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考】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练习 苏教版_第1页
【赢在高考】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练习 苏教版_第2页
【赢在高考】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练习 苏教版_第3页
【赢在高考】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练习 苏教版_第4页
【赢在高考】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练习 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随堂演练巩固1.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解析】 根据题意NH3的摩尔质量小于HCl和HNO3,所以NH3应在甲处产生,HCl或HNO3气体应在乙处产生。 【答案】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A选项因为NH4ClHCl+NH3产生的NH3和HCl在试管口又化合(NH3+HCl=NH4Cl),根本得不到NH

2、3;B选项CaO遇水反应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降低NH3的溶解度,同时增大了溶液中OH-的浓度,使得平衡NH+4+OH-NH3·H2ONH3+H2O正向移动,NH3逸出;C选项正确;D选项加热降低氨的溶解度,使氨气逸出。 【答案】A 3.某稀硝酸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气体,溶液质量增加3.2 g,所得溶液中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C.32 D.41 【解析】 由质量守恒,可确定NO的质量为2.4 g,物质的量为0.08 mol,转移电子数为0.24 mol。Fe为0.1 mol,失去电子0.24

3、 mol,Fe转化为Fe2+、Fe3+,则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答案】 C 4.由NO、H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再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最终得到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无任何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NO、H2、CO2的体积之比为( )A.247 B.245C.249 D.358 【解析】 设得到70%的硝酸100 g,70%的硝酸中n(H2O)= = mol70%的硝酸中n(HNO3)= =mol,其中n(H)n(N)n(O)=(2× mol+)mol( mol+3× mol)=414.5。 通过足量Na2O2后n(O2)=n(C

4、O2),n(H2)n(NO)n(O2)=1()=211.75n(H2)n(NO)n(CO2)=213.5,即n(NO)n(H2)n(CO2)=247。 【答案】 A 5.常温下,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l2、HCl、NO、O2、CO2、N2、H2、NH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取此混合气体200 mL进行实验如下:(1) 将此气体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50 mL;(2)剩余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体积又减少40 mL;(3)剩余气体仍为无色,引燃后冷却至常温,体积又减少105 mL;(4)最后剩余气体为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_ ,一定含_ ,其体积分别是_ 。 【解析】 气体无色,说明不

5、含Cl2。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50 mL,说明V(NH3)=50 mL,不含有HCl。通过Na2O2体积减少40 mL,由2CO2O2V=1的关系,可求出V(CO2)=80 mL,生成V(O2)=40 mL。引燃时发生反应:2H2+O2=2H2O,由105 mL可求出V(H2)=70 mL,参加反应的V(O2)=35 mL。气体始终为无色,说明不含有NO。三种气体的体积和刚好为200 mL,说明不含O2、N2。生成O2 40 mL,消耗35 mL,刚好剩余5 mL。【答案】 Cl2、HCl、NO、O2、N2 CO2、H2、NH3 80 mL、70 mL、50 mL 课后作业夯基(时间:45分钟,

6、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下列衍变关系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 CuCu(NO3)2B.CuCuOCu(NO3)2C.Cu CuOCu(OH)2Cu(NO3)2D.CuCuSO4Cu(NO3)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绿色化学”知识。绿色化学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原料并保证生产过程无污染。A和D中,铜与硝酸或浓硫酸反应都会有污染物生

7、成,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C中将CuO再转化为Cu(OH)2,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且增加了步骤,不符合“绿色化学”中经济的要求。 【答案】 B 2.从某些性质看,NH3与H2O、NH+4与H3O+、NH-2与OH-、NH2-与O2-相似,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铵与KNH2反应:NH4ClKNH2=KCl2NH3 B.二价活泼金属M与液氨反应:M2NH3=M(NH2)2H2 C.盐酸与MNH反应:2HClMNH=MCl2NH3D.氯化铵与MO反应:2NH4ClMO=M(NH2)22HClH2O 【解析】 本题结合新反应考查对原有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A项可以看成与KOH反应

8、,因为NH+4与H3O+、NH-2与OH-相似,则生成NH3;B相当于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碱和H2;C项相当于盐酸与MO反应;D相当于HCl与MO反应,另外D项中的产物M(NH2)2和HCl还能继续发生反应,所以D项发生的反应为2NH4ClMO=MCl22NH3H2O。本题答案为D项。 【答案】 D 3.下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解析】 CO2与NaHCO3不反应,不

9、能产生压强差,不能形成喷泉;NH3极易溶于水,NH3+H2O NH3·H2O NH+4+OH-,酚酞遇碱显红色;H2S+CuSO4=CuS+H2SO4,H2S被吸收,形成压强差,CuS是黑色固体;HCl+AgNO3=AgCl+HNO3,AgCl为白色固体。 【答案】 A 4.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从火箭尾部产生大量高温气体。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和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遇空气生成NO2C.CO与NO反应生成C和NO2D.NO和H2O反应

10、生成H2和NO2 【解析】 NO性质不稳定,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大量的红棕色气体好像是大量红烟。 【答案】B 5.两瓶气体分别为NO2和Br2蒸气,外观相同,某同学设计了各种鉴别法,其中可采用的是(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加少量NaCl溶液 加少量AgNO3溶液 加少量水后再加适量苯A. B.C. D.都可以 【解析】 NO2溶于水呈无色,Br2蒸气溶于水呈橙黄色,可以用氯化钠溶液鉴别;Br2蒸气与AgNO3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二氧化氮与AgNO3溶液反应无沉淀;NO2和Br2蒸气都有强氧化性,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无法用此鉴别。 【答案】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1、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2-4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2-4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

