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神 经 生 理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主要内容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突触传递反射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条件反射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神经元的结构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一、神经元的基本功能一、神经元的基本功能1、神经元:1)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2) 传导兴奋3) 整合、分析、贮存信息4) 神经-内分泌功能。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5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神经纤维:轴突和长树突
2、即轴索及其外面包裹神经纤维:轴突和长树突即轴索及其外面包裹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有髓鞘神经纤维、无有髓鞘神经纤维、无髓鞘神经纤维。髓鞘神经纤维。有有髓髓鞘鞘神神经经纤纤维维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6(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1.生理的完整性生理的完整性 2.2.绝缘性绝缘性3.3.双向传导性双向传导性 4.4.不衰减性不衰减性5.5.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7(二)神经纤维的分类和传导速度(二)神经纤维的分类和传导速度A类神经:有髓鞘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感觉纤维。D:1-22um;传导速度:5-120m/s。B类神经:有髓
3、鞘的内脏神经的节前纤维。D:小于3um;传导速度:3-5m/s。C类神经:无髓鞘传入纤维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0.3-1.3um。传导速度:0.6-2.3m/s。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8三、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 1支持作用支持作用 2 2修复和再生作用修复和再生作用 3 3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4 4绝缘和屏障作用绝缘和屏障作用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9第二节 突触传递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胞突相接触,接触处形成的特殊结构。突触传递: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
4、,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0一、突触的分类1 1、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1)轴-树、 2)轴-轴、 3)轴-体型突触2 2、按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按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1) 化学性突触2) 电突触3 3、按突触的功能可分为:、按突触的功能可分为:1)兴奋性突触2)抑制性突触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1二、突触的微细结构电镜下观察:突触前膜:突触小泡,化学递质突触间隙:20-40nm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2神经突触示意图神经突触示意图2022-2-12第一章 蛋白
5、质和核酸的化学13三、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机理(一)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元 突触末梢时 突触小泡(释放) 兴奋性递质 经过 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提高膜对Na+的通透性 Na+内流 局部膜发生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总和 动作电位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4(二)抑制性突触的传递(过程)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元 突触末梢时 突触小泡(释放) 抑制性递质 经过 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提高膜对Cl-的通透性 Cl-内流 局部膜发生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总和(后膜产生抑制)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5四、突触传
6、递的特性1 1、单向传递:、单向传递:2 2、突触延搁:在反射活动中,、突触延搁:在反射活动中,当兴奋通过中枢时,往往需经当兴奋通过中枢时,往往需经多个突触的传递,因此延搁一多个突触的传递,因此延搁一段时间。(段时间。(10-20ms10-20ms)3 3、总和作用、总和作用(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4 4、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5 5、易疲劳性、易疲劳性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6第三节 反射( (一一) ) 反射与反射弧反射与反射弧1. 1. 反射的概念和分类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1 1)反射的概念:)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
7、外、环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7(2 2)反射的分类)反射的分类(比较)(比较) 1)1)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概念: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概念: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低级的反射。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等。特点: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反射弧固定;无特点: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反射弧固定;无需大脑皮层参与,通过皮层下中枢即可完成。需大脑皮层参与,通过皮层下中枢即可完成。意义:使人和动物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意义:
8、使人和动物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有重要意义。生存和种系生存有重要意义。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8概念概念: : 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是反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射活动的高级形式。特点特点: :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训练建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训练建 立起来的反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数量无限、反射弧易变,可以建立,也射活动,数量无限、反射弧易变,可以建立,也能消退;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能消退;形成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意义:使人和动物扩大了机体的适应范围,有更意义:使人和动物扩大了机体的适应范围,有更大的预
9、见性和灵活性,更精确和完善地适应复杂大的预见性和灵活性,更精确和完善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变化的环境。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192.2.反射弧反射弧: :反射弧的概念: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反射弧的概念: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的组成: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0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兴奋传导的特征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兴奋传导的特征辐散式辐散式聚合式聚合式连锁式连锁式环状式环状式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1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1.辐散辐散意义: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
