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_第1页
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_第2页
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_第3页
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_第4页
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项新技术要求,三大建筑抗震设防要点不可不知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 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 10项新技术(2010) »进行了全面修 订,其中建筑防灾减灾就是其中升级更新的一项内容。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是建筑设计及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建造师责任的体现。为了让不同建筑工程在地震中都能最大程度地避免 损坏,建造师们应该发挥怎样的职责?01、一、抗震技术最新规范及标准:10项新技术中关于抗震、加固技术的主要介绍包括以下内容。1、消能减震技术:【技术指标】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 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

2、用要求,与 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结构体系的设计、 施工、验收和维护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建筑消能建筑技术规程 JGJ 297进行,设计安装做法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结 构消能减震(振)设计09SG610-2,其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的规定。【适用范围】消能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高耸塔架, 大跨度桥梁,柔性管道、管线(生命线工程),既有建筑的抗震(或抗 风)性能的改善,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2、建筑隔震技术:【技术指标】采用隔震技术后的上部

3、结构地震作用一般可减小 36倍,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类似于刚 体平动。其地震反应很小,结构构件和内部设备都不会发生破坏或丧 失正常的使用功能,在内部工作和生活的人员不仅不会遭受伤害,也不会感受到强烈的摇晃,强震发生后人员无需疏散,房屋无需修理或 仅需一般修理,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避免非结构构件如设备、 装修破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建筑隔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 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采用隔震技术结构体系 的计算分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进行

4、,设计安装做法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 图03SG610-1,其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JG 118的规定。【适用范围】建筑隔震技术一般应用于重要的建筑,一般指甲、 乙类等特别重要的建筑;也可应用于有特殊性使用要求的建筑, 传统 抗震技术难以达到抗震要求的或有更高抗震要求的某些建筑,也可用于抗震性能不满足要求的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3、结构构件加固技术:【技术指标】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的材料和设计计算及施 工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加固技术规程JGJ337的要求;外包钢加固的设计计算和胶粘剂的要求应

5、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 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的规定,关于钢材、焊缝设计及其施工的要 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的规定。【适用范围】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适用于砌体结构砖 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和节点的加固。外包钢加固技术适用 于需要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的加 固。02、二、抗震结构区别及特点:本小节的4种抗震结构,均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正确区分 其特点能有助于抗震设计。1、钢结构抗震:【结构特点】钢材强度高、重量轻,且材料的匀质性和强韧性较 好,可有较大变形,能较好地

6、承受动力荷载。【抗震应用】一般的超高层建筑(100m以上)或者跨度较大的 建筑通常应用钢结构。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且存在钢材 腐蚀问题和消防问题等隐患,目前应用不普遍。2、剪力墙结构抗震:【结构特点】剪力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 内力,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剪力墙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 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抗震应用】在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 超过24m的建筑)中被大量运用。3、框架结构抗震:【结构特点】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承重梁柱组成骨 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 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 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

7、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所以可由 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 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又具有 良好的抗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抗震应用】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 大多数 建筑都是框架结构。4、石专混结构抗震:【结构特点】砖混结构应用于楼板、过梁、楼梯、阳台等。这些 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主要应用 于多层住宅(24米以内,10层以下),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三者相 对弱一些。【抗震应用】砖混结构一般应用在多层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 但 由于砖混结构的房屋格局固定,墙

8、面不能改动,加之近些年框架结构 以及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少应用砖 混结构。03、三、结构选型与布置的抗震影响:建筑抗震设计中,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对抗震效果的 影响很大。合理确定抗震体系,选择适用的材料,才能最大程度确保 抗震效果。1、确定抗震体系:结合行业规范可知,在确定抗震体系时,应注意是否满足以下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2)、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 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3)、应具备必要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4)、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削

9、弱或突变 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对可能出现的 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2、结构材料的选择:抗震结构选材十分重要,选材过程中应考虑材料的下列性能。(1)、延性系数高;(2)、强度与重力的比值大;(3)、匀质性好;(4)、正交各向同性;(5)、材料强度可充分发挥,构件连接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 较好的延性。3、不同抗震性能排序参考:钢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 -钢混合结构 现浇钢筋混凝土 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配筋砌体结构 砌 体结构。以上排序仅作为对比参考,并不意味着钢结构的抗震性能绝对优 于其他结构,实际抗震性能应根据工程类型、施

10、工方案、工程造价等 实际情况进行选用。04、四、抗震施工措施:抗震设计与施工应做好衔接配合工作,确保建筑的抗震效果达到 预期目标。设计与施工均应对抗震工作负起责任, 才能最终保证施工 效果。1、熟悉图纸与施工方案:为确保施工质量,应由项目部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图 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要 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确保抗震施工效果。熟悉图纸应使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有关图纸进行审查, 熟悉和掌握图 纸中细节。编制抗震设防工程总的施工方案,针对细节及重要部位进行详细 说明,做好质量通病的防控。编写测量放线方案,进行测量仪器的检 验,线桩坐标的

11、复核,轴线控制桩的埋设与保护。2、讨论主体结构合理性:复杂的平面布置会使建筑物出现质心与刚心不重合, 在地震作用 下结构将会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从而加剧地震的破坏作用。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时,应关注主体结构的合理性,结构设计应 尽量简单,且满足竖向均匀性原则,从而可以有利于降低扭转力、非 结构构件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降低材料的耗用。图纸会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经验,指出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 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3、做好图纸交底和施工计划:交底时,应确保施工员及各专业施工队伍明确图纸、施工工艺要 求及施工验收标准,使具体操作者对设计意图、操作细节、质量验收 的标准都有清晰准确的了解,尤其是抗震结构施工时应注意的细节问 题,要在交底时认真说明。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作业计划时,由项目部组织预算部门根据施 工图、预算定额、抗震设防专项施工、施工定额等文件,编制施工预 算,以便为施工作业计划的编制、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签发提 供依据。提前做好原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4、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施工:为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抗震能 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裁能力,应设有多道抗震防线。多道抗震防线在施工时,应确保安装顺序及节点衔接,确保每项 抗震技术均能独自承受相应的地震破坏,并确保多项技术能共同作 用,增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