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颈椎损伤病人插管中的应用_第1页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颈椎损伤病人插管中的应用_第2页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颈椎损伤病人插管中的应用_第3页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颈椎损伤病人插管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颈椎损伤病人插管中的应用王 瑛 朱国栋 车 琴 史俊武摘要 目的 探索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颈椎损伤病人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对17例颈椎损伤病人的插管侧鼻道、咽喉部及气管内进行完善的表面麻醉后,使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作静脉麻醉,保持病人自主呼吸并处于能“唤醒”状态,将食管气管引导管经鼻插入食管,调整位置使引导管始端椭圆孔对准声门,将光束经引导管通过椭圆孔置入气管内,退出食管气管引导管,由光束引导插入所需气管导管。结果 17例病人全部成功完成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论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用于颈椎损伤病人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结构简便、价格低廉,可推广至各类困难插管病人,应

2、用范围广。关键词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鼻插管;颈椎损伤颈椎损伤病人的气管插管属困难气道插管之一,文献介绍有多种途径可解决,但各有利弊。我们使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对颈椎损伤病人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1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17例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862岁。其中上颈椎损伤4例,下颈椎损伤13例;单纯骨折7例,单纯脱位4例,骨折伴脱位6例;无截瘫9例,合并高位截瘫8例,其中不全瘫痪3例,完全瘫痪5例。患者术前分别行颌枕牵引7例,颅骨牵引2例,颈围固定8例。均无颅底骨折等经鼻插管禁忌症,无全麻禁忌症。其中行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10例,行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7例。二

3、、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组成(1)食管气管引导管,为透明塑料带气囊导管,内径6.0mm,作者单位:213300 常州,溧阳市人民医院总长30cm,导管顶端为圆锥形盲端,距顶端5cm处有一椭圆形开口,椭圆口远侧为一斜面,在冠状面上斜面的斜线与装置纵轴成30°夹角。(2)光束,长85cm,柔软可弯曲,前端有灯泡,后端接电源,近前端1cm处折弯135°,接通电源后灯泡闪烁2次/秒。(3)电源盒。附图1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外观图,图2食管引导导管的A-A剖面图。 图1 图2三、方 法病人取仰卧位,保留牵引或颈围固定。气管导管引导管、光索常规消毒(一次性使用则出厂已灭菌),并涂上润滑油。首先行

4、充分表面麻醉:咽喉部用1%丁卡因喷雾23次,间隔23min,用呋麻滴鼻液在插管侧鼻道35滴/次滴鼻23次,再以2%利多卡因23ml经环甲膜穿刺行气管内麻醉;然后以芬太尼12ug.kg -、咪唑安定0.02mg.kg - 静脉注射,使病人进入基础麻醉状态,保留自主呼吸并能唤醒,常规监护SPo2并酌情吸氧。将食道气管引导管经鼻插入食管达24cm刻度处并连接麻醉机,缓慢向外退管,同时观察导管内气雾或呼吸囊起伏或听导管内呼吸音,当看到导管内气雾最多或呼吸囊起伏最大或导管外口听到最响管状呼吸音时,可认为食管气管引导管始端椭圆孔基本对准声门,此时将引导管套囊充气,用7%的利多卡因喷剂经引导管椭圆孔开口正对

5、声门反复喷雾3次,再固定好导管,将光束置入食管气管引导管,接通电源同时关闭室内灯光,当光束通过椭圆孔远侧斜面滑出椭圆孔时,病人前颈部皮下可见明亮光点闪烁,如光点偏离正中位,将食管气管引导管连同光束一起上、下及逆、顺时针调整至光点居中。轻送光束进入气管同时在颈前皮下可见光点逐渐下移,达胸骨上窝时停止插入,此时一手固定光束,一手拨除食管气管引导管,最后用光束引导顺势置入气管导管即完成整个插管操作。常规鉴别气管导管位置,若气管导管已进入气管则外口可闻及清晰气流呼吸,接ETCO2可见规则波形。由于表面麻醉完善,气管插管反射很轻。完成导管位置鉴别及固定后常规加深麻醉及管理呼吸。结 果17例病人均顺利完成

6、插管,其中9例一次完成插管,8例经调整食管气管引导及光束位置23次亦顺利完成插管。插管时间最短5min,最长20min左右。未出现任何插管并发症。讨 论 1、颈椎活动度大,关节突方向接近水平,容易导致脱位而损伤颈髓。颈椎损伤可破坏颈椎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颈椎损伤病人需保持头部制动(头部牵引或戴颈围),使气管插管难度增大。如果气管插管中颈部过度运动,则有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的高度危险,所以禁忌头后仰和颈部屈曲体位即“嗅物位”。应采用不需移动颈椎的气管插管操作技术,如单纯盲探插管、纤维光导喉镜或支气管镜引导插管、逆行引导插管、光束引导插管,以上技术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不少气管插管病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

7、使用,但分别存在失败率高,价格昂贵,并发症多等缺点,存在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2、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是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朱也森教授为解决气管插管困难而研制的新型插管引导装置,获中国实用新型技术专利(1996年)。它针对在插管困难的病人中气管导管多易滑入食道的特点,以咽喉部食管、气管入口端相邻的解剖位置关系为构思基础,通过先入食管,再经引导管进入气管的方法来完成插管操作。适用于各种困难气道病人和气道正常病人,但有经鼻气管插管禁忌症或食道上端病变者禁用。但病人所用气管导管内径需6mm。颈椎损伤病人在颈部制动、牵引下插管尤其适用此方法。3、该方法中完善的表面麻醉是插管成功的关键,能显著降低插管所致

8、的心血管反应和吞咽、咳嗽反射,预防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进一步减少插管反应,因不用肌松剂,保留自主呼吸并能唤醒,是操作过程中判断食管气管引导导管位置和确保病人供氧的关键。本文中所有病人SPO2均未95%,插管过程中随时可通过面罩或导管供氧,防止插管过程中缺氧的发生。4、该装置为颈椎损伤病人及各种困难气道病人的插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其它方法比较,明显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不受技术经验不足的影响,容易推广使用。(2)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少,不易致咽喉粘膜损伤、喉痉挛和喉水肿等并发症。(3)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价格低廉,经济实用,适用国情,特别有利于基层地区医院中推广使用,可作为基层医院中困难气道插管的首选装置。参 考 文 献1 薛富善,李平,等. 困难气道插管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70.2 朱也森,姜红,等. 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5,15:153155.3 刘俊杰,赵俊.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