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测试1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测试1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测试1 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测试1 苏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综合测试1 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1共21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28分)0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分)卷(zhì) (jí)取(qiè)而不舍(zz)不倦02 下列哪一项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有误?(分)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虫子的嘴)有钳,千万蔽地。(以虫治虫)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庄稼大丰收)。(以虫治虫)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赠给)以金钗,问塔动之因。(梵天寺木塔)人皆伏(趴在地上)其精练。(梵天寺木塔)答03 找出并修改下列句子中用错的词语。(分) 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容易相信权威。

2、答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敲打,逐渐充实。答 好奇心指使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结构,知道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匮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答 04 默写论语中的名句。(分) 子曰:“,可以为师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05“经过分析,发现大多数基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很短,很容易转化为其他基本粒子。” 从加点字上我

3、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措辞有什么特点?(2分)答 06“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斜塔上的实验)请按照这个句子写一个同类型的句子。(分)答 07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哪一项?(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写成。论语八则主要讲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我们把它们牢记在心将终身受益。清朝的沈括写的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一些科学成就。莎士比亚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答08根据课文斜塔上的实验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请就一点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分)答第二部分(32分)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911

4、题。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09写出下列字的古今异义。(4分)方 古义 今义患 古义 今义但 古义今义如 古义今义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答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答 11通过课文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喻皓

5、是怎样一个人?(2分)答 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节选,完成1215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

6、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

7、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2 填上文章中空格的部分。(2分)13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个例子来解释这句话。(3分)答 14根据课文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2分)答 15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什么是创造性思维。(2分)答 阅读无畏创造奇迹,完成1620题。无畏创造奇迹江玲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

8、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十七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

9、的思路去解这道题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亮色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下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

10、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选自周末文汇2003年9月,原载现代女报2003年5月2日)16 在文章中找出一些描述第三道题非常难的语句。(2分)答 17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下面四项中对这句话理解

11、最正确的是哪一项?(3分)A我们碰到的困难越大,越能激起我们克服它的决心。B“无知者无畏”就是说我们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就必须少知道一些,所以我们不用学太多知识。C简单的事情未必能做好,困难的事情未必会做坏。D我们在不知道困难很大时会更加有信心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而在知道了困难很大时则会因害怕而举步不前,因而我们面对困难要抛开恐惧创造性的解决。答18 有人认为在碰到困难时应坚持不懈,但也有人认为遇到困难应及时寻求适当的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不可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此你怎样认为?(3分)答 19 这篇文章直到最后才点明画正十七边形的难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

12、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你觉得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好吗?为什么?(3分)答 20这篇文章从高斯的故事中概括出“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的话语,试用同样的方法为下面一首诗概括一句话,字数不限。(2分)题西陵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答 第三部分(40分)21作文(40分)简单地说明一样事物的制作过程,可以是一件小制作,也可以是烧一样拿手菜等等相类似的过程,要求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尽量运用比喻等生动的说明方法,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答案及评分标准01帙汲锲孜0203“容易”改为“轻易”“敲打”改为“推敲”“指使”改为“驱使”“匮

13、乏”改为“缺乏”04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05 准确,留有余地,不绝对,严谨,科学性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只要答到“准确”就给分。06 只要是比喻句就给分。07 08 伽利略不盲从权威,甘心为科学奋斗终身,有良好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只要有证据并言之成理即给分。09 古义:才。今义:方形,一种形状。古义:嫌,担心。今义:病,生病。古义:只。今义:但是,表转折。古义:遵照。今义:比如。10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因为钉板上下紧密约束,六面相联就像从旁边打开箱子,六面都一起支撑着,自然就不能动了。1

14、1非常聪明的人,能解决塔的问题。有点自大,别人问他问题他很得意地笑。只要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以给分。12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13只要能顺畅地表达出一件相关的事情即可。14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知识。不能进行自我压制,要注意平时小小的创意和灵感。15不拘泥于唯一的、程式化的答案,能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有着一种对新事物的不断探求的追求诸如此类的比较顺畅地表达即可。16“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