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_)_第1页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_)_第2页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_)_第3页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_)_第4页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_)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1、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用机械种庄稼(美国大平原)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北美洲中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2)地形和土壤: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2)地形和土壤: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广,土壤肥沃(3)水文:密西西比河从北道南贯穿平原的东部。区域发展水稻(水田农业)生产方式(特点):精耕细作,人力劳作;产量高,商品率低(自给自足);兴修水利,便于灌溉和排涝。小麦、大豆、玉米(旱地农业),生产方式(特

2、点):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劳动力需求少,产量高,商品性农业。*美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原因:耕地面积辽阔平整,以旱地为主,适合机械化作业。地广人稀,农业劳动力缺乏,要依靠机械化作业。科学技术发达,具有先进的农用机械。人文特色人口分布:稠密;建筑:高脚屋,通风防潮,安全防野兽;饮食:大米为主,各种米制食品;精神生活:崇尚“谷神”和“稻母有御耕节、春耕礼、水上木偶戏等等文化活动,人们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地广人稀,人们居住的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交通发达,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和购物等2、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区:秘鲁)山地之国(阿尔卑斯山区:瑞士)地理位置南美洲大陆,西半球,素有“南美洲

3、脊梁”之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山脉走向:南北走向欧洲腹地山脉走向:西南-东北走向自然环境(自然条件)(1)气候:山地气候。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变化。(5°S东坡不同高度自然景观变化见教材64页,作业本42页,乞力马扎罗山、天山见图册44页。)(2)地形:山地地形,地势崎岖(3)资源:矿产资源丰富(1)(2)同左,(3)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奇缺。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高山峡谷、险峰深涧的成因:河流、冰川的作用。区域发展(1)低海拔(山谷、山坡处):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2)高海拔:利用干寒草原,发展畜牧业,主要驯养羊驼和骆

4、马。(1)低海拔种植业,种葡萄等(2)较高海拔处,建设农场,发展畜牧业。(3)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旅游设施:配套设施齐备、精良,服务周到、细致。自然环境: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夏季登山,为观光和避暑胜地;冬季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交通条件:铁路和公路发达。人文特色衣:羊驼、骆马所制的皮革等。(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食:羊驼和骆马的奶、肉,玉米、马铃薯、麦制品等。行:骆马为当地居民主要交通工具。文化: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第安文明。影响:(1)利:方便山区物产的外销,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

5、进一步开发了当地的旅游资源。(2)弊: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破坏了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许多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3、傍水而居耕海牧鱼(日本)水上都市(威尼斯)地理位置亚洲东部,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意大利的东北部、地中海的北岸水上古城威尼斯区域发展渔业发达原因:日本海岸线曲折,优良的港湾多;北海道附近是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鱼类饵料丰富;造船业发达;先进的纺织工业和电子工业为渔业提供了优质渔网和电子设备。渔业问题:(1)世界燃料价格上涨,使捕鱼成本增加(2)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渔民只能在本国海域内捕鱼(3)填海造地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场所(4)工

6、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沿海水质。措施:(1)海洋资源管理法,设定禁渔期,休养生息(2)海洋环境保护法,限制废水的排放(3)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因水而生:躲避外敌(P73第2段)因水而兴:地中海是亚非欧三洲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P74阅读卡)因水而美: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水城风光,旅游业发达。主要交通工具船,“公共汽车”交通船,“小汽车”汽艇,专载游客的单桨平底木船-贡多拉。划船比赛等传统节目。因水而忧:海水倒灌、水位上涨。人文特色独特的“鱼文化”:冷冻仓库、鱼市、海鲜料理、“男孩节”的鲤鱼旗、艺术、语言和文字等。因水而美(见上文)4、草原人家逐水草而居(非洲热带

7、草原上马赛人)现代化的牧场(澳大利亚)地理位置非洲,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背部的热带草原上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州,是世界上惟一占据整个大陆及边缘岛屿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自然环境(自然条件)(1)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基塔莱4-10月、多多马11-次年4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2)地形:高原地形,地势较为平坦(3)景观:热带疏林草原,野生动物繁多,如羚羊、长颈鹿、斑马、狮、豹等。(1)地形: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2)气候:气候总体较为干热,类型多样(教材P79),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形式,即从北、东、南向内陆和西部

8、沿海减少*降水量和畜牧带分布特点:降水分布和畜牧带分布基本吻合,大体呈半环状分布。牧羊带的分布:见教材79页图4-54区域发展游牧,逐水草而居。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漫长旱季即将来临,草原开始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雨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雨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南方回迁,迎接雨季的来临。主要畜种:美利奴羊畜牧业特点:(1)定居(2)机械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的原因:(1)气候干热;(2)地广人稀,地势平坦辽阔,农场规模大;(3)人口少,劳动力短缺(4)无大型野兽的攻击;(5)是一个发达国家,拥有现代化的工业人文特色衣:红色披风(防身,保护

9、牛群)食:牛是主要的食物来源。牛、羊的肉、奶,牛血等。住:茅草房风俗: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牛在马赛人的生产和生活中有何地位?食+风俗)*世界草地及牧场放牧业分布、中国四大牧场等见图册48-49页5、干旱的宝地沙漠绿洲(以色列)石油宝库(波斯湾地区)地理位置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阿拉伯半岛自然环境(1)气候: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2)以色列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缺乏(最主要),可耕地少,土壤贫瘠,夏季高温等。(1)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稀少,炎热干燥。(2)地形:高原为主,沙漠广布。(3)河流:西北部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

10、河。区域发展解决水问题的措施:科学用水:大力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一水多用:把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海水淡化:作为生活用水;北水南调:修建水利设施,实现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加强管理:实行用水许可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开发节水作物:选择种植耐旱的作物,如枣椰树等。绿洲农产品:椰枣、花卉、水果、蔬菜、棉花等附加值高的作物。(1)石油资源的地位: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始终位居世界前列(2)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3)石油输出路线: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日本、中国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和美国

11、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美国影响欧洲的“大花园”“大菜篮”石油创造财富,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面临的难题:石油资源会枯竭,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旅游业等。相同点气候干旱,沙漠多,缺水;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成为宝地。6、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南非的经纬度位置:17°E-32°E左右,22°S-35°S南非的相对位置:非洲大陆最南端,大西洋和印度洋交汇处,三面环海。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南非的自然条件(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小,地势东高西低;地形种类有高原、盆地、平原、山地;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非的东北部,高原主要分布于南非的中部。(种类、地表欺负、地势高低、分布)。(2)气候:类型多样,气温普遍偏高,大部分地区比较干燥。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西南沿海地带为地中海气候,西北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3)河流:林波波河(自西向东)、奥兰治河(自东向西)。(4)自然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