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讲话-副本_第1页
家长学校讲话-副本_第2页
家长学校讲话-副本_第3页
家长学校讲话-副本_第4页
家长学校讲话-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法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 - 中学理科学习方法漫谈凤泉区实验学校 王启云家长朋友们:晚上好! 感谢大家百忙中来到这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也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面对面就我们共同关心的学生学习与成长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下面,我想请问在座的家长朋友们两个小问题,这也是在座的家长应该了解的。一是中学理科指的是哪几门学科?二是各学科在三年后的中招考试中满分又是多少? 中学理科(science departments)主要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计算机等。在中招考试中,数学满分为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和计算机不单独命题考试。但是生物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起组成中

2、招实验技能测试,满分为15分。 在中招考试中,数学几乎占理科总分的一半。由于中招考试中数学试卷题量大,难点多,选拔功能强,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别很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经常相差100分左右,这在其他学科中几乎不存在。因此,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上什么样的高中。可以这么说:“中招考试,成也数学,败也数学”。 今天,我就以数学学科学习方法为重点,浅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学生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到自主、合作、交流等多元化学习模式转变。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显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留存率)也各不相同。 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

3、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因为该项研究成果是借助金字塔的模型来描述各种学习方式的平均留存率,所以该项研究成果的名称形象地称作“学习金字塔”。它由美国的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

4、;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爱德加·戴尔认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基于上述“学习金字塔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学校在区教科文体局的引领下。开展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改革实验。这项实验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在座的家长很熟悉也很习惯了的传统课堂模式,也就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第一种:教师讲,学生听。新的课堂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在课前把一节

5、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基础练习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来完成“导学案”。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调控课堂教学,将学生通过预习能独立完成的部分让学生个人回答并由同学纠正;将难度较大,多数学生不能独自完成的部分交给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由各小组代表发言,大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主性、拓宽了解题思路。这种新的模式非常适合理科学习,因为理科的特点普遍枯燥难理解,所以更需要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思考。另外开放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展示学生的个人风采。我们学校今年三月份在周校长的带领下,专程去长垣一中参观这种新的学习模式。长垣一中的教

6、室就像我们常去的超市一样,听课的老师可以随机走入任何一间教室,他们的学生训练有素,早已习惯这种架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个人自学、小组互学,交流展示等形式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十分高涨,令许多慕名而来的老师称赞不已。 任何形式的课堂改革都需要教师与学生花很长时间去适应,在座的家长也不例外。去年就有家长反映,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少,学生看书的时间多,希望老师多讲一点。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不要说家长,就是教师本人,刚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也不放心,总是不知不觉又上讲台开讲。试想,如果我们害怕孩子学走路时摔倒,一直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能学会走路

7、,会学会奔跑吗? 因为七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心理依赖期,加上学生来源比较分散。所以开学以来我们按学校的要求进行了分组,但在实际教学中中,还没有完全放手,而是慢慢过渡,引导他们去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二、学生要完善数学思维品质,由定势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转变 在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的同学做题又快又准?为什么有的同学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考试数学时间总觉得不够用,尤其是中招考试,百分之90左右的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完成试题;为什么好不容易想出来的解题方法会漏洞百出,得不了高分?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思维在起作用。 什么是思维呢?在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想一想”、“考虑一下”、“思考良

8、久”、“深思熟虑“、“反省”、“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等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如果将思维二字分开来看,“思”可以从字面上解释为“想”、“思考”;“维”可以从字面上解释为“序”、“方向”。据此,思维从字面解释就是“有一定顺序的想”或者“沿着某个方向的思考”。 理论上讲,思维是指人脑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推理、决策的动态活动过程,它是获取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七年级学生刚刚脱离小学长达六年的类似“手把手”的强化训练学习生活,很难一下子适应初中科目多,难度大,而时间相对自主的学习生活。小学六年养成的相对简单的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屡受重创。举几个简单的例

9、子:随着负数的引入,数的范围一下子扩大到了有理数。虽然在讲有理数的分类时,老师再三强调以后再提到整数时,同学们一定要记住除了小学学过的整数外,还有负整数。可是一旦考试,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错。还有,乘法分配律是小学生都很熟悉的内容,但是在前一阶段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多数学生只会从左到右正着用公式,出现需要逆用公式的题目时,就不知所措。再比如,学习同类项这个概念时,书上定义是这样的“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并没有说明字母的排序。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这样一道题“3xy与6yx”是不是同类项时,毅然回答“不是”。 种种迹象表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如果不加大训练

