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淀粉的检验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油脂不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葡萄糖、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为异构体加热、紫外线、酒精、福尔马林、饱和硫酸钠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具有 可逆性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ioO5)n,不是同分异构体,且水解最终产物都是 葡萄糖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淀粉、棉花、羊毛、蚕丝、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B.C.D.2,下列实验现象
2、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NaAlO2 与NaHCO3水解相互促进B向1mL淀粉溶液中滴加34滴稀硫酸, 水浴加热,冷却后再滴加碘水溶液呈无色淀粉已完全水解C用浓HCl浸泡红砖粉末一段时间,取上 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 KMnO4 溶液KMnO4溶液褪色红砖中含有FeOD向3mL0.1mol/L AgNO3溶液中先加入45滴0.1mol/L NaCl溶液,再滴加4 5滴 0.1mol/LNaI 溶液先出现白色沉 淀,后出现黄色 沉淀Ksp(AgCl) > Ksp(Agl)A. AB. BC. CD. D
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乙快、乙醛都能使滨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可用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通过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来鉴别苯和乙酸乙 酯C,可用H2SC4溶液、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液是否部分水解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 析出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石油的分储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
4、制Cu(OH) 2悬浊液发生反应A.B.C.D.5.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2外,还含有SO2等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有害气体.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C2含量的是()A. NaCH溶液、酚儆试液C.碘水、淀粉溶液B.石灰水、石蕊试液D.氨水、酚儆试液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紫外线、饱和(NH4)2SC4溶液、CuSC4溶液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B.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C.只用新制Cu(CH)2悬浊液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D.苯是从煤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重要的
5、化工原料,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态燃7 .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试剂:新制Cu(CH) 2碘水 浓硝酸现象:a.变蓝色b.醇红色沉淀c.变黄色A.一a、一c、一bB.一a、一c、一bC.一a、一c、一bD.一c、一a、一b8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取玻璃的工艺是应用了物质酸性的差异B.家庭里可用淀粉检验加碘盐是否含有碘C.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可以适当地吃点铁锈D.王水是由浓盐酸和浓硝酸两种物质按3: 1的体积比混合配制成的9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6、不能用金属钠检验C.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D.不能用米汤直接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酵粉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B.碘离子(I-)能直接用淀粉检验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硫酸氢钠属于盐类,其水溶液显中性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C.澳乙烷与NaC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12 .把NaCH溶液和CuSC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该 尿液中含有 。
7、A.白酒B.食盐C.葡萄糖D.食醋1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C3)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C.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4 .表中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配料精盐、碘酸钾(KIC3)、抗结剂碘含量35 ± 15mg/kg储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该碘盐中碘含量是指碘酸钾的含量15 .小华家中有如下生活
8、用品:碘酒、食盐、食醋、 84消毒液(内含NaClO),小华利用 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 CC.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16 .下表是某饼干包装袋上的说明:品名苏打饼干配料面料、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 油、食盐、苏打保质期12个月生产日期2011年6月15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炼食用植物油能使滨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白砂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化为单糖C.向该苏打饼干粉末上滴加KI溶液可出现蓝色D.葡萄糖与白砂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17 .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
9、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18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碘盐的溶液遇淀粉变蓝B.汽油和乙烯均为石油分储得到的产品C. CaO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D.蔗糖、淀粉、油脂水解均能生成电解质19.下列实验方法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解释或结论A检验 CH2 = CH - CHO中含碳碳双键将丙烯醛溶液滴入滨水 中,滨水褪色丙烯醛中碳碳双键与 澳单质发生了加成反 应B确认杲无机酸浓溶液的 溶质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 放于试剂瓶口,有大里白 烟该无
10、机酸一定为盐酸C鉴别一份红棕色气体成 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插入气体中,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B2D探究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水解的条件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冉 分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 生皂化反应A. AB. BC. CD. D20.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B.适量饮酒对身体有利的原因是酒精不能使蛋白质变性C. PM2.5亦称可入肺颗粒物,表面积大,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D.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21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加入新制的Cu(OH) 2
11、悬浊液加热或加碘水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C.鉴别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加入稀 KI溶液D.鉴别乙烷和乙烯:分别将气体通入滨水中22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I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C.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蛋白质溶液和食盐水2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淀粉溶液遇碘变蓝B.蛋白质可水解生成葡萄糖C.制备肥皂是利用糖类水解的性质D.油脂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24 .下列物质中
12、不能使湿润的 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A.二氧化硫B.氯水C.碘水D.双氧水25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遇碘水均会变蓝色B. 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它们的组成都含有 C、H、O、N等元素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高热营养素26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用pH计测得次氯酸钠溶液的 pH > 7HClO是弱酸B向 10mL0.1 mol/L NaOH溶液中加入 1mL0.1mol/LMgCl 2溶液,然后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Cu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溶度积:Ksp Mg(OH) 2
