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和方法三要点_第1页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和方法三要点_第2页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和方法三要点_第3页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和方法三要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策略和方法三要点1、思想重视。 中考是检验初中三年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形式。中考复习是中考获得好成绩有有力保证。2、讲究方法。夯实根底。做好基此题,捞足根本分80%是中考成功的秘诀;根底题零失分,爬坡题夺高分,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少失分就是多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考中真正拉开考生档次的不是难题,而是中低档题;难题得分少是共同的,容易题丢分多造成了差距,这是一个规律。自学归纳。归纳的内容 一般包括:1、本单元学过哪些根本概念、根本规律等;2、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络与区别,并列出知识网络,写成提纲或画出图表;3、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注意 点、考点和热点;4、本单元还有哪

2、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查漏补缺。 复习时,在自己归纳的根底上,再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展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从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弄懂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根底知识。通过自学归纳和查漏补缺,主要是把以前所学 的分散的、个别的、孤立的知识联络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揣摩例题。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认真研究,深化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敏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精练习题。复习时不要搞题海战术,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本质量较高的参考书,通过解题来进步思维才能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在解题时,要独立考虑,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要擅长在解题中发现自己的缺乏,并找出根源,加以充实;要擅长在解题中总结解题的规律,进步解题才能。这样,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3、防止一些常出现的问题。 思想不重视。考生对数学的第一轮复习无方案,复习效率偏低,因为很多内容是学习过的,存在上课不想听、只看不写、只想不做等不良复习习惯,从而忽略了根底知识的再一次学习。答题缺乏标准。1书写潦草、字体有大有小不统一;2解答过程书写排版不合理;3答题只求结

4、果,不重过程,过程太简单。4作图不够清楚明了;5发现错误订正潦草等等。这些都不能实现该得的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计算才能薄弱。1计算不愿计算到底,不能计算完好或计算出错;2爱用计算器,笔算的主动性不够;3有些题会做,但得不到分,主要是结果计算不准确审题不够细致。从以往备考的经历看,中考因审题不细而丧失分的占30%以上。很多考生平时复习时,因为求速度,而无视了准确度,在解题过程中因为求快,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就开场答题,而不能根据需要提取有用的信息,或无视题目的隐含条件,出现易看错,读错,答错,写错、算错等情况,导致丧失分。建议一轮复习时,在综合题训练中,采取先读题再做题的方式,通过一定时

5、间的训练,逐步进步审题才能。做题不够细心,粗心做错一小步,导致结果全错,失分较多。如1做计算时抄错符号;2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会粗心出错;3移项、去括号该变号没变号;4去分母时乘最小公倍数或最简公分母时没分母也要乘的没乘;5解答题中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会搞错、搞反,例如甲是乙的2倍,实际做题中表示出了乙是甲的2倍;等等,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

6、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

7、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无视错题归类。不少考生由于复习任务中,往往不太重视每次训练或阶段性测试的错题的整理,错题归类不及时,更不注意解题后反思,出现屡做屡错,讲过的还错现象,未能处理好懂和会,对而不全,会而不对,对而不得分四个关系。考试时间常掌握不好。一套试卷要控制在100分钟内完成。许多学生考后反映,中考数学考试时间不够,做不完,这就要求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对前面的根底题要速战速决,对后面的解答题在力求标准的同时,也要注意时间;平时的数学试题训练中,要把所用时间也当作平时训练的一个因素,只有练的多了,在中考

8、中就不会因为时间而犯愁了。要树立勇夺高分的意识,既要做到一身霸气,不言放弃,弄清题意,标准仔细,又要努力防止难题久攻不下,容易题无暇顾及的被动场面,有三句话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先做会的,求全对,多多益善;2稳做中档题,一分也别浪费;3舍弃全不会10%好比丢车保帅,弃子争先,可谓高级战术;舍得,舍得,舍是为了得!。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

9、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最后,赠言:态度决定高度, 细节决定成败. 强大是制胜法宝,精细是核心技术。考试策略: 先易后难夺高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