10、力度,很难适应初中复杂多变的数学学习。可以提前告诉家长,中招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仅答案一般用A4纸打印需要两三页。 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呢?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一)、学生应正确理解数学书中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为思维火花的点燃积累能量。 数学中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对于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层面上,要弄清概念、法则的内涵、外延;理解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成立的前提条件和特定的使用范围。如:绝对值这个概念。它的定义是: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a的点到原点

11、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这个概念却隐含了许多数学思想,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由此衍生出了许多实际问题,也串连了众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成了七年级学生走进初中数学课堂的第一道关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借助绝对值的定义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如课本指出,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还是0。那么反过来,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一定是正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很多学生忽略0的特殊性,虽然反复练习,仍有部分学生转不过弯。某种程度上来说,抽象的数学概念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二)、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变式训练,让

12、思维的火花轻舞飞扬。 数学学习离不开做题,但我们不提倡学生搞“题海战术”,做死题,死做题。因为现在的考试题越来越活,许多时候结论并不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想出结论,然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或论证。如果结论猜不出来或者猜错了,做的就是无用功,这在分秒必争的中招考试中后果很严重。因此,学生应在正确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变式练习,激活自己的思维火花,提升思维能力。(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思维的火花精彩绽放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如太阳和月亮的轮廓都是圆形,石拱桥和天空中美丽的彩虹则是一段圆弧。许多建筑物和交通工具都具有

13、对称性;人们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架设桥梁,修建房屋。还有在铺设管道、修建水泵站、运输货物时则利用对称性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数学原理。现在的考试题,经常出现生活中的情景,有电费、水费、网络、出租车等收费问题;也有位货物运输设计方案问题等。这就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类题的失分率很高。因此,学生要经常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让智慧的火花点亮人生。三、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随意散漫向科学有序转变 (一)学会阅读 一提起阅读,好像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阅读。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而且在阅读时只知道死记硬背,这样既不能

14、读懂,更无法读透。那么怎样来读数学书呢?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了解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概貌以及重点、难点。二是细读,对书中的概念、性质、判断、公式、法则、以及隐含的数学方法等要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重点思考或请教。三是研读,要细致研究书本知识安排的意图,并对知识 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二)学会发问 去年新修订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把“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列入了学生的培养目标。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任何学科都是无数问题串联而成。七年级

15、学生往往不善于问,也不懂如何去问。这里,我介绍几种基本的问法:(1)追问法,即对某个问题得到答案后,顺其思路刨根问底,继续发问;(2)反问法,根据教材或老师所讲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如针对“对顶角相等”这个定理,可以反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吗?事实上,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通过反问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等。(3)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那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到得图形是什么呢?顺次连接菱形、正方形、梯形的四边中点所得到得图形又是什么呢?通过类比提问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网

16、络更完善,思维也更活跃。总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乐问、敢问、勤问、善问。 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问其原因,学生回答说学不会,家长又追问:“不会怎么不问老师”,学生回答:“老师太厉害”。家长无语。等开家长会时,家长就对班主任说:“俺孩子成绩不好,问老师,老师光吵,你看咋办?”班主任再委婉地把家长的话转达给任课教师,弄得老师也很无语。老师的厉害是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但老师不会对问问题的孩子呵斥。讲到这里,我插入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刚送走的毕业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三年来,一直坚持有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即便问题很简单。有的同学嘲笑他,他就憨憨地说:“没事,我知道我不聪明”。等老师或同学给他讲清楚

17、后,他总是诚恳地说一句:“哦,我明白了,谢谢!”因为他长达三年勤奋的学习,不懈的追问,使得他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取得了年级第五名的好成绩,顺利考入省重点高中,让熟悉他的老师都很惊讶,因为他刚入学的成绩很一般。(三)学会记录 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会根据教学内容融入一些拓展知识,或者学生在课堂解题交流活动中出现一些不同的解法,有的比较简单新颖,这时,就要求学生有选择的记录。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记学习内容的难点、记解题思路中的亮点、记考试中的易错点、记课堂小结的要点。(四)学会复习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指出“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

18、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所以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新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就是课后把新知识回忆一遍,有人把课后回忆叫做“过电影”。一般按照教师板书的提纲和要领进行,

19、也可以按教材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的每部分的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不失时机整理笔记,因为整理笔记也是一种有效的及时复习方法,对提高复习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定期重复巩固,俗话说“今日事今日毕,一周一复习”,要想牢固掌握方法,记忆知识,就必须经常定期复习。根据认识规律,克服遗忘,即使是复习过的内容仍须定期巩固,但是复习的次数应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减小,间隔也可以逐渐拉长。从时间的安排上,可以当天巩固新知识,每周进行周小结,每月进行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期复习。从内容上看。每课知识即时回顾,每单元进行知识梳理,每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必须把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描绘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达到对知识和方法的整体把握。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的效果会产生变化,有的淡化、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