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八年级语文下册《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诗词五首教案 长歌行- -教案 1 1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 (板书古诗两字)同学们,看到古诗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学过的古诗,就让其背诵;或想起学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补充,教师板书;或 问本节学哪首诗,板书课题一一长歌行。 师:是呀,古诗语言凝练,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告诉我们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果前面 没有提到,这里引出我们今天又

2、要学习古诗了, 还记得学古诗的方法吗?说自己学诗的方法, 师适时板书学诗要点) 二、 学习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 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读的不好的学生)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他们读得怎样? (指名几个学生读,大家评价) 师:诗中还出现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写, 不好记的生字。谁来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错?你怎么 记住这个字的?(读通) 师: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请同 学们默读,或根据注释,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说不懂的字句。 师:请你和同桌议议这些字句的意思。

3、 师:这首诗写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读懂)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请和小组的同学互 相讨论交流。 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 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读读出这 种感受吗?老师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可以吗? (指名有感情读诗)(悟情)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 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 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配乐唱。 三、 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根据情况

4、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选择你喜欢的背诵)(延伸) 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明白了道理,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 为什么? 师总结: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 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教学目的】 1.1. 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 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 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2. 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 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

5、的表现手法, 领会这些诗词 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3. 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1.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2. 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 领 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一一唐诗和宋词。 这两 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 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 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

6、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 的思考和想像。) 二、 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733733),当时 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 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 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 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 10401040 年到 10431043 年,范仲淹任陕西经 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 词中着力渲

7、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 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 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 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 嘲风弄月 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三、 研习课文 1.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 1)将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录音听一遍,之后再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渔家 傲的录音各听一遍。然后给 6 6 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背这两首诗词,看谁背得既快又准确。 (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快速读背的兴趣, 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学生一般能 较快背出。) (2 2) 教师范背这两首诗词(学生注意教师是否有背错的地方),然后与学生共背一遍。 (解说:教

8、师作出读背的表率,既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又营造一种读背诗词的氛围, 师生共学,融为一体。让学生注意教师是否背错,是为了使学生听得更认真。) (3 3) 补充注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 济:渡过。 端居:闲居不仕。 3 耻:有愧于。 坐观:旁观。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4 4) 让学生再结合这两首词的有关注释进行诵读、理解,形 成自己的认识。 (5 5) 打出课件 D D、E E,让学生的理解与认识跟课件展示的画面相对照,看看在理解上有 何不同,有什么新的认识。 课文研讨 (1 1) 孟诗的三、四两句是写什么? 明确: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

9、 “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 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 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 (2 2) 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诗意? 明确: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 发之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 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 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夫之列 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船一样。 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 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 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 最后两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 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 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 希望张九龄能给我解决渔具, 以实 现获鱼的心愿。最后两句隐

10、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i i 3 3 ;如何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 明确: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 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 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板书设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渔家傲 课前要求收集有关边塞诗词,课上交流 越多越好 一、 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 1、 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2、 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11、。在诗词文章 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 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 文正公集 4 二、 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 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 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分组比赛 交流 1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3、 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4、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12、,不破楼兰终不还”。 5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 学习渔家傲: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 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 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 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1038 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1040 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 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 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 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

13、于此时。 1 1、 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 2、 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 3、 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4 4、 创造性的赏析上阕:可进行口头描述或书面描写,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 来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 写景 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 “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 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

14、留恋之意。 极 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 将士们条件艰苦。视觉上悲凉“塞 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 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 会战士的感受 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 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 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

15、, 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 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 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 5 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 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 慷慨悲壮的情怀。 赏析: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 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 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 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 由生活细节进入人 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 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 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 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 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