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关于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中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答辩会的通知2. 重点学科规划书答辩审核要求提纲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填报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书的通知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关于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中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答辩会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教育便函2010193号各有关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新一轮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完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根据国家中医
2、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总体安排,我司定于2010年12月下旬在北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中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答辩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10年12月20日-23日。二、会议地点:北京广西大厦(北京朝阳区潘家园华威里26号。三、会议内容:重点学科建设点的学科带头人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书进行答辩(每个学科汇报15分钟,答疑15分钟,请做好PPT。汇报重点请放在本学科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研究方向、人才梯队建设、学科要解决的问题、标志性成果、经费预算和学科管理等方面。四、参会人员:各有关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中医药
3、大学的学科管理人员1人;各有关中医基础、中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点汇报人员1-2人。五、会议报到:请各有关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科管理人员于2010年12月20日7:409:00预备会。请中医基础、中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点学科带头人按答辩时间安排(见附件1,提前半天到所在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学科管理人员房间报到,交汇报PPT电子稿,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学科管理人员汇总后,按学科汇报分类,提前2小时交予答辩会的小组秘书。六、其它事宜:请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通知本地区或本单位的中医基础、中药、民族医药、中西医
4、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点学科带头人,按本通知要求(见附件1到会答辩。会议通知及附件可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上下载。会议只安排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科管理人员食宿,交通费请回本单位报销。请参会人员填写会议回执(见附件2 并于12月17日之前传真我司。会议不安排接站,请参会人员自行前往。联系人:柯研沈金鸿周景玉周杰电话:01059957642 01059957645传真:01059957648附件:第三组答辩的学科点(中药 第四组答辩的学科点(中药 注:备注中“*”的学科为“十五”建设学科。重点学科规划书答辩审核要求提纲一、目的进一步梳理和凸显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的优
5、势特色。明确中医药重点学科内涵和外延,确立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思路、内容与任务,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中医药发展。审核学科建设经费预算,改善学科建设条件。为下一步召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发展大会和中期检查、验收工作奠定基础。二、基本要求通过专家组审核、指导,协助学科点进一步梳理研究方向,进一步提高规划书的规范性、各部分规划内容的设计高度、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规划书进行学科点建设完成后,可以使学科点建设水平达到同学科领先水平。1.研究方向:学科研究方向设置相对稳定、科学、合理,有相应的标志性成果作支撑,充分体现本学科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研究方向不能小到一个课题,也不能大到一个领域。本学科内涵
6、与外延(围绕着稳定的研究方向界定清楚、准确。2.人才梯队:学科应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学术带头人造诣较深,在同类学科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在本学科研究方向上发挥指导作用,学术带头人不能挂名,前后要对应。学科带头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组织能力强,年龄符合要求。围绕研究方向形成的学科人才梯队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合理,有发展潜能。3.学科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学科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富有意义,并且清晰、明确、必要。学科建设目标、思路能够围绕问题,从人才培养、科研、临床以及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建设。4.总体目标、阶段目标:总体目标明确,阶段目标具体,在建设周期内能完
7、成预期任务。能着力提高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中医药学科竞争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形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文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平台。5.标志性成果:建设周期完成后,能在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6.经费预算:经费预算合理,能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学科带头人培养与学术梯队建设(学科带头人培养、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骨干培养、本学科全员培训、学科人才培养(扶持带动相同学科发展、承办本学科继续教育和相关学科学员进修、学科内涵建设、学科学术交流与协作、业务能力建设、支撑学科稳定的研究方向、条件建设,是否合理可行。(1经费应满足重
8、点学科建设基本要求。(2经费应围绕学科建设任务,分年度进行预算,经费用途清晰、合理可行。(3经费重点用于人才培养、支撑学科稳定的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经费应占总经费的10%以上,其中,中央补助经费中用于人才培养的应不低于60万元;用于支撑学科稳定的研究方向的经费应占总经费的20%以上;用于条件建设的经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其中,中央补助经费中用于条件建设的经费按填平补齐查漏补缺原则不得超过70万元;其余部分按照学科建设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7.管理:在目标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并可执行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填报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书的通
9、知2010年9月24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管理,做好新一轮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规划。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请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各学科建设单位,认真填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书(以下简称规划书,见附件1,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一览表”(见附件2中所标注的“十五”期间建设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和新建
10、中医药重点学科名单,分别组织填写规划书。“十五”期间建设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应在验收的基础上填写规划书,要提出新一轮建设的目标、任务等。2.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在规划书中签署审核意见后,请于2010年9月25日前将本省规划书(一式四份报送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另将规划书电子版发送至zhoujie或zhoujingyu。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就上报的规划书组织同行专家审核,并进行答辩,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答辩时间另行通知。4.联系方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邮政编码:100027联系人:柯研沈金鸿周景玉周杰电话
11、:(01059957645 59957642;传真:(01059957648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书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一览表2010年9月24日附件: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药重点学科是整个中医药学科群的龙头。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关乎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统领中医药各项业务建设的基础和平台,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名医的重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