10、经元的同时意义: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了反应的空间范围。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了反应的空间范围。2 2聚合聚合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发生总和。发生总和。3 3中间神经元链锁状联系中间神经元链锁状联系: : 意义:兴奋冲动通过链锁状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了意义:兴奋冲动通过链锁状联系,在空间上扩大了反应范围。反应范围。 4 4中间神经元环状联系中间神经元环状联系: :意义:环状联系是构成神经系统活动反馈调节回路意义:环状联系是构成神经系统活动反馈调节回路的基础。的基础。 2022-2-12第一章 蛋白
11、质和核酸的化学22(二)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1、单向传导2、中枢神经兴奋传导的延搁中枢延搁:兴奋在中枢内通过突触所发生的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此现象称为。3、中枢兴奋的总和4、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5、中枢兴奋的后作用:(中枢兴奋是由刺激引起的,但当刺激的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反射常常会延续一段时间。)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3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一、感受器一、感受器(一)分类(一)分类 :外感受器:皮肤外感受器:皮肤 内感受器内感受器 :温度、机械、化学:温度、机械、化学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4(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
12、性(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1.适宜刺激:对某一指定感受器而言,敏感适宜刺激:对某一指定感受器而言,敏感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性最高的能量形式的刺激。2.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无论刺激形式是物理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无论刺激形式是物理或是化学的,均可转变为或是化学的,均可转变为生物能量即膜生物能量即膜电位(生物电)。电位(生物电)。3.3.感觉的适应:若长时间连续刺激会使感觉感觉的适应:若长时间连续刺激会使感觉减弱、消失,出现一种抑制的过程。减弱、消失,出现一种抑制的过程。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5二、感觉投射系统感觉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感觉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
13、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接受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接受刺激脊神经节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 (第第级神经元级神经元)脊髓后角细脊髓后角细胞及延髓或脑干胞及延髓或脑干 ( (第第级神经元级神经元)丘脑丘脑 ( (第第级神经元级神经元) )。由此。由此再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中央再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后回。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6(一)特异投射系统(一)特异投射系统概念:是指从丘脑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程度较高的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功能: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14、冲动。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7(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概念:概念:来自特异投射系统的部分上行投射纤维的侧支来自特异投射系统的部分上行投射纤维的侧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与其内的神经元发生广泛进入脑干网状结构,与其内的神经元发生广泛的突触联系,并逐渐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的突触联系,并逐渐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然后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然后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功能:功能:不能引起特定的感觉,但能不能引起特定的感觉,但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层的兴奋状态。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8三、大脑皮层的感觉
15、代表区BrodmannBrodmann将大脑皮层分为将大脑皮层分为5252个区。个区。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区、视觉区、听觉区、嗅区、区、视觉区、听觉区、嗅区、味区、内脏感觉区味区、内脏感觉区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29体表感觉代表区在一侧大脑皮层的空间局部如下特点 交叉投射,即身体一侧交叉投射,即身体一侧的体表感觉传入冲动向对的体表感觉传入冲动向对侧皮层投射,但头面部感侧皮层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的;觉的投射是双侧的;投射区域面积的大小与投射区域面积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分辨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精细程度有关; 投射区的空间安排是倒投射区的空间安
16、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内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内的安排是正立的;的安排是正立的;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0第五节 神经系统各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躯体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以骨骼肌收缩活动为基础来进行姿势和位置改变。各中枢对骨骼肌均有调控作用。一、脊髓(简单反射)1、屈肌反射2、对侧伸肌反射3、牵张反射与肌紧张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1脊动物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脊动物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出现屈曲反应, ,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意义:对机体具有保护性作用意义:对机体具
17、有保护性作用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2在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在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刺激强度加大,则在刺激强度加大,则在同侧肢体屈曲的基础同侧肢体屈曲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的上,出现对侧肢体的伸直。伸直。意义:在身体失衡时,意义:在身体失衡时,支持体重,维持身体支持体重,维持身体平衡。平衡。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33、牵张反射与肌紧张(1)(1)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被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牵拉时能引起被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动。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存在与同一条肌肉中特点:感
18、受器和效应器都存在与同一条肌肉中.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4(2)(2)肌紧张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人体直立时,由于头部及支持体重的关节如人体直立时,由于头部及支持体重的关节受到重力作用而趋于弯曲,从而牵拉骶棘肌受到重力作用而趋于弯曲,从而牵拉骶棘肌等抗重力肌,反射性地使被牵拉的抗重力肌等抗重力肌,反射性地使被牵拉的抗重力肌收缩,以维持直立姿势。收缩,以维持直立姿势。 肌紧张是在牵张反射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肌紧张是在牵张反射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少数肌纤维轮换进行微弱收缩的结果。有少数肌纤维轮换进行微弱收缩的结果。 2