13、> KspCu(OH)2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时间后,滴入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淀粉没有水解D在未知溶?中滴加8202溶液出现白色沉 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c4-或so2-A. AB. BC. CD. D2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石油的分储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 2悬浊液发生反应塑料、橡胶和纤维
14、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A.B.C.D.答案和解析1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官能团与性质的 关系等为解答的关键,注重糖类、油脂、蛋白质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一般。【解答】油脂中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碳链含有碳碳双键时,具有 不饱和烧的性质,所以油可以与澳发生加成反应,使滨水褪色;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 与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碳链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滨水褪色,故 错误; 汽油、柴油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碳氢化合物,故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 错误;葡萄糖和果糖化学式都是
15、:C6H12O6,但是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正确;加热、紫外线、酒精、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盐析是可逆的, 故错误;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若水解完全,则不变蓝色,故 正确;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为葡萄糖,故正确;纤维素乙酸酯在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纤维素和乙酸;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水解 最后得到多种氨基酸;所以纤维素乙酸酯、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 应,故正确;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选Do2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
16、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盐类水解、物质的性质、沉淀生成、 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 度不大。【解答】A.偏铝酸根离子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则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水解无关,故A错误;B.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水解冷却后再滴加碘水,无现象,可知淀粉已完全水解,故B正确;C.高镒酸钾可氧化氯离子,则不能证明红砖中是否含有FeO,故C错误;D.硝酸银过量,既产生氯化银沉淀又产生碘化银沉淀,则不能比较Ksp大小,故D错误; 故选:Bo3 .【答案】C【解析】 解:A.乙烯、乙烘、乙醛都能与滨水或酸性KMnO4溶液发生加成或氧化反应,而使滨水或
17、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 A正确;B.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能使乙酸乙酯水解,油层会消失或变薄的是乙酸乙酯,故B正确;C.淀粉溶液水解需要硫酸作催化剂,水解产物中需先加 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滴加 银氨溶液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缺少试剂不能检验,故 C错误;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密度小于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故 D正确; 故选:CoA.均含不饱和键,与滨水发生加成,与高镒酸钾发生氧化反应;B.苯与NaOH不反应,乙酸乙酯与 NaOH反应后不分层;C.检验淀粉液是否部分水解,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生成高
18、级脂肪酸钠,加饱和食盐水,发生盐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及检验,题目难度不大.4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 大。【解答】淀粉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 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最后得 到多种氨基酸;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所以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故正确;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属于混合物,不是
19、新型化合物,故 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所以可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 置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故 正确;石油的分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是煤与水蒸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错误;碘遇淀粉变蓝色是碘的特性,葡萄糖含有醛基所以能和新制得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 醛,故正确。故选:Co5 .【答案】C【解析】 解:A.在完全生成Na2sO3时溶液还是碱性,没变色,不能用于测定,故 A错 误;B.石灰水中所含溶质较少,且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
20、不明显,故 B错误;C.碘水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终点时溶液褪色,可检测,故C正确;D.氨水碱性较弱,在SO2还没与氨水完全反应时就开始变色了,不能测定,故D错误.故选C.测定SC2含量必须要能跟SO2反应,而且可以用颜色变化来准确确定反应终点,A项和D项虽然能反应,但 A在完全生成Na2 sO3时溶液还是碱性,没变色,而 D在SO2还没与 氨水完全反应时就开始变色了.B项石灰水中所含溶质较少,且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以此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含量的测定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难度不大.6 .【答案】C【解析】【分析
21、】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侧重考查有机物的检验、分离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解答】A.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发生变性,故 A错误;B.油脂不溶于水,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没有完全反应,故 B错误;C.乙酸具有酸性,可溶解氢氧化铜,葡萄糖含有醛基,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淀粉与氢氧化铜不反应,可鉴别,故 C正确;D.煤干储得到苯,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故 D错误。故选Co7 .【答案】C【解析】因淀粉遇碘变蓝,可利用碘水来鉴别,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a;鸡蛋清为蛋白质,由蛋白质遇浓硝
22、酸变黄可知,试剂和对应现象为-c;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下与新制 Cu(OH) 2悬浊液共热生成醇红色沉淀,故试剂和对应现 象为-b。故选C.8 .【答案】D【解析】 解:A.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是难挥发性酸制取易挥发性酸,故A错误;B.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而食用加碘盐为KIO3,不能用来检验,故 B错误;C.二价铁易被人体吸收,铁锈含有三价铁,故 C错误;D.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 3: 1的体积比组成的混合物,能溶解金、钳,故D正确.故选D.A.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8 .淀粉遇单质碘变蓝;C.二价铁易被人体吸收;D.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 3: 1
23、的体积比组成的混合物.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制备、组成等,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碘盐的组成、注意补铁的方法.9 .【答案】A【解析】解:A.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如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 A错误;B.金属钠与乙醇、水均能反应生成气体,所以酒精中是否含有水,不能用金属钠检验,故B正确;C.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应能生成蛋白质,蛋白质也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故C正确;D.单质碘遇到淀粉会变蓝色,加碘盐中的碘元素是碘酸钾,遇到淀粉不能变蓝色,所以不能用米汤直接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故D正确。故选:A。A.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金属钠与乙醇、水均能反应;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D