12、放入试管,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的检验。D项中由于加入的NaOH首先与Fe2反应,所以只加入少量时,不可能产生氨气,则无法确认NH+4的存在,D项错误。 【答案】D 7.(2012江苏苏北四市高三一模,9) 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解析】 NaHCO3不能做化肥,A

13、不正确;Na2CO3受热不分解,B不正确;NaCl不水解,D不正确。 【答案】C 8.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合气体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解析】A项不可能,如有N2,水不可能全部充满;B项可能,发生总反应:4NO2+O2+2H2O=4HNO3,此种情况下要保证原有的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41

14、;C项可能,假设NO2先与水完全反应:3NO2+H2O=2HNO3+NO,然后发生总反应:4NO+3O2+2H2O=4HNO3。从以上分析知,D项说“只可能”,显然错误。【答案】BC9.下列坐标图所表示的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解析】 A项,烷烃通式为CxH2x+2,w(C)= =,随x增大,w(C)增大,当x时,w(C)=,A项正确。B项从反应4NOx(5-2x)O2+2H2O=4HNO3知:y=5-2x,当x增大时,y值减小,所以B项正确。溶质的质量是一常量,C项错误。水溶液中酒精越多,单位体积的溶液越轻(密度越小),D项正确。 【答案】 C10.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

15、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铵盐的水溶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解析】A项正确,正是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形成负压,大气压将水迅速压入烧瓶才形成喷泉;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项错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是利用强碱制取弱碱,与氨气的水溶性无关;D项正确,同理,也可以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的方法来制取氨气。【答案】AD三

16、、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 (14分) (2012江苏南京三中高三一模)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上由氧化铝与焦炭在氮气流中高温制得。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氮化铝(AlN)制备:Al2O3+N2+3C2AlN+3CO,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 (2) AlN产品中常含有Al4C3、碳和Al2O3等杂质,已知Al4C3与水反应生成CH4,CH4与CuO发生反应:CH4+4CuOCO2+2H2O+4Cu。为测定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所需仪器如下:【测定样品中Al4C3的含量】若各装置连接的顺序为:ACFCDE,请补充操作步骤:

17、称量D的质量,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试样放入锥形瓶中;_;_;_ ;_;再次称量D的质量;重复步骤和的操作,直到D的质量基本不变。【测定AlN的含量】已知AlN能够水解。请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各装置,其顺序为:_ _ _ E。若试样为mg,测得C增重n g,则AlN的质量分数是_。 【解析】(1)氧化产物为CO,还原产物为AlN;(2)由于装置内的CO2能够被碱石灰吸收,从而引起误差,所以加热前应先通N2,排尽空气后再加热CuO;加入过量稀硫酸后,应再次通N2,以排尽装置内残留的CH4、CO2,并将CH4全部转化为CO2,使CO2全部被碱石灰所吸收。在测定AlN含

18、量时,应确定NH3全部被浓硫酸吸收,且浓硫酸不能吸收NH3中混有的水蒸气,所以在C装置前需放置D装置。 【答案】(1)32(2)通入N2 加热CuO固体 滴加稀硫酸 通N2B、D、C ×100% 12. (12分) 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A和I相遇产生白色的烟;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

19、着黑色颗粒;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化学式是_,中烟的化学式是_;(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C的化学式是_,D的化学式是_ ;(5)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6)H的化学式是_。 【解析】由可确定I为NH3;由可确定A为HCl,白色的烟为NH4Cl;由可确定B为Cl2;由可确定F为CO2;由确定C、D为NO和O2,再根据确定D为O2,则C为NO;由确定G为H2S,E为SO2;由结合B为Cl2确定H为CH4等小分子烷烃

20、,然后进一步答题。 【答案】(1)HCl NH4Cl(2)Cu+Cl2CuCl2(3)2Mg+CO22MgO+C(4)NO O2(5)2H2S+3O22H2O+2SO2(6)CH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3. (12分) 化学实践活动小组参与某硝酸生产厂家的尾气处理设计。他们开展了以下工作:查阅资料:碱液吸收法是氮的氧化物的常用吸收方法之一。其化学反应原理为:NO2+NO+Na2CO3=2NaNO2+CO22NO2+Na2CO3=NaNO3+NaNO2+CO2经采样分析,该厂尾气中氮的氧化物有NO2和NO。为进行理论研究,化学小组同学开展了模拟实验:制取a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同)NO2与bLNO混合后通入100 mL Na2CO3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 若模拟实验中氮的氧化物全部被吸收,则ab应满足的条件是_;c(Na2CO3)应满足的条件是_ (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2) 试分别求出生成的NaNO3和NaNO2物质的量与a、b的函数关系式。 【解析】 (1)用Na2CO3溶液吸收氮的氧化物时,只要NO2的体积大于NO的体积,混合气就可被完全吸收。计算时,我们可以从产物着手,完全吸收时:aLbL,即ab11c(Na2CO3)= mol·L-1 从而得出 n(NaNO3)= mol= 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