19、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5二、脑干(一)延髓:呼吸、心脏、血管等生命中枢。(二)脑桥: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易化系统,能加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升高。(三)中脑:与视觉、听觉有关。还与脊髓联系,控制肌紧张,保持动物的正常姿势。(四)间脑:丘脑下部对身体各种躯体神经起反应等。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6有控制躯体运动和平衡感觉的功能,并有纤维与脊髓、延髓、脑桥、中脑及大脑相联系。功能:功能:调节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随意运动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7四、大脑锥体系统:锥体系统:锥体系一般是指由大脑皮层发出经锥体系一般是
20、指由大脑皮层发出经延髓锥体而后下达脊髓的传导系(即锥体束,延髓锥体而后下达脊髓的传导系(即锥体束,或称皮层脊髓束)或称皮层脊髓束)功能: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和调节精细动作。功能: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和调节精细动作。锥体外系统:锥体外系统:锥体外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锥体外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解剖学中,锥体外系是指不通过锥体系的、调解剖学中,锥体外系是指不通过锥体系的、调节肌肉运动的系统,因此把基底神经节和小脑节肌肉运动的系统,因此把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等对肌肉运动的调节系统都归属于锥体外系。等对肌肉运动的调节系统都归属于锥体外系。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肌肉群的活动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肌肉群的活动2
21、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8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传入神经传入神经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支配内脏器官的平滑肌、腺体和平滑肌、腺体和心脏活动的神经。心脏活动的神经。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39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0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概念和功能(一)植物性神经的主要形态特征1、植物性神经系统中枢:中脑、延髓、脊髓的胸段、前腰段等。2、从中枢发出后,不直接到达效应器,而是先进入外周的植物性神经节
22、,再从神经节发出到达效应器。即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3、节前纤维比节后纤维粗4、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或腺体往往进行双重支配。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1(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1.1.两者均分为节前纤维两者均分为节前纤维 (B(B类类) )和节后纤维和节后纤维(C(C类类) )2.2.分布分布广泛广泛,几乎所有,几乎所有内脏器官内脏器官 3.3.节前纤维短,节后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纤维长4.4.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支配,分布分布局限局限,有的器官只受,有的器官只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支配(
23、 (皮肤和骨骼皮肤和骨骼肌血管、汗腺、竖毛肌、肾肌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等上腺髓质等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两者的作用是拮抗的两者的作用是拮抗的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2( (三三)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主要调节:心肌、主要调节:心肌、 平滑肌、平滑肌、 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腺体(消化腺、汗腺、部分内分 泌腺)的活动。泌腺)的活动。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3三、植物性功能的中枢性调节(一)脊髓(一)脊髓脊髓(某节段)的脊髓(某节段)的灰质侧角灰质侧角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
24、经的起始部位神经的起始部位即是植物性反射的即是植物性反射的初级中枢初级中枢(排尿反射等)(排尿反射等)(二)低位脑干(二)低位脑干1 1延髓:延髓: 是生命中枢所在部位,如:呼吸、循环系统等的基本中枢;延髓受损可迅速引起死亡。延髓发出的传出纤维支配头面部的全部腺体、心脏、支气管、食管、胰腺、胃、肝脏和小肠等。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42 2脑干网状结构:存在着许多与内脏功能有脑干网状结构:存在着许多与内脏功能有关的神经元,其下行纤维支配脊髓,调节脊关的神经元,其下行纤维支配脊髓,调节脊髓的自主神经功能。髓的自主神经功能。3 3中脑: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所在部位,中脑:中
25、脑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所在部位,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提示病变侵犯到中脑,预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提示病变侵犯到中脑,预后不良。后不良。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5(三)下丘脑1 1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及其既能感受温度变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及其既能感受温度变化,又能对传入温度信息进行整合的温度敏感化,又能对传入温度信息进行整合的温度敏感神经元。神经元。2 2摄食行为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摄食中枢、饱中枢。当饱中枢活动加强时,可摄食中枢、饱中枢。当饱中枢活动加强时,可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6 下丘脑存在控
26、制摄水的区域:下丘脑存在控制摄水的区域: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血浆晶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反射性地调节下丘脑视体渗透压的变化,反射性地调节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肾上核和室旁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肾脏水的排出量。脏水的排出量。4.4.血压调节血压调节5 5对情绪反应的调节对情绪反应的调节: :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7( (四四) ) 大脑皮质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由三部分构成:边缘系统由三部分构成: 边缘叶:是大脑半球内侧面环绕在脑干周围边缘叶:是大脑半球内侧面环绕在脑干周围的弯曲环周结构,包括海马、穹隆、扣带回、的弯曲环周结构,包括海马、穹隆、扣带回、海马回等。海马回等。大脑皮层:岛叶、颞极、眶回;大脑皮层:岛叶、颞极、眶回;皮层下结构:隔区、杏仁核、下丘脑、丘脑前皮层下结构:隔区、杏仁核、下丘脑、丘脑前核等;核等;2022-2-12第一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48参与摄食行为调节:如杏仁核易化饱中枢,抑制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影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会展项目综合运营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工学院《测试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酒店财务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力电子变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气体检测监控系统合作协议书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泌泰胶囊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8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食品营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全面工作安排表
- 光伏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2000题中级
- 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 认识负数(单元测试)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绘本阅读课-优质课件.pptx
-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每个单元教材分析(共九个单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