24、.单质碘遇到淀粉会变蓝色。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检验,题目难度不大,把握糖类、蛋白质、乙醇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10.【答案】C【解析】解:A.发酵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可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焙制出的 糕点疏松多孔,故 A错误;B.碘离子与淀粉不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故 B错误;C.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用,故 C正确;D.硫酸氢钠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溶液呈酸性,故 D错误.故选C.A.发酵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B.碘离子与淀粉不反应;C.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D.硫酸氢钠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
25、及钠的化合物、碘、蛋白质以及电解质的电离, 为高考常见题型, 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1.【答案】C【解析】解:A.淀粉遇碘变蓝为特性,而纤维素不能,故A错误;B.蛋白质、乙酸能电离,则蛋白质、乙酸为电解质,而葡萄糖为非电解质,故B错误;C.澳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 C正确;D.食用植物油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甘油,而乙酸乙酯水解生成 乙醇,故D错误; 故选:CoA.淀粉遇碘变蓝为特性;B.蛋白质、乙酸能电离;C.澳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D.食用植物油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本题考查
26、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机反应 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醛基的性质及检验。NaOH溶液和CuSO 4溶液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溶液呈碱性,醛基能被氢氧化 铜氧化生成竣酸,同时生成醇红色氧化铜沉淀,将 NaOH溶液与CuSO 4溶液加入某病 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病人的尿液含有有醛基的物质,据 此分析即可解答.A.白酒中含有乙醇,乙醇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所以得不到红色沉淀,故 A错误;B.食盐的主要成份氯化钠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所以得不到红色沉淀,故 B错误;C.葡萄
27、糖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 C正确;D.氢氧化铜和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铜蓝色溶液,所以得不到红色沉淀,故D错误.故答案选Co13.【答案】B【解析】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不能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故A错误;B.纯羊毛织物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 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故 B正确;C.聚氯乙烯有毒,则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 C错误;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无机材料,而人造纤维、合成纤维都是有机高分 子化合物,故 D错误; 故选B.A.淀粉遇
28、碘单质变蓝;B.纯羊毛织物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聚氯乙烯有毒;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及有机物的应用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组成为解答 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答案】A【解析】 解:A.根据说明知,高温时碘酸钾易分解,否则会导致碘的损失,故 A正确;B.如果碘酸钾和氯化钠反应, 则食盐中就不存在碘酸钾, 实际上碘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 故B错误;C.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淀粉试液能检验碘单质,食盐中含有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淀粉试液和碘不反应,所以不能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故 C错误;D.加碘食盐添加的是碘酸
29、钾,碘的含量是指碘元素的含量,不是碘酸钾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A。A.高温时碘酸钾易分解;B.碘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C.淀粉试液能检验碘单质;D.加碘食盐添加的是碘酸钾,碘的含量是指碘元素的含量.本题考查了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加碘盐添加的是碘酸钾, 注意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是碘的特性,可以据此现象确定碘的存在,难度不大.15.【答案】B【解析】解:A.可用碘酒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加入碘酒,如果变蓝色证明 含有淀粉,故 A不选;B.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家庭生活用品中没有AgNO3溶液,用以上生活用品不能检验,故 B选;C.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Q与Mg(OH) 2
30、,而食醋中含醋酸,碳酸钙可以与醋酸反应,故C不选;D.84消毒液(内含NaClO),具有漂白性,可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故 D不选. 故选B.A.奶属于蛋白质,淀粉可与碘酒中的碘单质作用呈蓝色;B.C应用AgNO3溶液鉴别,家庭生活用品中没有 AgNO3溶液;C.保温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CaCO3与Mg(OH)2,食醋可与之反应;D.84消毒液(内含NaClO),具有漂白性.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检验、鉴别等,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检验的试剂及物质性质为 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答案】C【解析】解:A.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滨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
31、色,故A正确;B.白砂糖主要为蔗糖,属于双糖,在人体内水解而转化为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与果糖 均为单糖,故B正确;C.苏打饼干粉末有淀粉,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但滴加KI溶液不出现蓝色,故C错误;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为双糖,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二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故 D正确,故选:C。A.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B.白砂糖主要为蔗糖;C.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为双糖,二者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同。本题以生活中饼干包装为载体,考查油脂性质、糖的性质、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等,体系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作用,注意油脂的结构,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17 .【答
32、案】C【解析】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说明含有淀粉,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说明含有带醛基的物质(葡萄糖)。青苹果变为熟苹果时,淀粉 (多糖)水解为葡萄糖(单糖)。18 .【答案】C【解析】解:A.盐中为碘酸钾,而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A错误;B.乙烯为裂解产品,石油分储得到的产品含汽油,故 B错误;C.CaO与二氧化硫反应,则 CaO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故 C正确;D.蔗糖水解生成单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甘油,葡萄糖、甘油均为非 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A.盐中为碘酸钾;B.乙烯为裂解产品;C.CaO与二氧化硫反应;D.蔗糖水解生成单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甘油.
