%21.40%25.00%14.30%35.70%200403.60%21.40%25.00%35.70%39.30%200507.00%21.00%11.00%18.00%43.00%200607%22.00%4.00%19.00%48.00%200707.10%21.30%14.30%17.90%39.30%2008014.30%7.10%21.

7、40%17.90%39.30%200903.90%19.20%23.10%19.20%34.60%201003.80%19.20%15.40%23.10%38.50%注t己:(由于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是上没有查阅到2001年、2002年的I劣V类的具体数字,所以只统计2003年一2010年的具体数据。下图为2003年一2010年的具体数字柱状图。)图32.3.1 我国湖泊(库)的污染主要为工业污水的排放、生活来及和污水的排放以及水体富营养化。从表1和图3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湖泊(库)在最近几年没有处于I类级别的。II类级别从2003年到2007年显示增加趋势。III类级别在最近几年处于稳定状况基本

8、上没有变化。IV类级别在20032006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从20062010年又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V类级别在最近几年总体上成缓慢上升趋势。劣V类级别在20032006年成下降趋势,但在20062010年又呈现出上升趋势。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湖泊(库)污染较为严重,在湖泊(库)的水体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显著,水体污染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有增加趋势。三湖(太湖、滇池和巢湖)的水体富营养化的较为严重。其中滇池每年都达到重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70),太湖和巢湖水体富营养化在前几年有上升趋势,但在进几年又有小幅度下降趋势。但整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还较大,还需要大力治理。2.3.2

9、 其它大型淡水湖泊我国9个主要大型淡水湖泊中,从整体来看所有湖泊水质有下降趋势,所有湖泊没有处于I级别的。从整体来看洱海、兴凯湖和博斯腾湖水质较好,而洞庭湖、达赉湖、洪泽湖、南四湖、镜泊湖等湖泊水质相对较差,所处级别较高。2.3.3 城市内湖昆明湖(北京)、西湖(杭州)、东湖(武汉)、玄武湖(南京)、大明湖(济南)等五大湖中水质也全国废水和主要污染物守璇量年际变化废水排放量(亿吨)coDiF放量(万吨)氨氮排放量(万吨)年合计工业生活合计工业生活合计工业生活2001432.9202.6230.31404.8607.5797.3125.241.383.9有所下降。由于湖所处在城市内,工业废水、生

10、活垃圾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是使内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废水中含有的N、P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主要原因。2.3.4 大型水库密云水库(北京)、石门水库(陕西)、董铺水库(安徽)、丹江口水库(湖北、河南)、千岛湖(浙江)、大伙房水库(辽宁)、于桥水库(天津)、松花湖(吉林)、门楼水库(山东)、崂山水库(山东)等从整体来看水库水质也有所下降,主要为人们生活活动的影响造成的。从水库的营养化程度来看,主要为中级营养程度。最近几年由于人们认识到保护饮用水源的重要性,所以在最近几年大型水库水质呈无明显变化趋势。2.4 下表为我国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年际变化2002439.5207.2232.3

11、1366.9584782.9128.842.186.72003:460212.4247.61333.6:511.9821.7129.740.4189.32004|482.4221.1261.31339.2509.7829.513342.290.82005524.5243.1281.41414.2554.8859.4149.852.597.32006536.8240.2296.61428.21541.5886.7141.3P42.598.82007556.8246.6310.21381.8511.1870.8132.334.198.32008572241.9330.11320.7457.6863

12、.112729.797.32009589.2234.4354.81277.5439.7837.8122.6P27.395.32010617.3237.5379.81238.1434.8803.3120.327.393表2从上表中可以看由我国从2001年到2010年主要污染水体的来源。其中废水的排放为首,其中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都呈现增加的趋势。COD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其中的生活COD排放量呈现增加趋势。氨氮排放量也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同样生活的氨氮排放量呈现增加趋势。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由于国家对工业的各方面控制,工业方面的污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人口的增加也给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是保护环境的一种途径。3:结语: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产生水体污染物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在产生污染的同时应该去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它。以防对我们的生活、人类的生存产生重大危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淡水的缺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实事。我们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