12、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促进中医药学科结构调整优化,整体提升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保健和中药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知识创新和文化繁荣,提高中医药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遵循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自身规律,增强中医药行业竞争力,提高中医药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能力,择优建设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推进中医药学术与事业的发展。二、战略目标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以发
13、展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继承创新为根本,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完善中医药学科结构和体系,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产生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服务能力。三、阶段目标(一要通过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突出特色与优势。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在中医药重点学科的设置与布局上发挥导向作用。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带动特色学科、弱势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与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兼具科学规范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
14、设体系,促进中医药学科的整体优化。(二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着力提高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水平。要围绕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在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方面有所贡献,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若干个能立足中医药学术发展前沿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贡献力。(三要通过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中医药学科竞争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在生命科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充分彰显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形成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服务、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平台。增强中医药学科的综合竞争力,并在
15、中医药学科领域增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四优秀的学术团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通过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团队,使得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领导、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中医药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造就一批中医药各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一批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团队,为保证和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储备。四、工作思路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为“政府规划,专家指导,单位建设,团队实施,属地管理”。(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坚持科学规划、合
16、理布局,注重统筹中医与中药学科、基础与临床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建设,整体提升中医药学科建设水平。(二充分发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专家委员会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参与中医药重点学科的评审、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加强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三中医药重点学科所在单位要围绕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充分整合资源,对重点学科建设予以倾斜,研究和解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四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是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确保中医药重点学科继承、创新和发展的
17、动力源泉,也是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要按照重点学科建设要求,遴选学科带头人,打造学术团队,培养学术队伍。明确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的责、权、利。(五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统筹建设和管理,多渠道筹措本地区配套建设资金。中医药重点学科所在单位为国家部委局直属机构的,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应纳入所在地区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范畴。五、建设任务(一对本学科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建设本学科的文献数据库,并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加以认真研究。通过分析、归纳、提炼,形成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点,丰富和完善本学
18、科体系。(二明确界定本学科的内涵、外延,科学划清学科界限,提出本学科下一层次学科分化设置的规范方案和学科整合构想。(三统一规范本学科名词术语,并赋予准确的描述和表达。(四根据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本学科在不同层次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原则要求,提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议与方案。(五明确本学科学术发展的目标和3-5个研究方向,以及体现研究方向的系列研究项目,探索适用于本学科学术研究与发展的方法学。(六对本学科现有教材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或撰写学术专著。(七应用性学科必须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行产学研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六、主要措施(一根据中医药重点学科
19、建设目标要求,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是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区域中医药发展目标,规划本地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医药重点学科所在单位和每个中医药重点学科,要掌握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学术动态,制定本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凝炼方向,确定建设内容,创新工作机制,有效付诸实施,使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二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应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学位点建设以及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室、重点专科(专
20、病建设相结合,在统一目标下综合集成。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将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纳入地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之中,做到统筹协调,重点建设;各中医药重点学科所在单位应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给予倾斜。(三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择优定点,合理布局,原则由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或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机构组织申报,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四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共同筹集和投入。国家资助一定额度的建设资金,中医药重点学科点所在地方政府及其所在单位应投入相应的配套经费,并吸收国内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资