33、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 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19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碳碳双键、醛基都能使滨水褪色,后者被氧化为竣基,则该实验方法错误,不能选澳水,而应选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故A错误;浓盐酸、浓硝酸都易挥发,遇浓氨水挥发的氨气都能产生白烟,则该实验解释或结论错误,故B错误;Br2(g)、NO2都是红棕色气体,都能氧化 KI ,淀粉遇生成的I2变蓝,故C错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在NaOH溶液加热时完全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前者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故D正确。考点:考查化学
3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主要涉及官能团的检验、氨气的主要性质、淀 粉碘化钾试纸的用途、皂化反应等重要实验。20 .【答案】C【解析】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与碘的化合物不反应,故A错误;B.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75%的酒精与医用已经,可应用杀菌消毒,故 B错误; C.PM2.5为粉尘污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对人 体有害,故C正确;D.导致水体富养化的原因是含 N、P等元素的废水的排放,与有机物无关,故D错误.故选C.A.淀粉与碘的化合物不反应;B.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C.PM2.5为粉尘污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D.导致水体富养化的原因是含 N、P等元素的废水的排
35、放.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21.【答案】C【解析】 解:A.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新制的Cu(OH) 2悬浊液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淀粉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不反应,加入碘水,淡粉遇碘变蓝色,可鉴别,故A正确;B.真丝含有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为蛋白质的特征性质,可鉴别,故 B正确;C.淀粉和蛋白质都不与 KI溶液反应,不能鉴别,可加硝酸或碘水鉴别,故 C错误;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可鉴别,故 D正确.故选C.A.葡萄糖为还
36、原性糖,而淀粉为非还原性糖,淡粉遇碘变蓝色;B.真丝含有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的羽毛气味;C.淀粉和蛋白质都不与 KI溶液反应;D.乙烯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 把握有机物的性质的异同,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22.【答案】B【解析】解:A.熔点高的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则AI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A正确;B.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用米汤不能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故 B错误;C正确;则丁达尔效应区别蛋白质C.纯碱可促进油污的水解,则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 D. 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
37、 蛋白质溶液为胶体分散系, 溶液和食盐水,故正确;A.熔点高的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B.淀粉遇碘单质变蓝;C.纯碱可促进油污的水解;D. 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 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 不大.23.【答案】A【解析】 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常温下淀粉溶液遇碘变蓝,故A正确;B.蛋白质含-CONH -,水解生成氨基酸,二糖、多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故 B错误;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制肥皂与糖类性质无关,制备肥皂是皂化反应,不是糖类水解,故 C
38、错误;D.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没有 N元素,故D错误; 故选:A。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B.蛋白质含-CONH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D.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组成及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营养物质的组成、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官能团及特性,题目难度不大。24 .【答案】A【解析】 解:A.二氧化硫与KI不反应,不生成碘单质,则不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故A选;B.氯水中氯气有强氧化性,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故B不选;C.碘水中含有单质碘,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 C不选;D.双氧水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则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故 D不选;故选: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扩大劳务合同
- 半成品材料采购合同
- 半自动帐篷采购合同书
- 核酸检测委托合同协议书
- 合同承担协议
- 定量销售合同协议
- 居间协议合同销售
- 房产赠与协议合同
- 养鱼合作协议书合同
- 旧车买卖协议合同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模板
-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题库与答案
- YY/T 1492-2016心肺转流系统表面涂层产品通用要求
- YS/T 1028.3-2015磷酸铁锂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磷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称量法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 GB/T 665-2007化学试剂五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
- 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
- GA 588-2012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 DB1308-T 318-2022酸枣仁采收加工技术规程
-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对比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