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蒙古风格的广场景观设计_第1页
新蒙古风格的广场景观设计_第2页
新蒙古风格的广场景观设计_第3页
新蒙古风格的广场景观设计_第4页
新蒙古风格的广场景观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蒙古风格的景观设计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天工广场”为例白杨1 概况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地广人稀,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边境地区。过去全旗经济以传统的牧业为主,近年来,铜、铝等矿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全旗的支撑产业。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后旗政府所在地由过去山后的萨拉乌素镇,搬迁到如今山前的巴音宝力格镇。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镇中心区详细规划提出了建设广场,以期使新的旗政府所在地尽快聚集人气。广场规划位于巴音宝力格镇的中心、旗政府党政办公大楼以南,用地呈长方形,东西长400m,南北宽145m,总占地面积5.8hm2。2 设计指导思想规划建设的旗政

2、府与广场位于辽阔的荒地之上,当地的气候与地质条件并不适合进行丰富的植物造景,因此该广场的设计主要是以硬质景观来创造综合的场所特性不仅要满足休闲、聚会等功能;还要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风貌;并且需要考虑日后与周边不断城市化改变的环境关系。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设计目标:1、 满足中心广场的多功能要求;2、 创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景观艺术效果;3、 以现代设计手法和形式,运用新的工艺技术体现环境景观的时代气尊重人的心理需求,提供亲切、优美、舒适的场所空间;5、 与北边政府大楼相呼应,突出镇中心区域的标志性景观效果;6、 建立既与周边有所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景观格局。以此来控制日后的城市化发展给广场所带来

3、的各种不确定性的视觉冲击。3 广场的总体设计为了与北侧的旗政府党政办公大楼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体系,首先我们确定了广场应该与大楼同样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深入研究用地平面后,我们认识到,东西方向400m的长度需要找到一种形式将其进行分割;否则,一个大而无当的空间,会使置身其中的人茫然无所适从。于是,那条政府大楼的中轴线,在广场上的形式逐渐清晰起来我们采用南北方向的一条阶梯形台地将广场一分为二,这样就使东、西两个空间的尺度感趋于合理。确定了大的空间格局后,还需要丰富各个空间区域的环境内容;也需要解决好整个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将广场一分为二的中轴造型由两部分构成平缓的北侧条形台地;和突出的南边圆形台

4、地。平缓的北侧条形台地保证了广场的隔而不断;突出的南边圆形台地则与政府大楼遥相呼应,形成了广场的视觉中心。阶梯形的的边界考虑到人的坐与行的需要,设计成了大、小两种台阶。条形台地上方还设计了大型旱地喷泉,与圆形台地上方的不锈钢喷泉和跌水池,一起增加了广场中轴线的向心力。广场中心的台地与其两侧大面积的硬化满足了人们节庆集会、休闲、游览、观光等不同需要。围绕着中心的硬化,广场四周设计有平面规则的绿地区域,特别是东南和西南角设计了两个面积较大的安静游园区。这些绿地的围合与屏障作用,使广场本身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也保证了广场的景观不会过多地受到日后周边环境改变所造成的视觉冲击。绿地与绿地之间形成多个出入

5、口,这样就使广场在交通和视线上,与周围的城市有了良好的交流。环绕广场四周设计有较为宽阔的人行道,特别是广场的北侧,可以满足日后城市大量的停车需要(图1、图2、图3、图4)。图1广场设计总平面图图2图3图4广场中轴景观设计效果图4 景观设计的文化立意“乌拉特”蒙古语的意思是“能工巧匠”,故此我们给巴音宝力格镇中心广场取名“天工广场”。为了具体表现出“巧夺天工”的涵义,我们在广场上精心设计了很多石雕构件。最为突出的是广场中心轴线上的主题景观“祈祥”,“祈祥”景观由一个直径5m大的浮雕石球,和悬挑不锈钢大水盘,以及两根高大的石灯柱构成。此景观设计借鉴了德国柏林波茨坦中心的某些造型元素,采用具有祭祀感

6、的筑坛形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蒙古风格景观(图5)。图5广场视觉中心主题景观“祁祥”设计效果图浮雕大石球上设计了六组主题画面,其南面浮雕取名“展翅腾飞”,画面上,一只雄鹰提举哈达展翅高飞,象征着后旗人民广迎四方来宾的宽广胸怀,和使本地区经济腾飞的坚定信念(图6)。北面浮雕画面取名“生生不息”,由蒙古族男女双人共舞与鸿雁编队盘旋构成,这是对草原儿女永恒顽强生命力的歌颂(图7)。大石球东西两面共有四幅开光(有框)画面,衬托画面的是草原上盛开的鲜花与流云图案,由鲜花与歌舞画面共同构成了“吉祥草原”与欢乐歌舞的主题。其中四幅画面内容分别是“男儿射艺”、“红绸舞风”、“马头琴曲”和“盅碗舞技”(图8、图9

7、)。每幅画面配有两行诗句,连在一起便是一首完整的诗:男儿三艺当自强,骑马射箭摔跤王。红绸舞风佩玲珑,一曲回香遍四方。古老民族新神光,马头琴声述悠长。盅碗绝技舞双肩,草原儿女爱故乡。图6“展翅腾飞”画面雕刻设计稿(白杨绘)图7“生生不息”画面雕刻设计稿(白杨绘)图8石球雕刻模型东西方向设计画面(白杨绘)图9石球雕刻模型南北方向设计画面(白杨绘)中心景观东西两侧由16根铜碗柱呈一字排列,铜碗柱和石灯柱是由蒙古族经幢结合汉式华表创作出的新浮雕柱形式。向天陈列的铜碗柱犹如蒙古族的“长明灯”,体现出对长生天的敬仰和“薪火相传”的寓意。汉式华表源自“诽谤柱”、“功德柱”,后来其形式被艺术化。有鉴于此,将铜

8、碗柱和石灯柱设立在政府大楼前面,还暗含了一个希望政府工作“清政廉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美好祝愿(图1018)。图1018“天工广场”建成后照片5结束语蒙古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化,比如史诗、歌舞、服装、民族图案、生活与宗教的工艺品等。但是,由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恰恰在环境艺术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模式。正是因为没有传统的束缚,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大胆地去借鉴各种景观样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然而,走不好,也可能会变成邯郸学步。既然历史上没有,所以现在出现的体现蒙古族特色的环境设计,应该叫做“新蒙古风格”。新风格的创建需要的是对民族文化在血脉深处的继承,以及对综合时代特征的天才把握。作者简介:白杨/1966年出生/男/蒙古族/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