21、助,实现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多元化筹措。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综合效益。利用学科在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发挥示范作用,带动中医药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五进一步完善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以5年为周期,要加强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与阶段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进展较好,完成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任务,达到评估指标体系合格标准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给予滚动进入下一周期建设;对管理不善,未能完成学科建设规划任务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给予警告、限期整改,直至取消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资格。(六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实行
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学科建设单位三级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及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 负责对各地申报项目组织评审、确定、中期检查、验收和日常指导、管理等工作。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管理、考核、评估等有关工作。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全面工作,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各项管理措施,组织检查、监督,研究和解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应当确
23、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负责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学科带头人负责本学科建设中的日常工作和运行管理。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本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国家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答辩会议资料-Page 11 of 13 附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规范和加强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 第三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设置应当坚持基础与临床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
24、继承与 创新并重的原则;中医药重点学科管理应当坚持优胜劣汰原则,引进竞争与激励机制, 通过动态管理,建立高效的运行模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申报单位应当为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或省级以上教育、科 研机构,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 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 第二章 第五条 为考核标准。 第六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应当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学位点建设以及国 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室、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紧密结合,统 一目标,综合集成。 中医药重点学科应当有明确的学科学术发展目标和若干
2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有 支撑这些方向的研究课题。 围绕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 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第七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应当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第八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应当完成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并达到学科建设目标, 并在 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提高临床疗效,服务中药 产业发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第三章 单位三级管理机制。 第十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实行宏观调 控,政策指导
26、,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进行监督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及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办 11 目标管理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周期为五年。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应当有基本任务、 总目标及阶段目标。中医药重点学科检查评估,应当以完成本学科建设目标和基本任务 组织管理 第九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 学科建设 国家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答辩会议资料-Page 12 of 13 公室, 负责对各地申报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组织评审、 中期检查、 验收和日常指导、 管理等工作。 第十一条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做好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管 理、考
27、核、评估等有关工作,负责本地区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统筹建设和管理,筹措落实 本地区配套建设资金。 第十二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 小组由主管领导负责,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主要领导组成。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全面协调工作, 制 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各项管理措施,组织检查、监督,研究和解决学科建设工 作中的主要问题,中医药重点学科领导小组每年应当组织召开不少于两次的工作例会。 第十三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确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负责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应当
28、成立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在学科 带头人的领导下, 负责本学科建设中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包括相关教研室、 研究室、实验室人员。由多学科组成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工作小组成员应当跨学科组成。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五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 方向和领域,并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项目和学术梯队建设等具体计划。中医 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在资源配置上对重点学科予以倾斜。 第十六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实行年度报告制度。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应当在每年 12 月 31 日前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报送中医药重 点学科建设规划年度执行情况、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下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学科建设 办公室应当组织专家对报送内容进行审核。 第十七条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应当建立目标责任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 位的主要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为目标责任人,对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负有主要责任。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应当作为单位领导业绩考核的内容,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单位应当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责、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服务备案管理规则
- 犹太教堂防水施工墙面协议
- 研发经理解除聘用合同分析
- 图书馆环境卫生工招聘合同
- 2024年网络游戏运营合同范本
- 2024年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与合作合同
- 地下排水桩基夯扩桩施工合同
- 2025年酒水新品研发与技术合作合同2篇
- 2025版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供货与安装合同
- 2024年瑜伽馆学员培训协议3篇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一)
- 模特的基础训练
- 急救技术-洗胃术 (2)
- 药品招商流程
-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 100道递等式计算(能巧算得要巧算)
- 【2019年整理】园林景观设计费取费标准
- 完整word版,ETS5使用教程
- 《血流动力学监测》PPT课件.ppt
- 2018年秋季人教版十一册数学第7、8单元测试卷
- 学生作业提交与批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